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11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docx

供电质量标准化标准

续《机电完好标准》-安全供电

(2008-12-2213:

48:

48)

转载

标签:

文化

四.安全供电

〔1〕.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短路、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   细则》、《煤矿井下检漏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和《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的规定.

〔2〕.短路保护计算整定合格,动作灵敏可靠.

〔3〕.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合格.

〔4〕.接地装置:

A.接地螺栓符合下列标准:

a.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线接线盒的外接地螺栓应齐全完整,并标志“⊥”符号〔运行中移动的采掘机械设备除外〕。

b.电气设备接线盒应设有内接地螺栓,并标志“⊥”符号〔电机车上的电气设备及电压36V以下的电气设备除外〕。

c.外接地螺栓直径:

容量小于或等于5kw的不小于M8;

容量大于5kw至10kw不小于M10;

容量大于10kw的不小于M12;

通讯、信号、按钮照明灯等小型设备不小于M6.  

d.接地螺栓应教进行电镀处理.

B.接地线符合下列规定:

a.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其截面应不小于:

镀锌铁线100mm²

扁铁25×4mm².

铜线50mm²

b.电气设备外壳同接地线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联线和电缆接盒两端的铠装、铅皮的连接接地线,其截面应不小于:

铜线25mm²

扁铁50mm²〔厚度不小于4mm²〕

镀锌铁线25mm²

C.接地电阻不得大于下列数值∶

      100KVA以上〔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4Ω;

      100kvA以上变压器供电线路重复接地10Ω;

      100kvA以下变压器10Ω

      100kvA以下变压器供电线路重复接地30Ω

      高压线路的保护网或保护线10Ω

      井下设备2Ω

      井下手持移动设备1Ω

D.设备闭锁装置齐全可靠,

E.井下供电做到:

“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

     三无:

无鸡爪、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四有:

有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档板、有接地装置。

     两齐:

电缆悬挂整齐、设备峒室清洁整齐。

     三全:

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三坚持:

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和保护。

五.不漏油、不漏电的规定:

  1.不漏油固定结合面及阀门、油标管不应有油迹。

运动部分

允许有油迹但擦干后在3min不见油,半小时不成滴.非密闭运动

部件润滑油脂不得甩到其他部件和基础上.

2.不漏电网路的绝缘电阻不小于下列规定,漏电继电器正常投入运行:

      1140v  60kΩ

660v   30kΩ

380v   15kΩ

127v   10kΩ

六·电气性能检测

1. 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必须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试行〕》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试验,并符合标准,有记录可考查。

2. 绝缘油,新油使用前做油脂分析;运行中的油,每年做一次简化分析;多油断路器的油,每半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其它试验项目应《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试行〕》规定进行,有记录可考查。

3. 继电保护装置计算整定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对矿井电源的继电保护装置,每半年检验一次,并符合整定方案,有记录可考查。

4. 指示回转仪表应每半年检验一次,其准确等级不得低于2.5级;电源计量仪表应每半年检验一次,其准确等级不得低于1.0级.有记录可考查。

七.设备使用

1.高低压开关的选用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与被控制设备的容量应匹配,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评定为完好设备.

    a.超容量,超电压等级使用者;

    b.不符合使用范围者;

    c.继电保护失灵,熔体选用不合格;

    d.隔爆磁力启动器用小喇叭嘴引出动力者.

2.井下隔爆型电气设备,必须有在下井前,经过指定的隔爆电气设备检查员检查出具的合格证,否则一律不得评定为完好.

八.安全防护

1.机房〔峒室〕和电气设备,一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裸露带电部分及转动部位,均设防护罩、防护栏,并悬挂危险警告标志.

2.机房〔峒室〕应备有符合规定的防火器材.

3.机房〔峒室〕不得存放汽油、煤油绝缘油和其他易燃物品.用过的棉纱〔破布〕应存放在盖严的专用容器内,并放置在指定地点.

九.涂饰

1.设备表面应涂防锈漆.开关箱、接线盒等内壁应涂耐弧漆,颜色与出厂一致.

2.设备的防护栏、油标、注油孔及油塞等的外表应涂红色油漆.

