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92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docx

心胸外科疾病健康教育

心脏外科疾病患者健康教育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胎儿期心脏和大血管在母体内发育异常、部分停顿或有缺陷所造成。

临床上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发绀型和非发绀型两大类。

一、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是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在内的联合心脏畸形,是常见的复杂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一)病因

由于胎儿期心脏发育畸形所导致。

(二)临床表现

新生儿即出现发绀,尤以哭闹时显著,并且逐年加重。

患儿开始步行后易气促,喜蹲踞。

病情严重者可突发缺氧性昏厥、抽搐。

二、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是存在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先天性异常通道,位置在左锁骨下动脉远侧的降主动脉峡部和左肺动脉根部

之间。

(一)病因

胎儿期动脉导管发育异常而出生后未能自行闭合。

(二)临床表现

导管细、分流量少者,则终生可无症状。

导管粗、分流量大的婴儿由于肺部充血,易有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发育不良,甚至可出现左心衰竭。

三、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系指因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先天性发育不全、遗留缺损而导致的存在于两心房之间的异常通路。

(一)病因

由于胎儿期两心房之间的间隔发育异常所致。

(二)临床表现

继发性房间隔缺损一般到青年期才开始出现,主要为劳累后气促、心悸、心房颤动,可有右心衰竭或呼吸道感染。

原发孔缺损症状出现较早,早期可出现明显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

右向左分流者,可有发绀、杵状指(趾)。

四、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是指室间隔在胎儿期因发育不全,在左右心室之间形成的异常交通。

(一)病因

由于胎儿期两心室之间的间隔发育异常而导致。

(二)临床表现

缺损小,一般无症状。

缺损大者需在出生后2~3个月肺泡芽退化后开始出现症状。

婴儿期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甚至左心衰竭,但随生长发育缺损可逐渐缩小而减轻。

如能过渡,2岁以后症状好转,但劳累后常有气促和心悸,发育不良。

进行性阻塞性肺动脉高压,幼年期可出现发绀和右心衰竭。

五、法乐氏四联症

法乐氏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是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所组成的心脏畸形。

临床表现

由于血氧饱和度下降,新生儿即有紫绀,以哭闹时更显著,并逐年加重。

患儿开始步行后出现气促,喜蹲踞,多有发育障碍,口唇、指(趾)甲床紫绀,杵状指等。

病情严重者可突发缺氧性昏厥、抽搐。

六、法乐氏三联症

法乐氏三联症包括下列三种病变:

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继发右心室肥厚,由此产生右向左分流以及紫绀。

临床表现

由于经房间隔缺损或未闭卵圆孔有大量右向左分流,患者颜面、口唇有重度紫绀及杵状指(趾)等缺氧表现。

严重病例出现肝大、腹水等心力衰竭征象。

七、主动脉窦瘤破裂

由于先天发育缺陷,在主动脉压力的作用下,主动脉窦壁变薄呈瘤样扩张,称为先天性主动脉窦瘤(congenitalaneurysmofthesinusofValsalva,ASV)。

瘤体薄弱处破裂血流到邻近心腔者,称为主动脉窦瘤破裂(ruptureofcongenitalaneurysmofthesinusofValsalva,RASV)。

手术适应证

凡确诊主动脉窦瘤破裂者,均应尽早手术。

窦瘤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如VSA或/及AI均可同期手术矫治,特别合并AI者,如长时间不作修复,主动脉瓣叶将因纤维化而加重变形及关闭不全,甚至失去做成形手术的时机。

而不得不作瓣膜置换术。

与其他病因的心力衰竭不同,窦瘤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的用药物控制常常效果不佳,这恰恰也是本病症手术(抢救)最强的适应证,并且手术成功后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窦瘤未破裂而又无症状者,无需手术。

八、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人院后生活习惯的改变,陌生坏境的影响等容易产生心理应激,同时术前家长因担心孩子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风险及预后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

告知家长不良的心理可加重患儿的不良情绪,指导家长学会自我调整,在患儿面前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与医护人员共同配合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减轻患儿不良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 说明术前禁食禁水的意义,为防止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误吸甚至窒息,手术前12小时需禁食,术前4~6小时禁水。

3、呼吸道准备指导 术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对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者必须在控制感染后才能进行手术。

肺部并发症是心脏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必须训练腹式深呼吸和咳嗽排痰,有利于减轻疼痛防止肺部并发症。

有效咳痰方法:

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腹式呼吸),在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咳嗽应在深呼吸后进行),这样可使分泌物从远端移向大气道并随咳嗽排出。

4、术前准备指导 手语训练指导,术后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时患儿不能讲话。

为使患儿能更好地与医护人员进行非语言沟通,术前要教会患儿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意愿。

如伤口疼痛就皱皱眉头,想小便时可握拳等。

患者只要点头或摇头示意一下,护士会用简单的话语与其沟通。

(二)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 术后平卧,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取半卧位。

2、饮食指导 拔除气管插管6小时后可进流食,无呛咳、呕吐可适当添加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菜汤、蒸蛋、肉末、各种水果,进食量要控制,实行少量多次。

3、病情观察指导 指导家长注意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如术后出现发热,一般不超过38℃,通常为外科术后吸收热,为正常现象,于术后1~2天逐渐恢复正常,不需特殊处理。

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不退或术后3天又出现发热,应警惕手术切口、双肺及尿路感染的发生。

4、呼吸道护理指导 告知患儿及家长术后为预防肺部并发症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鼓励患儿有效咳嗽、咳痰,促进分泌排出。

5、引流管护理指导 告知患儿及家长保持引管通畅,不要折叠、抓脱、扭曲,注意观察引流物的色和量,如有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6、伤口护理指导 指导家长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伤口敷料有无脱落,切口局部有无红、肿、热、压痛等症状。

告知患儿不要自行抓脱敷料,必要时指导家长做好四肢约束。

九、出院健康指导

1、术后患儿体质虚弱,指导家长给予营养价值高、清淡易消化的乳类、瘦肉、鱼虾等食品,可适当食些水果、蔬菜,少食多餐,控制零食和饮料摄人。

病症复杂、心功能低下及术后持续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应少食盐。

2、术后半年内活动要适度,心功能较差、需长期服用强心药者更要注意。

半年后可根据心功能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

活动原则是先户内后户外,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3、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

前胸正中切口者为防止术后胸骨畸形成“鸡胸”,睡眠时尽量仰卧,避免侧卧。

4、术后减少去人多场所,外出时戴口罩,并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居室应勤通风,保持清洁。

术后注意体温变化,如有感冒、腹泻、牙眼炎、扁桃体炎、不明原因发热等,应及时就医。

5、遵医嘱服药 每次服用强心药前测量脉搏数,心率低于70次/分者应停服。

6、术后定期称体重,短期内体重增加明显者要加用利尿药。

出院后也要定期到医院复胸片、心电图等,以了解其恢复情况。

第二节瓣膜病患者健康教育

一、病因、临床表现

内容见“内科系统疾病”。

二、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 本病始发于青年和儿童,因面临着劳动力的丧失以及年轻女性面临生育等问题,患者大多情绪低落、顾虑重重。

应耐心开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刺激、情绪激动,以延缓疾病进展。

2、饮食指导 告知心衰、水肿明显者宜进食低盐饮食,控制钠盐2~3g/d,多进含钾的食物,如香蕉、绿叶蔬菜、果汁等。

3、呼吸道准备指导 手术后由于支气管黏膜神经受损及咳嗽时切口疼痛加剧,会使咳嗽、咳痰受限。

指导患者术前应进行咳嗽、咳痰训练。

首先进行4~5次深呼吸,吸气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将深部的痰咳至咽喉部,再迅速咳出。

术前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方法,有利于促进肺部膨胀,减少肺部感染。

4、呼吸训练指导 胸部手术后,因手术切口的影响,平常以胸式呼吸为主的方式受到限制,改为腹式呼吸为主要呼吸方式。

术前应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可将双手分别按压在胸口和上腹部,肩背部放松尽量保持胸部平坦,用力抬起和收缩腹部,用口逐渐做深呼吸,反复多次进行锻炼,促进肺通气和气体交换的作用,改善肺循环,有利于预防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5、术前准备指导 吸烟严重影响手术后肺部功能的恢复,并可诱发肺部并发症,告知吸烟患者术前两周应戒烟。

必要时吸氧,以改善各器官的慢性缺氧情况。

为防止手术过程中呕吐而引起误吸甚至窒息,手术前12小时需禁食,术前4~6小时禁水。

(二)术后宣教

  1、病情观察指导 告知患者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通常术后6~8小时血压波动较大,8小时后血压逐渐恢复平稳,除非有明显的出血。

如出现低血压,一般与心功能或呼吸功能不全有关;术后早期大多体温偏低,6~8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此后体温稍有升高,可达39℃左右,大多在术后2~3天内降至正常或低于38、5℃。

