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5066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docx

最新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

2018年上海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试卷

2018.3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为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神话的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却是认识古代文明的重要线索之一。

有的神话还成为部分民族源起的因子。

下列属于此类的是()

①“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淮南子·天文》)

②“姜嫄出野,见巨人迹,……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及期而生弃。

”(《史记·周本纪》)

③“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玄鸟》)

④“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淮南子览·览冥训》)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流经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孕育了古代的埃及文明。

它的基本流向是()

A.自东向西B.自南向北C.自北向南D.自西向东

3.雅典早在公元前500年就已推行民主制度和共和政治,由民众推举议会代表来实行管理,是为世界议会民主制的起源。

英文democracy(民主)一词,就由希腊文的demo和kratos合成。

demo与kratos含义为()

A.人民管治B.君主管治C.人民服从D.君主服从

4.根据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现状,伊斯兰教创立伊始就大力宣扬“安拉”是唯一的神,反对偶像崇拜,并要求半岛各部落放弃各自的神,顺从真主安拉。

这种主张最有利于()

A.经济的发展B.圣城的权威

C.民众的和谐D.半岛的统一

5.下列图示所显示的西欧封建制最终确立的时间应是()

公元400年公元600年公元800年公元1000年公元1200年

A.B.C.D.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

”斯塔夫里阿诺斯有此认识主要是因为儒家思想()

A.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B.强调“德治”“君轻民贵”

C.强调“仁”和“仁政”D.“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7.赵国大儒荀卿曾出游各国,据他所记当时的秦国:

“其生民也狭厄,其使民也酷烈。

……忸之以庆赏,猶之以刑法,使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

厄而用之,得而后功之,攻赏相长也。

……是故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

”荀卿认为造成秦国巨变的举措是()

A.门第等级B.重农抑商政策

C.军功授爵D.推行郡县制度

8.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宰相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缓和矛盾,缓解社会危机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9.王安石认为解决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现状的办法举措是()

A.“因天下之力以生产天下之财”B.“摧制兼并”,阻抑“侵牟”和“蚕食细民”  

C.“为之修其水土之利”D.“清查瞒田”并“据其纳税”

10.文学艺术作品是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具体.形象的反映。

辛弃疾在《贺新郎》(送杜叔高)词中写道: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叹夷甫诸人清绝!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词中“南共北,正分裂”的局面始于()

A.陈桥兵变B.靖康之变C.澶渊之盟D.蒙古西征

11.《明史职官志》记载大学士的基本职责为:

“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材料所示明代内阁()

A.享有出纳政事的行政授权B.是君权高度强化的派生物

C.负责处理奏章.统率六部D.延续君臣面议政事的传统

12.“伊丽莎白女王鼓励私掠船.海盗,像雷利和德雷克以及其他的人去扩大英国贸易,开拓殖民地,……甚至袭击西班牙的贸易。

……因此,如果他们和西班牙发生冲突,女王可以否认他们和她有关,并且说他们是违反政府的官方政策的。

这样一来,女王可以不牵扯到一些海军行动,但是却积极鼓励他们,因为她把它看做发展国家的一种方式。

”(选自《大国崛起》)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伊丽莎白女王因此获利支持新航路的开辟

B.伊丽莎白女王支持重商主义加强君主专制

C.伊丽莎白女王因此强化集权镇压英国革命

D.伊丽莎白女王因此主张取消城市自治裁抑贵族

13.文艺复兴是西方世界对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思想的回溯和振兴,同时具有反对封建神权,宣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历史内涵。

以下言论最有可能出自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的是()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君主可效法狐狸与狮子,诡诈残忍均可兼施

C.人无不生活在枷锁之中D.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4.下列发生在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拿破仑帝国建立②颁布《人权宣言》③攻占巴士底狱④三级会议的召开

A.③④①②B.④②①③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15.数字在带给我们有关历史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昭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质。

1854—1856年间,某国的进出口贸易量占世界总量的25%,其中出口原材料占7%,食品占8%,工业制造品占85%。

由此推断其最有可能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A.关税保护政策B.贸易保护政策

C.殖民扩张政策     D.掠夺大国强权政策

16.右图漫画所示,形象地说明了()

A.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文明开化

B.俄国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大量农奴

C.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经济发展

D.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存在局限

《《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文明”》

17.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

“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世界,谁就应当管理世界……”对材料思想体现最恰当地是()

A.放弃中立参加一战B.召开华盛顿会议

C.签订《凡尔赛和约》D.提出“十四点原则”

18.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

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的关系严重恶化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C.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19.二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核武器产生有利于世界和平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打破

C.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D.美苏核竞赛给世界带来和平

20.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期间,图一中的场景发生在图二的()

