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279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docx

关于罗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计划草案的

关于罗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的

报告

---2010年3月4日在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乃祺

各位代表: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罗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9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保增长、保民生、促稳定为工作主线,在危机中抢抓新机遇,在困境中实现新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一)工业经济运行平稳,规模和效益同步提高

2009年,工业经济经受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运行逐步趋向平稳。

全县工业完成增加值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4家,完成增加值17.3亿元,比上年增长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8亿元,比上年增长42.9%;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41.2%。

高耗能企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0%。

(二)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5.8亿元,实现增加值20.4亿元,比上年增长5.0%。

全年粮食作物总产70.8万吨,较去年净增2万吨;小麦、油菜、秋粮单产和总产等多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油菜“双低”率达100%;新发展茶园2.8万亩,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14.4万亩;全县规模养殖场(户)达到1760户,畜牧业产值8.6亿元;新发展苗木基地1000亩,实现林业总产值6.5亿元。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完成通村公路105.6公里,全县通村公路总里程达1233公里,有5个村实现了组组通。

建成户用沼气池3800座,大中型沼气池12座。

解决了4.5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67平方公里。

完成了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落实。

共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农机具购置等强农惠民补贴资金2.8亿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2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4亿元,比上年增长33.7%。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009年县委、县政府确定重点建设项目117个,年度计划投资21.6亿元,同比增长9.7%。

其中:

续建项目49个,年度计划投资10.7亿元;新开工项目68个,年度计划投资10.9亿元。

至12月底,有104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6.5亿元。

在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中,罗山利用日本政府贷款造林项目、万林种猪、豫鸣畜牧生猪、恒远纸业有限公司再生箱板纸(一期)、人民医院迁建项目、15万吨合成氨循环经济节能技改项目、鑫鑫木业利用三剩节能项目、农村安全饮水、县城供水管网改扩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灵山寺重建三期工程等74个项目竣工或基本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2009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完成税收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按部门分,财政部门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0.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国税部门完成收入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地税部门完成收入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2亿元,比上年增长33.0%。

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8.3亿元,增长27.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8亿元,增长18.7%。

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7元,比上年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4524元,比上年增长8.3%。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五)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9年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9.4亿元。

房地产市场活跃,在建住宅面积达13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4%,竣工面积6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5%。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开通县城公交,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4个、公厕6座。

县城城区框架面积达到16.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29.8%,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以开展“六城联创”工作为契机,大力加强集镇的开发与管理,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集镇的建设规模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镇面貌和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复检和省级卫生县城年审。

(六)各项改革进展顺利,体制活力逐步增强

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各个领域有序推动各项改革。

涉农改革实现了新突破。

我们以试验区建设为总抓手,农村土地流转强力推进,建立土地流转中心20个,流转总面积达到83.6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完成确权勘界林地面积97.1万亩;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92家;农村金融体制不断创新,组建了宝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罗山农村商业银行、市商业银行罗山支行先后挂牌运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不断推进县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规范转移支付行为;医疗卫生、社保改革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贸易保持平稳

2009年共争取国家投资及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1.7亿元,其中,争取四批新增中央投资1.1亿元。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2009年共签订引资项目57个,引进县外资金合同金额36.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9亿元,比上年增长55.1%。

这些项目的引进,为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全年对外贸易加工出口和利用外资与上年基本持平。

(八)社会保障工作进展顺利,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2009年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199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73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

全县参加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了养老金,养老金、失业金发放率均为100%。

民政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被誉为“罗山模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县参保农民3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56.6万人,参保率达到89.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5万人,建成248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新、改扩建敬老院18所,实现五保集中供养2795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4.3%。

救助城乡困难群众医疗资金381万元,救助受灾群众资金127万元。

完成廉租住房10000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资金180.6万元。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高中招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置。

基础教育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快速发展。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2‰以内。

科技事业快速发展,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县。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力度加大,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邮政、通信、广电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的难度还很大。

二是工业发展受融资“瓶颈”制约,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不够快,承载能力还不强。

三是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群众就业、就医、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10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主要任务,以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建设为统领,大力推进“四区”建设,继续大上项目,促进经济增长,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罗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这个总体要求,201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5%,其中:

一产增长5.2%;二产增长16.0%(其中工业增长13.1%);三产增长1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2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价格涨幅得到有效控制;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三、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

2010年,是巩固经济企稳回升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决战之年;也是创新思路、谋划布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

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工业强县战略,着力发展工业经济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强化工业主体地位,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根据产业集聚区产业定位,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制定空间详细规划。

加快完善产业集聚区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承载力,重点实施中心区污水管网、通信、电力设施及标准厂房建设,尽快实现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

二是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新开工项目重点抓好新时代陶瓷、信阳大别山车辆公司柴油三轮摩托车、中原聚合物公司技改扩建、金豫商品混凝土等项目,力争早建成、早投产,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增添后劲。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切实把大招商活动做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手。

招商活动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陶瓷、纺织等优势产业为主体,突出资源和区位优势。

