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14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期末复习 教案.docx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文学常识

1.《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2.《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作者贺敬之。

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

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3.《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陕西延安人。

他的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4.《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作者吴伯箫 ,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

散文家,教育家。

5.《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

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 新疆域 》,作者 阿西莫夫  ,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代表作有《基地》《 新疆域 》。

7.《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

作者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

8.《时间的脚印》作者陶世龙。

科普作家。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10.《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1.《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朝代)嘉善人。

12.《<诗经>二首》包括《关雎》和《蒹葭》。

《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

《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翻译的代表作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丹纳的《艺术哲学》等。

傅雷也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

《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

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子衿》都选自《诗经注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注》,作者王勃,唐代诗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孟浩然集校注》,作者孟浩然,唐代诗人。

13.《最后一次讲演》选自《 闻一多全集 》。

作者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原题为《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作者王选,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

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选自《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作者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本文是他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17.《壶口瀑布》选自《梁衡文集》,作者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选自《藏北游历》,作者马丽华,女作家。

代表作有《走进西藏》等,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19.《登勃朗峰》选自《远处的青山》。

作者马克·吐翁,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20.《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是阿来,藏族,当代著名作家,2000年,年仅41岁的阿来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21.《<庄子>二则》选择《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22.《<礼记>二则》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23.《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24.《唐诗二首》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卖炭翁》选自《白居易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国家)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小说。

小说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

因此它很坚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在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意思是坚强的共产义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全唐诗》,作者常建。

《送友人》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

《卜算子·咏梅》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作者陆游。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回延安》贺敬之

1、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树梢树枝数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写出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描绘了延安新貌。

《桃花源记》陶渊明

1.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

豁然开朗。

3.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

① 山有小口;② 初极狭。

4.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7.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

其中往来种作。

8.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1.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3.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石潭记》柳宗元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如鸣佩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关雎》 

1、起兴的句子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7、《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蒹葭》

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1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式微》

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子衿》

1、“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逍遥游》庄子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幻莫测的句子是 :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2.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文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呢?

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

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 文中以杯子、草芥为舟,来说明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7、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9.庄子在奇妙莫测的描写后具体描述了现实社会的四种人,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

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句子分别是: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10.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1. 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三类人的句子是: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虽有佳肴》

1、《虽有佳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教学相长指教和学相互促进。

出自《礼记·学记》: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大道之行也》

1. 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与之相近的语句是: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 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天下为公。

实行民主选举,即选贤与能。

 

5. “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6.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7. “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全文的总括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哪句?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诗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呼喊。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11、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14.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句子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15.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尽欢颜。

16.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卖炭翁》白居易

17.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8.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19.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0.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21.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2、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静深远,正如常建诗中所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

2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25、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送友人》李白

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卜算子·咏梅》陆游

1、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2、《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文言文梳理

桃花源记

重点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人)顺着溪水(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的远近。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在溪流的)两岸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芳草新鲜美好,落花纷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再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渔人)便看到了一座山。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很整齐的样子。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衣着,都像桃源外的人。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人)就邀请(他)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食物(来款待他)。

9.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肠绝的地方。

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从此)不再从这里出去,千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个人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了他所听到的,(村人)都感叹、惋惜。

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

15.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人告诉(他)说:

“(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

16.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课文分析

1.渔人行踪:

发现桃花源——拜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世外桃源描述:

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②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

③风俗淳朴,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

④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

3.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

①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②“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③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4.【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①桃林神秘: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②山洞神秘:

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③林中人神秘: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结局神秘:

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①黄发垂髻:

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②男女:

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③渔人(侧面烘托):

村中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5.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添传奇色彩

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6.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

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

①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②未果,寻病终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小石潭记》

重点句子翻译

1.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環环碰撞发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