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0570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docx

最新高回归课本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题

化学易错点分类判断

I、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一)氧化还原

1.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2.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不一定很强

3.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4.元素的单质可由含该元素的化合物被氧化或被还原制得

5.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不可能有氧化还原反应

6.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强酸可以制弱酸,但弱酸一定得不到强酸

8.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9.金属单质在反应只能失电子作还原剂

10.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产物可能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二)物质结构

11.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不是非金属元素

12.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13.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14.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获得1个电子

15.单核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排布相同

16.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7.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18.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19.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20.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21.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22.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含物

23.以共价键形成的单质中只存在非极性键,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极性键

24.两种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25.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26.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分子一定不是极性分子

27.气态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8.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而分子晶体中不一定有共价键

29.共价键可以存在于离子晶体,也可以存在于分子晶体及原子晶体

30.某晶体溶于水导电,熔融不导电,则一定是分子晶体

31.某晶体不溶于水,熔融导电,则一定是离子晶体

32.H2O的熔沸点比H2S的高是因为H2O内的共价键比H2S内的共价键牢固

33.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34.乙醇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所以乙醇极易溶于水

35.Ar的熔沸点比Ne的高是因为Ar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e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36.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定是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定是共价化合物

37.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38.分子晶体内分子的化学键越强,其熔、沸点就越高

39.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40.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41.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42.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43.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44.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45.完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46.甲烷、二氧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因此它们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

47.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8.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49.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

50.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Li、Na、K、Rb、Cs熔点依次降低

51.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52.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三)物质的量

53.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54.常温常压下,22.4L的D2、H2组成的气体分子数为NA

55.NA个SO3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56.标准状况下,1升水所含分子数为1/22.4NA

57.在标准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是11.2升,

58.在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59.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22.4L己烷所含碳原子数为6NA

60.20℃、1.01×105Pa时,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42克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碳原子为3NA

61.20℃、1.01×105Pa时,28gCO和C2H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A,

62.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g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63.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和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A

64.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65.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氮气混合气22.4L,所含的分子数为NA 

66.1mol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该气体的状况一定是标准状况

67.常温常压下,48g臭氧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68.1molNO2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氮原子数为2NA

69.1L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70.35.5g超氧化钾(KO2)所含的阴离子中电子数为8NA

71.1.8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72.lmol甲烷的质量与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73.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NA

74.53g碳酸钠中含NA个CO32-

75.17g羟基中所含电子数为10NA

76.常温常压下,1mol碳烯(:

CH2)所含的电子数为8NA

77.标准状况下,密度为dg/L的某气体纯净物一个分子的质量为22.4d/NAg

78.常温常压下,10g重水(D2O)与2.3g钠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0.25NA

79.将1molNO2气体在降温后颜色变浅,但其所含的分子数仍然为NA

80.标准状况下22.4LNO2和11.2LO2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约1.5NA

81.1molCH3+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1.8g的NH4+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82.1molCH4含共用电子对数为3.01×1024

83.0.1mol/L稀硫酸100mL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A

84.2mol/L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A

85.0.1L3mol·L-1的Al2(SO4)3溶液中含有的Al3+数目为0.6NA,0.1L3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NA

86.1L1mol/LNa2CO3溶液中CO32-的数目为NA,

87.1L0.3mol/L的硫酸钾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0.9N

88.0.5molAl2(SO4)2完全水解转化为Al(OH)3胶体后能生成NA个胶体微粒

89.1L1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A

90.100mL1mol/L的Na3PO4溶液中含有离子数多于0.4NA

91.在含NA个醋酸根的醋酸溶液中,H+数目略大于NA

92.1molCO2中含有C=O键数为2NA

93.常温常压下,62g白磷分子中的共价键数为3NA

94.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中含有的C-Cl键的数目为1.5NA

95.0.1molSiO2含硅氧键数目为0.4NA

96.标准状况下,1.12L2-丁烯含共用电子对数为0.6NA

97.1molCH2=CHCOOH中含有双键数目为NA

98.标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99.7.8g过氧化钠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2NA

100.在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反应中

1mol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12NA

101.0.01mol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都是0.03NA

102.5.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A个,5.6g铁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103.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中,1molFe3O4被CO还原成Fe,转移电子9NA

104.电解硫酸铜溶液,若电解后产生标准状况下O25.6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105.工业上铜的电解精炼时电解池中每转移1mol电子时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为0.5NA

106.1mol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A个电子

107.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108.与S反应时,0.1molCu失去电子数为0.1NA

109.常温,1molNaHCO3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待反应结束后,可逸出NA个CO2分子

解题技巧

解答NA问题的试题时,审题要仔细,要注意所给的条件,求什么粒子数。

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下列一些细微的知识点:

①状况条件:

要用到22.4L·mol-1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否则不能用此概念;当给一定质量或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和温度压强无关;使用气体体积一定注明状况,否则体积值毫无意义。

