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95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地理期末复习

题型:

名词解释(5个,1个4分)、简答(5个,1个8分)、论述(1个)、案例分析(1个)

第二章重点内容:

第一节大地构造与地貌格局

(1)大地构造格局显著特点

1、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2、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主要地貌单元的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边界与主要构造线吻合,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

3、具有明显差异的东西两大区域格局。

以纵贯南北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一线为界:

东部地貌多为呈北东或北北东向排列、局部穿插东西向山地;西部地貌多呈北西或东西向排列。

4、线性构造带的等距分布。

(二)、地势

1、中国地势基本特征:

地势较高,高差显著,地表起伏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意义可以背一下)

2、地势的地理意义:

(1)我国著名的江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地形阶梯上,自西向东奔流,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2)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坡大流急,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梯级开发。

(3)由于我国雨带略呈东西向自南向北推进,与河流流向平行,增加了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程度,使我国季风区域的河流更明显地反映了大陆性河流水文动态的特点,具有丰、枯水期。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

一是冬夏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二是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三是雨热同季,有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

(3)特殊地貌

1、丹霞地貌:

在长江以南地区,从白垩纪直至现在气候湿热,故在中、新生代陷落盆地中堆积了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

形成许多峭壁悬崖、石峰林立的丹霞地貌;而岩性比较松软的砂页岩因流水侵蚀而形成比较低缓的红色丘陵,构成了江南独具一格的红层地貌。

在中国有三大分布区域(西北集中分布区、华南东南集中分布区、四川盆地周边集中分布区)

概念:

指产状水平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而形成的红色碎屑岩受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针状、柱状等地形。

2、喀斯特地貌概念: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在中国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和岩盐等分布很广,因此喀斯特地貌也分布广泛,类型众多。

在中国的分布:

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但以桂、黔和滇东部地区分布最广。

湘西、鄂西、川东、鲁、晋等地,碳酸盐岩石分布的面积也较广。

3、黄土地貌:

发育在第四纪黄土(或黄土状土)地层中的各种地貌形态的总称。

在中国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在北纬34-40°,东经102-114°

之间,除此之外,甘肃西部、青海西北部及新疆等地前低山丘陵及一部分山地的山坡上,黄土呈片状分布,东北松辽平原、辽西翼北山地、华北平原和山东低山丘陵等地亦分布有黄土和黄土状土层,一般呈零星分布,厚度也不大。

(补充)地势地理意义:

第二节季风气候与水热结构

一、季风气候的概念: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

最主要特征是一年中随同季风的旋转,降水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

二、中国季风气候类型、特点:

1、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2、特点:

总体是大陆性季风显著。

冬夏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雨热同季,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

三、成因:

1、海陆热力对比强烈,引发季风环流;

2、行星风系(东北信风、西风)的年内变化导致季风环流的变化;

3、巨大的青藏高原耸立在自由大气之中,形成高原季风环流。

五、青藏高原隆起对季风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表现在对冬夏季风和西风的分支作用。

1、对冬夏季风分作用:

冬季风:

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

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夏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

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

2、对西风的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西部,冬半年西风(西风带南移所致)气流受到高原阻挡,距地面3~4km高度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

南支:

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

由于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主要在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所以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

北支:

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进一步加强冬季风的势力;高原北侧成脊,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强化西北地区的干旱化。

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气流相对静止区正好处在四川盆地上空,使其成为我国著名的微风区,四川多云雾也与此有关。

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汇合与东流,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

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

2、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

北部蒙古一带很少受到南来的暖气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形成强大的蒙古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加剧了蒙古高原的干旱。

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的年较差小。

西侧阻挡了从西来的西风带气压系统,有的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至消亡

东侧的四川、汉中一带,为气流的相对静止区,气流扰动少,风力弱,多小涡旋,少有发展。

3、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

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热力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冬夏季风向变化的高原季风现象。

冬季:

高原的冷源作用。

在高原地区海拔3000~4000m高度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辐散,呈反气旋性环流。

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

夏季:

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的,对流旺盛,邻近地区的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

4、青藏高原隆起与气候区域分异

东部季风区的形成和发展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对应,使东部季风区季风典型化

加强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向。

造成青藏高原北侧和东北侧干旱荒漠的形成

使青藏高原区寒旱化

第3节水热结构

2、重要的天气现象及其影响(寒潮、梅雨、台风)

寒潮定义:

