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077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13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7页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docx

建筑论文集经典汇集

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浅析

我国的建筑业自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初步的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型式。

但是,这种理想的组织结构型式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除少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企业完成外,大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还是由建筑总承包企业组织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来完成。

劳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总承包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来管理劳务队,管理精力被牵制,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随着市场开放性程度提高,国外建筑投资商和承包商进入,政策法律、法规逐渐国际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筑市场发达的分包体系是国外建筑业的特点之一。

    国外大型工程承包公司同国内的工程公司相比管理人员比例高,素质高,在承担项目时,将所有的具体施工任务分包出去,专门从事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最终会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中小型的专业分包公司人员专业素质高,专业设备齐全,公司规模小,易于管理,专业划分详细而全面。

专业分包商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提高自身的同时,也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为了防止过多的分包层次,国外也要求承包商在项目管理中,采取自己负责施工和分包管理相结合的形式。

(二)我国建筑市场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是必然趋势

     1、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分工更趋专业化,提高竞争力将集中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社会发展总是向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发展的,专业化趋势正体现了这一要求。

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的多变,要求企业更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2、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促进了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包企业的发展。

产品的价值由基本值和附加值构成,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基本值已相近,产品价值的提高便更多体现在附加值上,专业化生产是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之一,必然引发企业走专业化的道路。

  3、国家政策法规促使专业化的分承包体系完善。

新的建筑业资质划分,充分说明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企业发展,低层次的向各专业化的分承包企业发展。

新颁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也预示了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分包体系。

(三)建筑企业的专业化趋势

1、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型建筑企业必将甩掉低端生产资源,专注于项目管理。

对专业分包队伍或劳务队伍来说,提高管理能力,培育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机械设备,提高专业化施工能力是必由之路。

劳务队将发生分化,其中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员将逐渐稳定下来,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劳务队将由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差异,分化为大大小小的专业承包企业,既走劳务承包,又走专项工程承包的道路。

专业施工能力是专业分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生产率的需求。

大型建筑企业一旦抛弃低端资源,必然更多地依赖于分包商来完成任务,分包管理能力要增强;而专业的分包队伍和劳务队必须提高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使用新型机械设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利润率。

  3、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的需求。

为了适应变化,总承包商会授予项目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更多地依赖外部资源,为提高效率从而对分包的管理将越来越重要。

专业的项目管理,最终使项目变得更有效率。

小型专业施工队伍和劳务队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加强自身竞争力,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业务机会,这样其企业人力、设备资源能得到更多的利用,生产效率提高,利润增加,从而增加其抗风险的能力。

对社会来说,专业化分工,使资源的利用更有效率,多余的消耗减少,基础的施工能力提高,减少了直接的生产物质消耗,这些变成利润储存起来。

社会生产发展总是向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发展的。

(四)现阶段我国分包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1、分包商施工质量不佳。

分包商材料方面质量问题,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施工质量不符技术规程、规范、设计文件要求。

对策:

在合同中详细指明材料品牌、材质、性能参数等,现场严把材料关,总包方必须深入了解相关材料知识和市场信息,提高业务能力,堵住分包商的空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动态检查,研究质量缺陷,分析原因,指定改进计划,实施和督促分包商改进。

  2、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

对策:

合同报价阶段注意考察分包商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前,采用样板工程引路的办法,实际考察,防止低劣素质队伍进入;总包方督促分包采取措施加大培训投入,必要时直接介入专项管理。

以总包方的技术能力支持分包商。

  3、分包商工期拖延。

对策:

总包加强现场进度检查监控,制定激励、奖罚措施,与有关各方及时沟通。

  4、分包商只顾自身施工管理,并且总是内敛的,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

对策:

在合同中要求分包商承担协调配合义务,现场管理采用奖罚等激励措施,强化分包商主动配合总包管理的行为,弱化分包商内敛行为,教育分包商树立项目整体的系统观念。

  5、总包商逃避自身义务。

对策:

分包商要与总包方建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切实履行合同,承担各自义务;同时建立同期记录,完善书面凭证。

(五)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展望

  1、专业化程度更高,总包向管理方向分化,分包商则向专业施工分化。

总包对分包的依赖度进一步增加,更多的具体施工任务要寻找分包商来完成;分包商将专注于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分包商的一些不重要的辅助性工作将会外包,由更专业的分包商来完成。

