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5308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docx

玉米中后期病害与防治

1、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原是大斑突脐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有性态为大斑刚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以叶部产生大型病斑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又称条斑病、煤纹病,主要分布在北方春玉米区和南方高海拔山区。

20世纪90年代初期,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掖单4号、鲁玉10号、烟单14号等杂交种时曾导致其在夏播区大面积流行,2003、2004年北方春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大范围严重发生,沿海地区夏玉米上也发生较重。

近年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变革、遗传基础狭窄的单一抗性品种大面积种植,以及病菌生理小种发生变异并趋于多元化,大斑病又有回升趋势,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达到30%~50%。

症状

      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严重时苞叶和叶鞘上也可见连片病斑。

常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

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 一般大小为50~100mm×5~10mm,有些病斑可长达200mm。

病斑中央常有纵列,叶片上病斑多时,常导致整叶枯死。

湿度大时,病斑在叶正反两面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斑能结合连片,使植株早期枯死(图3-2)。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

②减少菌源。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株底部病叶并带出田间销毁;秋收后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压埋病原,促进植株残体腐烂。

③化学防治。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于玉米抽雄期喷1~2次,每隔10~15天喷l次。

2、小斑病

小斑病的病原菌为小斑离蠕孢(Bipolaris maydis)。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玉米南方叶枯病,主要发生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夏玉米产区。

该病在河北、河南、安徽、北京、天津、山东、湖北、广东、广西、陕西等省、自治区、市危害较重,在川南、贵州毕节地区及云南的低海拔地区发生程度中等。

发病田块一般年份损失10%~20%,严重年份可达30%以上。

症状

      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但也侵染叶鞘、苞叶、果穗。

叶片上病斑比大斑病小得多,但病斑数量多。

初侵染斑为水渍状半透明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不同形状的黄褐色病斑。

受病原生理小种和寄主抗性影响,叶片上常见症状有3种:

 一是典型症状为病斑受叶脉限制,椭圆形或近长方形,黄褐色,边缘深褐色,大小为10~15mm×3~4mm;二是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多为椭圆形,灰褐色;三是病斑为小点状坏死斑,黄褐色,周围有褪绿晕圈(图3-2-2)。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

②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

③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OO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

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d 喷l次,连续喷2~3次。

3、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病原菌为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属半知菌亚门。

我国于1991年首次在丹东地区报道,近10多年来已在华北、东北南部玉米产区和云南省普遍发生。

症状

      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期的叶片上,条件适宜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

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 具褪色晕圈,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至褐色长条斑,这些条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边缘有褐色线。

病斑大小为0.5~30mm×0.5~4mm,病斑不透明,到中后期多数病斑结合后叶片变黄枯死。

病斑后期在叶片两面(尤其在背面)均可产生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形成的灰黑色霉层(图3-2-3)。

防治

      ①种植抗病品种。

②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

③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8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 或25%戊唑醇1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喷雾防治,7~10天后再施1次药。

4、圆斑病

圆斑病菌为玉蜀黍生离蠕孢菌(Bipolaris zeicola)。

该病仅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如吉林、云南、河北、北京等地。

症状

      玉米圆斑病为害叶片、果穗、苞叶和叶鞘。

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并有黄绿色晕圈,大小3~13mm×3~5mm。

有时出现长条状线形斑,大小10~30mm×1~3mm。

病斑表面也生黑色霉层。

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为害果穗时先在果穗顶部或穗基部苞叶上发病,逐渐向果穗内部蔓延扩展,可深达至穗轴。

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

籽粒变黑、干秕、失去生活力。

后期在籽粒表面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鞘上的症状与苞叶相似,但形状不规则,表面也产生黑色霉层(图3-2-4)。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清洁田园,加强栽培管理。

③药剂防治。

在玉米吐丝盛期,即50%~80%果穗已吐丝时,向果穗上喷施2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次。

对感病的自交系或品种,于果穗吐丝期喷施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福星(氟硅唑)乳油5 000~8 000倍液,隔5~10天1次,连续喷施2~3次。

5、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又称拟眼斑病、黑霉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由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引起的侵染性病害。

1996年该病在辽宁省玉米产区大面积暴发流行,发生面积28.8万亩,其中绝收24.9万亩。

2008年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零星发生,许多地区可以在田间见到病害,但发生较轻,在河南南部、安徽、山东以及河北唐山的一些地区发生为中等程度(王晓鸣,2009)。