是冬半年危害较大的大规模天气现象。

它起源于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当迅速南移时其前缘即为寒潮冷锋,常使沿途地区剧烈降温、风速猛增、出现霜冻,偶尔伴有雨雪天气。

危害:

很多地区出现冻害和低温冷害,对农业常造成巨大损失;当寒潮伴有暴风雪时,还给牧区造成严重灾害;在黄河以南出现的冻雨,也会给交通、通讯和工业带来破坏。

梅雨定义:

梅雨是初夏季节在江淮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

每年初夏,江淮地区有一段时期降水充沛、相对湿度大、云量多,地面风力弱的连阴雨,称为“梅雨”或“霉雨”

成因:

初夏,行星风带显著北移,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移到北纬20°附近。

这时大陆低气压已加强,且青藏热低压形成,西南季风加强,但中纬度的冷空气仍常常南下,锋面发生波动而形成江淮气旋,造成江淮流域的降雨。

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

江淮地区。

时间分布:

一般,每年大致6月入梅,7月上旬出梅。

危害:

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

梅雨天温度多变且湿度大、气压低,人的机体调节功能可能出现问题,比如郁闷、烦躁等,影响食欲等

台风:

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形成于北太平洋西部加罗林群岛海区,少部分发生在我国南海海面。

成因:

与热带洋面上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存在赤道辐合带和东风坡,促使大量湿热空气上升而释放潜热有密切关系。

时空分布:

空间分布:

台风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沿海各省,但主要集中于浙江以南各地。

时间分布:

台风生成集中于夏秋季。

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主要集中于7-9月。

危害:

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

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第3章: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人口总量特征

1、人口数量大

2、人口数量波动上升

3、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二、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

(一)人口自然构成

1、性别结构不均衡

2、年龄结构进入成年型

(二)人口社会构成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2、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且地域发展不均衡

(三)人口就业与地域构成

1、从业人口增长快,人口产业结构变化显著

2、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

三、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特征

(一)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二)活跃的人口迁移与流动

1、历史时期的人口迁徙

2、现代的人口迁移

以特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为引力中心,形成增长导向的大量迁移流。

以某些地广人稀的省份为中心,形成资源导向的小量迁移流。

全国三大主要人口迁移圈:

广东圈、华东圈、华北-东北圈

第2节:

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

一、中国人口密度的时空格局

(一)海陆格局:

距海越远人口密度越小

(二)海拔格局:

距海越远人口密度越小,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与高原人口稀少。

(三)经纬格局:

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

(四)变化的影响因素:

人口密度增加与耕地分布、城镇发展直接相关,还有各种因素(经济、国家政策、资源、宗教、交通、河流、气候、环境等等)。

二、胡焕庸人口线:

(一)概念:

胡焕庸先生于1935提出中国人口分布有一条明显的东西分界线,大致相当于黑龙江的爱辉(现黑河)与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称为“爱辉—腾冲线”,后人称其为“人口分界线”或“胡焕庸人口线”(以胡焕庸人口线为界的中国人口密度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的宏观格局稳定存在)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二)说明稳定原因:

1、在“胡线”两侧200km的范围内,存在着对人类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事活动明显的限制因素,即地势与地貌、温度和降水。

2、“胡线”的稳定存在,反映了该线所在地带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强的限制性。

3、受到这些限制因素的波动变化,“胡线”的中段呈现不稳定性,反映了该地区人类生产活动与气候波动的不协调,造成风蚀沙化、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等。

三、胡焕庸人口线与可持续发展

形成全国宏观尺度上的人与资源、环境、发展之相互关系的东西差异

(一)胡线”以东人地关系:

1、设施农业的比例在70%以上,大部分地区都使用化肥,多为水浇地。

2、技术与劳动力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所占比例增多,工业化与城市化

互为条件,得到同步发展。

3、在某些地区,第三产业的比例已超过第二产业。

4、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灾情与年俱增。

核心——“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安全”

即“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安全相协调”的模式

(二)“胡线”以西人地关系

1、土地利用多处在原始而粗放的阶段

2、农业大多为原始放牧业和旱作农业相交织的初级农业阶段,仅在局部绿洲地区是以水浇地为特色的设施农业

3、工业化大多为初级阶段,即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特色

4、环境问题,表现为包括大面积风蚀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次生盐渍化等在内的土地退化,局部地段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核心——“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

即“农业化/工业化与生态安全相协调”模式

第4节:

城镇化

城镇化:

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城市群

简述中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提出的依据及意义。

1、十大城镇群:

