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三基考试.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7744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科三基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麻醉科三基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麻醉科三基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麻醉科三基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麻醉科三基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麻醉科三基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醉科三基考试.docx

《麻醉科三基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科三基考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麻醉科三基考试.docx

麻醉科“三基三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七氟烷的MAC值是

A0.77,B1.68,C1.15,D1.71

2MAC值最大的吸入麻醉药是

A七氟烷,B地氟烷,C氧化亚氮,D异氟烷

3成人脊髓下端一般终止于

AL1-L2之间,BL2-L3之间,CL3-L4之间,DL5-S1之间

4下列那种情况不宜选择椎管内阻滞且为腰麻禁忌

A病人合并呼吸道感染,B糖尿病患者,C.休克患者,D老年患者

5直接动脉测压常选择

A左桡动脉,B右桡动脉,C足背动脉,D颈内动脉

6新生儿复苏需要使用肾上腺素,首选用药途径是

A脐静脉,B气管内,C股静脉,D心内注射

7低血压是指血压降低幅度超过术前%或收缩压低至mmHg

A2080,B2090,C1080,D1090

8椎管内阻滞导致血压下降的机制为

A肌肉麻痹,B交感神经阻滞,C副交感神经阻滞,D交感中枢抑制

9腰麻平面达T4,心率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A支配心脏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被阻滞,B低血压导致,C窦弓反射,D肾上腺能神经纤维被阻滞

10临床麻醉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梗阻原因

A舌后坠,B分泌物增多,C误吸,D喉痉挛

11术前注射阿托品主要目的是

A抑制胃肠蠕动,B减少呼吸道分泌,C对抗麻醉药副作用,D协助止痛

12心博骤停时最迅速有效的处理是

A口对口人工呼吸,B胸外心脏按压,C胸内心脏按压,D心脏除颤

13腰麻后头痛的主要原因是

A患者体位不当,B容量不足,C脑脊液外漏,D患者焦虑

14青光眼患者和眼球外伤患者以下哪种药为禁忌

A咪唑安定,B苯巴比妥,C琥珀胆碱,D丙泊酚

15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

A胸骨上1/3,B胸骨下1/3,C胸骨中点,D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

16大面积烧伤患者,下列哪种肌松剂为禁忌

A维库溴铵,B阿曲库铵,C琥珀胆碱,D罗库溴铵

17下列哪种方式对防止舌后坠无效

A头后仰,B放入口咽通气道,C头侧偏,D托起下颌

18关于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易出现低血压,B因韧带钙化而容易出现穿刺困难,C每阶段阻滞所需局麻药相对减少,D因硬膜外腔狭窄局麻药不容易扩散

19深低温是指

A30℃以下,B25℃以下,C20℃以下,D15℃以下

20法乐氏四联症属于下列哪种分流

A左向右分流,B右向左分流,C双向分流,D无分流

21临床上可用于降低颅内压的方法有

A利尿剂和限制液体,B过度通气,C减少脑脊液容量,D以上都是

22颈丛阻滞后出现声音嘶哑,最主要原因是

A局麻药误入硬膜外腔,B迷走神经阻滞,C喉返神经阻滞,D膈神经阻滞

23有关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下列哪项正确

A术前应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才能手术,B术前停用所有降压药物,C血压越高,麻醉风险越大,D麻醉风险取决于重要脏器受损程度

24预防气管插管引起的高血压,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

A插管前静注阿片类药物,B充分表面麻醉,C麻醉越深越好D插管前注射艾司洛尔

25关于麻醉前准备,下列哪项不正确

A成人择期手术术前禁食12h,禁饮4h,B纠正严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C急诊手术高热患者应将体温降至正常,D缓解病人焦虑

26有关臂丛阻滞,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肌间沟阻滞适用于上臂及肩部手术,B肌间沟阻滞尺神经容易被阻滞,C锁骨上入路气胸发生率高,D腋路不会出现误入椎管内的风险

27下列哪项不是霍纳综合征的表现

A患侧眼裂变小,B患侧眼结膜充血,C患侧瞳孔扩大,D患侧鼻塞

28关于气管导管的选择,下列哪项不正确

A成年男性经口插管通常选择ID7.5-8.0的导管,B小儿导管选择可参考公式:

4.0+1/4年龄(岁),C为了避免漏气,5岁以下小儿应选用带套囊的气管导管,D经鼻腔插管应选择比经口腔插管更细的气管导管

29影响硬膜外麻醉平面最主要的因素是

A局麻药容积,B穿刺间隙,C导管方向,D体位

30硬膜外阻滞时使用实验剂量的主要目的是

A判断是否有局麻药过敏,B判断药物是否在硬膜外腔,C判断导管是否误入血管,D判断病人对局麻药耐受情况

31下列哪项不是气管插管并发症

A心血管反应,B软组织损伤,C误入食管,D呼吸抑制

32当病人神志消失,判断病人心跳停止的主要方法是

A呼吸停止,B大动脉无搏动,C测不到血压,D瞳孔散大

33胸外心脏按压,正确的频率(成人)是次/分

A60,B80,C100,D120

34下列哪项不是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A凝血功能障碍,B枸橼酸中毒和低钙血症,C血PH值升高,D高钾血症

