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496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docx

三上单元集体备课doc

单元集体备课

单位:

滨河小学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姓名:

伊廷燕

2017年8月30日

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制定计划的目的;2、制定计划的依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对学生情况的分析);3、总体目标;4、总体措施;5、附教学进度表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七班现有学生52人,八班现有学生52人。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耍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

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

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

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

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

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

认识时、分、秒,并学会认识钟表;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周长和周长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

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时,分,秒,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四、南、北和东北、匹i北、东南、四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半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

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乞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

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牛•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

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

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

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附:

学期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2017.8.29

地点

办公室

题目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一)

中心发言人

张娜

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整体及重难点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风筝厂的见闻为大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学习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内容包括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验算四部分。

本册教材中的除法,每个例题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中的训练要点注意事项

1、重视直观操作,充分利用学具进行学习。

2、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3、计算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课时分配

信息窗12课时

信息窗22课时信息窗32课时信息窗42课时复习2课时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2017.8.29

地点

办公室

题目

二、走进行农村-位置与变换

中心发言人

王玉玲

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生活实例,感受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与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元知识整体及

重难点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关于方向的认识是在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基础上学习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教学重点是:

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是:

借助路线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教学中的训练要点注意事项

1.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辨认方向。

方向比较抽象,要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学习辨认方向。

以前学生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亲身体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准确的方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可以采用让同学们当小导游的形式,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八个不同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或者以教室中间一个同学的位置为观察点,说一说教室里不同方向都有些什么;或者带领学生像小导游一样走进校园,走进生活,让他们通过猜想、合作、交流的形式学习8个方位。

2.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直观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时,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物体运动现象(比如:

推拉门窗、方向盘、电风扇的运动)的基础上,可以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充分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向,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课时分配

信息窗12课时

信息窗22课时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2017.8.29

地点

办公室

题目

混合运算

中心发言人

高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并能正确计算两步混

合运算式题。

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

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4•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材分析: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混合

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2、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有乘除法有加减法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

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过程中避免出现遗漏和不等式。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为一体

2、重视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练习形式多样化,使学生在掌握和巩固计算技能的同时,进一

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带来

的乐趣

4、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信息窗12课时

信息窗22课时

信息窗32课时

复习2课时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2017.8.29

地点

办公室

题目

时、分、秒的认识

中心发言人

伊廷燕

元主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直观认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二60分,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和在钟面上拨出时刻。

2、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活动中,经历和体验时间单位,初步学会用时、分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

4、养成珍惜时间及良好的作息习惯。

单元知识整体及重

难点

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实物钟表等

教材建议: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

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1、复习旧知。

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几

时刚过”、“不到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

这部分知

识学习之后,将为今后学习年、月、日打下基础,对于提

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有着重要的作用。

2、创设情景。

元旦晚会节目开始的时刻,由于事情与学生

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学生特别感兴趣,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入对时、分的认识和学习。

信息窗12课时

信息窗22课时

信息窗32课时

复习2课时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2017.9.21

地点

办公室

题目

图形的周长

中心发言人

张娜

元主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活动中,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

4、养成规范作图,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数学习惯。

单元知识整体及重

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卷尺、长方形和正方形实物等。

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材建议: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

征以后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

习的。

1、复习旧知。

学生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有了长和宽、以及边长的的概念。

这部分知识学习之

后,将为今后学习其他图形周长以及面积做基础,对

于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有着重

要的作用。

2、创设情景。

给花坛按上护栏这一生活实际问题导入本

节课,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习数学可以为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由于事情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学生特别感兴趣,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探索学习。

3、周长公式的运用,以及选择最佳方法去计算周长。

信息窗12课时

信息窗22课时

信息窗32课时

复习2课时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2017.9.21

地点

办公室

题目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

中心发言人

王玉玲

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元知识整体及重难点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风筝厂的见闻为大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学习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内容包括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验算四部分。

本册教材中的除法,每个例题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重难点:

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中的训练要点注意事项

单元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信息窗1

2课时

信息窗2

2课时

信息窗3

2课时

信息窗4

2课时

复习

2课时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2017.9.21

地点

办公室

题目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中心发言人

高峰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个两位

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

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独立思考

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

成功的体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用乘除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的难点是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定位。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教学重点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是:

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的定位。

教学中的训练要点注意事项

教学中的训练要点和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

2、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3、尊重学生差异,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4、加强口算和估算。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空间。

5、扩大学生思维空间。

本单元在知识的编排重视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分散在三个信息窗中,分散难点,逐渐完成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教学。

课时分配

信息窗1——4共8课时

复习2课时

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2017.9.21

地点

办公室

题目

解决问题

中心发言人

王玉玲

元主要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景中,提岀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3.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单元知识整体及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内容包括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这两部分内容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因为这些知识及其思想方法是学生继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更好的使用计算工具前提,也是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牛数学素养的载体。

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是: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是:

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学中的训练要点注意事项

1・本单元需要学生在精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因此,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3.放手让学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时分配

信息窗12课时

信息窗22课时

复习1课时

单元作业试题

第九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2017.9.21

地点

办公室

题目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中心发言人

伊廷燕

元主

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表面积和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知识整体及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及换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教学重点是:

面积的意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难点是:

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教学中的训练要点注意事项

教学中的训练要点和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

2、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3、尊重学生差异,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4、扩大学生思维空间。

本单元在知识的编排重视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

课时分配

信息窗1——4共8课时

复习2课时

第十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2017.10.19

地点

办公室

题目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中心发言人

张娜

要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部分学生能认识分数单位;正确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结合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知识,学会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在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了解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有关知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整体及重难点

本单元内容共有2个信息窗,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信息窗1:

奇妙的变化一一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单位,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宿息窗2:

有趣的人体结构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数的意义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中的训练要点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其含义,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信息窗给出的不同时期头长占整个身长比例变化的信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从一半的表示方法入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一半,然后出示正确的表示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创造自己表示分数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加强直观操作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学生初次接触分数,学习起来有难度。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操作的素材,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充分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等学具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加深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学会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