京津冀大都市连绵区、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区、沈大城市群、大青济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渝蓉城市群、大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

特征:

城市群有三个特征:

第一是有若干个大都市为核心,第二是交通非常的便捷,第三是经济联系比较密切。

影响没找出来。

 

2、三纵两横的城镇化战略:

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依据及意义:

此战略是考虑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上提升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群,以让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更加协调。

“在‘两横三纵’发展模式的带动下,最利于中小城市的发展,此格局建成后,伴随交通沿线的城市圈将相应建设完善,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可以往西部转移,在产业转移和发展过程中,城市圈将慢慢形成,而城市圈的发展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让大城市的发展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

(四)城镇化发展的地域对策

1、突出重点,积极发展,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广阔的环境空间

2、推动不同规模城镇连绵区的协调发展,形成全国城镇化的骨干与龙头——城镇群

3、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

“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4章:

中国国土开发

第1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中国的自然资源特点:

(一)类型齐全,分布广泛

(二)总量大,人均量少

(三)数量减少,后备不足

(四)质量差异较大,优质自然资源比重小

(五)可更新自然资源质量降低,影响生态环境

二、分布:

(一)分布不均匀,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性差

1、光能资源:

西高东低(内部呈南高北低)、年内季节变化显著。

1、热量资源:

东部南高北低,西部随纬度、海拔升高而降低。

2、水资源:

年内、年际变化大,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3、土地资源:

耕地资源集中在北方、东中部地区;林地资源集中在东北、西南和南方山地区;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区。

4、矿产资源和水能:

煤炭集中于北方晋陕蒙三省(区)和新疆;铁矿集中于辽冀晋川四省;磷矿主要分布在滇黔川鄂湘五省;水能资源的70%多集中分布在西南。

(二)区域自然资源组合差异明显,与经济区关系密切

不少自然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滞后,远离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集中,经济和科技、教育基础雄厚,但自然资源贫乏。

二、农业生产布局的地域分异与分区

农业生产分区:

三大地域,共9个大区。

东部地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光热水资源丰富、匹配关系好,从土地投入、复种指数、耕作水平上看,农业集约化程度和综合发展水平高,农林牧渔各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耕地资源紧张,地势低洼的平原区洪涝威胁大,丘陵区水土流失较严重。

华南地区:

降水充沛、热量充足,作物可一年三熟,热带农作技术发达;人多地少,粮食与经济作物用地矛盾突出。

中部地域: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季风区向干旱区过渡、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的区域,降水条件不稳,属农牧交错地区;以草地为主,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之一;大风和干旱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土地沙化严重。

黄土高原区:

地貌复杂,黄土覆盖面积广大,光热条件较好;但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干旱威胁很大,粮食单产较低。

西南区:

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多,因此林地多、耕地比重小,水热条件较好,冬春气温普遍高于东部同纬地区,作物可两至三熟;垂直差异明显,作物类型多样。

西部区域:

甘新区:

光照强、热量较丰,但是降水稀少,可用土地比重低;独特的绿洲农业,是西北重要的粮、棉、糖产区;草地面积大,但生产力较低,是全国重要的山地牧业区;干旱、风沙、盐碱是影响该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青藏区:

地势高亢,光照丰富,但热量不足,水分贫乏;珍稀动植物丰富;以草原为主,畜牧业为重,农业主要集中在水热条件相对好的一江两河和黄(河)湟(水)谷地。

4、农产品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年规划方案(重点)

坚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立足国内实现主要农产品的基本自给,努力扩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出口份额,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质量,不断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是新时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优势农产品品种确定的基本依据。

按照总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和既继承又发展的原则,本规划选择确定16个品种。

 保留的品种: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生猪、奶牛等11个品种。

调整的品种:

肉牛、肉羊、出口水产品3个品种。

新增的品种:

马铃薯、天然橡胶2个品种。

农产品主产区:

长江流域主产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畜产、水产)

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畜产)

东北平原主产区(玉米、水稻、大豆、畜产)

汾渭平原主产区(小麦、玉米)

河套灌区主产区(小麦)

甘肃新疆主产区(棉花、小麦)

华南主产区(水稻、甘蔗、水产)

1、水稻:

着力建设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3个优势区

2、小麦:

着力建设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东北5个优势区

3、玉米:

着力建设北方、黄淮海和西南3个优势区

4、大豆:

着力建设东北高油大豆、东北中南部兼用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3个优势区

5、马铃薯:

