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方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924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方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温病方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病方剂.docx

《温病方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方剂.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病方剂.docx

温病方剂

一、解表法

1.桑菊饮——《温病条辨》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

薄荷桔梗芦根甘草

疏风解表,宣肺泄热

主治:

风热犯肺,咳嗽吐痰,身热不甚,口微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方义:

桑叶、菊花、薄荷——辛凉香散,宣泄风热

杏仁、桔梗——疏肺止咳

连翘——苦寒质轻,清热透邪

芦根——清热生津

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

肺热壅盛,咳频,痰黄——加,浙贝母、瓜壳、鱼腥草——清肺化痰

痰壅气逆,咳甚气喘——加,全瓜蒌、前胡、矮地茶——化痰平喘

秋燥伤肺,身热,咳嗽少痰——加,梨皮、川贝、天花粉——润燥止咳

表邪未解,邪入气分,身壮热,咽干,口渴——加,石膏、知母—清气分热

蛾体肿痛——加射干、大青叶、金银花——利咽解毒

附方:

加味桑菊饮——何廉臣方,录自《重订通俗伤寒论》

上方+炙麻黄、瓜蒌皮——解表散寒,清热化痰

治:

冬温兼寒(寒包火),身热无汗,微恶风寒,咳嗽气喘,咽干,口渴,

舌苔边白中黄,脉浮滑数

2.银翘散——《温病条辨》

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

淡竹叶牛蒡子芦根生甘草

荆芥淡豆豉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邪犯肺卫,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方义:

金银花、连翘——质轻微寒,既能清温毒,又可透邪外达

薄荷、荆芥、淡豆豉——解表散邪

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利咽

竹叶、芦根——清热生津

加减:

壮热无汗——加,石膏、蝉蜕——宣泄风热

夹湿浊,胸闷脘满,苔黄腻——加佩兰、通草、神曲——宣利湿浊,理气和中素有蛾体肿痛,感受风热则发作——加射干、大青叶、千张纸

流行性腮腺炎初起,伴寒热无汗——加板蓝根、夏枯草——解毒消肿

麻疹初起,头发不齐——加芫荽、柳叶、白前——透发疹毒

风疹初起——加蝉蜕、大青叶——疏风解毒

水痘轻型,发热,咳嗽,少数含水液豆状疱疹,口渴,舌红,苔黄滑,脉浮滑数——减,淡豆豉、芦根;加,佩兰、茯苓、大青叶、紫草——祛湿解毒

疮痈初起,有发热微寒,头痛无汗之表证——加,蒲公英、野菊花、桑叶——解毒透邪

3.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

葱白桔梗焦栀子淡豆豉

薄荷连翘淡竹叶生甘草

疏风解表,清热利咽

主治:

感受风热,发热微寒,头痛无汗,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

方义:

葱白、淡豆豉——宣表散邪

桔梗、甘草——利咽祛痰

连翘、薄荷——辛凉泄热

山栀、竹叶——清心除烦

加减:

发热甚,心烦口渴——加,生石膏——清热除烦

夹湿浊,胸脘痞闷——加,藿香叶、通草——化浊利湿

内有伏邪,外寒郁闭,寒热无汗,苔边白中黄——加,荆芥、苏叶——解表散寒

咳甚痰黄——加,浙贝母、鱼腥草——清肺化痰

鼻窍出血——加,白茅根、黄芩炭——清热止血

腮部肿痛,寒轻热重——加,柴胡、大青叶、银花——疏肝胆热,清解疫毒

4.清解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薄荷蝉蜕生石膏甘草

辛散解表,清凉泄热

主治:

温病初起,邪客卫分,头痛壮热,微恶风寒,咽喉痛,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方义:

薄荷——疏风发表

石膏——清热解肌

蝉蜕——凉散风热

甘草——清热养胃

凡温病初起,无论有无伏邪,皆可投之。

加减:

加,金银花、连翘——清解温邪,疗效更好

风寒外束,引发伏热,微恶风寒,身热无汗,心烦口渴——加葱白、荆芥——发表散寒

咳嗽痰多——加杏仁、瓜蒌皮、桔梗——清热化痰

肺部感染,壮热无汗,咳嗽痰黄,胸闷气促——加,大青叶、蒲公英、杏仁、桑叶——清热解毒,宣肺达邪

感受暑邪,身热无汗,心烦口渴——加香薷、扁豆衣、丝瓜叶——解表祛暑

胃火上蒸,牙龈肿痛——加,谷精草、丹参、蒲公英—清胃解毒,活血消肿

5.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

玉竹葱白桔梗淡豆豉

白薇薄荷炙甘草大枣

功效:

养阴生津,疏风解表。

主治:

阴液素亏,感受外邪,身热无汗,微恶风寒,咳嗽咽干,心烦口渴,舌红少津,脉细数。

方义:

玉竹——甘润养阴

葱白、豆豉、薄荷——轻扬发表

白薇——清热养阴

桔梗——宣肺止咳

大枣、炙甘草——甘润增液,以资汗源,俾发汗而不伤阴

6.养阴清解汤(自拟方)

沙参玄参石斛桑叶

白菊花连翘蝉蜕杏仁

荆芥淡竹叶芦根甘草

功效:

养阴生津,解表泄热

主治:

阴液素虚,感受温邪,肺卫不宣,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心烦口渴,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细数。

方义:

沙参、玄参、石斛——甘寒养阴,清热生津

荆芥、桑叶、白菊花、蝉蜕——辛散清凉,疏风解表

杏仁——宣肺止咳

连翘——清宣温邪

芦根、竹叶——清热除烦

甘草——调和

7.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香薷银花扁豆花厚朴连翘

功效:

解表涤暑,清热祛湿

主治:

感受暑湿,腠理郁闭,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肢酸痛,胸闷脘满,心烦口渴,舌苔黄滑,脉浮数。

方义:

香薷——发汗祛暑

扁豆花——消暑祛湿

厚朴——理气宽中

银花、连翘——清宣暑热

8.加味银翘汤《时氏处方学》

金银花连翘鲜竹叶益元散(包煎)

郁金厚朴黄芩枳壳

知母薄荷

功效:

祛暑解表,渗湿畅中

主治:

感受暑湿,邪犯卫胃,微寒壮热,有汗而热不退,无汗则热转炽,头身重痛,脘腹胀满,心烦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滑,脉浮滑数。

方义:

银花、连翘、薄荷——轻宣透表,寒能泄热

厚朴、枳壳——理气畅中

黄芩、知母——苦寒清热

益元散——清利暑湿,宁心

郁金——宣暑湿郁闭

鲜竹叶——清热除烦

9.香薷杏桔汤(自拟方)

香薷杏仁桔梗佩兰

扁豆浙贝母西瓜翠衣紫菀

六一散(包煎)丝瓜叶鲜荷叶

解表祛暑,宣肺止咳

暑湿外侵,邪犯肺卫,咳嗽吐痰,微寒发热,汗出不透,舌质红苔薄黄滑,脉浮滑数。

香薷——辛温芳香,发汗祛暑,宣化湿浊

杏仁、桔梗——宣肺止咳

佩兰——祛暑湿,疏表邪

扁豆——祛暑化湿

西瓜翠衣——清泄暑热

浙贝母、紫菀——化痰止咳

六一散——涤暑利湿

荷叶、丝瓜叶——清宣暑热

10.宣卫祛湿汤(自拟方)

淡豆豉薄荷葛根杏仁

藿香佩兰茯苓皮通草

蚕沙秦艽甘草

湿热之邪,客于卫表,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脘满纳呆,无汗,苔薄黄滑,脉浮数

淡豆豉薄荷葛根——解肌疏表

杏仁——轻宣肺气

藿香佩兰——芳香化湿浊

茯苓皮通草——淡渗利湿

蚕沙秦艽——祛风通络

甘草——调和

11.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叶杏仁沙参贝母

栀子皮淡豆豉梨皮

辛凉解表,甘润濡燥

感受温燥,邪袭肺卫,身热微寒,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头痛无汗,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桑叶杏仁淡豆豉——宣肺透邪