②物质状态: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CHCl3、乙醇,苯,已烷、庚烷、辛烷等。

③物质结构:

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臭氧(O3)、白磷(P4)。

胶体粒子(许多分子集合体或单个大分子)及晶体结构:

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④一些物质结构中化学键的数目。

常见的有:

金刚石、石墨、晶体硅、二氧化硅、甲烷、白磷、二氧化碳等。

这些物质所含化学键的物质的量如下:

1mol金刚石中含2molC—C共价键,1mol石墨中含1.5molC—C共价键,1mol晶体硅中含2molSi—Si共价键,1molSiO2中含4molSi—O共价键,1molCH4中含4molC—H共价键,1mol白磷中含6molP—P共价键,1molCO2中含2molC=O双键。

⑤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求算转移的电子数。

如:

Na2O2+H2O→,Cl2+NaOH→,NO2+H2O→,电解Cu(NO3)2溶液等。

⑥特别物质的摩尔质量。

如:

D2O、T2O、18O2、14CO2等。

⑦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离子数目要改变。

如1L0.1mol/LNa2CO3溶液中含CO32-数小于0.1NA。

⑧“不定体系”,如“NO和O2的混合气”、“NO2气体有时应考虑2NO2(g)

N2O4(g)”等。

110.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111.将1L1.00mol·L-1的纯碱溶液逐滴加入到1L1.25mol·L-1的盐酸中,再做相反操作:

将1L1.25mol·L-1的盐酸逐滴加入到1L1.00mol·L-1的纯碱溶液中,先后两次操作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

1

112.在物质的量浓度为18mol·L-1,质量分数为w、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质量分数为w/2的硫酸,则其物质的量浓度将小于9mol/L

113.在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金属钠,KOH,都可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114.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可得到约2mol/L的NaOH溶液

(四)电解质溶液

11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一定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一定弱

116.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只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大小有关

117.氨水能导电,因为氨是弱电解质,

118.SO3溶于水导电能力很强,SO3是强电解质

119.氯水能导电,但Cl2是非电解质

120.PH等于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121.当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122.取pH=3和pH=4的盐酸各10mL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3.5

123.溶液中c(H+)越大,pH值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

124.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1的HA和MOH溶液,pH分别为3和12,将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

125.常温下pH=10的KOH溶液20ml,加入pH=4的某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溶液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V总≤40ml

126.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

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

127.既能促进CH3COOH的电离,又能够增大稀CH3COOH溶液的pH的措施是加入NaOH固体

128.证明醋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①0.1mol/L的醋酸钠溶液的pH约为9

②在相同条件下,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HCl溶液弱

③0.1mol/L醋酸的pH>1

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与同样的锌粒反应盐酸放氢快

⑤pH值为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pH小于5

⑥醋酸与等体积、等浓度NaOH溶液反应pH>7

129.c(H+)相同的三种酸a为盐酸、b为硫酸、c为醋酸溶液,中和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NaOH所需的三种酸的体积由大到小顺序为:

c>a>b

130.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值为11,则该温度下将pH=12的NaOH溶液VaL和pH=2硫酸VbL混合,则Va:

Vb=1:

1

131.常温下,PH=4的醋酸和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关系前者与后者相等

13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正盐NaA、NaB、NaC溶液的PH值依次为8、9、10则这三种盐相对应的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C、HB、HA

133.室温下等体积的pH=3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的溶液,混合后pH=7

134.常温下,0.1mol/L的①(NH4)2SO4、(NH4)2CO3、③(NH4)2Fe(SO4)2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②①③

135.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的FeCl3常用加热的方法促进Fe3+的水解形成Fe(OH)3沉淀除去

136.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Cl3可加入少量的CaO、CaCO3除去

137.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138.Na2CO3固体和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2-)之比都为2:

1

139.常温下醋酸分子不可能存在于pH>7的碱性溶液中

140.0.1mol/L的氯化铵溶液与0.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c(Cl)>c(NH4+)>c(Na+)>c(OH-)

141.0.1mol/L碳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CO32-)+c(HCO3-)+c(OH)

142.pH值一定大于7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9mol/L溶液

143.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4mol/L溶液中,HCO3-一定不大量存在,AlO-2可能大量存在

144.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0mol/L溶液,则此溶液pH值为10或4

145.用水稀释O.1mol·L-1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c(OH-)/c(NH3·H20)而减小

146.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147.利用电泳和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148.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可以观察到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又溶解

149.中和滴定时需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管和锥形瓶

150.滴定过程中眼睛要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15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溶液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不恢复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152.读取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滴前平视,滴后俯视,测定结果偏高

153.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待测液取前有气泡,取后无气泡,测定结果偏小

154.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测定结果偏高

155.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测定结果偏低

156.标准NaOH溶液滴定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所配NaOH溶液空气中部分变质,测定结果偏小

(五)化学平衡

157.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158.使用催化剂,能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159.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

160.升高温度,只能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161.把HI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HI(g)

