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467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岳阳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岳阳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岳阳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岳阳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岳阳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阳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

《岳阳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岳阳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doc

岳阳市2008-2012年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石油和化学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008-2012年将是我市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升级和总量扩张的关键时期。

我市要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充分发挥石化工业基础优势,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体系,以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市的主推动力,把岳阳建设成“两带”(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两圈”(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之间的大型石化工业基地。

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特编制《岳阳市2008-2012年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我市石油和化学工业已基本形成从炼油加工到下游合成材料、橡胶加工、精细化工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之一。

现有从事化工和配套产业的企业150多家,总资产达到175亿元,从业人员近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000余人,科研设计单位7家。

(1)产业已有一定规模,但资源不足的问题明显。

2006年我市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428.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占全省化工总产值的48%。

主要产品产量:

加工原油568万吨,汽煤柴三大成品油351万吨,液化石油气74.6万吨,合成氨38.6万吨,聚丙烯21万吨,己内酰胺10.8万吨/年,环己酮7.4万吨、锂系聚合物17.8万吨、环氧树脂4万吨、炼油催化剂4.7万吨,全年商品总量750万吨,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是国内最大的锂系聚合物(SBS、SIS、SEBS)、环氧树脂、氯丙烯、环氧氯丙烷、商品环己酮、炼油催化剂生产基地。

但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石化产业群相比,我市的石油和化工产业规模偏小,原油加工能力和资源总量的不足,是制约我市石油和化工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

(2)行业体系特色显著,但产品结构有待调整。

我市石油和化工产业已形成的行业有石油炼制、炼油化工催化剂、化工、化纤、合成材料、农药、化肥等,品种之全,是中南地区之最,全国化工行业也是少有。

其特点主要是以非乙烯线路为主导产品的特色化工发展之路。

但石油和化工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合成材料、工程塑料、基本有机原料、合成纤维原料、芳烃和烯烃类原料生产规模小,特别工程塑料和基本有机原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中石化企业占主导,地方化工发展亟待提速。

中央直属石化企业——巴陵石化和长岭炼化,多年来一直在我市乃至全省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支撑石化产业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支柱产业的主力军。

过去国家大型石化企业走大而全的道路,产品结构和工艺路线趋向于企业内部自成体系,通过产业链带动地方石化工业发展不够。

近几年,大型石化企业改制,涌现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如三生化工、凯美特、中创化工等,这部分企业虽然规模很小,起步较晚,但大都具有资源、技术、人才的优势,充满活力,已经成为岳阳石化工业发展的生力军。

但尚未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地方石化企业,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显著。

(4)石化企业创新能力强,但对地方的支撑作用有待强化。

我市石化行业具有非常雄厚的科研实力,创新能力强。

主要体现在科研设计力量强;科技成果水平高;拥有多项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如特种分子筛制备、锂系聚合物及催化剂、己内酰胺成套新技术、醋酸酯系列产品生产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等。

但石化科研单位过来主要是为大厂配套,与地方经济和整个石化产业链的结合不紧密,对地方企业的技术支撑作用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2、产业优势。

岳阳石油和化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内已形成了明显的产业优势。

(1)规模及产业体系优势。

三十多年来,岳阳化工已基本形成石油炼制与加工、化肥、农药、有机化工基本原料、三大有机合成材料、精细化工、化工机械和化学清洗等25个行业,能生产近200种化工产品,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技术优势和炼油化工一体化的生产格局。

石油炼制、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及催化材料生产体系逐渐完备,具备一定的配套能力,有利于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及推广。

锂系聚合物(SBS、SIS、SEBS)、环氧有机氯、己内酰胺和商品环己酮、炼油催化剂在国内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量,邻甲酚醛特种环氧树脂和功能性粉末涂料用环氧树脂填补了国内空白。

(2)丰富的资源优势。

①原材料资源:

原油加工能力达到700万吨/年,目前拥有21套炼油化工生产装置,“十一五”规划区域内炼油能力达100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能力600万吨/年,焦化处理能力120万吨/年,催化重整能力70万吨/年。