沙参梨皮——养阴润燥

贝母——清热化痰

栀子皮——清宣邪热

12.杏苏散——《温病条辨》

杏仁苏叶法半夏陈皮

茯苓枳壳前胡桔梗

甘草大枣生姜

宣肺解表,化痰宁嗽

感受凉燥,痰湿内阻,肺失清肃,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嗌塞,无汗,苔白,脉弦滑。

13.加味甘桔汤——《伤寒指掌》

甘草桔梗薄荷牛蒡子银花连翘射干黄芩犀角防风

疏表泄热,解毒利咽

冬应寒而反温,邪入肺卫,客于咽喉,咽喉红肿作痛,发热重,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口渴唇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洪而数。

14.透斑解毒汤——《通俗伤寒论》

连翘牛蒡子蝉蜕薄荷桑叶西河柳野孤根大青叶葱白豆豉

疏卫达邪,清热消斑

伤寒,温病,应汗失汗,热邪郁遏,不得宣泄,斑点隐约,不得外达,色红不透,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滑数。

15.清咽汤——《疫喉浅论》

荆芥防风薄荷浮萍

杏仁前胡枳壳桔梗

牛蒡子僵蚕橄榄甘草

疏表宣肺,利咽解毒

烂喉痧初起,毒侵肺卫,发热恶寒,头痛身楚,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隐约,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16.银翘柴葛汤(自拟方)

金银花连翘柴胡葛根

山栀子皮夏枯草薄荷白蒺藜

板蓝根赤芍甘草

治疗痄腮初起身寒热。

17.柴胡荆芥汤——《痢证三字诀》

柴胡荆芥金银花连翘黄芩白芍青木香竹茹杏仁桔梗甘草

解表清热,利气止痢

感受外邪,湿热蕴肠,肠络受伤,化为脓血,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舌红苔黄滑,脉浮滑数。

二、清热法

1.白虎汤《伤寒论》

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清胃泻火,生津止渴

邪传阳明,气分热炽,大热,烦渴,大汗,面赤,舌红苔燥,脉洪数

2.新加白虎汤《通俗伤寒论》

生石膏知母荷叶芦笋粳米薄荷益元散灯心草竹叶桑枝

清胃生津,透邪利溺

热邪传入胃经,发热,心烦口渴,尿短色赤,皮肤隐现斑疹,舌红苔黄,脉洪滑数。

3.栀子豉汤《伤寒论》

栀子淡豆豉

清宣郁热

表邪已解,热入胸膈气分,郁而不宣。

附方:

栀子甘草豉汤

《伤寒论》:

栀子淡豆豉甘草治栀豉汤证,兼少气,气短者。

栀子生姜豉汤

《伤寒论》:

栀子淡豆豉生姜治栀豉汤证,兼呕吐。

4.桑杏清肺汤《通俗伤寒论》

桑叶牛蒡子杏仁瓜蒌皮川贝母桔梗马兜铃枇杷叶

清宣肺热,化痰止咳

温邪犯肺,灼津为痰,壅遏肺气,咳嗽,吐痰黄稠,身热,口渴,舌红苔黄滑,脉滑数。

5.清络饮《温病条辨》

扁豆花金银花西瓜翠衣丝瓜皮荷叶竹叶

芳香轻清,涤暑祛湿

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

或暑温经治疗后,余邪未尽,身微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舌红苔黄,脉数。

附方:

清络饮加杏仁薏苡仁滑石汤《温病条辨》

清络饮+杏仁、薏苡仁、滑石

宣肺清热,涤暑渗湿

治暑瘵吐血,发热恶寒,口不渴,苔白

6.清凉涤暑法——《时病论》

青蒿连翘扁豆六一散通草茯苓西瓜翠衣

祛暑透表,化湿和中

感受暑湿,发热头痛,胸脘痞闷,或上吐下泻,小便短黄,苔黄滑,脉滑数或濡数。

7.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西瓜翠衣知母粳米甘草

清热涤暑,益气生津

暑邪鸱张,耗伤气阴,身热烦渴,气短汗出,神疲肢倦,舌红少津,脉虚数。

8.三石汤——《温病条辨》

飞滑石生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通草金银花金汁

清利暑湿,宣通三焦

暑温夹湿,弥漫三焦,邪恋气分。

身热不退,面赤耳聋,胸脘痞闷,咳嗽吐痰,或下利稀水,小便短赤,渴不欲饮,舌红苔黄滑,脉滑数。

9.翘荷汤——《温病条辨》

薄荷连翘黑栀皮桔梗甘草绿豆皮

清宣燥热,利咽解毒

燥热之邪,上犯清窍,耳鸣,目赤,龈肿,咽痛,舌红苔薄少津,脉数。

10.清营汤——《温病条辨》

犀角生地麦冬玄参丹参黄连竹叶银花连翘

清营泄热,解毒透邪

邪热入营,发热夜甚,心烦躁扰,或斑疹隐隐,甚者神昏,舌绛无苔,脉细数

11.清宫汤——《温病条辨》

犀角莲子心玄参麦冬连翘心竹叶卷心

清心解毒,养阴达邪

温热之邪,内陷心包,身灼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脉细数。

12.清络汤——《春温三字诀》

羚羊角麦冬知母石斛川贝母天花粉连翘青蒿

清心凉营,养阴生津,化痰透邪

温邪内陷心包,阴液受伤,痰浊壅塞,身灼热,神昏谵语,喉中有痰,舌红绛少津,脉细数。

13.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犀角生地赤芍丹皮

清营解毒,凉血散瘀

热盛动血,吐血、便血,紫红色斑疹,躁扰不安,舌绛,脉数。

14.化斑汤——《温病条辨》

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犀角玄参

清气凉血,解毒化斑

气血两燔,斑疹紫黯,壮热烦渴,舌红苔黄燥,脉数。

15.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石膏知母黄连黄芩栀子丹皮赤芍犀角生地玄参连翘竹叶桔梗甘草

疫邪炽盛,气血两燔

16.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温病条辨》

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麦冬

清气热,凉营血

气营两燔。

17.竹叶玉女煎——《温病条辨》

竹叶石膏知母生地麦冬牛膝

清气透热,凉血益阴

妇女感受温邪,经水适来,气血两燔,干呕烦渴,耳聋,邪陷发痉,舌绛苔黄,脉数。

18.导赤清心汤——《通俗伤寒论》

生地丹皮莲子心灯心草木通竹叶益元散童便麦冬茯神

清心泻腑,凉营安神

暑犯心营,下移小肠。

19.犀地清络饮——《通俗伤寒论》

犀角生地丹皮赤芍连翘灯心草桃仁白茅根石菖蒲姜汁竹沥

清营通瘀,豁痰开窍

热陷心包,兼夹瘀痰,阻塞心窍。

发热夜甚,神昏谵妄,喉中有痰,舌黯红,脉沉数滑。

20.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黄芩黄连方——《温病条辨》

银花连翘板蓝根桔梗马勃玄参荆芥薄荷牛蒡子僵蚕芦根甘草

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感受温毒,咽喉肿痛,耳前后及颊掀肿,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滑数。

21.三黄二香散——《温病条辨》

黄连黄柏大黄乳香没药

泄火解毒,活血消肿

初用细茶叶调敷,继用香油调敷。

22.清盂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鲜荷叶羚羊角石膏知母羚羊角蝉蜕僵蚕金线重楼甘草

清热解毒,祛风消肿

感受疫邪,表里俱热,头面肿痛,阳毒发斑,疫毒发疹,痄腮肿痛,壮热

23.柴膏蓝根饮——(自拟方)

