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探究题汇编.docx
《化学中考探究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中考探究题汇编.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中考探究题汇编
2016年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1.(重庆B)工业上用海水获取粗盐以及实验室用粗盐制得精盐都包含许多化学实验知识,分析以下过程后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海水晒盐与下述操作中 的原理相同;
(3)上述操作可能用到下列装置,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用甲制取淡水可选用装置 (填序号),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答案】
(1)溶解;
(2)A;(3)漏斗;C;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
考点:
粗盐提纯、过滤操作、蒸发与蒸馏操作、海水晒盐的原理
2.(重庆B)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久置的工业烧碱的成分,进行
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接着又向烧杯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甲同学立刻得出结论:
样品中还含有氯化钠,乙同学对该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不一定含有氯化钠,理由是 ;
(2)丙同学认为除了需要确认是否含有氯化钠外,还需要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大家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另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洗涤;
②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③向滤渣中加少量水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由此判断,滤渣中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经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样品中无NaCl
B.样品中只有NaOH和Na2CO3
C.样品中无NaOH
D.样品中有Na2CO3、NaOH和NaCl.
【答案】
(1)碳酸钠;Na2CO3+2HCl═2NaCl+H2O+CO2↑;由于事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引入了氯
离子,无法判断氯离子是来自于盐酸还是原样品;
(2)碳酸钙;(3)D.
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化学用语
3.(重庆A)22.(5分)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1)仪器a的名称是。
(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为。
(3)硫燃烧产生的SO2可以溶解在NaOH溶液中,该反应与C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B.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5)该改进实验的最大优点是。
【答案】
(1)集气瓶
(2)明亮蓝紫色(3)2NaOH+SO2==Na2SO3+H2O(4)B(5)减少二氧化
硫逸出而污染空气
考点:
氧气的性质
4.(重庆A)23.(6分)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二:
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猜想三:
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填序号),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填序号),做对比实验。
A.硫酸铜B.氯化钠C.硫酸钠D.浓盐酸
(4)通过(3)中的对比实验,观察到试管Ⅱ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Ⅰ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成立。
【答案】
(1)2Al+3H2SO4==Al2(SO4)3+3H2↑
(2)5;产生气泡快慢(3)B;C(4)Ⅰ
考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5.(福州)16.(20分)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9中仪器的名称:
①;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装置为(填标号,下同)
和组合。
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标号)。
(4)若用水将图10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须从(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5)实验室用碘化氢溶液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
H2O2+2HI=2H2O+I2↓。
取25.0g
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2.7g碘。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试管集气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BCCO2+Ca(OH)2==CaCO3↓+H2O
(3)2KMnO4△K2MnO4+MnO2+O2↑A(4)b(5)6.8%
【解析】
考点:
气体的制取、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6.(福州)17.(8分)某固体粉末由Mg、MgO、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11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信息资料】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
【实验过程】
步骤Ⅰ:
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
倾斜Y形管,使样品充分反应,测的生成气体的探究为55.6mL。
步骤Ⅲ:
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
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
(1)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
(2)①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填标号)。
A.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B.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②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①通过步骤Ⅱ推断,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
②结论:
该样品中的成分是。
【反思】
(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填标号)。
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C.仅称量步骤Ⅱ中Y形管内药品减轻的质量,即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
【答案】
(1)把水准管下移一段距离,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的水形成一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后液面
差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表示装置漏气。
(2)①A②Y形管中的固体全部消失
(3)①Mg1.20②Mg、MgO和Mg(OH)2(4)AB
由其他物质提供的金属镁得质量为:
1.2g-0.6g=0.6g;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6g/(2g-0.6g)×100%=42%
该质量分数大于氢氧化镁中的镁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化镁中的质量分数;得到结论:
该样品中的成分是Mg、MgO和Mg(OH)2的混合物;(4)该化学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利用该实验方案,能计算出样品中各物质的质量B.实验前可通过样品的质量估算硫酸溶液的质量,确保样品完全反应。
考点:
物质成分探究
7.(北京)34.(4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1实验2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2)带有火星的木炭复燃、发出白光、放出热量C+O2点燃CO2
考点: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8.(北京)35.(4分)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过滤、。
(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3)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
。
【答案】
(1)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③①②(3)自来水生成环节中的过滤池就是使用了过滤原理(其他也可)
考点:
粗盐提纯、过滤操作
9.(北京)36.(2分)元旦联欢会上,雯雯拿出一幅画(如下图所示),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
(1)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
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
(2)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分别是。
【答案】
(1)HCl(无色的酸性溶液都可以)
(2)NaOH溶液、无色酚酞试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
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无色酸性溶液;
(2)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为无色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等,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是酚酞试液。
考点:
酸碱的性质
10.(北京)37.(2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答案】
(1)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特性不同
(2)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特性不同
考点:
物质的溶解现象的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分析】
11.(北京)38.(4分)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I.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II.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锌粒
III.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K
I.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II.打开K,从长今漏斗向瓶内加入约80℃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III.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1)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
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
(2)实验Ⅰ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
(3)实验2中,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答案】
(1)装置的气密性好
(2)Zn+2HCl=ZnCl2+H2↑瓶内液面逐步缓慢下降,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反应会因为瓶中液面过低而停止(3)燃烧需要氧气(与空气接触)
考点:
实验原理分析
12.【科学探究】(北京)39.(7分)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加入2mL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5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