可提供30万吨/年三苯、130万吨/年液化气、4.5万吨/年乙烯资源、10万吨/年硫磺、16万吨/年硫酸、15万吨/年重芳烃。

区域内还有14000吨/年氢气资源可供利用。

②市场资源:

区域内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其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工原、辅材料和化工催化剂、助剂,为发展地方化工和精细化工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市场,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推广提供了高水平的工业化示范基地。

(3)技术和人才优势。

我市石油和化工企业长期坚持走科技进步引领企业发展的道路,加强了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

拥有专利申请334件,授权专利114件,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50项。

年产1万吨SBS成套技术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项目获2005年国家发明一等奖。

“7万吨环己酮氨肟化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锂系聚合物“SEBS成套技术开发”项目、“仿生催化氧化制环己酮项目”、“用于清洁生产的烃类选择氧化催化新材料”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环己烷富氧氧化制环己酮技术开发”试验属国际首创并即将得到应用。

(4)体制优势。

最近几年中石化集团公司,加大了内部资产重组、分流改制的力度,将一些人员和技术从母体分离出去组建新的公司。

长炼的四大科研院所(技术中心)都已改制为民营科技型企业,我市现有石化改制公司22家,都从事与石油化工相关联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这些企业既利用了大厂的技术人才优势,又通过股份改造变成民营科技型企业,具有一定的体制优势,能够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岳阳石油化工的生力军。

(5)交通区位优势。

岳阳具有水陆交通优势。

以京广线和长江、洞庭湖黄金水道为枢纽,南北贯通广州和北京,东西连接上海和重庆,顺四水可深入湘黔腹地,城陵矶万吨外贸码头可通江达海。

具备各类生产要素大进大出、大集大散的优势。

(6)化工园区格局已现雏形。

岳阳化学工业布局结构经过初步调整,已形成了岳阳纸业、云溪工业园、巴陵石化、长岭炼化、临湘儒溪农药化工产业基地沿长江化工走廊,加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即四厂区三基地的基本格局。

四厂区主要是中央和省属企业的分、子公司或改制分流企业。

云溪工业园定位精细化工园区,建设总体进展良好,一些国内外化工企业纷纷进驻。

临湘儒溪农药化工产业基地以亚洲最大的光气生产装置和享誉国内的氨基甲酸脂类农药为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化工新材料和化工机械也渐成气候。

3、制约因素。

(1)原油资源不足。

目前1000万吨/年大型炼化项目已基本确定,但与国际国内大型石化企业的原油加工量相比仍然偏小,而今后若干年内再增加原油加工量的可能性减小。

(2)上游项目产业链带动效应发挥不够。

我市中石化企业从上游炼油、到下游化工、催化剂以及配套公用工程等自成体系,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不够。

现有产品结构(基本有机原料、芳烃和烯烃类原料等生产规模小)制约了大型石化上游产业向本地其他企业扩散下游加工产业,产业链有待延伸。

(3)环境保护和治污压力大。

石油和化学产业是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的行业,即使采取先进的环保措施使废水、废气的排放达标,但排放总量直接受区域环境总容量的制约。

(4)民营科技型石化企业创业平台还需完善。

民营科技型石化企业创业还缺乏有效的引导、扶持和孵化机制,融资担保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还很薄弱,民营科技型石化企业尚处于自由发展阶段,石化基地的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还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5)市属化工基地和园区发展缓慢。

发展地方石油化工,很多项目需要大运输、大系统(水、电、蒸汽、火炬、储罐、消防、氮气等)、大排放,我市尚没有这样的市属石化基地;云溪工业园定位为“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发展前景可观,但目前暂不具备承接大型化工项目的基础条件,即使仅仅发展精细化工,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远远不够,发展速度缓慢,贻误招商和发展机遇。

(二)发展环境

1、世界化工业发展趋势。

(1)跨国公司加快全球范围内重组并购和业务整合。

世界石化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跨国公司间竞争激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石化工业开始了以资产重组、突出核心业务,从资本集约走向技术集约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结构调整。

