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3560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48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用评级-主体信用评级方法201510.pptx

主体信用评级方法,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姜克,第一节、主体信用评级思路及分析方法第二节、工商企业主体评级要素第三节、金融机构主体评级要素第四节、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要素第五节、主权信用评级要素,主要内容,第一节、主体信用评级思路及分析方法,主体信用评级主要分析三方面/层次内容:

(1)主体信用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

(2)主体信用的历史表现和未来发展预期(主体自身)(3)主体信用可能获得的外部支持(外部支持),3,1.1主体评级外部环境,主要是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对应国家风险和行业风险。

国家风险主要分析国家的政治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国家法律健全程度,尤其是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法规是否健全;主权政府的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经济增长和发展,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水平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稳定性等。

行业风险主要分析行业监管法规和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周期、行业竞争格局、行业技术水平、行业财务特征、行业盈利能力等。

4,1.2主体信用的历史和未来,在主体历史信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期。

不同类型主体信用要素(评级关注点)不同:

(1)工商企业分为业务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评级要素。

业务风险的分析要素包括国家风险、行业风险、公司治理和发展战略、竞争地位、盈利能力和同行比较,财务风险的要素包括公司会计和财务政策、负债结构和资产质量、现金流状况、流动性和短期影响因素的分析。

此外,历史债务履约情况也是分析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的重要内容。

5,1.2主体信用的历史和未来,

(2)金融机构的自身风险分析要素包括金融机构的竞争地位、资本实力和结构、盈利能力、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资金来源和流动性。

外部支持因素包括金融机构的股东或所属集团、政府的支持。

在对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分析中,要充分考虑和分析金融机构相关指标是否达到了监管要求,充分考虑和分析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和分布状态,以及组合信用风险。

6,1.2主体信用的历史和未来,(3)政府的信用风险分析包括经济增长和发展、政府财政资金运行效率、政府财政收支弹性、政府财政负担水平以及政府的管理能力。

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分析除分析地方融资平台对政府财政的依赖程度、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外,还充分考虑和分析地方融资平台本身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7,1.3主体信用的外部支持,在主体信用分析中要对外部支持的可能性和支持强度进行分析,以进一步确定主体的信用等级,但不同主体外部支持的来源及支持方式不同。

(1)工商企业的外部信用支持分析主要侧重于工商企业的股东对工商企业的信用支持和工商企业集团内部的信用支持。

对于工商企业中具有公用事业性质的主体,要充分考虑政府信用的支持。

(2)金融机构的外部信用支持分析侧重于金融机构的股东或所属集团的信用支持和政府的信用支持。

对于一些金融机构而言,其信用风险的发生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对于这些具有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要充分分析政府的信用支持能力。

8,1.3主体信用的外部支持,(3)主权政府的外部信用支持要充分考虑国际金融组织对主权政府的信用支持或救助;对地方政府的外部信用支持侧重分析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信用支持及可能的国际救助;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外部信用支持分析侧重于地方政府信用的支持能力和支持强度。

9,1.4主体信用评级分析方法,以现金流分析为主线,围绕受评主题未来偿债资金来源及其对债务保障程度及其弹性展开分析;面向未来,不仅要分析企业的历史和当前状况,而且要对企业未来经营及资金状况进行合理预测;定性定量相结合,经营方面的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财务方面的分析一般以定量分析为主;对企业过去和当前状况的分析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对企业未来状况的预测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

10,第二节、工商企业主体信用评级要素,对于一般的竞争性工商企业,信用评级通常需要考察的因素包括:

(1)经营环境、

(2)行业状况、(3)企业经营与竞争能力、(4)管理与战略、(5)财务状况、(6)外部支持。

可把1-4统称为经营风险,则简化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外部支持;进一步把1-5统称为个体风险,则简化为个体风险和外部支持。

以制造业为例,说明其主要评级要素。

11,第二节、工商企业主体信用评级要素,12,2.1经营环境,通过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区域经济环境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判断其对受评主体所处行业及上下游行业未来运行状况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的重点是了解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受评行业未来的产品或服务需求、原料供给及价格、外部融资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需要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趋势。