A.①B.②C.③D.④

21.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

这一状况的改变与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

A.信息技术B.原子能技术C.激光技术D.航天技术

22.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海洋文明——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B.独立战争——《独立宣言》——《解放宣言》

C.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D.全球性问题——能和生态环境——《京都议定书》

23.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只记载“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

而不能使后人“鉴以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

这说明()

A.梁启超注重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梁启超全面否定旧史观,提倡新史观

C.梁启超强调修史论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D.梁启超注重史学观点与民主革命关系

24.右为清朝晚期渤海及附近地区被迫开放的口岸和外国强占“租借地”的示意图,图中英国强占的“租借地”是()

A.①B.②C.③④D.②④

25.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认识最为准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开端B.符合革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D.结束了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26.观察下表,导致中国关税增收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28

1929

1930

1931

收入

1.34

2.45

2.92

3.88

(关税收入情况,单位:

亿元)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国家实现统一B.改订新约,中国关税逐渐自主

C.红色政权建立,根据地经济蓬发展D.北伐胜利,中国政局趋向稳定

27.依据右图所示内容判断该报纸发行的时间应最接近()

A.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五月

B.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月

C.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五月

D.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十月

28.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下列春联中,反映我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D.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29.建国60年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波折。

下面示意图,引起粮食产量前后起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各级政府的重视保障

B.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

C.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D.产品质量和国际市场需求

30.2018年18月10日,参加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香港代表团举行授旗仪式,港协暨奥委会会长霍震霆将特区区旗颁授给港队成员鼓舞士气。

请问他颁授的是哪一面旗帜?

()

以下每小题为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竹书纪年·前篇》撰述:

神农“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日历,辨水泉甘苦。

”另外人们在山东嘉祥县的汉代画像石上也发现了神农耕作像(如右图示)。

综合材料得出的结论是()

A.神农其人其事可能编造不可深信

B.神农的故事完全是真实的可信的

C.是否有神农其人尚不能完全确定

D.求证神农其人其事有待深入考证

32.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

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

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

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文明改变了中国的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并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多元特征

D.民族工业的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33.罗斯福认为:

“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照顾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

”在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一定补贴B.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机会

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D.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

34.狄德罗等人所编撰的《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中最畅销的著作之一,然而其昂贵的价格往往使广大的农民和工匠望而却步,因此《百科全书》的主要读者依然是传统的精英阶层:

以法官为首的穿袍贵族.律师,商人,军官,医生,牧师等等。

以下理解最为确切的是()

A.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仅仅局限于法国的中产阶级之中

B.传统社会精英是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争取的主要对象

C.不能过高估计《百科全书》对传播理性等观念的价值

D.《百科全书》销售状况一定程度反映启蒙运动的影响

35.下文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内容。

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美苏两国已经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出现并加剧

C.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美苏冷战格局中孕育新生力量

 

二.非选题(共75分)

36.民主政治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

希腊是哲学的故乡,三位希腊先哲都与雅典有关: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而亚里士多德先在雅典学习,后在那里讲学,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材料三:

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

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

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四:

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

……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

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

(1分)材料二的现象与材料一有无联系?

说明理由。

(1分)

⑵材料三中英国议会地位及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⑶以法国和中国的史实说明材料四中欧洲国家与非欧洲国家在政治层面的“巨大差别”。

(4分)

37.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兴盛衰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选官制度的制订和实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内容和方式不尽相同,其发展和完善在古代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叙述中国古代自汉朝至清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

(13分)

38.明治维新

材料一:

“最迫急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浦港。

”——明治元勋木户孝允1869年初的一封信

材料二: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材料三: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1874年《关于置产兴业建议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⑴材料一所反映的明治维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分)

⑵材料二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举措?

(1分)实质是什么?

(2分)

⑶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思想?

(1分)在其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⑷综合材料,谈谈你对明治维新特征的认识。

(7分)

39.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西学东渐是西方学术思想和科学文化在中国及东亚各国传播的历史过程,虽曾因各种原因一度造成这一趋势的中断,但无疑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材料一:

利玛窦向万历皇帝进贡的古钢琴

 

材料二:

“江南制造局中尚译有科学书籍二三十种,李善兰.华蘅芳.赵仲涵等任笔受。

……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欲求知识于域外,则以此为枕中鸿秘。

盖‘学问饥饿’至是而极矣。

——梁启超

材料三:

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洋务运动仅此于工业的重要内容。

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

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取消后者,但由于它们的存在,保守的封闭圈子毕竟出现了缺口。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⑴材料一、二分别于发生什么时代?