3.设备表面脱落的油漆的部位应及时补漆.

十.设备环境

1.设备表面无积尘油垢

2.机房〔峒室〕清洁,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无滴水、无油垢,工具、备件、材料等存放在固定地点,安放整齐

3.机房〔峒室〕通风良好,照明设施亮度合适,符合安全要求.

十一.记录、资料

1. 固定电气设备场所必须具备下列记录及资料;

a. 电气系统图;

b. 检修、维护记录,试验整定记录;

c. 运转记录,交接班记录.

d. 干部上岗巡查记录,非工作人员进入等综合记录.

2. 移动电气设备应有检查、修理试验整定记录和事故记录;

低压隔爆开关的完好标准

一.           外观检查

1. 外壳无变形,无开焊,无锈蚀,托架无严重变形.

2. 操作手柄位置正确,扳动灵活,与操作轴连接牢固,无虚动作.

3. 磁力启动器的按钮与手柄及壳盖的闭锁关系正确可靠,并有警告标志.

4. 接地螺栓接地线完整齐全,接地标志明显,有规定期内接地电阻试验记录.

二.           隔爆性能:

隔爆面、接线应符合通用部分的规定

〔一〕隔离刀闸开关

1.接触良好,插入深度不小于刀闸宽度的2/3,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刀夹的75%.

  2.动刀闸的开合、位置动作方向与手柄严格协调一致.

.〔二〕导线带、电螺栓

  1.导线绝缘无破损老化,绝缘性能良好.绝缘电阻;1140V不低与2MΩ;660V不低于2MΩ;380V不低于1MΩ.

  2.配线整齐,清楚,开关内部导线不得有接头.

  3.开关露出的带电螺栓应用绝缘材料堵好.

〔三〕保护装置

  1.继电器保护动作灵敏可靠,规定期内的试验整定记录.

  2.熔断管无严重烧焦痕迹,无裂纹.熔体容量选用合适.

〔四〕.标志:

开关须MA标志;出厂名牌及用途标志.

移动变电站的完好标准

一.     外观检查

1. 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

2. 箱体及散热器无变形,锈蚀.

3. 拖撬小车无严重变形,轮组转动灵活,不松旷.

4. 箱体内、外无积尘、无水珠

二.     接线

1. 接线符合通用部分的规定.

2. 电缆联接器接触良好,接线盒不发热,在井下使用时,应用监视型屏蔽橡套电缆.

3. 箱内二次回路导线排列整齐,瓷瓶牢固无松动现象,无裂纹、损伤,无放电痕迹。

三.     变压器

1. 线圈绝缘良好,绝缘老化程度不低于3级.

2. 运行声音正常,温度不超过下列规定:

 B级绝缘不超过110℃

 P级绝缘不超过125℃

H级绝缘不超过135℃

四.     开关

1. 开关接线联接紧密,触头良好,无严重烧痕,隔离刀闸开关插入深度不小于宽度的2/3,三项合闸不同期性不大于3mm.

2. 开关操作机构动作灵活可靠,各传动轴不松旷,分、合闸指示正确.

五.保护装置与绝缘

1. 保护装置齐全,整定合格,灵敏可靠,温度继电器动作灵敏正确.

2. 互感器性能良好,有规定期类测试记录.

3. 电气、机械联锁装置符合规定。

4. 接地标志明显,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5. 绝缘性能良好,绝缘电阻值符合下列数值:

127V不低于0.5MΩ

380V、660V不低于5MΩ

1140V不低于50MΩ

并有规定期内的测试记录

六.隔爆性能

应符合通用部分的规定。

电动机的完好标准

一.外观检查

1.螺栓、接线盒、吊环、风翅、通风网护罩及散热片等零备件齐全、完整、紧固。

2.运行中无异音。

3.运行温度不超过生产厂规定,如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

A级绝缘的绕组95℃

E级绝缘的绕组105℃

B级绝缘的绕组110℃

F级绝缘的绕组125℃

H级绝缘的绕组135℃

集电环105℃

换向器90℃

滑动轴承65℃

滚动轴承75℃

4.运行中转动平稳,无明显震动,震动最大允许值见下表

电动机转速

(r/min)