在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方面主要考察:

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GDP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物价指数等方面的指标。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主要考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等。

13,2.1经营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对制造业来说,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配套效应方面的综合表现关系到企业生产原料、辅料及其他生产要素供应的便利程度和成本,也会影响到企业产品销售的市场半径、销售成本。

对于公用事业类企业,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府财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空间及政府支持的力度和可能性。

同时,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人文文化、人才储备、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等也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14,2.2行业状况,主要关注行业的基本特征、产业政策、供求及价格、行业地位和行业竞争状况等方面。

基本特征行业基本特征对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影响重大,不同特征的行业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运行状况不同。

分析时首先要判断行业周期性强弱,以及目前所处周期阶段,其次要分析行业内企业商业模式特征以及带来的财务特征,此外也要分析行业技术稳定性,综合判断行业稳定性及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景气度。

15,2.2行业状况,主要关注行业的基本特征、产业政策、供求及价格、行业地位和行业竞争状况等方面。

产业政策国民经济中的所有行业大致可分为支持发展的行业、一般性行业和限制发展的行业三类。

产业政策会对行业内部不同的企业构成不同影响,应差别分析和对待。

分析时首先要判断受评主体所处行业是否能获得相关国家政策支持,其次要关注国家具体政策和政策变化趋势,判断对行业内企业的影响,最后综合判断产业政策对受评主体所处行业和企业的未来经营、盈利、发展的影响及其程度。

16,2.2行业状况,供求和产品价格产品价格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行业供求状况是决定产品价格的基础。

分析时,应分析当前产品供求的状况,结合行业周期性和行业所处的阶段以及消费习惯的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产品需求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短期行业内产能规划情况,判断未来产品的供应状况,再对未来产品价格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判断这些因素对受评主体所处行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影响。

17,2.2行业状况,行业地位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是决定行业盈利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议价能力和资金占用能力。

分析时重点应判断所属行业对上下游行业的依赖程度及议价能力,可从上下游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所属行业对上游资源及技术的依赖程度、所属行业对下游行业销售渠道的依赖程度、所属行业向上下游行业拓展的难度等方面加以分析,最后综合判断行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其对行业未来偿债能力的影响。

18,2.2行业状况,行业竞争行业内竞争程度是决定行业内企业获利能力和现金流稳定性的核心因素。

分析时应考察行业集中度变化趋势,判断行业竞争程度及未来变化方向,同时应该把握行业内核心企业的经营及发展状况,判断其对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影响。

19,2.3企业经营与竞争能力,主要关注规模和市场地位、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采购渠道稳定性和议价能力、生产设备和产品结构、销售渠道建设和稳定性。

规模和市场地位规模的大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抵御风险能力的强弱、规模效益的大小。

市场地位高低往往代表产品价格话语权的大小。

分析时将受评主体在资产、收入、产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情况与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同时考虑是否带来上述在议价能力、规模效益等方面的影响。

20,2.3企业经营与竞争能力,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通常影响产品的竞争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

分析时将当前的主要生产技术与行业主流的生产技术进行比较,判断其在行业内的水平状态;对研发能力的考察从研发机构的设置、研发人员的素质、研发经费的投入、研发成果的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2.3企业经营与竞争能力,采购渠道稳定性和议价能力采购渠道稳定性及采购成本是影响企业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分析时要重点考察企业在采购渠道、采购集中度、采购价格、原材料运输成本等方面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综合判断未来企业在原材料保障的稳定性、采购价格控制能力、原材料运输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和不足。

22,2.3企业经营与竞争能力,采购渠道稳定性和议价能力采购渠道稳定性及采购成本是影响企业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分析时要重点考察企业在采购渠道、采购集中度、采购价格、原材料运输成本等方面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综合判断未来企业在原材料保障的稳定性、采购价格控制能力、原材料运输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和不足。

23,2.3企业经营与竞争能力,生产设备和产品结构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企业产品布局是反映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因素。