35下列哪项不是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特点

A可使萎陷的肺泡重新扩张,B可增加功能残气量,C可降低肺顺应性,D可减少肺内分流

36下列哪项不是腰麻后并发症

A腰麻后头痛,B马尾综合征,C呼吸抑制,D尿潴留

37抑制子宫收缩最强的吸入麻醉药是

A七氟烷,B地氟烷,C异氟烷,D氧化亚氮

38血氧饱和度是指

A血液中溶解氧量与总氧量的比值,BHb结合的氧量与所能结合氧的最大量的比值,CHb结合氧与未结合氧量的比值,DHb结合氧与Hb总量的比值

39有关肺活量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A在1分钟内能呼吸的最大气量,B能够吸进的最大气量,C在最大的吸气后能够排出的最大气量,D最大呼气后肺内的余气量

40下列那种药能增加颅内压

A硫喷妥钠,B氯胺酮,C丙泊酚,D依托咪酯

二、名字解释

MAC(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全脊麻

控制性降压

三、简答题

1、简述ASA分级标准

2、全身麻醉病人发生喉痉挛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及处理?

3、简述气管插管全麻在麻醉结束后的拔管指征

“三基三严”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D,2、C,3、A,4、C,5、A,6、A,7、A,8、B,9、A,10、A,

11、B,12、B,13、C,14、C,15、D,16、C,17、C,18、D,19、C,20、B,

21、D,22、C,23、D,24、C,25、C,26、B,27、C,28、C,29、B,30、B,

31、D,32、B,33、C,34、C,35、C,36、C,37、C,38、B,39、C,40、B

二、名字解释

MAC(minimalalveolarconcentration)即最低肺泡有效浓度,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挥发性麻醉药和纯氧同时吸入时,使50%病人对手术切皮刺激不产生体动反应的该吸入麻醉药在肺泡内的浓度。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产妇增大的子宫或腹腔巨大肿块压迫腹膜后大血管,引起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下降,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虚脱甚至晕厥的临床综合征。

全脊麻:

行硬膜外阻滞时,如果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而未能及时发现,超过脊麻数倍量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可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称为全脊麻。

临床表现为注药后短时间内会出现全部脊神经支配的区域无痛觉、低血压、意识消失、呼吸停止,如不及时处理,也会出现心跳停止。

处理原则是维持病人循环及呼吸功能直至麻醉作用消退。

控制性降压:

对某些特殊手术,为减少手术失血及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给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术中应用药物及其它方法主动降低病人血压,并根据病人情况而控制降压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这一技术称为控制性降压。

三、简答题

1、指的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于麻醉前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将病人分为六级

I级:

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

围术期死亡率0.06~0.08%;

II级:

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疾病,功能代偿健全。

围术期死亡率0.27~0.40%;

III级:

并存疾病严重,体力活动受限,但尚能应付日常活动。

围术期死亡率1.82~4.30%;

IV级:

并存疾病严重,丧失日常活动能力,经常面临死亡威胁。

围术期死亡率7.80~23.0%;

V级:

无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h的濒死病人。

围术期死亡率9.40~50.7%;

VI级:

确诊为脑死亡,其器官拟用于器官移植手术。

2、全身麻醉发生喉痉挛的主要原因有:

1)麻醉药物的影响:

如硫喷妥钠等药物抑制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张力相对亢进,咽喉敏感性增加;2)麻醉操作:

喉镜、气管插管及吸痰等操作对咽喉气管部位的刺激;3)手术操作:

浅麻醉下进行手术操作如扩肛、剥离骨膜、牵拉肠系膜等。

预防:

1)术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2)进行麻醉操作及手术操作是麻醉深度要足够;3)避免在麻醉苏醒期行吸痰等刺激咽喉部操作。

处理:

1)轻度喉痉挛:

去除刺激因素,給氧,可缓解;2)中度:

加压面罩給氧辅助呼吸;3)持续面罩加压給氧,必要时给予肌松剂及全麻诱导药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I级:

看得见

3、全麻术后气管拔管指征:

1)意识:

病人神志恢复,能应答;

2)反射:

吞咽及呛咳等反射功能恢复;

3)呼吸:

呼吸道通畅,呼吸功能恢复,潮气量≥300ml或6~7ml/kg,呼吸频率:

12~20次/min,脱氧观察10minSpO2≥95%;

4)肌张力:

肌松残余作用消失,能活动四肢,能抬头持续10s以上;

5)循环:

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