若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不降,提示有内在致热源持续存在。

若48~72小时后体温仍高于38、5℃,则要警惕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存在。

术后需要准确记录输液量、输血量、进食量、引流量、尿量等,以便保持出入平衡。

因为换瓣术后心脏供血虽有改善,但仍存在灌注负荷,一般有轻度口渴的感觉较为理想。

2、引流管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需尽快适应各种管路,患者清醒后因使用呼吸机通气及口腔中有气管插管不能言语表达,可通过手语或笔纸与护士进行交流。

告知患者各种引流管、尿管以及输液管道是必要的也是暂时的,但偶尔会有一定的不适感,使患者能够理解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3、拔管后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气管插管拔出后可少量饮水,无呛咳及肠蠕动恢复后,则在6小时后可进半流食,以后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少量多餐,注意卫生,防止便秘。

4、伤口护理指导 告知患者注意观察伤口及穿刺处的情况,如果伤口有渗出,穿刺处有渗液、红、肿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防止感染。

5、皮肤护理指导指导患者根据需要,保持舒适卧位,床单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

(三)出院健康指导

1、预防风湿热反复发作,尽可能改善居住环境中潮湿寒冷的不良条件,以免风湿热发生。

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患者接触,有龋齿或牙周炎者应积极治疗。

2、增强机体抵抗力,进行医疗体操锻炼,转颈挺胸、伸腰、放腰、提腿,每日1-2次,预防感冒。

3、出院后伤口护理 伤口愈合拆线后24小时即可以开始洗澡,但避免直接浸泡伤口或将水喷洒在伤口上。

清洁伤口时使用中性肥皂,动作轻柔,避免摩擦伤口。

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渗出情况,及时就医。

4、活动术后3个月根据身体情况适当室内、室外活动,以不引起心慌、气短为度;术后3~6个月,根据心功能、体力及工作性质,进行半天工作;术后6个月以后可以考虑全天工作。

体力劳动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活动,心功能较差者遵医嘱行事,不可勉强。

5、预防水肿和感染 术后水肿会加重心脏负担,为了预防水肿,应保持低盐饮食。

同时监测体重变化,若一日之内体重变化超过1千克,或者出现气促、胃胀气,足踝、手部肿胀等,及时就医。

6、饮食 进食低胆固醇、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

避免油炸食品,以防脂肪含量增加。

避免大量食用富含维生素K多的绿色青菜,以免影响抗凝药的效果。

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分节食,严禁吸烟酗酒。

7、心理调节 机械瓣膜发出的响声,会引起焦虑不安甚至影响睡眠,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护理,必要时口服镇静催眠药。

8、禁止吸烟及避开吸烟人群,以免影响抗凝效果,引起血栓。

9、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换瓣膜术后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因抗凝药物能够防止血液在人工瓣膜周围凝聚,药物的剂量由血液化验的指标而定。

出院后告知患者定期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采血的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严密观察出血情况,如发现牙龋出血、女性患者月经量过多,皮肤出现青紫瘀斑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第三节主动脉瘤健康教育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变性破坏后,形成的异常扩张和膨大部分。

根据其成因和病变的不同,又分为真性动脉瘤(俗称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一、真性动脉瘤

临床上通常所谓的主动脉瘤为真性主动脉瘤的简称,是主动脉局部的不可逆性扩张。

多在主动脉壁中层损伤、管壁变薄的病理基础上,由于管腔内高压血流的冲压,向外膨胀、扩张而形成。

(一)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和非特异性主动脉退行性变,是最常见的原因。

此外,还有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

(二)临床表现

一般病人多为胸背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胀痛或跳痛。

如瘤体压迫侵蚀骨质及神经时,疼痛加重,并出现放射痛。

动脉瘤如有感染,形成夹层或趋于破裂时,疼痛则骤然加重,有撕裂样剧痛。

动脉瘤逐渐增大时可压迫邻近的组织和脏器。

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dissectiveaneurysm)的准确定义应是,主动脉壁中层内裂开,并且在这裂开间隙有流动或凝固的血液。

(一)病因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中层结构的裂开,所以凡影响中层完整性的因素均可导致中层死刑,这些因素可概括如下: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行性变;高血压;怀孕;损伤;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壁的炎症反应和感染;吸毒。

(二)临床表现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症状表现为疼痛、休克等,血压正常或高血压。