列举一件其年代中西学东渐的事例。

(4分)

⑵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归纳两个时期西学东渐的主要差异。

(6分)

⑶根据材料三,归纳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分)

40.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1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图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示意图

 

图3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图4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经席卷世界,各种生产要素都在通过市场的手段实现配置,各个国家也通过市场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与资源。

自由贸易机制广泛建立,中国也融入其中,在世界各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也已经通过和平.合法的方式走向全世界,在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福了世界人民。

——《复兴之路》

材料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报告指出:

发展中国家解决温饱需要130亿美元,而欧美国家每年饲养宠物的支出为170亿元;发展中国家妇女正常生活需要120亿美元,相当于欧美国家妇女每年购买香水的费用;1975~1997年发明治疗热带传染病新药仅有13种,而同期却发明了1223种减肥新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⑴图1-图4,分别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哪些阶段?

(4分)

⑵图2、图4阶段中,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有何差异?

原因是什么?

(4分)

⑶材料三所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2分)

⑷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5分)

 

2018年高三调研卷(历史)答案

2018.3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1.B2.B3.A4.D5.D6.A7.C8.D9.A10.B

11.B12.B13.B14.C15.C16.D17.D18.B19.C20.C

21.A22.D23.C24.B25.B26.B27.C28.A29.C30.A

31.D/AC32.C/AB33.B/AC34.D/BC35.D/BC

二.非选题(共75分)

36.民主政治(10分)

⑴途径:

通过思想家(或其著作)流传。

(1分)

有联系。

希腊哲学的繁荣是在民主制度的保障之下出现的。

(1分)

⑵变化:

议会由王权的御用工具,转变成执掌立法大权;

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工业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政治权利。

(2分)

主要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和议会改革的进行;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人运动的推动;社会立法的实施。

(任意两点得2分)

⑶中国:

仍维持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虽然洋务运动开始了强国御侮的探索,但以器物层面为主,并未涉及制度层面的探索。

(2分)

法国: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年颁布宪法,法国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2分)

37.选官制度(13分)

汉代推行察举制(1分)和征辟制。

以德.性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1分)由此否定了世官制。

鼓励士人重视节气,促使社会风气淳朴。

(1分)但以官取士,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等现象。

(1分)

魏晋南北朝推行九品中正制。

(1分)以德才和门第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1分)由此出现了世家大族把持用人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2分)

隋至清推行科举制。

(1分)以考试成绩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1分)由此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1分)但明清之后,采用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1分)阻碍了社会进步。

(1分)

38.明治维新(15分)

⑴目的:

对外扩张。

(1分)

⑵内容:

地税改革。

(1分)

实质: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制,纳地税表明从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

(2分)

⑶思想:

鼓励城市和农村发展工商业。

(1分)

措施:

破除关卡.行会制度,允许人民自由择业,嘉奖贸易。

(3分)

⑷认识: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改革进程中努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时积极对外扩张。

(2分)

这一改革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分);此后日本展开修约运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目的,从而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脱亚入欧”成功。

(2分)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成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

(2分)

39.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12分)

⑴材料一:

明末清初(1分);利玛窦.徐光启翻译西书,汤若望等天文仪器.历法的引进等(1分)。

材料二:

清末民初(1分);洋务运动开始在全国开办新式学堂,留学生和使臣归国后将所见所闻撰写成文字,严复翻译《天演论》等(1分)。

⑵每一不同点给2分,共6分。

内容不同:

(绘画.历法.数学等文化学术方面——坚船利炮.科学.制度等)

目的不同:

(单纯的个人兴趣——救国救民)

影响范围不同:

(局限在宫廷和上层官僚——逐渐扩展到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并影响民众生活)

途径不同:

(主要由传教士带来西方的知识——官方.民间设立译书机构.留学生等)

⑶物质文明:

西学用于军事.工业.城市生活改善了物质生活和生活方式(1分);

精神文明:

西学用于思想文化,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文化,改变了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1分)。

40.经济全球化(25分)

⑴一是新航路开辟后的萌芽阶段;二是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的确立阶段;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或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的发展阶段;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或苏联解体后的高潮阶段。

(4分)

⑵图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从清统治者的夜郎自大,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到受到西方侵略,被迫打开国门,被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

(2分)

图4: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地位.综合国力提高,主动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2分)

⑶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巨大;全球经济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2分)

⑷认识:

参考角度: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视角:

能够从经济全球化产生.发展,及其影响中提炼出观点。

(3分)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

经济全球化,促使发达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的世界格局形成,加速了西方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

殖民地半殖民地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经席卷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国际分工更加扩大,自由贸易机制广泛建立。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

经济全球化,促成了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规范化运作,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大,发达国家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急需解决,在国际贸易中既有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二.史实:

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经济全球化产生的背景.内容.作用与影响建立联系。

(6分)

三.论述:

能够进行深刻而全面的论述。

(4分)

四.组织:

叙述成结构。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