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241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态变化 同步提高练习 温度.docx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同步提高练习温度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同步提高练习

3.1温度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通常情况下开水的温度最接近(  )

A.0℃B.37℃C.100℃D.120℃

2.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

A.50℃B.100℃C.150℃D.200℃

3.现有一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7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在把该温度计放在教室墙上,示数为26℃,教室的实际气温是(  )

A.40℃B.30℃C.21℃D.18.7℃

4.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6℃;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4℃.若用它来测50℃的水示数为(  )

A.55℃B.47℃C.50℃D.66℃

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50℃,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

A.45℃B.55℃C.50℃D.47℃

6.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一些B.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一些

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

7.图中甲、乙两只温度计,内部所用测温物质是同一种液体。

观察它的外形,可以推断出,可以制成分度值更小的温度计是(  )

A.甲B.乙C.甲、乙相同D.无法判断

8.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

研究人员在长约10﹣6米,直径10﹣7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

其测量范围为18℃﹣490℃,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

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D.金属镓的体积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9.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

10.如图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下面关于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要求,错误的是(  )

A.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跟容器壁和底接触

C.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读数

D.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量程的温度

12.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20℃

13.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主要原因是(  )

A.体温计的量程小

B.玻璃管的内径很细,其容积比下端玻璃泡小得多

C.玻璃管内径有一处弯曲且特别细

D.玻璃泡的一边凸起,有放大作用

14.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15.日常生活中常使用水银体温计,对于它的认识及使用,正确的是(  )

A.50℃以下的温水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温度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使用前要甩几下,否则可能测不准

D.任何角度都可以看清读数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6.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

小华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而言,它的  (选填“密度”、“质量”或“内能”)在增大。

17.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  ℃。

18.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最小刻度为  ℃,此时它的示数为  ℃;

19.金庸曾描述一种武功“寒冰掌”,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刻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掌温度应  (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5℃,按常理这种武功是不可能练成的。

20.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

分析下表提供的信息(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知道,温度计选用  作为测温物质,能测量的温度最低;温度计选用  作为测温物质,灵敏度最高。

物质名称

水银

酒精

凝固点/℃

0

﹣39

﹣117

比热容/[J•(kg•℃)﹣1]

4.2×103

0.14×103

2.4×103

21.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

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

当外界温度为﹣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为﹣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  ℃.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  ℃。

22.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壶中,细管中液面清晰可见。

伽利略设计的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管中液面将  (填:

“上升”或“不变”或“下降”),该温度计的刻度特点是  (填“上小下大”或“上大下小”)

23.一支未标刻度的温度计,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4cm,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4cm,若将它放入40℃的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是  cm;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先将甲投入一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5℃,将甲取出,接着把乙放入这杯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5℃,则甲的比热容  乙的比热容(选填“<”、“>”或“=”)。

 

三.作图题(共1小题)

24.如图所示,是一只温度计的局部示意图,当温度为零下2℃,请用笔将细管内的水银部分涂黑。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5.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时:

(1)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  ,认清它的  。

(2)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26.在我们的身边有着各种各样测量工具,了解并学会使用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体温计显示的温度值为  ℃。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测量结果分别为6.95cm、6.96cm、6.94cm、6.65cm,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  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cm,该同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

解: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C正确。

故选:

C。

 

2.

解: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温标规定: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

故选:

B。

 

3.

解:

摄氏温度的规定是: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点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而该温度计的70个小格表示100℃,设温度计示数为26℃时的实际温度为t,则:

=

,解得:

t=30℃

故选:

B。

 

4.

解:

水银柱在16格上时的温度是0℃,在94格上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小格水银柱表示的温度=

℃;

在水中实际温度为50℃,那么它对应的格数=

=39小格,因此在温度计上的实际示数=16小格+39小格=55小格,温度计虽然不准确,但是它上面的小格分布仍然是均匀的,故显示在温度计上的示数为55℃

故选:

A。

 

5.

解:

(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

℃;

(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50℃时,液体的实际温度

℃×(50﹣5)=50℃,故C正确。

故选:

C。

 

6.

解:

AB、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

所以内径要细一些。

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CD、玻璃泡容积越大,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液体总体积的变化量会更大,表现在毛细管中会更明显,灵敏度更高、准确程度更高,但玻璃管内径粗细不确定,灵敏程度不能确定。

此两选项均错误。

故选:

A。

 

7.

解:

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甲、乙两只温度计,内部所用测温物质是同一种液体,说明膨胀系数相同,故在升高相同温度时管细的乙温度计液柱变化较大,故乙可以制成分度值更小的温度计。

故选:

B。

 

8.

