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107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docx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文言文》中考考点化复习训练题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写出其句中含义。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答案:

 “扳”通“攀”,牵、引

2.满坐寂然 (      )

答案:

 “坐”同“座”

3.卿今当涂掌事 (      )

答案:

 “涂”同“途”,当涂即当道,当权

4.对镜帖花黄 (      )

答案:

 “帖”同“贴”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答案:

 “邪”通“耶”

(二)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差别较大,请加以区别,并写出其句中含义。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

答案:

 文采和道理

2.会宾客大宴 (      )

答案:

 适逢,正赶上,恰好

3.两股战战 (      )

答案:

 大腿

4.故水潦尘埃归焉 (      )

答案:

 归向

5.即书诗四句 (      )

答案:

 写

6.宾客意少舒 (      )

答案:

 稍微

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答案:

 中间夹杂着

8.稍稍正坐。

 (      )

答案:

 渐渐

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答案:

 研究

10.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

答案:

 隐隐约约

11.夸父与日逐走 (      )

答案:

 赛跑

12.雌兔眼迷离 (      )

答案:

 迷着眼

(三)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发生变化,请加以区别,并写出其句中含义。

1.父异焉 (      )

答案:

 对……感到诧异

2.邑人奇之 (      )

答案:

 对……感到奇怪

3.稍稍宾客其父 (      )

答案:

 把……当作宾客

4.父利其然也 (      )

答案:

 认为……有利可图

5.妇抚儿乳 (      )

答案:

 喂奶

6.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

答案:

 像犬一样坐着

7.一狼洞其中。

 (      )

答案:

 打洞

8.愿为市鞍马 (      )

答案:

 买

9.但闯燕山胡骑鸣啾啾 (      )

答案:

 战马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答案:

 钻洞

11.狼不敢前 (      )

答案:

 上前

12.止增笑耳 (      )

答案:

 笑料

13.道渴而死 (      )

答案:

 在路上

(四)一词多义。

1.敌:

(1)恐前后受其敌 (      )

答案:

 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 (      )

答案:

 名词,敌人

2.意:

(1)意暇甚 (      )

答案:

 名词,神情、态度

(2)意将隧入以攻起后也 (      )

答案:

 动词,企图,打算

3.指:

(1)手有百指 (      )

答案:

 名词,手指

(2)不能指其一端 (      )

答案:

 动词,指出

4.绝:

(1)以为妙绝 (      )

答案:

 副词,极

(2)群响毕绝 (      )

答案:

 动词,消失

5.名:

(1)不能名其一处也 (      )

答案:

 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 (      )

答案:

 名词,姓名,名称

6.当:

(1)当涂掌事 (      )

答案:

 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2)但当涉猎 (      )

答案:

 应当

7.见:

(1)见往事耳 (      )

答案:

 动词,知道

(2)见渔人,乃大惊 (      )

答案:

 动词,看见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答案:

 动词,认清,识别

8.自:

(1)并自为其名 (      )

答案:

 名词,自己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答案:

 介词,从

9.闻:

(1)余闻之也久 (      )

答案:

 动词,听说

(2)不能称前时之闻 (      )

答案:

 名词,名声

10.然:

(1)父利其然也 (      )

答案:

 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 (      )

答案: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1.宾客:

(1)稍稍宾客其父 (      )

答案:

 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

答案:

 名词,客人

12.市:

(1)东市买骏马 (      )

答案:

 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 (      )

答案:

 动词,买

13.将:

(1)将军百战死 (      )

答案:

 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 (      )

答案:

 动词,扶持

14.帖:

(1)昨夜见军帖 (      )

答案:

 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 (      )

答案:

 动词,通“贴”,粘上

15.机:

(1)不闻机杼声 (      )

答案:

 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 (      )

答案:

 名词,重要的事务

16.若:

(1)孰若孤 (      )

答案:

 动词,比得上

(2)仿佛若有光 (      )

答案:

 介词,好像

17.妙:

(1)众妙毕备 (      )

答案:

 名词,妙处

(2)以为妙绝 (      )

答案:

 形容词,美妙,奇妙

18.作:

(1)有鼠作作索索 (      )

答案:

 拟声词

(2)百千齐作 (      )

答案:

 动词,开始,文中指发出声音

19.间: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答案:

 动词,夹杂

(2)遂于外人间隔 (      )

答案:

 动词,间断

20.是:

(1)当是时 (      )

答案:

 介词,这

(2)问今是何世 (      )

答案:

 判断动词

21.坐:

(1)满坐寂然 (      )

答案:

 名词,通“座”

(2)众宾团坐 (      )

答案:

 动词,坐

22.止:

(1)止有剩骨 (      )

答案:

 通“只”

(2)一狼得骨止 (      )

答案:

 动词,停止

23.前:

(1)其一犬坐于前 (      )

答案:

 名词,前面

(2)狼不敢前 (      )

答案:

 动词,上前

24.归:

(1)故水潦尘埃归焉 (      )

答案:

 动词,归向,流向

(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

答案:

 动词,回来

(五)重点实词系列练。

1.世隶耕 (      )

答案:

 属于

2.未尝识书具 (      )

答案:

 曾经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答案:

 拜访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答案:

 从此;完成

5.不能称前时之闻 (      )

答案:

 相当

6.泯然众人矣 (      )

答案:

 完全

7.伤仲永 (      )

答案:

 哀伤、伤感

8.卒之为众人 (      )

答案:

 最终

9.如此其贤也 (      )

答案:

 (有)才能

10.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      )

答案:

 本来

11.怒而触不固之山 (      )

答案:

 碰,撞

12.地维绝 (      )

答案:

 断

13.地不满东南 (      )

答案:

 够,达到

14.孰若孤 (      )

答案:

 谁

15.即更刮目相待 (      )

答案:

 重新

16.京口有善口技者 (      )

答案:

 擅长

17.会宾客大宴 (      )

答案:

 举行宴会

18.施八尺屏障 (      )

答案:

 设置,安放

19.众妙毕备 (      )

答案:

 全

20.虽人有百手 (      )

答案:

 即使

21.不能名其一处也 (      )

答案:

 说出

22.几欲先走 (      )

答案:

 跑

23.群响毕绝 (      )

答案:

 尽、消失

24.顾野有麦场。

 (      )

答案:

 回头看

25.苫蔽成丘 (      )

答案:

 遮盖

26.乃悟前狼假寐 (      )

答案:

 假装睡觉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及含义。

1.之:

(1)久之 (      )

答案:

 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

答案:

 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 (      )

答案:

 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 (      )

答案:

 助词,取消主谓句独立性,不译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答案: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6)于厅室之东北角 (      )

答案:

 助词,的

2.乃:

(1)乃不知有汉 (      )

答案:

 竟

(2)蒙乃始就学 (      )

答案:

 于是,就

3.为: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答案:

 动词,做

(2)不足为外人道也 (      )

答案:

 介词,对,向

4.其:

(1)恐前后受其敌 (      )

答案:

 代词,它们,指狼

(2)稍稍宾客其父 (      )

答案:

 代词,他的

(3)屠乃奔倚其下 (      )

答案:

 代词,柴草

(4)其一犬坐于前 (      )

答案:

 代词,其中的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答案:

 代词,指屠户

(6)其诗以养父母 (      )

答案:

 代词,这

(二)虚词系列训练。

1.马无故亡而入胡 (      )

答案:

 原因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

答案:

 缘故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

答案:

 旧,原来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答案:

 旧知识

5.故时有物外之趣 (      )

答案:

 所以

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答案:

 所以

7.是故谋闭而不兴 (      )

答案:

 因为

8.广故数言欲亡 (      )

答案:

 故意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长兄怎么领悟这件事这么晚啊!

8.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种声音来啊。

9.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的。

10.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

1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1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13.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1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

15.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地向东南陷塌,所以江河流水和泥沙都在这里汇集(或流向这里)。

16.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