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743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docx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单元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单元练习题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可制食品袋、药物包装材料、日常用品、管道、绝缘材料等的塑料是()

A.聚乙烯B.聚氯乙烯

C.聚苯乙烯D.聚丙烯

【答案】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所有可燃物的燃烧都有二氧化碳或水

C.葡萄糖与氧气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D.淀粉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3.如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说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服装布料的成分是纯棉B.该服装面料具有防火功能

C.该服装面料的透气性较好D.该服装面料成分都属于合成纤维

【答案】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在有机物中碳原子一定与碳原子相连接

C.不同有机物的含碳量可以相同

D.有机物中碳元素含量最高的是甲烷

【答案】C

5.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甲烷(CH4)B.酒精(C2H5OH)

C.淀粉[(C6H10O5)n]D.二氧化碳(CO2)

【答案】D

6.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

下列材料分类中正确的是()

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玻璃属于有机非金属材料

C.不锈钢属于复合材料D.陶瓷属于合成材料

【答案】A

7.下列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的是(  )

①玻璃杯②塑料矿泉水瓶③汽车轮胎④残枝落叶⑤瓜果蔬菜

A.②B.①②

C.①②③D.④⑤

【答案】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B.有机化合物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有机化合物就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但一定都含有碳元素

【答案】D

9.火神山医院是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赶建的临时医院,但在废水处理上一点都不“临时”,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防止污水渗入地下。

HDPE防渗膜属于()

A.天然材料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B

10.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口罩是防疫必备品。

某款时尚防护口罩,外层采用全棉针织面料,内里采用丝绸作为内衬轻柔贴肤,中间的可替换式插片内芯有熔喷无纺布制成,每次使用只需替换插片内芯,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全棉针织面料B.聚氯乙烯

C.熔喷无纺布D.聚乙烯

【答案】A

11.最近我们国家遇到了病毒的侵犯,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

医务人员要求佩戴N95标准以上的口罩来阻挡病毒的侵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满足适合性和正确使用要求下,防护口罩可将有害物浓度降低90%

B.口罩用聚酯纤维无纺布等合成材料制成

C.口罩鼻梁部分植入不锈钢条具有抗腐蚀性好的性能

D.口罩的拉紧带是采用高弹性的聚乙烯制成,具有伸缩性的性能

【答案】D

12.“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某“冰墩墩”玩具的外用材料为纯羊毛,内充物为聚酯纤维,区别纯羊毛和聚酯纤维的最好方法是(  )

A.闻气味B.摸手感

C.是否溶于水D.燃烧法

【答案】D

13.下列衣物由合成纤维制成的是(  )

A.棉衬衣B.羊毛背心

C.蚕丝围巾D.腈纶手套

【答案】D

1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与环境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利于改善环境

D.“限塑令”的执行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答案】B

15.建设美丽如皋,践行绿色生活。

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推广使用太阳能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D.深埋废旧手机电池

【答案】B

16.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做贡献。

下列可回收垃圾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旧报纸B.塑料瓶

C.铝制易拉罐D.玻璃瓶

【答案】B

17.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美好生活开启智慧之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纯碱可以用于工业上制造玻璃

B.煤、石油、天然气、氢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绿色环保电池的研制有利于消除电池造成的污染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答案】B

18.下列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A.排球B.塑胶跑道

C.钢质单杠D.尼龙跳绳

【答案】C

19.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霉的花生,油炸后可食用

B.用小苏打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C.亚硝酸钠有咸味,可用于烹调食物

D.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发出烧焦羽毛的气味

【答案】B

20.下列废弃物在自然界中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

A.生锈铁钉B.纸质广告传单

C.塑料矿泉水瓶D.碎玻璃片

【答案】C

2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C.塑料、合成纤维、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后常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

【答案】C

22.化学在健康、能源、材料、生活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修材料挥发出来的甲醛对人体有害

B.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属于新能源

C.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金和合成橡胶

D.涤纶衣服的优点是吸湿性、透气性好

【答案】A

2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米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B.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C.微量元素对人体作用十分重要,必须大量服用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进行焚烧处理

【答案】B

24.化学与人类的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钛合金可应用于火箭和航天飞机

B.头盔缓冲层中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C.垃圾分类有利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D.霉变的花生经冲洗、蒸煮后仍可食用

【答案】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5.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在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

(2)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广西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2021年3月12日,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完成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本次发射火箭第二级推进剂为液氧/液氧。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使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答案】

(1)煤沸点

(2)可再生(3)化学

26.某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等级 一等品

成分 面料 羊毛80% 涤纶20%

里料 涤纶100%

熨烫标准 中温熨烫、底板不超过150℃

(1)西服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___。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我们可以通过灼烧的方法来验证面料中一定含有羊毛,其现象是什么?

___________。

【答案】

(1)涤纶

(2)增强面料耐磨性(3)有烧焦羽毛气味

2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

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______来止痒。

(2)某饼干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

(3)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功能。

(5)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

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硫B.臭氧C.一氧化碳D.PM2.5

(6)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

A.不锈钢炊具B.橡胶手套C.纯棉围裙

【答案】

(1)食醋

(2)CaO+H2O=Ca(OH)2(3)隔离可燃物(4)乳化(5)D(6)B

28.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以下是厨房中常见的各种物质:

①保鲜膜②不锈钢门窗③砂糖④食盐⑤蔬菜⑥小麦粉⑦食醋⑧白酒⑨植物油。

其中不含有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

(2)陕西人爱吃面食。

面食中主要成分为淀粉,它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

(3)材料应用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__。

A.陶瓷B.机动车轮胎C.棉麻织物D.铝合金E.玻璃钢

【答案】

(1)②④

(2)糖类(3)BE

29.豆浆机由于快捷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根据如图所示的豆浆机示意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豆浆机的制作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

(2)制作手柄的塑料属于______(选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3)用铜作电源插孔是利用铜的______性。

(4)将黄豆渣分离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实验中的______操作。

(5)写出比较铜和银活动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答案】

(1)①②④③⑤

(2)热固性(3)导电(4)过滤

(5)Cu+2AgNO3=Cu(NO3)2+2Ag

30.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在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

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

(2)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广西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2021年3月12日,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完成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本次发射火箭第二级推进剂为液氡/液氧。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使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日活动主题的是______。

A.焚烧垃圾B.开发新能源

C.提倡使用化石燃料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答案】天然气沸点CO2可再生化学B

三、实验题

31.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

两种元素)。

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塑料属于______(填“有机高分子”、“天然”、“复合”或“硅酸盐”)材料。

(2)仪器

的作用是______。

(3)仪器

中的现象是______。

(4)若仪器

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

,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

增重

,则

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

(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

,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答案】有机高分子干燥氧气(或吸收水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偏大

四、科学探究题

32.在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

聚乙烯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如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塑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A.只有CO2B.只有COC.既有CO2,也有CO

【查阅资料】微量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色

【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装置C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点燃酒精灯加热,随即打开弹簧夹,通入干燥的空气。

观察装置B、装置C中的现象

装置B中的现象是:

__。

装置C中的现象是:

___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的燃烧,生成碳的氧化物中,既有CO2,也有CO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讨论】

(2)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

(3)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除了CO2、CO外,还应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答案】黄色试纸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将尾气收集到气囊中(或将尾气点燃)水(或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