大型石化企业间联合重组,造就了新一代巨型石化跨国公司,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技术和市场的控制力不断增强。

(2)新的投资向资源地和市场容量大的地区转移。

国际石化跨国公司积极向拥有丰富资源和广大市场的亚洲地区国家拓展,利用其资金、技术、产品和服务上的优势,提高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

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资金实力,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资源或庞大的市场,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生产装置。

我国和中东原油生产国是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地区。

(3)放松技术转让限制。

国际石化跨国公司都拥有各自竞争优势的专有技术,借以确保其在核心业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近来,跨国公司为占领目标市场,在跨国投资和合作上逐步放松了对其专有技术转让的限制。

(4)环保和清洁生产受到普遍关注。

“健康、安全、环保”已成为国际化工界的共识,跨国公司普遍重视开发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生产环保型产品,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投资新项目不仅考虑质量和生产成本,同时也非常注重环保和清洁生产。

2、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趋势。

(1)国内市场需求强劲。

我国石油和化工市场处于快速成长期。

目前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只能满足国内市场60%的需求,乙烯当量消费自给率只有43%,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基础原材料产业的石化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专家预测2005到2010年期间,我国化工产品需求的增长将超过GDP的增长,高档润滑油、高等级道路沥青、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烯烃、芳烃、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纤单体、增塑剂和钾肥等产品,国内供应能力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产业发展向园区集聚。

近几年各地区纷纷借鉴国外化工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园区化发展道路。

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按照化工流程科学布局上下游加工装置,上游装置与下游装置原料直供,对区内基础设施、物流设施、三废处理设施、交通运输、信息通讯设施和供热、供气等公用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降低石化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成本,营造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

走园区化发展道路是我国石化工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模式。

(3)投资主体走向多元化。

我国正在逐步兑现入世承诺,国内外投资者将享受相同的国民待遇,并将逐步解除对竞争性行业投资限制,投资主体将走向多元化。

预计今后外国资本、民营资本和金融资本组成投资财团在我国化工项目建设中将起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石化工业,除个别特殊领域,多元化投资机制已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态势。

(4)资本和生产要素流向具有竞争力的地区。

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外国资本和国内资本将继续流向经济发达、市场活跃、投资环境较好的华东和华南地区以及沿海地区。

同时,发达地区的投资者或企业也在将市场成熟、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向能源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内地和西部地区转移。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顺应发展趋势,重点实施“44710”工程。

即以炼油、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为重点;重点布局四大化工基地;发展七大领域:

炼油、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煤化工、农药化工、生物化工;优先发展十大产业链,即炼厂气体加工、环保溶剂、锂系聚合物(SBS、SEBS、SIS)加工、有机氯产品和环氧树脂加工应用、工程塑料产业链、合成树脂加工产业链、工业催化剂及助剂产业链、煤化工产业链、光气化工及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生物化工产业链。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总量扩张和产业升级。

(二)总体思路。

“扩大炼油与石油化工,做强化工新材料,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煤化工和农药化工,启动生物化工。

1、扩大炼油与石油化工:

以1000万吨/年大型炼化项目为契机,集中建设一批大规模装置,扩大生产能力,提升炼油加工水平和效率;优化炼油产品结构,提高柴汽比例,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和清洁油品的产量;完善原油输配送体系和成品油管网建设,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炼厂气和芳烃总量,扩大有机原料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综合配套。

2、做强化工新材料:

进一步扩大锂系聚合物(SBS、SEBS、SIS)、环氧树脂、聚酰胺、聚丙烯和催化材料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配套、深加工和改性产品,适时发展聚碳酸酯和氯醇橡胶。

3、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煤化工和农药化工:

充分利用炼厂气、芳烃、有机氯和合成气资源,走煤化工与光气化工以及氯碱化工相结合的道路,进行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生产,以得到多种具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大力发展纸化学品和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

4、启动生物化工:

以发展大农业和酶制剂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周边地区的农业优势,抓住高油价时代的历史性机遇,发展生物柴油,促进农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产业经济总量效益显著提升。