  2、组织更灵活,组织界限将模糊,总包项目团队也将出现分化,总分包将更多地以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任务小组)来完成工作。

项目组织将会更趋灵活地组建,分包商会更多地参与总包的项目团队工作,合同的联系使各方更趋于平等合作的关系。

项目会有更多的补充协议。

  3、管理将更规范化,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项目正式信息沟通会更规范,工作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4、分包商授权度更高,分包商权力会增大,总包商将更趋向于向业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分包商将趋于更多的自我管理,善于自我管理的分包商更受欢迎。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对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样对任何建筑企业都有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企业不会是大而全,而是精而强。

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使用外包的形式,利用更有效率的资源。

现代项目管理有着很强的整合能力,对完成有外包参与的任务有着很强的管理能力。

总之:

如何在项目管理中更好地做好分包形式的管理工作,是未来建筑市场竞争的核心。

风水理论与景观设计

风水一词最早出于晋代郭璞的《葬经》:

“气乘风则散,届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按照风水理论,出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目标,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的关系,追求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理论认为,居住环境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也要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

本人经过总结,发现按照风水理论的理想选址,常包含以下几点的景观因素:

1.以主山、少祖山、祖山为基址背景和衬托,使山外有山,重峦叠嶂,形成多层次的立体轮廓线,增加了风景的深度感和距离感。

2.以河流、水池为基址前景,形成开阔平远的视野。

隔水回望,有生动的波光水影,造成绚丽的画面。

如中南大厦广场前的景观就是此例。

3.以案山、朝山为基址的对景、借景,形成基址前方远景的构图中心,使视线有所归宿。

两重山峦,亦起到丰富风景层次感和深度感的作用。

4.以水口山为障景、为屏挡,使基址内外有所隔离,形成空间对比,使入基址后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景观效果。

5.作为风水地形之补充的人工风水建筑物如宝塔、楼阁、牌坊、桥梁等,常以环境的标志物、控制点、视线焦点、构图中心、观赏对象或观赏点的姿态出现,均具有易识别性和观赏性。

如南昌的滕王阁、武汉的黄鹤楼、杭州的六合塔等,也都是选点在“指点江山”的选景与赏景的最佳位置,说明风水物的设置与景观设计是统一考虑的。

6.多植林木,多植花果树,保护风水林,保护村头古树大树,形成郁郁葱葱的绿化地带和植被,不仅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温湿度,形成良好的小气候,而且可以形成鸟语花香、优美动人、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

7.当山形水势有缺陷时,为了“化凶为吉”,通过修景、造景、添景等办法达到风景画面的完整和谐。

有时用调整建筑出入口的朝向、街道平面的轴线方向等办法避开不愉快的景观或前景,以期获得视觉及心理上的平衡,这是消极的方法。

而改变溪水河流的局部走向、改造地形、山上建风水塔、水上建风水桥、水中建风水墩等一类的措施,则为积极的办法,名为镇妖压邪,实际上都与修补风景缺陷及造景有关。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依照风水理论所构成的景观,常具有以下特点:

1.围合封闭的景观:

群山环绕,自有洞天,形成远离人寰的世外桃源。

这与中国道家的回归自然,佛家的出世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中轴对称的景观:

以主山——基址——案山——朝山为纵轴;以左肩右肩的青龙、白虎山为两翼;以河流为横轴,形成左右对称的风景格局或非绝对对称的均衡格局。

这与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及礼教观念有一定的联系。

3.富于层次感的景观:

主山后的少祖山及祖山、鞍山外之朝山、左肩右肩的青龙白虎山之外的护山,均构成重峦叠嶂的风景层次,富有空间深度感,这种风水格局的追求,在景观上正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在山水画构图技法上所提倡的“平远、深远、高远”等风景意境和鸟瞰透视的画面效果。

4.富于曲线美、动态美的景观:

笔架式起伏的山、金带式弯曲的水,均富有柔媚的曲折蜿蜒动态之美,打破了对称构图的严肃性,使风景画面更加流畅、生动、活泼。

  综上所述,透过玄学迷信的帷幕,我们可以看到,实质上作为一种环境设计的风水理论,在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方面,不仅十分注意与居住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而且重视与视觉艺术有密切关系的景观质量问题。

在这种环境设计中,景观设计功能与审美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

我们还可以看到,风水理论受到我国传统的儒、道、释诸家哲学以及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融合了中国文化的产物。

