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765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达标检测卷.docx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1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磅(pánɡ)礴  绷(běnɡ)着脸 B.擎(qín)着  皖(wǎn)南

C.黑魆(yuè)魆逶(wěi)迤D.晋察冀(yì)围歼(qiān)

2.下列关于汉字“阅”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B.“阅”的部首是“门”。

C.“阅”可以和“读、览”组词。

D.“阅”的起笔是“竖”。

3.下列汉字不属于形声字的一项是(  )

A.雹   B.丸     C.故     D.围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欢渡国庆 踱步B.爆炸 残暴

C.阻拦 拦杆D.抢起 抡夺

5.下列词语中与“崎岖——平坦”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

A.沉着——沉稳B.热烈——激烈

C.惊天动地——震天动地D.漆黑——明亮

6.“满腔怒火”中“满”字的正确解释是(  )

A.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B.达到一定期限

C.使满D.完全

(3)形容纵横杂乱。

(     )

7.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排山倒海:

形容气概豪迈,可以压倒山河。

B.张灯结彩:

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C.惊天动地:

形容声音特别响亮。

D.昂首挺胸: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8.下列对“鲜花盛开了。

”一句的扩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鲜花盛开了,公园的景色真美啊!

B.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先恐后地盛开了。

C.鲜艳的杜鹃花盛开了,花香醉人。

D.鲜花不断地盛开了,蜂蝶不停地飞舞着。

9.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B.红军不怕远征难

C.红军不怕远征难D.红军不怕远征难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曾经用高射炮击落敌人的飞机。

B.屏幕上出现了动人的画面,同学们的眼睛集中。

C.在这次读好书活动中,使我增强了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D.参加植树活动的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和老人等。

11.对下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骆驼的驼峰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

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

因而,在一时找不到水和食物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来维持生命。

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1500米内辨察到远处的水源。

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A.骆驼的驼峰储存着大量脂肪,约占体重的1/5。

B.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

C.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1500米内辨察到远处的水源。

D.骆驼的身体结构可以很好地适应沙漠生活。

二、读拼音,写词语。

(5分)

 rì kòu  xuán yá  xǐ yuè lóng zhòng fèi téng

(    ) (    ) (    ) (    ) (    )

三、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分)

1.礼炮由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代表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走过二十八年历程。

(  )

2.《七律·长征》中说“飞夺泸定桥”一事的诗句是“大渡桥横铁索寒”。

(  )

3.《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五位战士为掩护部队主力与群众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舍身跳崖的事。

(  )

4.《开国大典》一课按开国大典举行的顺序依次写了会场布置——阅兵式——群众游行——开国大典。

(  )

5.《灯光》一文中“多好啊”出现了三次。

(  )

四、按要求写句子。

(2分)

1.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火光微弱。

 这火光照亮了部队前进的道路。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或名人名言。

(5分)

1.《七律·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具体地表现了红军将士不怕“远征难”。

2.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征战疆场,真的是“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保卫祖国边疆,边防战士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无怨无悔。

因为他们知道:

“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即使自己地位低微,他也时刻不忘为国担忧,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文综合实践。

(2分)

有一个中学的校长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胆地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并悬挂于学校墙上。

你赞同他的这种改法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欣赏(30分)

(一)郁金香

颜色鲜艳美丽的郁金香,原产于土耳其。

在四百多年前传入欧洲,以荷兰为中心,培育出很多新品种。

到了现在,荷兰约有3000多种不同的郁金香,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目前,荷兰是郁金香的主要输出国,有“郁金香王国”之称。

郁金香的花朵,由三片花瓣、三片花萼组成花冠。

内侧的是花萼,由于肉眼对花瓣、花萼很难分辨,所以统称花瓣。

随着温度的变化,郁金香的花朵会开开合合,逐渐变大。

举例来说:

把在15度的房间里花瓣合拢的郁金香,移到20度至25度的地方,它的花瓣会立即绽开;再把它移到温度较低的地方,它的花瓣又会马上合起来。

不过,郁金香的花瓣卷向外侧后,就不会再合起来了。

郁金香虽然颜色鲜艳,外形美丽,但是没有香味,也不会分泌花蜜,所以吸引不到昆虫来传播花粉。

一望无际的郁金香花田,是颜色美的极致,却缺乏那种花丛中蜂喧蝶舞的动态美,算不算美中不足呢?

1.有“郁金香王国”之称的国家是(  )(2分)

A.土耳其  B.中国    C.荷兰   D.加拿大

2.郁金香的花瓣在什么情况下就不会再合起来了?

(  )(2分)

A.在温度为20度至25度的地方B.在温度为15度的房间里

C.在温度较低的地方D.花瓣卷向外侧后

3.短文第二段从(  )个方面介绍郁金香的花朵。

(2分)

A.一B.两C.三D.四

4.短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短文最后一句话中提出的问题,你的看法是什么?

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

1931年1月8日黄继光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

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

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一三五团九连任通信员。

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

经过副指导员做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

1952年7月黄继光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之敌。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摧毁敌人的火力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21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使他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1.黄继光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时间是(  )(2分)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2.黄继光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未被选中的原因是(  )(2分)

A.身高不够B.年龄太小C.体重太轻D.不会打枪

3.黄继光的英雄壮举是(  )(2分)

A.与敌人同归于尽B.舍身救群众

C.舍身炸碉堡D.用身体堵枪眼

4.文章是按(  )顺序展开叙述的。

(2分)

A.时间B.空间C.逻辑

5.黄继光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两个不同的方面。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另外两位革命先烈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她)的主要事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40分)

请以“一次难忘的活动”为内容写一篇作文,要抓住活动的场面来具体描写,题目自拟,表达清楚,语句流畅。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一、1.A 2.D 3.B 4.B 5.D 6.A 7.A

8.B 9.D 10.A 11.D

二、日寇 悬崖 喜悦 隆重 沸腾

三、1.√ 2.√ 3.√ 4.× 5.√

四、1.示例:

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这火光虽然微弱,但是照亮了部队前进的道路。

五、1.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2.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3.视死忽如归

4.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5.位卑未敢忘忧国

六、示例:

赞同。

这个校长这样一改,更能激发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第二部分:

阅读欣赏

(一)1.C 2.D 3.B

4.短文第一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用具体、准确的数字介绍了荷兰被称为“郁金香王国”的原因,更加具有说服力。

5.示例:

的确觉得美中不足。

如果颜色鲜艳,外形美丽的郁金香加上蜂喧蝶舞的动态,会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富有灵动感。

(二)1.C 2.A 3.D 4.A

5.示例:

①服从分配。

黄继光被分配到连队做后勤,尽管开始不愿意,但经过副指导员做思想工作,他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

②英勇无畏。

在攻打597.9高地时,主动请战摧毁敌人的火力点,在弹药用光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战友的伤亡,为了战斗的胜利,舍身堵枪眼。

6.示例:

①王朴,面对日本军队和汉奸的威逼利诱,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出卖八路军。

②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后被日伪军包围,在饥寒交迫中,孤身一人,战斗到底,壮烈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