2012年,全市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税金46亿元,年均增长15%。

炼油能力达到1000万吨、汽煤柴油品达650万吨/年,合成材料100万吨、有机化工原料100万吨、精细化学品50万吨,化肥160万吨。

2、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以长江沿岸集中布局大型化工企业,其生产总量占全市化工的90%左右。

力争形成年销售额超300亿元的企业2户,20亿元的2户,10亿元的10户。

3、行业产品结构明显优化。

炼油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炼厂气比例进一步提高,形成以炼厂气为主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的规模和品种进一步丰富,改性和深加工达50%以上,形成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离子膜烧碱占烧碱总量的70%,形成以有机氯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将煤气化装置中产生的合成气(CO+H2),进行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生产,得到多种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如甲醇、醋酸、醋酸乙烯等);光气装置优势进一步发挥,农药化工渐成气候。

4、技术进步取得显著成效。

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争取获得专利申请200件,授权专利140件,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20项;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有明显改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废水排放达标率95%;固体废物处置综合利用率7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SO2排放达标率95%。

使我市石化工业在总量规模、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迈上新台阶,成为我国锂系聚合物、环氧树脂、环氧有机氯系列产品、商品环己酮、己内酰胺、炼油催化剂六大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三、产业发展重点

(一)重点发展的行业和技术。

要积极推广、开发和应用石油和化工产品新技术,逐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生产技术,提升我市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体技术水平,逐步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基础原料工业,又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同时也是对环境污染较大的行业,因此还须大力发展化工生产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技术。

继续探索和发展化工工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节水与降耗为主体的“永续利用链”、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的“环保产业链”。

大力开展对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开发研究,在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上取得新突破,将工业废弃物“变废为宝”,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将煤炭资源、废渣废水“吃干榨尽”,整个园区共同组成一个生态工业产品链,做到多业并举,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形成生态经济区,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企业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

(二)重点发展的产业链和产品。

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结构调整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目标,2008-2012年我市化工工业重点发展炼厂气体加工、环保溶剂、锂系聚合物(SBS、SEBS、SIS)加工、有机氯产品和环氧树脂加工应用、工程塑料、合成树脂加工、工业催化剂及助剂、煤化工、光气化工及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生物化工十大产业链。

(三)重点园区建设。

我市化工现呈“一点一线”布局。

一点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和化工机械,一线从市区沿洞庭湖、沿长江往北经城陵矶达临湘儒溪形成沿江化工产业带,云溪工业园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石化物流产业,临湘儒溪农药化工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农药。

1、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化工新材料和化工机械为基本产业发展方向,采用国内外最新技术,重点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提升化工产业档次。

近期重点发展聚合物改性及深加工。

2、三厂(巴陵石化、长岭及岳阳纸业)化工区。

重点发展重化工、纸化学品及石化物流产业。

利用大厂拥有的沿江泊位多、吞吐能力大的石化产品专业码头以及松阳湖新港区的优势,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石化、液体化工产品中转储运大型物流仓储商贸业。

充分利用大型化工企业的资源、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发展重化工及其延伸的精细化工产品,并发展壮大地方化工企业。

3、云溪工业园。

云溪工业园作为湖南省唯一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以精细化工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

利用大型石化企业的资源供应,实现大厂与区内企业能源集中供给、原料互供、三废集中处理、物流等公用设施共享,在巴陵石化公司、长岭炼化及岳阳纸业周边拓展工业区,促进中省企业和地方的融合。

根据云溪精细化工已有基础和技术优势,按照“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帮助企业改组改制,新组建10—15家年产值过5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充分利用和整合大厂现有人才和技术资源,建立云溪精细化工发展人才与技术服务平台。

规划建立石化产品交易中心,为生产厂家和客商了解市场需求及价格动态,进行化工产品的交易提供便利。

园区建设从2005年开始启动,通过产品升级、产量扩展,化工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规划到2010年总投资800亿元,基本建成化工区。

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实现税收4亿元。

园区内精细化工率达到50%。

4、临湘儒溪农药化工产业基地。

临湘儒溪农药化工产业基地是“八五”期间化工部定点建设的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生产基地,已发展成为以氨基甲酸脂系列农药为主导产品,辅以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四大类30多个品种,尤其拥有联合国备案亚洲最大的光气生产装置,便于发展扩大光气系列产品。

