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503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7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7页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7页
亲,该文档总共1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1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docx

九年级物理全部教学案

初三物理练习卷1(11-1.多彩的物质世界教学案)

出卷时间:

2008-8-10使用时间:

2008-8-15出卷人:

HSM

教学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

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

教学难点:

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宇宙是由组成的。

物质是由组成的。

分子又由能组成的。

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组成的。

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和组成的。

4.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

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5.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6.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二、新课精讲

1、宇宙有多大?

综合观察课本图11.1-1和课本图11.1-2。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

(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

2.交流资料数据:

(1)阅读课本P4第一自然段,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2)结论:

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3.宇宙的组成

问题:

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物质处于不停的_______运动和________发展之中。

4.物质由分子组成

分割物质实验:

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科学研究发现:

任何物质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__________________,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5.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学生交流课前观察蜡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液体蜡在凝固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

问题:

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_____态、液态、______态的形式存在。

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_________。

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是否联系呢?

探究:

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时,课间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这三种情况下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空间。

(结合课本图11.1-6)

固体具有一定的_________;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______性;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结论:

根据以上探究,可以认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6.原子结构

我们知道了物质同分子组成,人们又猜测分子能不能继续分割?

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并把这样的粒子称为_________。

同时还发现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

原子又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相相等。

原子核由更小的粒子---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夸克组成……

二、课堂练习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很大

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C.液体容易流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没有吸引力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用于破坏分子的有规则排列,所以温度不升高

8.以下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分子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9、在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B、银河系、太阳系、分子、电子

C、银河系、地球、电子、分子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

10.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例如:

;而水在结冰时体积变,这种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请写出它的一种危害:

三、课后测评:

11.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把这种粒子叫做。

12.穿越银河系要十万的。

一个直径为0.3nm的分子,直径合m,cm.。

13.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图中所列事物结构最相近的是()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晴朗的夜晚,我们看见天上的银河繁星点点,可见银河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B、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C、广阔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D、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是最基本的粒子,它们不可能再分

15.人类从没有停止对宇宙的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人类探究结果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质子是不可再分割的粒子

C、固体是分子紧密相连,分子间没有空隙   D、原子是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的最不微粒

16、学习物理后,小林说:

“液态物质变成固态后体积一定变大”,小珍听了说:

“错了,有些物质是变大的,有些物质会变小的”。

他们找来了两只完全相同的一次性纸杯、水、花生油,请你写出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过程。

初三物理练习卷2(11-2.质量)

出卷时间:

2008-8-12使用时间:

2008-8-16出卷人:

HSM

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学会正确使用天平

4、学习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5、学会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6、学会利用天平进行一些特殊测量。

教学重点:

1.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难点:

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2.质量的单位换算、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物理学中的质量:

含有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不随物体形、、的改变而改变,是物体的基本,通常用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二、新课精讲:

1.质量

(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

我们通常说:

由物质组成的实物叫物体.例如:

桌子是物体,而桌子是木头做的,木头则称之为物质。

(2)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例如:

一块冰由于温度升高,化成了水,它的形状、状态、体积都改变了,但它的质量不变.又例如:

一副杠铃,无论是放在地球上还是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并不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

其它单位有吨、克、毫克等。

(2)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千进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对质量的单位要形成具体的概念。

如5分硬币的质量约为2克,1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成人的质量约为60千克等。

3.质量的测量

(1)测量质量的工具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杆秤、磅秤、电子秤;学校实验室、工厂化验室常用的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近代最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电子天平.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托盘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阅读P9,结合图11.2-2,了解天平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3)天平的铭牌

每架天平都有一块铭牌,上面标有感量和称量各是多少。

感量是表示一架天平能称出的最小质量,称量是表示这架天平每次最多允许称的物体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__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②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__处,这时横梁平衡.③把被测物放在______盘边,接“先大后小”顺序选择适当砝码,用__________向右盘里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④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5)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

①防止损伤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②不准把潮湿的东西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③砝码要有镊子夹取,不准直接用手拿.

(6)液体质量的测量

①用天平称出容器的质量m1.②将容器灌上适量的液体后,用天平称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2.

③液体的质量m液=m2-m1。

(8)微小物体质量的测量

可采用“聚少成多,测多算少”的方法.如课本上提到的如何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则可将100张(或适量的张数)相同的邮票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出这100张相同的质量m克,那么一张邮票的质量m1=m/100克.

三、能力训练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________;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________;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2________;一头非洲大象的质量大约是6________。

2、“神舟”五号将1kg的蔬菜种子带往太空后,其质量________;将一根很粗的铁棒拉成很长的细铁丝后,其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

(填“变大”“变小”“不变”)

3、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归零,其它操作都符合要求,这样他称出的质量要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偏_______。

(填“大或小”)

4、如图,小燕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出现如图情况(指针处于静止状态),他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

如果是在称量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他应该(填“增加或减少”)砝码或者游码向(填“左或右”)移动。

5、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B.一块被加热发红的铁块;

C.一块从月亮采集带回到地球的矿石;D.一棵不断长高的大树。

6、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时候,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g一个,20g两个,游码刻度是3g。

该物体的质量是()

A、90gB、93gC、87gD、73g

7、林明同学在一次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所用的一个砝码被磨损了,请问,这个同学所测的物体的质量与真实值比较正确的是()

A.偏小B.偏大C.无差别D.无法比较

8、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本书的质量时,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相当于在左盘中增加砝码

C、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D相当于在右盘中增加砝码

9、有一堆同一规格的小零件,每个大约几十毫克,估计有上千个,你能较准确的很快数出这堆零件的个数么?