着力建设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南方5个优势区

6、棉花:

着力建设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3个优势区

7、油菜:

着力建设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和北方4个优势区

8、甘蔗:

着力建设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3个优势区

9、苹果:

着力建设渤海湾和黄土高原2个优势区

10、柑橘:

着力建设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浙—闽—粤、鄂西—湘西、特色柑橘生产基地5个优势区

11、天然橡胶:

着力建设海南、云南、广东3个优势区。

12、肉牛:

着力建设中原、东北、西北、西南4个优势区

13、肉羊:

着力建设中原、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西北和西南4个优势区

14、奶牛:

着力建设京津沪郊区、东北内蒙、中原、西北4个奶牛优势区

15、生猪:

着力建设沿海、东北、中部和西南4个生猪优势区

16、出口水产品:

着力建设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长江流域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3个优势区

农牧交错带:

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称为农牧交错带,系农业生产边际地带。

是生态脆弱带

南水北调工程的情况、意义和影响:

1、情况:

东线工程: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分两期过程。

解决淮河下游、沂沭河下游、海河流域东部、胶东半岛及天津用水问题。

中线工程:

从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经陶岔渠首闸,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境内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

解决海河平原、京津用水及黄河下游补水。

西线工程:

从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黄河,以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缺水问题。

2、意义:

(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生态意义)

社会意义:

1、解决北方缺水;

2、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4、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5、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经济意义

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

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振国内GDP。

生态意义

1、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2、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3、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5、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3、影响:

一、南水北调工程耗资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问题,给移民生活带来颠簸动荡,南水北调成本高,比海水淡化要高。

二、对环境产生破坏

对输入区,如北方灌区,外水引入可能导致灌溉土地盐渍化。

对输出区,水量减少,影响枯水年的枯水季节,泥沙淤积、污染加重、海水倒灌。

对输水通过区,从输水方面,可能导致化学元素迁移,传染病污染,水文网(水文过程)变化;从渗水方面,导致补给地下水(中线),以及灌溉土地盐渍化;从阻水方面,与东西河流交叉影响排灌,地下水坝影响排灌;从蓄水方面,形成新生水生态系统。

 

第3节、能源与开发

经济发展与能源供给的地域不匹配导致跨区域能源调配

原因:

生产区的相对集中:

偏北、偏西,消费地的相对分散:

偏南、偏东,导致区域能源供需的不平衡,工业发展水平高、经济发达的省(区),能源的需求大幅度超过能源供给;现状:

南北向煤炭流约占3/4,东西向煤炭流占1/4。

省际间煤炭资源流动规模不断增大。

区际间能源交流以北出南进、西出东进为突出特征“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北油南输”“西气东输”

1、“北煤南运”、“西煤东运”

三西煤炭外运北路通道:

大秦铁路:

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是中国“西煤东运”的北通道。

丰沙大线:

东起丰台站,经永定河谷至沙城站,接京包线,经宣化、张家口,西至大同枢纽口泉站

京原铁路:

自北京经河北省西部,跨太行山,入山西省,沿滹沱河谷地抵原平,与同蒲铁路相接

集通铁路:

集通铁路自内蒙古集宁的贲红车站至通辽。

朔(神)黄铁路:

西起山西省神池县神池南站,与神朔铁路相联,东至河北省黄骅市黄骅港口货场,是中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信道。

三西煤炭外运中路通道:

石太铁路:

由石家庄经井陉、娘子关、阳泉、榆次至太原

邯长铁路:

东起京广线邯郸站,西经河北省武安、磁山、涉县,越太行山经山西省潞城至太焦线长治北站

三西煤炭外运南路通道:

太焦铁路:

从山西太原经榆次、长治、晋城至河南焦作。

本线为晋东南向陇海、新石等线运煤出海的大通道之一

侯月铁路:

自山西侯马至河南月山,侯月铁路向东的最终点是山东日照港。

是晋煤外运的南通路之一。

陇海铁路:

从江苏连云港通往甘肃兰州,沿线经徐州、商丘、郑州、西安、宝鸡等。

西康铁路:

自陕西省西安市至安康市

宁西铁路:

连接南京市与西安市,经安徽省滁州、合肥、六安,河南省信阳、南阳,湖北省随州,陕西省商洛市、渭南市。

发展趋势:

1、《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方向:

以晋陕蒙(西)宁甘地区煤炭外运为主

横向通道:

由大秦线、朔黄线、石太线、侯月线、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