分析时要将企业目前及在建项目的生产设备与行业一般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比较,分析企业在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和新旧程度、产品合格率方面的情况,同时还应考察企业在产品结构方面的情况,判断企业在产品结构方面是否向盈利能力较强的产品方面集中。

24,2.3企业经营与竞争能力,销售渠道建设和稳定性销售是收入和现金实现的关键环节。

分析时首先要考察企业在销售渠道和市场网络方面的建设情况,判断企业当前销售渠道和市场网络方面的布局状况是否与企业当前生产规模匹配,其次要关注企业在下游客户集中度和客户关系稳定性方面的情况。

25,2.4企业管理与战略,主要考察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及组织架构、管理团队及人员素质、分支机构管控能力、管理制度建设和发展战略。

法人治理结构及组织架构分析时重点要关注企业的股权结构,同时要关注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的构成及履行职责情况。

对于民营企业,这方面的内容尤其应该重点分析。

另外,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企业的组织架构提出不同的要求,要分析企业当前的组织架构是否能适应企业当前发展的需要,决策机制和决策执行是否有效。

26,2.4企业管理与战略,管理团队及人员素质分析主要管理者的从业经验和历史管理业绩;对于中小企业,要重点分析管理者的社会关系或技术水平。

对人员素质要重点分析人员教育结构、技术结构和年龄结构等。

分支机构管控能力分析母公司对分支机构的管控模式,能否对外部市场环境做出及时反应。

重点关注人事控制和财务控制能力。

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分析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员激励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重点是执行情况。

27,2.4企业管理与战略,发展战略战略体现企业未来经营思路及发展方向。

需要对企业实现战略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分析战略实施对企业未来经营及财务状况的影响。

分析时要重点关注企业在建和拟建项目的设计产能、产品的市场需求及价格、资金安排、项目建设进度、产品销售配套措施等方面的情况,判断其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及投资风险,分析其建成之后对企业未来债务负担和盈利能力的影响。

28,2.5企业财务状况,包括财务信息质量、资产质量、资本结构、盈利能力、现金流、偿债指标六个方面。

财务信息质量主要分析审计机构的从业资质、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结论,受评主体所执行会计政策(折旧摊销政策、存货确认方式和减值准备计提政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收入确认方式、原材料结转成本的价格确认方式)的适用性、一贯性等。

29,2.5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质量主要分析资产账面价值的公允性和资产变现能力。

对流动资产重点要关注存货、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的变现能力,对其它应收款的分析要判断企业是否具有非正常的资金往来。

对非流动资产的分析重点要分析在建设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对在建工程的分析主要了解在建工程的实际情况,部分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时往往推迟固定资产转固。

对固定资产的分析重点要了解企业折旧政策是否合理、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是否一致。

对无形资产的分析重点要判断无形资产价值估算是否合理。

30,2.5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质量常用指标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平均应收票据)存货周转率(次)=营业成本/平均存货流动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31,2.5企业财务状况,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反映财务政策的激进程度,重点关注五个方面的内容:

(1)当前债务负担的轻重程度,通过行业比较来加以分析和判断;

(2)当前债务结构是否合理,主要通过分析企业长、短期债务占比情况,并结合企业的资产布局和销售收入的规模来判断;(3)所有者权益的稳定性,主要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及其利润分配政策;(4)债务负担的变化趋势;(5)对外担保、诉讼等或有债务对债务负担的潜在影响。

32,2.5企业财务状况,资本结构常用指标计算公式:

短期债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有息)+其他短期有息负债长期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长期有息负债全部债务=短期债务+长期债务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全部债务/(全部债务+所有者权益(含少数股东权益)100%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长期债务/(长期债务+所有者权益(含少数股东权益)100%,33,2.5企业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企业未来债务偿还能力的基础,分析的重点是盈利能力的强弱及其稳定性。

盈利能力的强弱分析,要考察产品结构及对应的产品毛利率,还要考虑折旧政策差异对毛利率的影响;期间费用的占比和变化情况进行同业比较并判断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盈利稳定性分析,要区分经营性盈利和非经营性盈利,对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非经营性盈利项目要重点考察其稳定性;同时要结合产品价格波动和企业近年盈利的波动情况判断经营性盈利的稳定性。