我想,我们今天应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风水理论及其实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一定可以创造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诸吉皆备的良好的居住环境,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注:

1、祖山:

基址背后山脉的起始山;2、少祖山:

祖山之前的山;3、主山:

少祖山之前、基址之后的主峰,又称来龙山;4、青龙:

基址之左的次峰或高岗;5、白虎:

基址之右的次峰或高岗;6、护山:

青龙或白虎外侧的山;7、案山:

基址之前隔水的近山;8、朝山:

基址之前隔水及案山的远山;9、水口山:

水流去处左右两山,隔水成对峙状,往往处于基址的入口。

浅谈设计阶段监理的重要性

从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看,作为确定工程实体和功能、进入施工阶段工作依据的设计阶段还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就全国的监理市场来看,实施设计阶段建设监理的工程项目寥寥无几。

由于设计阶段没有监理,使得一些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项目质量、投资、进度等方面的问题在施工阶段得不到彻底解决或不能够解决,而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因为设计阶段,是具体工程项目建设的起点和项目开发目标具体化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好坏,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无论从工程的质量,还是从工程投资或进度来说,都具有重大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

1设计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与水平,是通过设计使其具体化的,据此作为施工的依据。

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和功能,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40.1%的工程质量事故是由于设计原因引起的,居工程质量事故原因之首。

因此,对设计质量严加控制,是顺利实现工程建设三大目标控制的有力措施。

设计队伍的整体素质高低、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多少、设计人员对设计任务的熟悉程度以及设计各专业的协调配合程度如何等等都会影响设计质量的好坏。

还有所选设计方案不甚合理或由于设计违反正常设计程序或为赶设计进度,节省设计费用等也都会严重影响设计产品的质量。

由于设计阶段失误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常常是施工阶段难以弥补的,甚至有可能会带来全局性或整体性的影响,以致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监理工程师代表业主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的主要工作是审核设计图纸,即对设计成果进行验收。

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审核工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总体方案的要求,以及是否达到项目决策阶段确定的质量标准;在技术设计阶段,应审核专业设计是否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注重于反映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2设计对工程投资的影响

设计阶段是确定工程项目造价的主要阶段。

工程项目价值包括物化劳动价值和活化劳动价值。

在设计阶段,项目的规模、标准、功能、组成构造等方面都具体化了,从而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基本物化劳动价值,工程成本是物化劳动价值与活化劳动中必要劳动价值部分的总和;工程价格是工程成本与活化劳动价值中的另外一部分(即为社会所创造价值,比如利润和税金)的总和。

所以设计阶段实际上是确定工程成本的阶段和确定工程价格的基本阶段。

无疑一个工程项目的最终资金投放量的多少要看设计的结果如何。

设计阶段乃是影响投资程度的最大阶段。

按照德国专家墨尔的研究结果,工程项目各个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总的影响趋势是随着项目的开展,各项工作对投资影响程度逐步下降,方案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可高达95%,到施工阶段至多也不达10%左右。

国外的某项统计资料也表明:

设计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约为88%,而施工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仅为12%。

所以,一定要加强设计阶段管理,做好设计工作,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的投资。

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工程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技术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往往造成投资上的浪费。

经验表明,一项合理的设计有可能使造价降低5-10%,甚至更高。

 因此,监理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应努力做到使工程设计在满足工程质量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其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达到相对较少的水平,最大不应超过投资估算数。

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开展设计竞赛和设计招标活动,严格执行设计标准,推广标准化设计,应用限额设计、价值工程等理论对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

3设计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进度,不仅受施工进度的影响,而且设计阶段的工作,往往会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

如土建与设备各专业之间因缺乏协调而出现矛盾时,施工单位很难按图施工,只得催业主找设计单位几经周折才能解决,影响了工程进度和工序的正常开展。

还有设计变更,设计质量的好坏也对工程进度有重要影响。

此外,由于业主没有足够的工程经验积累,在设计初期不能提出高质量的设计任务书,影响设计质量,在施工过程还需经常修改设计,给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工程进度控制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工程进度目标的实现。

 因此,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进行工程设计监理时,应落实专门人员对设计进度实施动态控制。