震动值(mm)

一般电动机

隔爆型电动机

3000

1500

1000

750及以下

0.06

0.10

0.13

0.16

0.05

0.085

0.10

0.12

5.绕线型同步及直流电动机运行时火花等级不大于1级直流电动机换向瞬间允许增大为1级。

6.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三相交流电动机在三相电压平衡条件下,三相电流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相差5%。

在电源电压及负载不变条件下,电流不得波动。

7.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二.定子、转子

1.绕组及铁芯表面无积垢,绝缘无老化、裂化,不松动。

2.鼠笼转子无开裂断条,同步及电动机极掌不松动,起动铜条开焊、裂纹,转子绕组连接牢固,无开焊、虚焊现象。

3.绕线及同步及电动机集电环不松动、表面无严重绕痕。

电刷接触面积不小于75%。

刷辫、刷握连接牢固,电刷在刷握中上下灵活,间隙不大于0.3mm,压力均匀。

4.直流电动机换向器(整流子)表面无烧伤变黑现象,云母片应低于整流片0.5-1.5mm,且均匀一致。

换向器表面磨损沟深不超过1mm,径向跳动不超过换向器直径的0.02%。

电刷在刷握内移动灵活,压力均匀,接触面积不小于75%。

5.换向器片与绕组焊接良好,无过热开焊现象。

换向器片磨损剩余高度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mm)

换向器工作直径

极限剩余高度

≥100

>100—150

>150—200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500

2.0

2.5

3.0

3.5

4.0

4.5

5.0

6.定子与转子间隙:

异步电动机最大间隙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0%;同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不得超过15%。

7.绝缘良好 温度在75时,定子绕组测绝缘电阻:

3KV不低于3MΩ,6KV不低于6MΩ,700V及以下不低于0.5MΩ。

转子绕组不低于0.5MΩ,大型电动机轴承座与机座之间绝缘垫完整无损,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

8.高压电动机的泄漏及交直流耐压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进行试验,并符合要求。

有规定期内的测试记录。

三.轴承

1.轴承不松旷,转动灵活,运行平稳无异响。

滑动轴承油圈转动平稳。

2.油质合格,油量适当,大型电动机有定期换油记录。

3.强制水、油循环装置不阻塞,不渗漏。

四.接线

1.接线螺栓、引线瓷瓶、接线板无损伤裂纹,标号齐全,引线绝缘老化破损。

2.接线终端应用线鼻子或过渡接头接线。

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

五.隔爆性能

隔爆电动机的隔爆性能应符合通用部分

隔爆型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的完好标准

一.外观检查

1.外壳、托架无明显变形、无严重锈蚀。

 2.零备件齐全、完整、紧固。

3.指示灯色别清晰,并符合规定。

二.接线

1.接线符合通用部分的要求。

2.电源盖板、危险牌齐全。

三.电气性能

1.接触器绝缘无损伤、触头接触良好,触头开距为3.4-4.1mm。

消弧装置齐全完整,接触器无噪声。

  绝缘电阻:

660V不低于2MΩ

380V不低于1MΩ

127V不低于0.5MΩ

四.保护装置

1.过载、短路、漏地保护装置齐全,整定合格,动作灵敏可靠。

2.熔断管完整无损伤,固定牢靠,熔体选用合适。

3.机械、电气闭锁齐全可靠,手柄在停电位置时,触头不得带电。

4.隔爆性能符合通用部分要求。

5.接地可靠,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应符合通用部分的规定,并有定期内的测试记录。

矿用通讯、信号装置的完好标准

一.外观检查

1.零备件齐全完整紧固。

2.外壳为锈蚀,无严重变形。

壳体内无油污、积垢或水珠。

3.观察窗清洁,无破损。

二.接线

1.接线及接线端子整齐、清洁,导线标志清晰。

2.插销接线装置紧密、牢固,接头接触良好。

3.接线应符合通用部分的规定。

三.主回路绝缘性能

1.绝缘性能良好,系统绝缘电阻值:

1140V不低于5MΩ;

660V不低于2MΩ;380V不低于1MΩ;127V不低于0.5MΩ;