解:

A、要用“碳纳米管温度计”在测温范围内准确测量温度,需要碳纳米管的热胀冷缩要很小(体积变化很小),碳纳米管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故A正确;

B、“碳纳米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测量范围内要保证金属镓处于液态,不能凝固和汽化,所以金属镓的熔点(凝固点)较低,沸点很高;故B正确;

C、金属镓的体积在此温度测定范围内变化很小,但由于其用于温度计测定温度变化情况,并且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变化读取数值,所以金属镓的体积变化不能忽略不计;故C错误;

D、金属镓在纳米碳管制成的温度计内受热膨胀,所以金属镓在18℃~490℃变化明显、均匀,故D正确。

故选:

C。

 

9.

解:

①观察温度计包括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要估计所测液体的温度,两者结合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故这种说法正确。

②放置温度计时,要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故这种说法正确。

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故这种说法正确。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

故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综上分析,故选D。

 

10.

解:

A、温度计的玻璃泡触及容器底,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触及容器壁,故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故C错误;

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且没有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故D正确。

故选:

D。

 

11.

解:

A、测量液体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故A正确;

B、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跟容器壁和底接触,故B正确;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C错误;

D、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故D正确。

故选:

C。

 

12.

解:

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故A错误。

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故B错误。

C、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

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此选项错误。

D、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

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20℃.故D正确。

故选:

D。

 

13.

解:

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相比,前者内径很细,而下端的玻璃泡则很大,使得有微小的温度变化,即吸引很少的热量,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所以可以测量的更为精密,故B正确。

故选:

B。

 

14.

解:

病人甲的体温是38℃,由于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

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体温计液柱不变化,仍为38℃;若乙的体温高于38℃,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

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不可能高于38℃,故C正确。

故选:

C。

 

15.

解:

A、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只能测量35℃~42℃的物体的温度,故A错误;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故B错误;

C、常用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细管,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水银柱甩下去,故C正确;

D、由于体温计有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读数时要从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进行,故D错误。

故选:

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6.

解:

(1)实验室和家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大小与温度无关;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温度升高,水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密度的公式可知其密度减小。

故答案为:

热胀冷缩;内能。

 

17.

解:

常用的温度计都是液体温度计,其原理就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度计,分度值是0.1℃,液柱在37℃右侧7个小格,示数为37.7℃。

故答案为:

热胀冷缩;37.7。

 

18.

解:

由图知:

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8℃。

故答案为:

0.1;37.8。

 

19.

解:

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

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的温度应低于﹣5℃,此时才能发生热传递,手吸收水的热量,使水结冰。

故答案为:

低于。

 

20.

解:

(1)人的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2)从表中可知,酒精的凝固点最低,故选择酒精制造的温度计能测量的温度最低;

(3)从表中可知,水银的比热容最小,故选择水银制造的温度计最灵敏。

故答案为:

35﹣﹣42℃;酒精;水银。

 

21.

解:

设暖气片的温度是T暖,房间内的温度为T内,房间外的温度为T外根据题意可得:

=a(常数)

=a﹣﹣﹣﹣﹣﹣﹣﹣①

=a﹣﹣﹣﹣﹣﹣﹣②

以上两式联立可得:

T暖=67℃,a=1.5;

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代入以上的比例式可得:

外界温度为﹣3℃。

故答案为:

67;﹣3。

 

22.

解:

空气温度计是根据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球形容器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推动液柱下降;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球形容器中的空气遇冷收缩液柱在大气压作用下升高。

所以空气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在下方,最小刻度值在上方。

故答案为:

下降;上小下大。

 

23.

解:

(1)当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4cm;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即温度是100℃时,水银柱的长度是24cm,

两者之间的水银柱长度为L=24cm﹣4cm=20cm,

所以外界温度每升高1℃时,玻璃管内的水银伸长是

=0.2cm;

当水温为40℃时,相对于0℃,水银柱上升的高度是40℃×0.2cm/℃=8cm,所以水银柱的长度为4cm+8cm=12cm;

(2)由题可知,甲、乙两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都是降低5℃,

根据Q=cm△t可知,两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达到热平衡时,

甲物体升高的温度:

△t甲=t水﹣5℃﹣t0,

乙物体升高的温度:

△t乙=t水﹣5℃﹣5℃﹣t0,

可见,△t甲>△t乙,

根据c=

可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

12;<。

 

三.作图题(共1小题)

24.

解: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为﹣2℃时所在的刻度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5.

解:

(1)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还要确定零刻度;

(2)经分析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C.使温度计和被测液体接触几分钟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所以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BAFCDE。

故答案为:

(1)量程;分度值;

(2)BAFCDE。

 

26.

解:

(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图中体温计显示的温度值=37℃+0.6℃=38.6℃;

(2)测量结果6.65cm与其它测量值相差较大,所以此数据是错误的,应去掉;

则该物体的长度为L=

=6.95cm;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故答案为:

(1)热胀冷缩;35℃~42℃;0.1;38.6;

(2)6.65;6.95;减小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