34,2.5企业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常用指标计算公式:

EBIT=利润总额+费用化利息支出EBITDA=利润总额+费用化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合计-营业成本合计)/营业收入合计100%期间费用收入比(%)=(营业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合计100%成本费用率(%)=(营业成本合计+期间费用)/营业收入合计100%EBIT利润率(%)=EBIT/营业收入合计100%EBITDA利润率(%)=EBITDA/营业收入合计100%总资产报酬率(%)=EBIT/平均资产总额100%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平均所有者权益(含少数股东权益)100%,35,2.5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现金流是偿债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要关注现金流量的规模和结构,判断收入及利润的现金实现质量。

重在分析持续稳定的现金流,通常是经营现金流。

对于经营现金流的分析要分析现金流入量、流量净额的波动情况;同时要分析现金流入量、现金流量净额、留存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的规模大小及其对债务的保障程度。

对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分析要考察近几年的投资支出情况,对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要分析其来源并谨慎判断其稳定性,对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分析要结合企业近几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的变化情况判断企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

36,2.5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常用指标计算公式:

留存现金流=经营性净现金流-当年的股利分配自由现金流=留存现金流-必要的资本支出现金收入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100%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00%,37,2.5企业财务状况,偿债指标分为短期偿债指标和长期偿债指标。

对企业短期偿债指标分析,首先考察可变现资产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其次要区分短期债务周转和偿还的概念,在分析短期资金周转能力时可以考虑经营性现金流入量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如果是分析短期债务偿还应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

对于长期偿债指标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资产和盈利对于长期债务和利息的保障程度。

一般情况下,盈利对债务和利息的覆盖倍数越高,则长期偿债能力就越强。

偿债指标的表现只是偿债能力的数量化表现,要全面考察债务偿还能力除了关注偿债指标表现以外,还需关注融资能力、或有负债的影响。

38,2.5企业财务状况,偿债指标常用指标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倍)=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倍)=(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倍)=(货币资金+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倍)=EBITDA/(费用化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经营净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费用化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经营净现金流动负债比(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经营净现金负债比(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39,2.6外部支持,能获得外部支持的企业在业务发展方面能获得较高的便利性,同时企业发生危机时也容易度过难关。

企业所能获得的外部支持一般包括来自股东的支持、来自上级主管单位或部门的支持,以及来自政府的支持等。

分析时从支持方实力、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历史获得支持情况三个方面来判断。

如果是股东支持,支持实力方面要考察股东在经营与竞争能力、财务等方面的实力;支持的可能性方面要分析企业在股东整个业务体系里面的地位;历史支持方面主要是分析过去股东对企业的支持情况和具体支持的内容和力度。

如果是政府支持,在支持实力方面主要考察政府财力;在支持可能性方面要分析企业业务的公益性和有关支持的政策文件;在历史支持方面主要考察补贴、资产划拨、资金拨付方面的历史情况。

40,第三节、金融机构信用评级要素,金融机构评级主要包括银行评级、证券公司评级、保险公司评级、财务公司评级、担保机构评级等,由于各种金融细分行业的行业特征差异较大,其评级时所采用的评级要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详细介绍商业银行信用评级要素,同时简要介绍保险公司、担保机构信用评级要素。

41,第三节、金融机构信用评级要素,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信用评价主要围绕自身信用风险评价和外部支持评价展开,其中自身信用风险评价要素包括

(1)运营环境、

(2)管理与战略、(3)规模与市场地位、(4)业务经营、(5)风险管理和(6)财务状况。

42,3.1商业银行-运营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和监管环境。

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参照工商企业对应的宏观经济环境内容。

行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商业银行业在经济环境中以及在金融行业中的地位及变化趋势,二是行业内部格局以及变化趋势,三是行业整体信用品质表现。

