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704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docx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和装置

一、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玻璃仪器

玻璃仪器一般是由软质或硬质玻璃制作而成的。

软质玻璃耐温、耐腐蚀性较差,但是价格便宜,因此,一般用它制作的仪器均不耐温,如普通漏斗、量筒、吸滤瓶、干燥器等。

硬质玻璃具有较好的耐温和耐腐蚀性,制成的仪器可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如烧瓶、烧杯、冷凝管等。

 

图1-1(b)常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磨口或磨塞的玻璃仪器。

由于口塞尺寸的标准化、系统化,磨砂密合,凡属于同类规格的接口,均可任意互换,各部件能组装成各种配套仪器。

当不同类型规格的部件无法直接组装时,可使用变接头使之连接起来。

使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既可免去配塞子的麻烦手续,又能避免反应物或产物被塞子沾污的危险;口塞磨砂性能良好,使密合性可达较高真空度,对蒸馏尤其减压蒸馏有利,对于毒物或挥发性液体的实验较为安全。

每一种仪器都有特定的性能和使用:

1)

烧瓶:

 

2)冷凝管:

 

3) 漏斗:

 

标准磨口仪器的每个部件在其口、塞的上或下显著部位均具有烤印的白色标志,表明规格。

常用的有10、12、14、16、19、24、29、34、40 等。

下面是标准磨口玻璃仪器的编号与大端直径:

编号

10

12

14

16

19

24

29

34

40

大端直径/mm

10

12.5

14.5

16

18.8

24

29.2

34.5

40

有的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有两个数字,如10/30,10表示磨口大端的直径为10mm,30表示磨口的高度为30mm。

 

学生使用的常量仪器一般是19号的磨口仪器,半微量实验中采用的是14号的磨口仪器。

使用磨口仪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时,应轻拿轻放; 

(2)不能用明火直接加热玻璃仪器(试管除外),加热时应垫以石棉网;

(3)不能用高温加热不耐热的玻璃仪器,如吸滤瓶、普通漏斗、量筒;

(4)玻璃仪器使用完后应及时清洗,特别是标准磨口仪器放置时间太久,容易粘结在一起,很难拆开。

如果发生此情况,可用热水煮粘结处或用电吹风吹母口处,使其膨胀而脱落,还可用木槌轻轻敲打粘结处; 

(5)带旋塞或具塞的仪器清洗后,应在塞子和磨口的接触处夹放纸片或抹凡士林,以防粘结; 

(6)标准磨口仪器磨口处要干净,不得粘有固体物质。

清洗时,应避免用去污粉擦洗磨口,否则,会使磨口连接不紧密,甚至会损坏磨口;

(7)安装仪器时,应做到横平竖直,磨口连接处不应受歪斜的应力,以免仪器破裂; 

(8)一般使用时,磨口处无需涂润滑剂,以免粘有反应物或产物。

但是反应中使用强碱时,则要涂润滑剂,以免磨口连接处因碱腐蚀而黏结在一起,无法拆开。

当减压蒸馏时,应在磨口连接处涂润滑剂,保证装置密封性好; 

(9)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不要用冷水冲洗热的温度计,以免炸裂,尤其是水银球部位,应冷却至室温后再冲洗。

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液体或固体物质,以免损坏后,因为有汞或其它有机液体而不好处理。

 

二、有机化学实验常用装置

有机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装置如图1-2 至1-12 所示。

 

其中常用的反应装置的性能和使用如下:

 

1)回流冷凝装置:

 

在室温下,有些反应速率很小或难于进行。

为了使反应尽快地进行,常常需要使反应物质较长时间保持沸腾。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回流冷凝装置,使蒸气不断地在冷凝管内冷凝而返回反应器中,以防止反应瓶中的物质逃逸损失。

图1-13(a)是最简单的回流冷凝装置。

将反应物质放在圆底烧瓶中,在适当的热源上或热浴中加热。

直立的冷凝管夹套中自下至上通入冷水,使夹套充满水,水流速度不必很快,能保持蒸气充分冷凝即可。

加热的程度也需控制,使蒸气上升的高度不超过冷凝管的1/3。

如果反应物怕受潮,可在冷凝管上端口上装接氯化钙干燥管来防止空气中湿气侵入(见图1-13b)。

如果反应中会放出有害气体(如溴化氢),可加接气体吸收装置(见图1-13c)。

(2)滴加回流冷凝装置:

 

3)回流分水反应装置:

 

4) 滴加蒸出反应装置:

 

5)搅拌反应装置:

用固体和液体或互不相溶的液体进行反应时,为了使反应混合物能充分接触,应该进行强烈的搅拌或振荡。

在反应物量小,反应时间短,而且不需要加热或温度不太高的操作中,用手摇动容器就可达到充分混合的目的。

用回流冷凝装置进行反应时,有时需做间歇的振荡。

这时可将固定烧瓶和冷凝管的夹子暂时松开,一只手扶住冷凝管,另一只手拿住瓶颈做圆周运动;每次振荡后,应把仪器重新夹好。

也可用振荡整个铁台的方法(这时夹子应夹牢)使容器内的反应物充分混合。

在那些需要用较长时间进行搅拌的实验中,最好用电动搅拌器。

电动搅拌的效率高,节省人力,还可以缩短反应时间。

图1-17是适合不同需要的机械搅拌装置。

搅拌棒是用电机带动的。

在装配机械搅拌装置时,可采用简单的橡皮管密封(图1-17a,b)或用液封管(图1-17c)密封。

搅拌棒与玻璃管或液封管应配合得合适,不太松也不太紧,搅拌棒能在中间自由地转动。

根据搅拌棒的长度(不宜太长)选定三口烧瓶和电机的位置。

先将电机固定好,用短橡皮管(或连接器)把已插入封管中的搅拌棒连接到电机的轴上,然后小心地将三口烧瓶套上去,至搅拌棒的下端距瓶底约5mm,将三口烧瓶夹紧。

检查这几件仪器安装得是否正直,电机的轴和搅拌棒应在同一直线上。

用手试验搅拌棒转动是否灵活,再以低转速开动电机,试验运转情况。

当搅拌棒与封管之间不发出摩擦声时才能认为仪器装配合格,否则需要进行调整。

最后装上冷凝管、滴液漏斗(或温度计),用夹子夹紧。

整套仪器应安装在同一个铁架台上。

在装配实验装置时,使用的玻璃仪器和配装件应该是洁净干燥的。

圆底烧瓶或三口烧瓶的大小应使反应物大约占烧瓶容量的1/3至1/2,最多不超过2/3。

首先将烧瓶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下面可以放置煤气灯、电炉、热浴或冷浴),然后逐一安装上冷凝管和其他的配件。

需要加热的仪器,应夹住仪器受热最少的部位,如圆底烧瓶靠近瓶口处。

冷凝管则应夹住其中央部位。

 

三、仪器的选择、装配与拆卸 

有机化学实验的各种反应装置都是由一件件玻璃仪器组装而成的,实验中应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

一般选择仪器的原则如下:

(1)烧瓶的选择根据液体的体积而定,一般液体的体积应占容器体积的1/3~1/2,也就是说烧瓶容积的大小应是液体体积的1.5倍。

进行水蒸气蒸馏和减压蒸馏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烧瓶容积的1/3。

(2)冷凝管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回流用球形冷凝管,蒸馏用直形冷凝管。

但是当蒸馏温度超过140℃时应改用空气冷凝管,以防温差较大时,由于仪器受热不均匀而造成冷凝管断裂。

 

(3)温度计的选择实验室一般备有150℃和300℃两种温度计,根据所测温度可选用不同的温度计。

一般选用的温度计要高于被测温度10℃~20℃。

有机化学实验中仪器装配得正确与否,对于实验的成败有很大关系。

有机化学实验中所用玻璃仪器间的连接一般采用两种形式:

塞子连接和磨口连接。

现大多使用磨口连接。

 

使用标准磨口仪器时还需要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必须保持磨口表面清洁,特别是不能沾有固体杂质,否则磨口不能紧密连接。