继续完善招商引资信息库、资源库、项目库和专家库建设,夯实招商引资基础。

继续开展网上招商、亲情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活动,推进“大招商”常态化。

加强对已签约落地项目的跟踪落实,切实提高引资项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

四是加大企业服务力度。

要继续实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要继续加强银企合作,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融资扶持力度。

加快整合现有担保体系,增加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资本金,进一步发挥担保作用,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突出实验区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扩大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全力作好“八篇文章”。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要继续巩固、完善、提高,搞好政策衔接;其它几项工作要创新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二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着力发展茶、蔬、林、牧和水产业,培育2家农业企业进入市级龙头企业,2家农业企业进入省级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重点扶持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增强带动和辐射能力。

三是要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强化乡村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解决好农村融资难问题。

(三)突出项目支撑作用,着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把握机遇“谋”项目,紧紧围绕国家发改委2010年项目编报计划的要求,结合我县资源优势,产业特点和发展需要,认真筛选农林水、工业、能源等7个领域的投资项目。

二是强化责任“管”项目。

今年重点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申报,初步谋划投资规模大、行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建设项目109个,总投资59.1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6.9亿元。

其中,续建项目41个,当年计划投资8.4亿元,新建项目68个,年度计划投资18.5亿元。

对这些重点项目,要逐个项目抓落实,进一步完善项目工作责任制,切实解决好项目管理、资金落实、征地拆迁等问题,确保完成投资计划。

三是筹措资金“建”项目。

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扶贫资金和省各类专项资金,千方百计扩大外资和民间投资规模,为项目融资搭平台、找出路。

四是优化环境“引”项目。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落地项目环境协调解决机制,推进部门联审联批制度落实,在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方面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四)突出产业协调发展,着力发展第三产业

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紧紧抓住河南省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区建设的机遇,推进信罗一体化发展,主动承接辐射,促进融合,带动灵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我县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休闲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

要加快全县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做好与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旅游发展规划的对接工作,积极发展宗教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茶文化游,全面融入信阳市旅游产业圈。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抓住国家将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依托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积极推进物流业发展。

做好国家粮食储备库、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康平纳冷链贮运配送工程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农资配送网络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功能,提高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

三是加快发展房地产业。

引进、发展一批有实力的房地产龙头企业,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发普通商品房和节能环保型住宅,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任务目标。

四是大力发展其他第三产业。

积极承接信阳市的辐射,引进发展一批高档宾馆、酒店,积极发展文化传媒、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医疗保健、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产业,大力发展家政、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更好的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五)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抓好城镇建设

要坚持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

土地利用、村镇规划要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的原则,各类建设必须持之以恒依据规划为先导的方针,进一步提升城镇建设品位。

二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统筹完善城市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环卫、园林等基础设施;继续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整合管理资源,完善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是要加强中心镇村建设。

以楠杆、周党、灵山等中心镇为重点,在全县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完善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着力规划建设整体推进示范点,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每个乡镇要启动2-3个一体化建设试点,不断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人口、生态环境的融合度。

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六)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进节能减排

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放到突出位置,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节能减排。

二是加快推进重点节能项目建设,鼓励重点耗能企业积极申报节能项目。

三是着力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制定方案,落实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四是搞好污染治理工作,继续抓好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县城、乡镇饮用水源地综合治理,加强县城污水处理厂的规范运行和县城垃圾处理场运营管理。

五是开展农村清洁家园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模式,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七)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

一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改革后续工作,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立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三是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

建立产业集聚区综合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集聚区电价政策,健全异地投资税收分享机制,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四是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促进完善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推进环境容量预算,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建立土地预算制度,继续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

五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机链接的政府预算体系;深化税收体制改革,改革资源税制度,促进理顺资源价格。

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促进税负公平。

六是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保险体系,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范围,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构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七是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八是稳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开展政府机构改革。

九是深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推进职业教育投融资体制、职业教育配套、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自主创新机制。

(八)突出社会和谐稳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继续办好“十件实事”,让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倾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水电路气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电网完善工程,加快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再解决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改扩建农村公路33.2公里。

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再解决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二是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

切实抓好开发就业岗位、落实优惠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和解决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的就业再就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农村劳力转移培训7000人。

三是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继续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继续做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

继续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制度,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5所。

继续做好保障性住房工作,全面完成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

四是要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抓好基础教育,大力实施职教攻坚计划,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五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完成3个乡镇的文化中心建设,加强村级文化大院和农民书屋建设,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是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各类社会矛盾,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拆迁安置、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劳资纠纷、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九)突出科学发展,着力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年底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积极落实人员、经费保障,深化重大课题和总体思路研究,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模式,统筹兼顾,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组织好相关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编制,创新规划理念,强化衔接协调,确保各类规划在发展目标、项目布局、政策手段等方面有机统一,力争把罗山县域经济更多地融入省、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规划项目内,提升罗山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开门办规划,为专家咨询论证、群众建言献策、社会广泛参与创造更为便捷有效的通道,增强规划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力争编制一个把握全局、立足县情、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具有前瞻性、高水平的“十二五”规划,更好地指导下一个五年罗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