柴胡黄芩夏枯草石膏板蓝根金银花鸭跖草僵蚕赤芍甘草

温毒壅盛,蕴结于少阳与阳明经循行处,腮部红肿热痛。

24.银翘马勃散——《温病条辨》

银花连翘牛蒡子马勃射干

湿热郁遏,咽阻喉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25.俞氏清心凉膈散——《温热经纬》

石膏黄芩栀子连翘薄荷桔梗甘草

清气凉膈,轻宣透热

温毒入气,壮热烦渴,咽喉肿烂,肌肤丹痧显露。

26.凉营清气汤——《疫痧证治概要》

犀角生地赤芍丹皮栀子黄连石膏玄参石斛芦根竹叶白茅根连翘薄荷金汁甘草

清气泄火,凉营解毒

疫喉痧。

气血两燔。

咽喉肿痛腐烂,丹痧密布,壮热烦渴。

27.清咽养营汤——《疫喉浅论》

西洋参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天花粉知母白芍茯神炙甘草

益阴生津,养营清热

疫喉痧后期,气阴更伤,余毒未尽

28.加减芩芍汤——《温病条辨》

黄芩黄连白芍厚朴陈皮木香

清热祛湿,行气和营

湿热积滞肠中,气血凝滞,化为脓血,下痢赤白,腹部胀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滑,脉滑数。

附方:

黄芩芍药汤《时氏处方学》

上方+大黄焦山楂当归泽泻

清热除湿,导滞化积,行气活血

湿热痢夹食滞,苔黄腻。

29.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余热未清,气阴已伤。

虚羸少气,口渴心烦,舌红少津,脉虚数。

三、和解法

1.蒿芩清胆汤——《通俗伤寒论》

青蒿黄芩半夏陈皮枳壳竹茹赤茯苓碧玉散

和解清胆,化痰利湿

邪入少阳,痰湿郁滞。

2.达原饮——《温疫论》

厚朴槟榔草果黄芩知母白芍甘草

开达膜原,清热化浊

附方:

柴胡达原饮——《通俗伤寒论》

厚朴槟榔草果柴胡黄芩青皮枳壳桔梗荷叶梗甘草

和解少阳,疏达气机

宣透膜原法——《时病论》

厚朴槟榔草果黄芩藿香叶姜半夏生姜

化湿理气,调脾和胃

3.加减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

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杏仁白豆蔻厚朴通草栀子皮甘草

宣畅气机,清化湿热

湿热痰浊,留滞三焦气分,气化失司,寒热起伏,胸痞腹胀,尿短,苔黄腻,脉濡数。

4.柴胡白虎汤——《通俗伤寒论》

柴胡黄芩生石膏知母天花粉鲜荷叶粳米生甘草

和解少阳,清胃生津

少阳与阳明合病。

5.柴芩清膈煎——《通俗伤寒论》

柴胡黄芩生大黄焦栀子连翘枳壳桔梗薄荷淡竹叶生甘草

和解清膈,通便泻火

少阳未解,内结膈中,腑气不通。

四、通下法

1.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附方:

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缓下热结

大黄芒硝炙甘草

小承气汤

——《伤寒论》——轻下热结

大黄枳实厚朴

复方大承气汤

(实用中医学)

大承气汤(枳实改为枳壳)+莱菔子桃仁赤芍

宽肠化滞,活血化瘀。

治肠梗阻,腑气不通,实热闭结。

理气通腑煎

(当代最新中医验方集成)