硬质沙粒还会给磨口表面造成永久性的损伤,破坏磨口的严密性。

(2)标准磨口仪器使用完毕必须立即拆卸,洗净,各个部件分开存放,否则磨口的连接处会发生粘结,难于拆开。

非标准磨口部件(如滴液漏斗的旋塞)不能分开存放,应在磨口间夹上纸条以免日久粘结。

盐类或碱类溶液会渗入磨口连接处,蒸发后析出固体物质,易使磨口粘结,所以不宜用磨口仪器长期存放边些溶液。

使用磨口装置处理这些溶液时,应在磨口涂润滑剂(见下面)。

(3)在常压下使用时,磨口一般毋需润滑以免玷污反应物或产物。

为防止粘结,也可在磨口靠大端的部位涂敷很少量的润滑脂(凡士林、真空活塞脂或硅脂)。

如果要处理盐类溶液或强碱性物质,则应将磨口的全部表面涂上一薄层润滑脂。

减压蒸馏使用的磨口仪器必须涂润滑脂(真空活塞脂或硅脂)。

在涂润滑脂之前,应将仪器洗刷干净,磨口表面一定要干燥。

从内磨口涂有润滑脂的仪器中倾出物料前,应先将磨口表面的润滑脂用有机溶剂擦拭干净(用脱脂棉或滤纸蘸石油醚、乙醚、丙酮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以免物料受到污染。

(4)只要正确遵循使用规则,磨口很少会打不开。

一旦发生粘结,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将磨口竖立,往上面缝隙问漓儿滴甘油。

如果甘油能慢慢地渗入磨口,最终能使连接处松开; 

②使用热吹风、热毛巾、或在教师指导下小心用灯火焰磨口外部,仅使外部受热膨胀,内部还未热起来,再试验能否将磨口打开;

③将粘结的磨口仪器放在水中逐渐煮沸,常常也能使磨口打开; 

④用木板沿磨口轴线方向轻轻地敲外磨口的边缘,振动磨口也会松开。

如果磨口表面已被碱性物质腐蚀,粘结的磨口就很难打开了。

在装配一套装置时,首先,所选用的玻璃仪器和配件都要干净的。

否则,往往会影响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所选用的器材要恰当。

例如,在需要加热的实验中,如需选用圆底烧瓶时,应选用质量好的,其容积大小,应为所盛反应物占其容积的1/2左右为好,最多也应不超过2/3。

第三,实验装置(特别是机械搅拌这样的动态操作装置)必须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才能正常使用。

因此要注意铁夹等的正确使用方法。

安装仪器时,应选好主要仪器的位置,要以热源为准,先下后上,先左后右,逐个将仪器边固定边组装。

拆卸的顺序则与组装相反。

拆卸前,应先停止加热,移走加热源,待稍微冷却后,先取下产物,然后再逐个拆掉。

拆冷凝管时注意不要将水洒到电热套上。

总之,仪器装配要求做到严密、正确、整齐和稳妥。

在常压下进行反应的装置,应与大气相通密闭。

铁夹的双钳内侧贴有橡皮或绒布,或缠上石棉绳、布条等。

否则,容易将仪器损坏。

使用玻璃仪器时,最基本的原则是切忌对玻璃仪器的任何部分施加过度的压力或扭歪,

实验装置的马虎不仅看上去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也是潜在的危险。

因为扭歪的玻璃仪器在加热时会破裂,有时甚至在放置时也会崩裂。

四、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干燥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使用清洁的玻璃仪器。

实验用过的玻璃器皿必须立即洗涤,应该养成习惯。

由于污垢的性质在当时是清楚的,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洗涤是容易办到的。

若日子久了,会增加洗涤的困难。

洗涤的一般方法是用水、洗衣粉、去污粉刷洗。

刷子是特制的,如瓶刷、烧杯刷、冷凝管刷等,但用腐蚀性洗液时则不用刷子。

洗涤玻璃器皿时不应该用砂子,它会擦伤玻璃乃至龟裂。

若难于洗净时,则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用适当的洗液进行洗涤。

如果是酸性(或碱性)的污垢用碱(或酸性)洗液洗涤;有机污垢用碱液或有机溶剂洗涤。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洗液:

 