慢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扩大但常无症状。

三、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是主动脉壁某一局部全层破裂,血流经裂口流至血管外,血管外的血液在破口周围形成血肿,血肿中有流动的血液,血肿的外周则机化形成瘤壁的外层。

(一)病因

医源性的主动脉壁损伤、外伤、感染、主动脉壁的退变等。

(二)临床表现

疼痛和瘤体压迫症状、栓塞、瘤体的破裂、假性动脉瘤常合并感染,少数患者甚至合并败血症。

四、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 主动脉手术风险大,病人顾虑多,术前要打消病人的恐惧心理,对病人及家属讲明手术的意义和风险,使之建立起信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手术治疗。

2、饮食指导 剧烈的腹部、胸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疼痛剧烈时暂禁食,疼痛缓解时给予流质饮食,血压控制平稳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根据患者口味提供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

3、解除疼痛。

主动脉夹层引起的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也是刺激血压增高的因素,在应用降压药物同时,适当使用镇静止痛剂吗啡10mg肌内注射,必要时4~6h重复一次。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创造安静、整洁、空气清新的病房环境,增加家属的陪伴,转移注意力,使患者情绪放松。

4、排泄的护理:

由于限制患者运动,大小便需在床上进行,指导患者避免排便时用力屏气,以防血压骤升导致夹层瘤破裂。

一旦发生便秘应及时处理,切忌用力排便,可用开塞露塞肛。

5、术前准备指导 与一般心血管手术相似,术前进行如下训练,如病床上解大、小便、教会正确的深呼吸和咳嗽,术前停止吸烟;。

为防止手术过程中呕吐而引起误吸甚至窒息,手术前12小时需禁食,术前4~6小时禁水。

(二)术后宣教

1、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可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不可用力排便。

坚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戒烟酒。

2、、呼吸道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咳嗽,咳嗽时压住胸部伤口,以减轻疼痛。

按时进行雾化吸入,定时翻身、拍背。

3、伤口护理指导 告知患者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如果伤口有出血、渗出、敷料有移位,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防止感染。

4、各种管道的护理指导 胸管长度适宜,确保引流通畅,防止血块堵塞;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如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可能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保持尿管通畅,如尿道口有红肿、分泌物,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5、深静脉的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液体输入是否通畅,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三) 出院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出院后以休息为主,活动量要循序渐进,注意劳逸结合;

2、嘱低盐低脂饮食,并戒烟、酒,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3、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整心理状态,调控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4、按医嘱坚持服药,控制血压,不擅自调整药量;

5、教会患者自测心率、脉搏,有条件者置血压计,定时测量;

6、定期复诊,若出现胸、腹、腰痛症状及时就诊;

胸外科疾病患者健康教育

第一节 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ribfracture)是指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是最常见的胸部损伤。

一、病因

1、外来暴力 多数肋骨骨折系外来暴力所致。

2、病理因素 多见于恶性肿瘤发生肋骨转移的患者或严重骨质疏松者。

二、临床表现

1、骨折部位疼痛,深呼吸、咳嗽或体位改变时加重;部分患者可有咳血。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者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发绀或休克等。

2、受伤的胸壁肿胀,可有畸形;局部压痛;有时可触及骨折断端并有骨摩擦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者,伤处可有反常呼吸运动;部分患者可有皮下气肿。

三、住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 患者由于意外创伤的打击,对治疗效果担心,对手术恐惧。

护士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及病情介绍;解释全身疲乏、疼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的原因、持续时间及愈后情况;说明各项诊疗、护理操作及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 饮食宜清淡,适当增加营养的摄入。

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

3、休息、活动的指导 一般不影响活动。

翻身活动时,避免压迫患侧。

4、住院适应能力指导 有效的咳嗽、咳痰,呼吸道准备。

5、疼痛护理指导 告知患者选择舒适的卧位,给患者解释疼痛发生的原因,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物。

6、病情观察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胸腹活动以及气促、发绀、呼吸困难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应用外固定的宣教指导

(1)告知患者及家属固定胶布有脱落、过敏时通知医生。

过敏轻者可局部涂氟轻松软膏,禁止抓挠,防止感染。

起水泡或溃破者,可涂甲紫或以无菌敷料覆盖,并更换弹力胸带固定。

弹力胸带松紧要适宜,必要时给予调整。

(2)肋骨牵引者,要定时检查,防止布巾钳从肋骨上滑脱。

患者活动身躯时要注意保护牵引,钳夹处敷料要定时更换防止感染。

(3)协助患者翻身,巾钳固定牵引后,增加了患者自主活动的困难,因此要向患者讲解翻身防止压疮的必要性。

8、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指导 若患者突发呼吸困难、严重憋喘,或伴有意识障碍,应立即通知医生,急症行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病情稍稳定后即行开胸肋骨骨折内固定术。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见“本章第八节胸腔闭式引流”。