大承气汤(芒硝改为玄明粉)+莱菔子当归赤芍广木香

理气活血,化滞止痛。

治粘连性肠梗阻,突然腹痛,呕吐频繁,肛门停止排气

2.凉膈散——《和剂局方》

大黄芒硝甘草栀子黄芩薄荷连翘竹叶

宣上凉膈,通腑泻火

热盛上焦,中结胃腑。

3.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

人参甘草当归海参生地玄参麦冬大黄芒硝姜汁

养阴益气,通腑下结。

阳明温病,应下失下,气血两亏,津液将竭。

4.宣白承气汤——《温病条辨》

生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皮

痰热壅肺,热结肠胃。

潮热便秘,咳喘痰壅。

5.导赤承气汤——《温病条辨》

导赤承气四般黄,赤芍芒硝六味襄;便秘溲红烦渴甚,二肠同治法精良。

生大黄黄连黄柏生地黄赤芍芒硝

6.承气养营汤——《温疫论》

大黄枳实厚朴当归白芍生地知母

承气养营取小承,当归生地芍知存;血枯肠燥便坚结,泻下滋阴妙法门。

7.护胃承气汤——《温病条辨》

下后仍然热不消,脉沉有力舌干焦;护胃承气丹玄麦,生地大黄知母邀。

生地玄参麦冬知母大黄丹皮

8.白虎承气汤——《通俗伤寒论》

石膏知母大黄芒硝粳米甘草

清胃保津,通腑下结。

9.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枳实导滞汤川连,槟朴大黄二草安;神曲翘通净楂肉,荡消积滞病能全

