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944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刚走进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你曾经观察了四个实验,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空气牛奶B.汞石灰水C.氮气氯化钠D.水啤酒

3.在用量筒的时候取浓氯胺消毒液,量筒放平后初次俯视读数16ml,到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最低处为10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是

A.等于6mlB.大于6mlC.小于6mlD.无法确定

4.家用燃气热水器在使用的时候,若不通风不畅,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O2B.N2C.CO2D.CO

5.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Fe2O3+6HCl=2FeCl3+3H2O

6.下列操作或现象表示分子特性为分子之间有间隙的选项是

A.衣服晾干B.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7.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量筒B.玻璃棒C.酒精灯D.烧杯

8.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9.下列标志跟节约能源、资源及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A.

B.

C.

D.

10.下列不属于溶液的是

A.植物油B.汽水C.稀硫酸D.食盐水

11.长期敞口存放石灰水的容器内壁上的白色物质和除去它的物质化学式为

A.Na2CO3HClB.Ca(OH)2HClC.CaCO3HClD.CaOHCl

12.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使用下列试剂能达到目的是:

A.盐酸B.酚酞C.石蕊D.二氧化碳

13.到银行存、取款时,填写的单据需长期保存,书写时必须用

A.铅笔B.圆珠笔C.红墨水笔D.碳素墨水笔

14.向呈有硫酸铜溶液中,投入过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15.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D.拉瓦锡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表示①2个氢原子________②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

17.在Mn、KMnO4、Mn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锰元素,请把三种物质按所含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________的顺序排列(写化学式)

18.下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________和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19.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

经过一周观察:

试管A和C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①通过探究发现:

铁生锈是铁与________和________等共同存在时发生的反应过程。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________(填化学式)。

20.如图所示的是家庭中常用的几种灭火方法,请将相应方法的灭火原理,填在表中对应的空白处。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清除可燃物

_____

_____

三、实验题

21.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研究。

(1)以KClO3为原料制O2时,应选择装置________(填字母);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为了检验是否有CO2生成,某同学将制得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该操作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________

四、计算题

22.丙二醇的化学式为C3H8O2。

(1)计算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2)丙二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3.将10g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多少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区分物质变化和化学变化。

【详解】

①水的沸腾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胆矾的研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③胆矾溶液(即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生成了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属于化学变化;④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根据以上判断①②属于物理变化,③④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睛】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B

【解析】

【分析】

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详解】

A、空气和牛奶都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汞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石灰水是溶液,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化钠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水是化合物,啤酒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分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详解】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16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6mL;倾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1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6mL。

故选C。

4.D

【解析】

【详解】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均为空气中含有的气体,没有毒性,不会使人中毒,而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内缺氧,使人中毒。

故选D。

5.D

【解析】

【分析】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详解】

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A错误;

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选项B错误;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C错误;

D、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衣服晾干,水蒸发为水蒸气,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体现的分子特性为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着,不符合题意;

B、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体现的分子特性为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着,不符合题意;

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体现的分子特性为分子之间有间隙,符合题意;

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与分子之间有间隙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解析】

【分析】

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判断所列仪器是否需要。

【详解】

A.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不符合题意;

B.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不符合题意;

C.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酒精灯加热,符合题意;

D.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溶解需要在烧杯中进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2=0,则x=+3价.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9.D

【解析】

【分析】

根据标志中文字、图示意义判断。

【详解】

A、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是节约能源,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是废旧物资塑料制品回收,废旧塑料不回收,不但会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环境标志,与保护环境有关,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标志,与节约能源、资源及保护环境无关,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解析】

【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详解】

A、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B、汽水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是硫酸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易溶于水,钠离子和氯离子均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解析】

【详解】

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和水,而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达到除去目的,所以内壁上的白色物质和除去它的物质化学式分别为CaCO3、HCl。

故选C。

12.D

【解析】

【详解】

A.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反应,且都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别,选项A不正确;

B.酚酞试液遇到碱性的溶液都变成红色,无法区别,选项B不正确;

C.石蕊试液遇到碱性物质都会变成蓝色,无法区别,选项C不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会反应,但是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而与氢氧化钙则生成白色沉淀,能够区别,选项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

到银行存、取款时,填写的单据需长期保存,书写时必须用碳素墨水笔,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用碳素墨水笔书写的字能长期保存,故选D。

14.A

【解析】

【详解】

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化学方程式为:

Zn+CuSO4=ZnSO4+Cu,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反应中锌和铜的质量比为:

65∶64,也就是每65份质量的锌置换出来的铜是64份,进入溶液的是锌,置换出来的是铜,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

故选A。

15.C

【解析】

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错误;

B、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正确;

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错误。

16.2H3CO2

【解析】

【详解】

①元素符号可以用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氢原子表示为:

2H;

②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

3CO2。

17.KMnO4、MnO2、Mn

【解析】

【详解】

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

由此可得,金属锰(Mn)中锰元素化合价为0价,二氧化锰(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高锰酸钾(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因此,按照锰元素化合价的高低给这些物质排序即为KMnO4、MnO2、Mn。

18.玻璃棒烧杯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放错100ml取等量的两个水样,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或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

【解析】

【详解】

(1)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玻璃棒,故填:

烧杯、玻璃棒。

(2)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所以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是:

②中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颠倒,应该左物右码。

(3)配制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为:

100g−100g×12%=88g,所以所需要的水为88mL,为了尽量减少误差选用与88mL相近的量程,所以配制时应选择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

具体方法是:

取等量的两个水样,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或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

19.水氧气Al

【解析】

【分析】

铁生锈是铁、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

①观察实验可知A中铁钉只和水接触,C中铁钉只和空气接触,没有生锈,而B中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和水接触,明显锈蚀,说明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化学式为:

20.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详解】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外界空气不能进入,可燃物缺少了燃烧需要的氧气,所以属于隔绝空气;用水灭火是利用水蒸发吸热使周围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1.A

CaCO3+2HCl=CaCl2+H2O+CO2↑不可行制得的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少量HCl,HCl也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

【详解】

(1)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也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所以为了检验是否有CO2生成,将制得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方法不可行,因为制得的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还含有少量气体HCl,HCl溶于水呈酸性,也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点睛】

在实验中检验生成气体时,注意反应物是否具有挥发性,是否会随同生成气体一起排出,如有,应确保除去再做检验。

22.

(1)76;

(2)47.37%

【详解】

(1)根据丙二醇的化学式为C3H8O2,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根据丙二醇的化学式为C3H8O2,丙二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3.3.96g

【解析】

【分析】

本题为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计算,需要注意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完整的步骤,由于10克碳酸钙90%的石灰石完全反应,可利用碳酸钙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

参加反应的CaCO3质量为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答:

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3.96g。

【点睛】

解答计算题时要注意药品的纯度,避免误用含杂质在内的药品质量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