【答案】
(1)NaOH+CO2=Na2CO3+H2O
(2)检验只用O2是否会使镁条变黑(3)O2(N2可填写可不填写)(4)2、5(5)H2O、CO2、O2(6)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反应(7)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考点:
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
13.(安徽)12.(6分)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2)下列仪器中:
①的名称是;组装氧气发生装置时,应选择(填序号)。
(3)研究显示:
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因此,氧气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填“可靠”或“不可靠”)。
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集气法。
【答案】
(1)催化作用
(2)漏斗;②③⑤(3)不可靠;排水
考点:
仪器的辨别、发生装置的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
14.(安徽)13.(7分)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②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若得到的NH4Cl溶液有浑浊,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4)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2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为、。
【答案】
(1)Zn+2HCl==ZnCl2+H2↑
(2)复分解反应(3)过滤;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4)CO2;CO
考点:
化学用语、反应类型、过滤、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5.(安徽)14.(8分)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下)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该反应充气原理是:
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填试剂名称)。
探究一:
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该溶液呈性。
探究二:
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
(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填“正确”或“不正确”)
(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右图),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
质量/g
①
碳酸氢钠
0.10
V1
②
碳酸钠
0.10
V2
③
白色粉末
a
V1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表中a=;V1V2(填“﹥”、“﹤”或“=”)。
【分析并得出结论】
(5)如何从上表中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
。
【答案】
(1)澄清石灰水
(2)酸(3)不正确(4)NaHCO3+HCl==NaCl+H2O+CO2↑0.10>
(5)根据表中CO2体积与锥形瓶内物质质量关系,实验③与实验①相同,可得出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合理答案即可)
考点:
物质成分的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化学用语、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16.(安徽)15.(7分)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
(1)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要求注明条件)。
(2)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
无明显现象
(3)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原因可能是。
(4)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取稀盐酸分成2份:
①未经加热;②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的质量:
①﹥②,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注意:
若答对(5)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小林设计了如下方案:
你认为上述方案(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分析:
(如合理,说明原因;如不合理,说明原因并设计改进方案)。
【答案】
(1)N2+3H2==2NH3
(2)①向上述集气瓶中滤纸上滴入少量水(合理答案即可)
②滤纸变红,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3)氨水受热分解速度加快,分解出氨气或随温度升高氨气溶解度减小,导致氨水浓度降低(合理答案即可)(4)增大(5)不合理根据上述实验,加热煮沸无法除去溶液A中混有的过量氯化氢。
改进方案:
向含碳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边逐滴加盐酸,边测定溶液的pH,至溶液呈中性即可(合理答案即可)
考点:
化学用语、探究物质的性质
17.(泉州)16.(12分)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
①。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适当位置放入、等实验用品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写一种)。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选填“a”或“b”)处。
(5)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软塑料管中的液体药品是,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
【答案】
(1)水槽
(2)高锰酸钾棉花2KMnO4
K2MnO4+MnO2+O2↑(或其它系列合理答案)
(3)收集气体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其它合理答案)
(4)a
(5)稀盐酸(或其它合理答案)用手紧捏软塑料管下部,使液体试剂与固体试剂接触发生反应,制得所需的气体后松手(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2)A装置属固固加热型,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或加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化合物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塑料管下部,使液体试剂与固体试剂接触发生反应,制得所需的气体后松手。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8.(泉州)17.(18分)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碳酸钠溶液,依次测量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水的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1)溶液碱性最强的是(填实验编号)。
(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结论是。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碳酸钠溶液的pH变化关系是。
(4)10%的碳酸钠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液pH
11.22
11.35
11.46
11.48
11.50
11.50
①当温度介于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选填“大”或“小”)。
②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
(5)碳酸钠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致使溶液呈碱性。
实验室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酚酞试液b.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d.氯化钙溶液
(6)欲使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物质(写名称):
或,并充分搅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答案】
(1)c3
(2)a1和b1(或其它合理答案)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
(3)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
(4)①大②能使碳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且浓度较大的条件下,呈现较高的碱性
(5)b、d
(6)氢氧化钙(或其它合理答案)氧化钙(或其它合理答案)
Ca(OH)2+Na2CO3===CaCO3↓+2NaOH(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1)PH越大,碱性越强。
由表格信息可知,c3的碱性最强;
(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即可采用控制变量法,即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其他的条件要完全相同。
故可选a1和b1或a3和b3等;由实验数据可知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
(3)由表格信息可知,在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
(4)①由表格信息可知,当温度介于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大;
②温度越高,碳酸钠的溶解度越大,故加入热水的目的是能使碳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且浓度较大的条件下,呈现较高的碱性;
(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气泡;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故选bd;
(6)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还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
这两种方法均能得到氢氧化钠。
考点:
酸碱度,碳酸钠的性质
19.(厦门)16.用化学方法可制取纯净的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应用中和反应原理制取氯化钠固体。
(1)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
(2)如图,往该烧杯中继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为紫色,再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充分混合,过滤后得到无色滤液。
①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 ;
②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用pH试纸测
(2)中滤液的酸碱度,其操作方法:
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 ,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4)若测得滤液pH为8,继续往滤液滴加稍过量的盐酸,目的是 ;蒸发该滤液以除去过量的盐酸,该操作利用的盐酸的性质是 ,继续蒸发滤液得到固体的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答案】
(1)蓝;
(2)①吸附作用;②引流;(3)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4)除去氢氧化钠;挥发性;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解析】
考点:
考查溶液酸碱性、酸碱度的测定方法、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20.(厦门)17.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围绕燃烧实验开展相关研究。
探究一:
氢气的燃烧实验
(1)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从图1中选择仪器组装一套随开随停的发生装置,所需仪器为 (填编号);仪器B的名称是 。
(2)按图2操作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需用试管收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