2.导线绝缘良好,无破损现象。

四.整体系统功能

1.控制、检验、监视、信号、显示系统的声、光显示正常。

2.通讯系统声音清晰,音量适中。

五.隔爆性能

1.隔爆性能应符合通用部分的规定。

2.对于引进设备尚需符合《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规定。

六.接地

外壳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电缆的完好标准

一.外观检查

1.橡套电缆护套无明显损伤。

不露出芯线绝缘或屏蔽层,护套损伤伤痕深度不超过厚度的1/2,长度不超过20mm(或沿周长1/3),无老化现象。

2.铠装电缆钢带、钢丝不松散,涂有防锈油。

3.电缆标志牌齐全,改变电缆直径的接线盒两端、拐弯处、分岔处及影响沿线每隔200m均应悬挂标志牌,注明电缆编号、电压等级、截面积、长度、用途等项目。

4.电缆接线盒零部件齐全完整,无锈蚀,密封良好,不渗油。

5.电缆上部无淋水(有淋水处须采取防护措施)。

二.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电缆应用吊挂(卡)悬挂,橡套电缆严禁用铁丝悬挂。

3.电缆悬挂整齐,不交叉,不落地,应有适当松弛度,在承受意外重力时能自由坠落。

悬挂高度应在矿车、电机车、装岩机等掉道时不致碰撞;在电缆坠落时,不致落在轨道或运载机械上。

4.电缆悬挂的间距:

在水平或倾斜巷道内不得超过3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m.

5.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应加装套管。

6.综采工作面的电缆、应放入电缆槽或夹板内;工作面出口电缆应用吊梁悬挂或绑紧吊挂(单指屏蔽电缆),不得与油管、风管水管混吊。

三.使用

1.不得超负荷运行,接头温度不得超过60℃。

2.工作电压应与电缆额定电压相符。

千伏级以上的橡套电缆在井下使用时,应采用不沿燃屏蔽电缆。

3.运行中电缆不应盘成∞字型(屏蔽电缆、采煤机电缆车的电缆除外)。

4.井筒或巷道内的电话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别挂在井巷的两侧,至少应电力电缆300mm以上,并挂在电力电缆的上面。

在巷道内敷设的电力电缆,高压在上面;高低压电缆的间距应大于100mm;同等电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四.电缆连接

1.接线盒的额定电压应与电缆使用电压相符。

2.橡套电缆接头温度不得超过电缆温度。

五.绝缘及接地

1.绝缘电阻:

    6KV     100MΩ/km

    1140V   50MΩ/km

    660V    10MΩ/km

2.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小型电器(插销、按钮、接线盒打点<拉线>器、电铃、照明灯)的完好标准

一.箱体

1.箱体内部清洁,螺栓紧固。

2.箱体外表无锈蚀,无裂纹,标志齐全。

二.隔爆与接线

1.隔爆面间隙与表面粗糙度应符合通用部分的有关规定。

2.接线嘴无裂纹,损伤,接线柱不松动、不秃扣。

3.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4.接线密封应符合通用部分有关规定。

三.性能

1.操作灵活,动作可靠,声光信号清晰。

2.工作电压、电流符合铭牌规定,无过热现象。

3.隔爆型插销装置需符合以下规定:

a.电源低于1140V应有防止突然板脱的徐动装置。

b.电源为1140V应有电气联锁装置。

四.绝缘

 绝缘良好:

1140V不低于10MΩ

660V不低于5MΩ

380V不低于2MΩ

127不低于1MΩ

(完)

 

电气间隙:

不同电压的裸导体间的最小距离叫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不同电压的裸导体用固体绝缘件隔开,从一个导体,起,沿固体绝缘件表面到另一导体的最短路径长度叫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与空气的绝缘强度,即击穿电压有关;爬电距离则与固体绝缘件的表面绝缘强度,即表面放电电压有关。

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绝缘材料电气间隙相同,而爬电距离不同。

          各种电压等级绝缘材料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电压等级AC(V)

爬电距离(mm)

电气间隙(mm)

380—400

8—14

10

660—690

14—28

14

600—6600

9—180

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