预计5年内工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创利税2.5亿元以上,10年内工业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创利税5.2亿元以上。

四、产业发展对策

(一)合理规划布局,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从生态学和经济学两个方面对对我市石油化工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保证我市GDP的高质量增长。

做好化工基地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规划,各化工基地都要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统一排放,实时监测。

树立大化工发展战略,建设岳阳沿江化工产业带,积极承接国际、沿海化工产业转移,引导化工产业资源向我市沿江化工基地集聚。

以现有的中直石化企业和园区为节点,形成我市沿长江走向,连接巴陵石化-岳阳纸业-云溪工业园-长岭炼化-湖南化工农药产业基地的宽10公里长40公里的沿江化工产业带。

待条件成熟时,将位于市区及附近的化工、制药企业转移到化工基地及园区,实现规模和技术的提升,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改善市区环境。

充分利用湖南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品牌,进一步拓展领域,提升层次,完善配套,做大做强云溪工业园。

在中省企业周围建设化工基地,为石化资源的深加工、大厂改制企业的发展和科技人员的创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发展地方石化产业。

(二)推进中省企业的总量扩张和改制发展,建立与国内外大型石化集团战略合作。

积极推进和协调1000吨/年大型炼化项目的开工和建设,确保如期建成投产。

加强服务,支持石化改制企业的创业和发展。

进一步加强岳阳市与中石化的友好合作,争取中石化在政策、资源上对我市石化工业的倾斜和支持,争取部分石化产品资源留在岳阳发展石化改制企业和地方化工。

建立与国内大型石化集团和国际石化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抓住国际、国内石化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推介我市沿江化工产业带,争取国内三大石化集团和国际石化跨国公司对岳阳化工基地的投资。

建立市、区、中省企业联动协商机制,协调解决改制企业发展、资源利用及产业发展的问题,成立石油及化工行业协会,定期研究石油及化工行业的动态、发展趋势、市场容量变化及对策。

(三)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善化工科技型企业创业环境。

加快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和提升服务,降低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成本。

建设化工技术服务平台。

建立分析测试基地和精细化工中试基地,促成石化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

发挥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组建向社会提供科技信息、行业标准、成果交易的化工技术服务平台,与国家化工科技和行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实现匹配互动。

建立融资担保体系,为化工科技型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培育一批化工龙头企业。

(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行业关键技术开发。

加大研发投入。

鼓励企业加大对化工新技术、新产品和装置改进的科技开发投入,逐步提高研发资金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2-5%。

完善研发机构。

鼓励有一定经济规模和产品优势的化工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我市具有优势的化工领域扶持建立5家以上的国家级、省级化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5个博士流动站,成为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的龙头。

支持关键技术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

市科技三项费用要适当加大对化工重点行业关键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支持化工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要支持化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市重点装备企业开展石油、化工技术装备开发,参加石油、化工重点项目工程投标。

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形成生态经济区。

(五)完善区域产业发展配套,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和化工综合物流。

适当扶持、鼓励竞争、规范生产服务业行为。

随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中间需求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生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一、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技术研发、商务服务、物流等服务业的支撑。

政府要合理划分服务业的竞争性和公益性行业,营造适合各类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竞争环境。

加快推进生产服务业的开放,进一步拓展生产服务业发展空间。

通过扩大开放,促进生产服务业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组织形式以及服务品种的创新,促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的引进;促进和培育生产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形成。

要根据化工产品及其他主要物流品特性,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物流技术和服务标准,改善、完善物流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加工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建立起完善的物流硬件配套基础。

加快建设和完善物流结点设施(货站、货场、仓库、转运站、配送中心等),充分利用和完善原有站、库,并重点加强对不同运输方式交汇或转换节点及指挥调度、通信联系等枢纽设施的建设,统筹安排建设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形成配套协调、运输流畅的物流枢纽。

编制单位:

岳阳市科技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