1.铬酸洗液 

这种洗液氧化性很强,对有机污垢破坏力很强。

倾去器皿内的水,慢慢倒入洗液,转动器皿,使洗液充分浸润不干净的器壁,数分钟后把洗液倒回洗液瓶中,用自来水冲洗。

若壁上粘有少炭化残渣,可加入少量洗液,浸泡一段时间后在小火上加热,直至冒出气泡,炭化残渣可被除去,但当洗液颜色变绿,表示失效应该弃去不能倒回洗液瓶中。

 

2.盐酸 

用浓盐酸可以洗去附着在器壁上的二氧化锰或碳酸钙等残渣。

 

3.碱液和合成洗涤剂 

配成浓溶液即可。

用以洗涤油脂和一些有机物(如有机酸)。

 

4.有机溶剂洗涤液 

当胶状或焦油状的有机污垢如用上述方法不能洗去时,可选用丙酮、乙醚、苯浸泡,要加盖免溶剂挥发,或用NaOH的乙醇溶液亦可。

用有机溶剂作洗涤剂,使用后可回收重复使用。

 

若用于精制或有机分析用的器皿,除用上述方法处理外,还须用蒸馏水冲洗。

 

器皿是否清洁的标志是:

加水倒置,水顺着器壁流下,内壁被水均匀润湿有一层既薄又均的水膜,不挂水珠。

(二)玻璃仪器的干燥 

有机化学实验经常都要使用干燥的玻璃仪器,故要养成在每次实验后马上把玻璃仪器洗净和倒置使之干燥的习惯,以便下次实验时使用。

干燥玻璃仪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自然风干 

自然风干是指把已洗净的仪器放在干燥架上自然风干,这是常用和简单的方法。

但必须注意,若玻璃仪器洗得不够干净时,水珠便不易流下,干燥就会较为缓慢。

 

2.烘干 

把玻璃器皿顺序从上层往下层放入烘箱烘干,放人烘箱中干燥的玻璃仪器,一般要求不带水珠。

器皿口向上,带有磨砂口玻璃塞的仪器,必须取出活塞后,才能烘干,烘箱内的温度保100~105℃,约0.5h,待烘箱内的温度降至室温时才能取出。

切不可把很热的玻璃仪器取出,以免破裂。

当烘箱已工作时则不能往上层放入湿的器皿,以免水滴下落,使热的器皿骤冷而破裂。

 

3.吹干 

有时仪器洗涤后需立即使用,可使用吹干,即用气流干燥器或电吹风把仪器吹干。

首先将水尽量沥干后,加入少量丙酮或乙醇摇洗并倾出,先通入冷风吹1~2min,待大部分溶剂挥发后,吹入热风至完全干燥为止,最后吹入冷风使仪器逐渐冷却。

五、常用仪器的保养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各种玻璃仪器的性能是不同的,必须掌握它们的性能、保养和洗涤方法,才能正确使用,提高实验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玻璃仪器的保养和清洗方法。

 

1.温度计 

温度计水银球部位的玻璃很薄,容易破损,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一不能用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二不能测定超过温度计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三不能把温度计长时间放在高温的溶剂中。

否则,会使水银球变形,读数不准。

 

温度计用后要让它慢慢冷却,特别在测量高温之后,切不可立即用水冲洗。

否则,会破裂,或水银柱断裂。

应悬挂在铁架台上,待冷却后把它洗净抹干,放回温度计盒内,盒底要垫上一小块棉花。

如果是纸盒,放回温度计时要检查盒底是否完好。

 

2.冷凝管 

冷凝管通水后很重,所以安装冷凝管时应将夹子夹在冷凝管的重心的地方,以免翻倒。

洗刷冷凝管时要用特制的长毛刷,如用洗涤液或有机溶液洗涤时,则用软木塞塞住一端,不用时,应直立放置,使之易干。

 

3.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盖子都是磨砂口的,若非原配的,就可能不严密,所以,使用时要注意保护它。

各个分液漏斗之间也不要相互调换,用后一定要在活塞和盖子的磨砂口间垫上纸片,以免日久后难以打开。

 

4.砂芯漏斗 

砂芯漏斗在使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不然,难于洗净。

滤板不太稠密的漏斗可用强烈的水流冲洗,如果是较稠密的,则用抽滤的方法冲洗。

必要时用有机溶剂洗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