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首先应由监理工程师审查设计单位所编制的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在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定期检查设计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并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分析,一旦发现偏差,就应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措施,以加快设计工作进度,同时控制设计质量,使设计错误和变更不发生或少发生,尽可能使设计图纸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按规定时间提供,从而使工程项目在拟定的进度目标内实现。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量事实说明,把好项目设计这一关,是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极为关键的一环。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实行设计监理的重要意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视设计阶段的监理,促进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和建设水平的提高,这也是我国扩大建设监理市场,进入国际建设市场的需要。

湘西民居的反秩序美

1、湘西民居的美学特征       

 每当人们谈及“美”时,总是过于强调“和谐”和“秩序”,认为和谐是美的惟一标准。

基于清晰明了、井然有序的理性思想,人们试图以先入为主的唯“美”原则,用一套既定的原则去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解释宇宙中所存在的一切事物。

然而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具有正反两面性的矛盾统一体,除了理性的秩序美之外,必然也包含非理性的反秩序美。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它的美必然是秩序美与反秩序美的统一。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人们走进传统的湘西民居聚落,面对那些密密麻麻、无序的房屋,曲折的条石街巷,纵横交错的遮蓬支竿,新旧不一的生活器皿时,不是感到一种无法忍受的视觉和心理压抑,而是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美感、亲切感和愉悦感。

 

  在湘西民居中,平时所感受到的被视为经典的空间秩序美已不复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空间等级关系也一再被打乱。

普里高津曾说,“混乱也是一种秩序”,这里所说的“秩序”就是“反秩序”。

也正是由于湘西民居所表现出来的从平面布局到空间意识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才赋予了整个建筑群体空间的模糊性、复杂性和反秩序性。

因此,对这一真实存在的“不和谐”,人们不能再用原有的空间认知体系来生动地描述它的形态特征,而是必须放弃种种先入为主的认知模式,回到空间形式所形成的本源之中去;不能再以和谐为特征的秩序美作为评价建筑空间效果的惟一标准;不能再认为“风格”的统一是形成建筑形式美的必要条件;不能再用“秩序”的理论解释“反秩序”的现象。

 

 2、湘西民居的具体特征

 

  湘西民居的街巷是作为生活与空间形式的发生器而存在的,它完全不同于现代城市街道所扮演的“快速交通承受者”的角色。

由于街巷所容纳的生活方式的复杂性决定了空间与形式的复杂性,从而也就表现出了对理性构图原则的叛逆形式,即形式与空间的反秩序,这就是湘西民居的具体特征。

 

 2.1围合街道空间的建筑界面的复杂性

 

  空间和实体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建筑对于人类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是其围合的空间。

同样,街道对于人类来说,真正有意义的也是由建筑实体围合的空间,正是由于这种空间的存在,才使人们的各种活动得以发生和延续。

但并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建筑实体的关注,因为,没有实体也就无所谓空间。

适宜的实体会对空间中所容纳的活动产生增值效应,反之则会使活动衰落,甚至丧失。

湘西民居界面的复杂化正是对山地复杂生活方式的反应。

 

2.1.1顶界面的自由性与层次的丰富性

 

  高低起伏的天际线源于山地地形的变化。

建筑则因地就势,以适应基址,从而使得建筑的屋顶层层叠叠、前后错落、似断似连,同时因商业及生活需要而在原建筑上附加的“蓬”也使整个聚落的天际线更加随意、复杂。

 

2.1.2底界面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地坪标高的多层次性表现为不断变化的连续性,它源于对山地层次性、立体性地形的适应,其在围合无数的、多变而模糊的空间界面的同时,又采用了具有相近色彩和质感的青石板,并以大小相间的组合方式,在复杂中求得统一(图1)。

 

2.1.3垂直界面的反秩序性与复杂性

 

  湘西民居从设计和建造上看都是一种非连续性的个体行为。

人们并不注重建好之后风格是否统一,以及是否延续了历史文脉等问题。

经济性、功能性、实用性自始至终是湘西民居设计的出发点,人们往往先营建主体房间,然后再逐步修建附属房间(如厕所、牲畜棚等);选用材料的标准也不以美观为主,凡是能获得的材料(如石块、木板、小青瓦、茅草、竹竿、废旧油毡、塑料薄膜等)都可以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建筑自身的这种从上至下的无序组合,再加上建筑随地形的不规则布置,使其反秩序的程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这种以自我为主,从内到外都以功能至上为原则的建筑营造方法,从一开始就不以一套既定的形式美原则来展开设计和营造,因而其形式也就根本无秩序可言,这表现为整体上的自发的组织性(在无外在因素的指引下,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及随意性(图2)。