(二)术后宣教

1、饮食指导 鼓励患者进食,加强营养支持,以促进骨骼和伤口的愈合,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输人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等,3天后仍不能自主进食或饮食极差者,置胃管鼻饲营养液。

2、伤口护理指导 见“外科手术患者常规健康教育”。

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指导 见“本章胸腔闭式引流”。

4、皮肤护理指导 定时翻身拍背,不能早期活动者,应给予按摩、加强肢体被动活动,避免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

若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憋喘,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

5、住院适应能力指导 指导患者有效的呼吸、咳嗽、咳痰。

四、出院健康指导

1、阐明术后进行呼吸功能恢复锻炼的方法及重要性,使患者掌握有效的咳嗽技巧和深呼吸运动,并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1)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的意义是:

①进行有效的腹式呼吸可缓解疼痛、减轻呼吸困难;②有效咳嗽排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促进肺复张。

(2)腹式深呼吸的方法:

患者仰卧,腹部安置3~5kg沙袋,吸气时保持胸部不动,腹部上升鼓起,呼气时尽量将腹壁下降呈舟状腹。

呼吸动作缓慢、均匀,每分钟8~12次或更少。

2、进食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畅。

3、加强身体锻炼,逐渐增加室外活动。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远离流感人群。

第二节 肺大疱

肺大疱指大泡性肺气肿,是一种局限性肺气肿。

肺泡高度膨胀,肺泡壁破裂并相互融合而形成,一般是由小支气管的活瓣性阻塞所引起。

一、病因

肺大疱一般继发于小支气管炎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

小气管发生炎性病变,剧烈咳嗽,屏气或运动,肺内压力突然升高

二、临床表现

小的肺大疱本身不引起症状,单纯肺大疱的患者也常没有症状,有些肺大疱可经多年无改变,部分肺大疱可逐渐增大。

肺大疱的增大或在其他部位又出现新的肺大疱,可使肺功能发生障碍并逐渐出现症状。

巨大肺大疱可使患者感到胸闷、气短。

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是肺大疱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次是感染和自发性血气胸。

三、住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 护士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关心和体贴患者,深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病人焦虑不安或恐惧的情绪。

讲解术前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的方法及意义,介绍手术方法,术前需做的各项准备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应如何配合。

强调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介绍同病种术后成功的病例,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2、饮食指导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3、呼吸道准备指导 如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吹气球等肺功能锻炼,同时严格监督患者戒烟。

4、、疾病知识指导  

(l)告知患者需遵医嘱按时应用有效抗生素并行雾化吸入,目的是控制支气管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2)告知有张力性气胸或持续漏气及双侧肺大泡同期手术的患者,术前需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减压,以保证手术安全。

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指导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排气情况。

(二)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可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胸腔镜手术损伤小,可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术后6~8小时即在床上坐起活动,术后18~20小时即下地活动,活动时采用渐进下床法。

2、疼痛护理指导 告知患者术后疼痛的必然性和对策,鼓励其咳嗽,避免患者因怕痛而不敢咳嗽,导致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不能排出,从而引起肺叶或肺段不张。

告知患者如疼痛较剧烈、难以忍受,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必要时可遵医嘱应用药物止痛。

3、功能锻炼指导 告知患者术后需加强肺功能锻炼,促进肺复张。

术后在充分止痛的基础上尽早让患者坐起咳嗽、排痰,行雾化吸入每日2~4次,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术后第2天即进行吹气球等呼吸功能锻炼,以促进肺早日复张。

4、胸腔闭式引流指导 见“本章胸腔闭式引流”。

5、并发症护理指导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泡漏气,表现为胸腔闭式引流管内持续排出气体。

此时需嘱患者有痰及时咯出,但不鼓励咳嗽,同时观察肺部呼吸音的变化及肺膨胀情况。

轻微漏气可不必处理,较明显漏气则需封闭肺破口。

四、出院健康指导

1、患者应禁烟、忌酒。

2、饮食少食刺激性食物,增加营养,保持适量水分摄入。

3、适当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肺活量,一个月内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或大笑,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避免过度劳累,减少气胸复发。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