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2037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docx

完整wor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集

2.1数怎么不够用了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怎么不够用了》,本节课是北师大出版的,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

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和数的运算,对本节的学习有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有理数的一部分,是对小学所学数的范围的补充,特别是首次提出了负数的概念,是以后学习绝对值、数轴、相反数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结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负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正负数及零的含义。

    2、知道它们的表示方法,能正确对正负数做一些简单的应用,对生活中的一些正负数现象做一些了解。

    3、通过本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与处理、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数,即在正整数、正分数、零及这些数的运算的基础上,根据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即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认知基础,对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

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表现欲强,但思考问题不全面等。

采用探索引导式的学习方式。

四、重点、难点:

重点:

正数、负数的意义及如何区别意义相反的量。

难点:

如何控制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把握主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及依据:

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组织讨论、合作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后汇报研究成果,行到结论后进行总结,及时进行反馈应用和反思式总结。

依据是《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人人都获得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2.2数轴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轴》,本节课是北师大出版的,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有理数”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引进了负数及分析了有理数的分类后给出的。

数轴是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不但可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等,还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包括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数轴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对以后的知识概念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能正确地画出数轴。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理解任何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2.数学思考

1)通过观察与思考,建立数轴的概念。

3.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2)通过对数轴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3.解决问题

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4.情感态度

通过对数轴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教学的重点:

1)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

2)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的难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说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为新课标和新理念认为,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课堂教学采用了“情境—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互相讨论,一步步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轴概念,从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

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从而突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形象。

三,说学法

现代新教育理念认为,学习数学不应只是单调刻板的简单模仿、机械背诵与操练,而应该采用设置现实的问题情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

为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强调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

为达到学生主动的学习,本节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感知知识的过程中,无疑提高了探索-发现-实践-总结的能力。

小结:

什么是数轴?

如何画数轴?

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1)数轴的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画数轴的步骤:

1.画直线;

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

3.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

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作业:

课后习题以及学生用书同步训练

设计意图:

通过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多做同步训练。

四.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我通过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一、板书设计

课题:

2.2数轴

一、数轴的概念

二、数轴的三要素

三、画数轴的步骤

2.3绝对值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绝对值》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

《绝对值》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1.2.4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数轴与相反数等基础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绝对值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为以后学习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作好必要的准备!

所以说本讲内容在有理数这一节中,占据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二)、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法,会计算有理数的绝对值。

  2)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理解绝对值非负的意义。

3)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理解字母a的任意性。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绝对值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中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一)、教学手段:

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相反数,对正负数,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

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师生交谈法、问答法、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三:

学情分析:

(说学法)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相反数,对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学生对绝对值两种概念,不易理解,容易出错,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重视与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首先打出第一张幻灯片复习提问:

什么叫做相反数?

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

你能找出互

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共同特点吗?

学生会积极回答第一个问题,但第二个问

题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回答,于是打出第二张幻灯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从而引出课题:

绝对值。

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绝对值这样比较深奥的数学名词,所以我利用数轴在第三张幻灯片里直接给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value)这个定义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给出定义后引导学生讨论:

“定义里的数a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

  (通过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

绝对值定义里的数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0。

  然后再回到第一张幻灯片里提出的问题: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在上一环节与学生一起理解了绝对值的定义后,我再提出问题:

如何由文字语言向数学符号语言的转化,即如何简单地标记绝对值,而不用汉字?

在此不用提问学生,采取自问自答形式给出绝对值的记法。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绝对值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学生做教材的课堂练习第一题,写出一些数的绝对值。

可以请学生起立回答。

我就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再次强调绝对值的定义。

  3、在完成第一题的练习后,我又给出一新的幻灯片,并提出问题:

议一议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

启发学生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

从而引出绝对值的第二个定义。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绝对值的两个定义后,我安排了10道不同层次的判断题让学生思考。

特别注重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我再次给出三道问题:

  1)绝对值是7的数有几个?

各是什么?

有没有绝对值是-2的数?

  2)绝对值是0的数有几个?

各是什么?

  3)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一共有多少个?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2.4有理数的加法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法,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七年级(上)。

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有理数的加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

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2、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

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3、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

  

(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4)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能力目标是:

(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是: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个性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与小学学习的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进行的加法运算的意义相同,让学生理解即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

由于本阶段的学生很难把握住事物主要特征:

如异号两数、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和互为相反数之间的关系,这就对法则的理解造成困难。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

位,。

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五、学法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充当指挥官的角色,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

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我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微机,让学生在微机演示的一种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这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直接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这些我都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具体体现。

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1、引入:

再课堂的引入上,开始我本打算选择教材上的例子,但是它过于简单。

并且不宜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我选择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军事问题,让学生在充当指挥官的同时,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探索规律:

法则的得出重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

我通过了一个小人在坐标轴上来回的移动,使学生在小人的移动过程中体会两个数相加的变化规律。

由于采用了形式活泼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巩固练习:

再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难而易,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并且采用男生出题,女生回答;女生出题,男生回答,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

同时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4、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并且做适当的补充。

最后教师对本节的课进行说明。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达到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目的。

谢谢!

2.5有理数的减法

一说教材:

(一)  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以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题为课堂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了解数学中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

(三)  重点、难点:

重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难点:

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等。

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附教学工具:

温度计、投影仪、多媒体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一)  引入课题环节:

1、 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新课的讲授作好铺垫。

2、 (提问)用算式表示:

与-3的和等于-10的数。

(根据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提出问题:

怎样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呢?

由问题的给出,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3、讲解课本P62的内容,回答复习题2提出的问题即如何求(-10)-(-3)的结果。

通过分析讲解,请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最后老师再完整地总结出法则。

文字叙述: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字母表示:

a-b=a+(-b)

强调运用法则时:

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其相反数

3、通过求15℃比5℃高多少?

15℃比-5℃高多少?

的实例来说明减法法则的合理性以及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

同时进行练习反馈:

课本63的练习1,

4、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计算:

(1)  (-3)-(-5);   

(2)0-7

例2.计算

(1)7.2-(-4.8);    

(2) (-3-)-5

说明:

讲解时注意让学生复述有理数法减法法则,加深学生对法则的认识,并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而不机械地将减法转化成加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作准备。

(三)  巩固练习环节:

 让学生完成课本P63的练习2、3,巩固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运用,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

第2题口答,第3题请6个学生上台板演。

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予表扬肯定,如果有错误,请其他同学纠正。

(四)课堂小结环节:

(师生共同完成)

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即a-b=a+(-b)

(五)布置课后作业:

课本P64习题3、4、题

通过作业反馈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

(略)

2.8有理数的乘法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出版的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八节《有理数的乘除法》,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等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

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实质上是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

由于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因而它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增强学习代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的乘法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