 

2.2空间界面的模糊化

 

  在湘西,人们为在有限的空间内争取更多的使用面积,以适应生活和商业的需要,普遍将临街的建筑开辟为店铺和旅馆,通过延伸屋檐或加大窗户及门的面积,使得室内空间延伸到室外,还产生了一个很有个性的灰空间,从而也使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这种空间的模糊化创造了满足人们多种行为活动需要的场所—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

同时,建筑因适应地形的需要而形成的错位、错层、掉层也使得它所围合的空间不仅在水平界面上模糊化,还在垂直界面上也产生了模糊化。

以上的空间变化根本不同于秩序原则指导下的理性空间组合形式,而表现为空间上的反秩序。

显然,形成各种反秩序模糊空间的水平界面、垂直界面也必然是多义的、反秩序的、模糊的。

 

 2.3尺度亲切宜人

 

  街巷是构成村镇意象的重要元素之一。

一个清晰可辨而又富有魅力的村镇意象和街巷的形态是有直接关系的。

街巷一般是村镇和小城的主要道路,两侧由店铺和住宅围合,成为封闭的线性空间。

湘西的街巷,地面多铺设条石或卵石,其宽度与两边建筑的高度之比,一般小于1,尺度亲切宜人。

由于街巷两边的建筑随形就势,也就使得街巷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街巷空间是两边建筑的剩余空间,因此,曲折、起伏是湘西街巷的特征之一。

在这里很难找到笔直的街巷,这不仅消除了较长的街巷的那种漫无尽头之感,还增添了街巷的韵味和亲切感。

 

  凤凰镇的街景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具备了湘西民居聚落景观中最为复杂、丰富的街市景观。

其中涉及的建筑种类除了吊脚楼外、还有城墙、城门、桥、过街楼、塔、阁等,城内纵横交错的街巷,碧绿的沱江水,与沿江环绕全城的青山一道构成了湘西小城的独特景观。

在一系列景观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石板街和沱江边的吊脚楼(图3,图4)。

 

  湘西小城的石板街宽度多为3 m~5 m,建筑高度大约在5 m~10 m之间,D/H≤1(D:

街道宽度,H:

建筑高度)。

同时因为地形复杂,建筑随地形而建,加上采用错、吊、伸、缩等手法,故商业面宽不可能太长,一般都是W/D≤1(W:

商业面宽)。

这种宜人的尺度创造了一种浓郁的人文氛围,形成了表面反秩序形式下的一种隐性的秩序。

 

 2.4街巷结构隐性清晰

 

  由于受地形、地域文化背景、人们审美情趣的影响,湘西小城的街道系统既不是横平竖直、等级明晰的网状结构,也不像某些城市的放射状结构,而是呈现出一种出乎意料的复杂结构。

但经过分析却会发现,其复杂的表象下面结构脉络是清晰的,其街巷的秩序依然存在,这些所谓的隐性清晰性就是反秩序性。

 

  在湘西建于坡地上的临街建筑多,且街巷随地形起伏变化,获得了较好的街市景观,也使街道空间层次丰富多变。

垂直于等高线的“竖街”是阶梯串平台,而平行于等高线沿坡而建的“横街”则是蜿蜒曲折,随不同层次的等高线延伸,这两种形式的街道纵横交错,共同形成了湘西小城街巷的脉络。

另外,街巷本身竖向标高的变化,提供了多视点的视知觉。

虽凹凸不平但形、色、质相近的立面,使整个民居聚落的外观获得了统一,创造了湘西民居所独有的三维景观。

这是人们产生美感、舒适感、愉悦感、亲切感的因素之一。

 

 2.5节点的多样化

 

  街巷是人们活动的场所,而节点是街巷的终点或起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聚集点。

它们可能是交通线路的连接点、交叉点、汇聚点或休息站,也可能是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过渡的转换处,也或许只是简单的聚集点,由于其具有某些功能或是物质特征的浓缩而显得十分重要(比如:

街角的集散地就只是一块空地或由建筑、树和其它构筑物围合而成的一个空间)。

而要形成节点,最重要的是能对人们的视觉与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

强有力的空间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