请写出你的做法。

 

16、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6-1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6-2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

“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6-1所示的情况,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6-3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

初三物理练习卷3(11-3.密度)

出卷时间:

2008-8-13使用时间:

2008-8-17出卷人:

HSM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建立、理解密度的概念2.应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教学难点:

1.建立并理解密度的概念.2.密度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同种物质所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的;不同物质所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的。

2、密度是指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单位是:

,常用的还有;2.7X103Kg/m3=g/cm3。

二、新课精讲:

(一)实验探究:

1、

(1)学生实验:

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

看看它们的质量相同是否相同?

结论: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_________。

2、出示:

100g水和100g酒精体积,看看它们的体积是否相同?

结论: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_________。

3、提问:

以上两个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受到了什么启示?

关于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

(让学生讨论后提出这样的问题: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什么关系?

4、验证同学们的推测是否正确?

请同学们(类比研究同一金属导体两端和电流关系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实验来验证推测的正确性。

5、根据实验方案不同实验小组分别用体积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或铁块、松木块)作实验。

学生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

(1)同种物质质量增加,其体积也_______;质量减少,体积也会________。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____。

即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___________。

(2)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

(二)密度

1、密度定义

从前面的实验探究我们知道:

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_______,物质不同,其比值也_______。

这种比值不变性反映的正是物质本身所有的_______,它只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物理学中就把它用_______来表示。

____________某种物质的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公式ρ=m/V

介绍密度的符号及单位: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_______)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_______)1g/cm3=______________kg/m3

2、一些物质的密度值

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物质的密度,知道它们的大小关系。

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值:

1.0×103kg/m3,表示体积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0×103kg。

读作:

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每立方米。

3、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学生阅读课本P16例题。

三、能力训练

1、一枝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2、人们常说:

铁比木头重。

它的真实含义是()

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C、木头比铁轻一些D、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3、对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B、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4、一根均匀的铁棒,去掉1/2,剩下的一半是原来的质量的,剩下的一半体积是原来的__________,剩下的一半密度与原来的__________。

5、铝的密度是2.7×103kg/m3,读作__________。

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烧杯质量是50g,装体积是100mL的液体,总质量是13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7、下面是调节天平和使用天平的步骤,请把正确的排列序号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

A、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线处

C、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算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D、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E、整理器材,把物体放回原处

8、一只瓶子能装2kg酒精(ρ=0.8×103kg/m3),如果用来装满水,那么瓶内水的质量()

A、小于2kgB、大于2kgC、等于2kgD、无法判断

9、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块砖,切去一半,对剩下的半块砖,正确说法是()

A、质量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B、质量减少一半,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少一半,密度减少一半D、以上的说法均不正确

10、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g,则物体的质量为()

A、124gB、122gC、118gD、116g

11、一辆油罐车装了30m3的石油,小明想测量石油的密度,从车上取出30mL石油,测得它的质量是24.6g。

求:

(1)石油的密度。

(2)这辆运油车所装的石油的质量。

 

15、有一个铁球的质量是316g,体积是60cm3,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如果是空心的,那么中空部分体积是多大?

 

16、小巧的妈妈给小巧做了豆浆,小巧喝了一碗香甜豆浆后,她很想知道豆浆的密度,她找来一个干净的矿泉水瓶和她用来测量体重用的小磅秤,用磅秤称得瓶子质量为0.1Kg,瓶子装满了水后的总质量为0.6Kg,瓶子装满了后的总质量为0.65Kg,则豆浆的密度是多少?

 

初三物理练习卷4(11-4.测量物质的密度)

出卷时间:

2008-8-14使用时间:

2008-8-19出卷人:

HSM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教学重点:

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2.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1.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实验室常测某种物质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依据这个原理,在测某种液体密度时,如果先用量筒测其体积,然后再用天平测其质量,则测出的实际值比真实值要________.

2、使用量筒测某个固体全部体积时,一定要使固体________在量筒的液体中,并且液面上升的高度不能________量筒的最大刻度值,读数时,视线与________平行。

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量的,实验室里常用lOOmL的量筒。

它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二、新课精讲:

1、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

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

用什么器材测量?

记录哪些量?

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天平、___________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

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

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

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

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____________,与刻度线____________。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

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

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

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

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压入法:

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

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沉锤法:

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

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

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三、能力训练:

1.家中常用的茶碗的容积为75mL,合cm3,合m3。

2.我们饮用的自来水的密度为Kg/m3,它的物理意义

是:

合g/cm3。

3、如右图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cm3,。

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x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kg。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4、实验室里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度和最小刻度,只能一次并能较准确测出质量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应选用的量筒是()

A.500mL,10mLB.100mL,2mL

C.250mL,5mLD.50mL,2mL

5、有一同学在测物体质量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在左盘放了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到4g处使天平平衡,这个物体的质量应是()

A.78gB.74gC.70gD.66g

6、有两个粗细不同的量筒,它们的最小刻度都是”1mL”,那么它们的准确度()

A.粗量筒准确度高B.细量筒准确度高

C.两个量筒准确度一样高D.无法判断

7、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操作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测量情况填写下面的表格:

金属块的质量(g)

量筒内水的体积(cm3)

放入金属后水面的刻度(cm3)

金属块的体积(cm3)

金属块的度(kg/m3)

8、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芸和小阳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鲜牛奶的密度。

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器材:

鲜牛奶、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

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调节好天平,将装有适量鲜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向左盘中加砝码,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游码仍位于零刻线处,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鲜牛奶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鲜牛奶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及其中剩余的鲜牛奶的质量m2(此时游码恰好仍在零刻线处);

 (4)计算出鲜牛奶的密度ρ。

请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