枳实大黄槟榔厚朴山楂神曲黄连连翘紫草木通甘草

消积导滞,泄火祛湿

暑湿内郁,阻滞肠道。

10.桃仁承气汤——《温疫论》

桃仁当归丹皮赤芍大黄芒硝

热与血结,蓄于下焦。

小腹坚满,小便自利,大便秘结,夜热昼凉。

11.加减桃仁承气汤——《温病条辨》

桃仁丹皮泽兰生地大黄人中白

妇女感受温邪,经水适来,大便不解,热与血搏结,心中烦热,神识时清时乱。

12.解毒承气汤——《通俗伤寒论》

金银花连翘金汁绿豆西瓜霜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大黄枳实地龙

五、祛湿法

1.湿温初起方——《中西医温热串解》

藿香佩兰苍术陈皮茯苓皮银花连翘淡豆豉通草滑石竹叶

2.枳桔栀豉汤——《绍兴医学会方》

枳壳桔梗焦栀子淡豆豉薄荷连翘黄芩茵陈贯仲竹叶甘草

由仲景栀豉汤+河间桔梗汤+茵陈、贯仲

治疗湿温,气分,热重于湿。

3.……

六、熄风法

1.羚麻白虎汤《重订广温热论》

羚羊角天麻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瓜蒌仁川贝母荷叶

清气涤痰,平肝熄风。

温邪内传阳明,引动肝风,高热烦渴,四肢抽搐,气粗痰壅,舌红苔黄。

2.犀羚镇痉汤《重订广温热论》

犀角玄参生地羚羊角菊花金银花连翘莲心人中黄甘草梢

清营凉血,熄风解痉。

营血热盛,引动肝风,发热夜甚,手足抽搐,神志昏迷,舌绛少津,脉弦数。

3.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羚角钩藤芍地黄,茯神贝茹甘菊桑

羚羊角钩藤生地白芍甘草桑叶菊花川贝竹茹茯神

凉肝熄风,养阴柔筋

温邪传入厥阴,阴伤风动,壮热神昏,抽搐,舌绛而干。

4.却热熄风汤《时病论》

羚羊角钩藤麦冬生地甘菊花

清热养阴,凉肝熄风。

温热不解,阴液被劫,风动抽搐,壮热烦渴,舌红少津。

5.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

阿胶鸡子黄生地白芍甘草石决明牡蛎钩藤茯神络石藤

滋阴养血,平肝熄风。

温病日久,灼伤阴血,肝风内动,筋脉拘急,手足蠕动,舌绛少津,脉细弦数。

6.小定风珠《温病条辨》

阿胶鸡子黄龟板淡菜童便

滋阴涵木,柔筋熄风。

脉形细颈木横强,哕厥应知阴血伤,急服阿胶和淡菜,龟板童便与鸡黄

7.二甲复脉汤

炙甘草干地黄白芍阿胶麻仁麦冬牡蛎鳖甲

滋补真阴,潜阳止痉

热邪深入下焦,水亏木旺,虚风内动,手足蠕动,舌干齿黑,脉沉数无力。

8.大定风珠

炙甘草生地白芍麻仁麦冬鸡子黄五味子龟板牡蛎鳖甲

七、滋阴法

1.清燥救肺汤

桑叶石膏阿胶麻仁杏仁枇杷叶人参麦冬甘草

燥热伤肺,气阴受伤,身热烦渴,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鼻燥,舌红少津,脉虚数。

2.沙参麦冬汤

肺胃阴亏,咽干口渴,干咳无痰,脘闷纳差,舌红少津,脉细数。

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扁豆甘草

3.五汁饮

五汁饮中有藕梨,芦根荸荠麦冬齐

太阴温病,肺胃阴伤,烦渴不止,口吐白沫,粘腻不爽,舌红干燥,脉细数。

4.育阴清热法《丁甘仁遗著用药113法》

温病后期,阴液受伤,痰热留恋,身热不退,心烦口渴,夜寐不宁,咳嗽吐痰,咽干口燥,脉细滑数。

南沙参麦冬玄参生地石斛天花粉梨汁甘蔗汁白薇竹茹川贝母枇杷叶栀子连翘茯神

5.增液汤

6.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黄芩阿胶白芍鸡子黄

清心除烦,滋肾养阴

邪入少阴,心火亢盛,肾阴下亏,水火不交,心中烦热,夜不能寐,舌红无苔,脉细数。

7.清燥养营汤《温疫论》

当归白芍生地天花粉知母甘草陈皮灯心草

养营益阴,清热润燥。

温病营伤液枯,两目干涩,唇口燥裂,舌干少津,脉细涩或细数。

8.生脉散

《内外伤辨惑论》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固脱,养阴生津。

附方:

加减生脉散《温病条辨》

沙参麦冬五味子生地丹皮益气养阴,清热凉血。

9.三才汤

人参天冬生地暑热日久,伤气阴,睡眠不安,纳食无味,舌干少津。

10.护阳和阴汤

人参炙甘草白芍麦冬生地

妇女热入血室,医予两清气血,邪去半,余邪不解,头晕目眩,精神疲乏,咽干口渴,舌红少津,脉虚数。

11.加减复脉汤

炙甘草生地白芍麦冬麻仁阿胶

阴液亏耗。

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神倦欲眠,口干舌燥,脉虚大或结代。

12.一甲煎

牡蛎

下后阴伤见便溏,药投一甲煎汤尝。

附方:

一甲复脉汤

加减复脉汤–麻仁+生牡蛎

治温病下后,大便溏甚,脉仍数。

13.三甲复脉汤

加减复脉汤+牡蛎鳖甲龟板

14.救逆汤

加减复脉汤–麻仁+生牡蛎、生龙骨

脉虚大欲散再+人参

温病误表,津液被劫,心气受损,心中震震,汗多不止,舌强神昏,脉虚大。

15.连梅汤

黄连乌梅阿胶生地麦冬

泻心火,滋肾水。

16.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17.益胃汤

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冰糖

益胃汤中生地黄,沙参玉竹麦冰糖

18.七味胃阴汤〈费绳甫方〉

沙参麦冬石斛白芍甘草谷芽冬瓜子

胃阴受伤,心烦口渴,脘满纳差,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红无津,脉细数。

七味胃阴麦斛甘,沙参谷芍瓜仁含。

19.增损四阴煎〈新方八阵〉

沙参百合生地麦冬知母川贝母紫菀黄芩茯苓金银花甘草

养阴清肺,化痰止咳

肺阴受灼,咳嗽频作,痰难咳出,咽喉干,口渴,舌红少津,脉细数。

温邪久延肺液干,增损景岳四阴煎,沙参麦地银川贝,百合知芩茯菀甘。

20.蒌贝养营汤〈温疫论〉

瓜蒌川贝母知母天花粉当归白芍苏子橘红

清热涤痰,养营益阴

温病,营阴受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