行业地位主要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银行业资产规模、银行业市场份额等指标;竞争格局主要分析机构数量、各类机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等指标;行业整体风险主要分析全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存贷比、超额备付金率、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等指标。

监管环境因素重点分析行业监管体系的完善程度、当前的监管政策及变化趋势对行业风险控制和盈利能力的影响。

43,3.1商业银行-管理与战略,主要包括公司治理、公司管理、人力资源和战略规划。

分析参照工商企业管理与战略的相应内容。

44,3.1商业银行-规模与市场地位,分析时主要关注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资本规模、存贷款市场占有率、行业地位等。

45,3.1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主要包括经营区域分散化、收入的稳定性与多元化。

经营区域分散化分析时主要关注商业银行的经营区域、网点数量及分布情况、贷款的区域分布情况等。

收入稳定性及多元化分析时主要关注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收入占比、业务构成的变化趋势、收入变化情况及稳定性等。

46,3.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分析其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程度、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实际执行与制度要求的一致性,主要考察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考察指标主要包括不良贷款率、贷款迁徙率、贷款集中度(含行业、客户、区域等)、客户信用等级分布、拨贷率、拨备覆盖率、债券的品种、信用等级分布、行业分布等。

流动性风险管理考察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性比例、存贷比、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商业银行在各个时点的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平衡状况等。

47,3.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考察指标主要包括主要考察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利率风险敏感度定量指标。

操作风险管理考察指标主要包括近几年有无受到监管当局通报批评、有无大案要案发生、平均涉案金额等。

48,3.1商业银行-财务状况,主要分析会计信息质量、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

会计信息质量主要考察审计机构的从业资质、审计结论、商业银行变更审计机构的频率及原因,商业银行会计政策、财务估计的变更频率及原因,商业银行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报表编制的规范性、报表披露的透明性等。

资产质量评价是在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评价基础之上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投资资产质量和其他资产质量的整体判断,主要关注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形成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拨备覆盖率、拨贷率、不良资产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交易性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净利润、可供出售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所有者权益等。

主要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不良贷款比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总额100%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准备金余额/不良贷款余额100%,49,3.1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主要考察收入增长率、收入结构、净息差、成本收入比、拨备前营业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加权风险资产等。

主要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收入比=经营费用/(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拨备前营业利润率=拨备前经营利润率/平均总资产100%资本充足性分析时主要关注其资本充足性水平及资本的构成、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和渠道的稳定性、银行资本水平及资本补充计划与年度经营目标的匹配程度。

主要关注的指标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资本积累率等。

主要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50,3.1商业银行-财务状况,流动性主要考察备付金比例、流动性比例、流动性缺口、存贷比、中长期存贷款比例、拆入资金比率、核心负债依存度、三个月以上负债/负债总额等。

主要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存贷比=存款余额/(贷款-贴现)融资结构比例=平均存款余额/平均负债余额中长期存贷款比例=余期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期)中长期贷款期末余额/余期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期)中长期存款期末余额。

51,3.1商业银行-外部支持,外部支持的考察主要从外部支持的可能性和支持方实力两个方面进行。

政府对商业银行的支持分为系统性支持和特别支持两类。

系统性支持是指中央政府负有保护金融和经济体系的责任,在银行业陷入危机的时候,政府为了维护整个金融和经济体系的信心必然会向银行业提供的系统性支持。

特别支持是指,政府可能对单个商业银行提供特别支持,包括注入资本金、购买或担保问题资产、资产置换、提供短期流动性等。

支持可能性取决于该银行的重要性、承担政府职能情况、是否有政府股东。

商业银行的股东(除政府股东外)所能提供的支持同样也包括注入资本金、购买或担保问题资产、资产置换、提供短期流动性等。

股东能否在商业银行发生危机时提供支持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对其的重要性。

支持方实力取决于支持方能够调动的资源,一般来说,政府实力强于一般企业股东,中央政府实力强于地方政府。

52,3.2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保险业务和投资业务,在保险业务领域主要面临赔付风险和退保风险,在投资业务领域则主要面临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53,3.3担保公司,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而言,代偿风险是其业务运营的重要风险。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