H2(g)+I2(g),在可逆反应逐渐建立平衡状态的过程中,则HI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

162.升高温度,吸热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速率减小。

163.可逆反应,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加入稀有气体,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164.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浓度一定减小

165.反应4NH3(g)+5O2(g)

4NO(g)+6H20(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的平均速率v(NH3)=4/5v(O2)

166.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加入催化剂能加快SO2转化为SO3的速率

167.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要想使速率减慢可以加水稀释酸或者加醋酸钠固体或者降温

168.在密闭容器中,反应aM(g)

bN(g)达到平衡后,将容器容积扩大一倍达到新平衡时,N的浓度是原来的x%。

则当x≠50时,说明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六)电化学

169.有A、B金属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A极上有气泡放出,判断A的金属性大于B

170.原电池负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171.用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H3OH+3O2+4OH-=2CO32-+6H2O。

随着电池反应的进行负极区域c(OH-)逐渐减小

172.电解NaCl溶液、电解MgCl2溶液总反应方程式相同

173.将浓度均为2mol/L的AgNO3与Cu(NO3)2溶液个0.5L混合,以铜为电极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上有1.6g铜析出,则直流电源已输出1.05mol电子,溶液中c(Cu2+)为1.5mol/L

174.电解滴有酚酞的饱和食盐水,阴极区域溶液颜色变红

175.精炼铜工业中粗铜做阴极,电解质溶液浓度基本不变,需要定期除去杂质离子

176.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七)方程式

177.同温同压下向密闭容器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热Q1kJ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Q1kJ/mol

178.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114.6kJ/mol

179.H2(g)+1/2O2(g)==H2O(g);△H=-241.8kJ/mol由此判断H2燃烧热为241.8kJ/mol

180.同温同压下,1mol固态S完全燃烧生成SO2放出的热量比1mol气态S完全燃烧放热多

181.Cl2通过FeBr2溶液中按l:

2物质的量的比反应:

Cl2+2Fe2+=2C1-+2Fe3+

182.过量小苏打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

Ca2++2HCO-+20H-=CaCO3↓+2H2O十CO32-

183.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HCO3-+OH-=CO32-+H2O

184.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适量的SO2气体:

Ca2++2ClO-十S02+H20=CaSO3↓+2HClO

185.Fe3O4溶于氢碘酸溶液中:

Fe3O4+8H++2I-=3Fe2++I2+4H2O

186.向Ba(OH)2溶液中滴加NH4HSO4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

Ba2++2OH-+2H++SO42-=BaSO4↓+2H2O

187.硫酸铝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反应:

Al3++3HCO3-=3CO2↑+Al(OH)3↓

188.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H2↑+2OH-

189.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2Fe3++S2-=2Fe2++S↓

190.次氯酸钙溶液中通人过量二氧化碳:

Ca2++2ClO-+H2O+CO2=CaCO3↓+2HClO

191.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硝酸:

3Fe2++4H++NO3-=3Fe3++2H2O+NO↑

192.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

MnO2+2H++2Cl-Cl2↑+Mn2++H2O

19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_=BaSO4↓

194.石灰石溶于醋酸:

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

195.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2H++Cl-+ClO-

196.将0.2mol/L的NH4Al(SO4)2溶液与0.3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197.Na2CO3在溶液中水解的方程式为:

CO32-+2H2O

H2CO3+2OH-

AlCl3在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Al3++3H2O

Al(OH)3+3H+

198.磷酸电离方程式可只表示第一步电离为H3PO4

H2PO4-+H+

 

II实验操作或实验事实

(八)无机化合物及化学实验

199.实验室中氯水、AgNO3溶液、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浊液、Na2CO3溶液必须现用现配。

200.氯碱工厂发生氯气泄露,紧急救援措施是:

疏导群众逆风向高地转移并用浸碳酸钠溶液的毛巾捂口鼻,向氯气弥散区域的空气中喷石灰水。

201.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

202.工业上将Cl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203.Cl2混有HCl最好用饱和食盐水洗气

204.除去NaBr中少量的NaI,可加适量的溴水充分振荡后,过滤除去碘。

205.碘与淀粉的蓝色混合液,通入SO2足量蓝色褪去。

206.可以用乙醇或苯或CCl4或己烷做为萃取剂将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

207.氯气和SO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现象都是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若将二者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则试液只变红

208.HF、HCl、HBr、HI稳定性依次减弱,水溶液酸性依次增强,且均为强酸

209.AgCl、AgBr、AgI颜色依次加深,光敏性递增,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AgI。

210.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21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棉花中滴水,棉花剧烈燃烧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有助燃物O2生成。

212.Na,Na2O,Na2O2,NaOH在空气中露置最终都得到Na2CO3

213.检验Na2CO3和NaHCO3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214.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混有氢氧化钠:

可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氢氧化钠

215.某溶液做焰色反应使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一定不含K+

216.Li、Na、K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均可保存在煤油中。

217.FeS,CuS,FeCl2,H2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