症状

      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一般从上部叶片向中下部蔓延,病斑在叶片上分布较均匀,也侵染叶鞘和苞叶。

初侵染病斑为水浸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大小为2~5mm×1~2mm,最大的可达7mm×3mm。

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黄褐或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具黄褐相间的断续环纹,似“眼”状。

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由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形成的灰黑色霉状物,感病品种叶片密布病斑,病斑结合后叶片枯死(图3-2-5)。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清洁田园。

③药剂防治。

天气适合发病、田间发病率达10%时,用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喷雾防治。

6、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Physoderma maydis),属于鞭毛菌亚门,为玉米专性寄生菌,在寄主的薄壁细胞内寄生。

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玉米产区大面积流行,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在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安徽、江苏地区等夏玉米区发生较重,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与秸秆大面积直接还田、品种抗病性较差、种植密度增加及气候条件适宜等有关。

症状

      整个玉米生长期间均可发病,一般从6叶期开始到抽穗期为显症高峰。

病斑主要发生在果穗以下的叶鞘和叶片上,以叶鞘和叶片连接处发生最多,常密集成行,严重时也侵害茎节和苞叶,病斑多从叶鞘开始发生,随后向叶片基部蔓延,最初为白色到黄色小斑,渐变成褐色或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mm左右,发生在中脉上的较大,可达3~5mm,隆起成疤状,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成红色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

严重时在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后期病斑的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茎部感染常发生在节间,易因风吹而在病节处倒折(图3-2-6)。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

②农业措施。

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加强健壮栽培。

③药剂防治。

提前预防:

在玉米4~5片叶期,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及时防治:

黄淮海夏玉米区在7月中旬、第一次降雨之后及时用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烯唑醇等喷雾防治,整株施药。

玉米发病时,也可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或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12.5%禾果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宝、磷酸二氢钾、尿素类叶面肥,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

7、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和秆锈病4种,我国目前只有前2种锈病。

普通锈病的病原为高粱柄锈菌(Puccinia sorghi),南方锈病病原为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普通锈病的发现报道较早,1891年在美国首次报道,1937~1939年戴芳澜、王云章等在陕西、贵州等地报道了此病。

1980年以来,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等地均发现此病危害。

南方锈病在我国发现较晚,1972年在海南省发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方锈病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台湾、海南等一些高温潮湿地区。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近年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发生。

1998年首次在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等省区爆发流行,产量损失严重,近年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呈较快蔓延之势。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苞叶和雄穗,其中,普通锈病在叶片上常产生长条状、略突出叶片表面的孢子堆,叶片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的粉末。

南方锈病发病时,在叶片上散生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隆起,呈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或红褐色。

植株生长后期,两种锈病都会在病斑上逐渐形成黑色突起,破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为病菌冬孢子。

玉米锈病发生造成植株叶片褪绿、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叶片干枯,植株提早衰老死亡(图3-2-7和图3-2-8)。

防治方法

      ①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②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病残体。

③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3 000倍液、12.5%速保利(R-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 000~5 000倍液,隔10d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控制病害扩展。

1、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和秆锈病4种,我国目前只有前2种锈病。

普通锈病的病原为高粱柄锈菌(Puccinia sorghi),南方锈病病原为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普通锈病的发现报道较早,1891年在美国首次报道,1937~1939年戴芳澜、王云章等在陕西、贵州等地报道了此病。

1980年以来,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等地均发现此病危害。

南方锈病在我国发现较晚,1972年在海南省发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方锈病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台湾、海南等一些高温潮湿地区。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近年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发生。

1998年首次在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等省区爆发流行,产量损失严重,近年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呈较快蔓延之势。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苞叶和雄穗,其中,普通锈病在叶片上常产生长条状、略突出叶片表面的孢子堆,叶片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的粉末。

南方锈病发病时,在叶片上散生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隆起,呈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或红褐色。

植株生长后期,两种锈病都会在病斑上逐渐形成黑色突起,破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为病菌冬孢子。

玉米锈病发生造成植株叶片褪绿、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叶片干枯,植株提早衰老死亡(图3-2-7和图3-2-8)。

防治方法

      ①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②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病残体。

③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3 000倍液、12.5%速保利(R-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 000~5 000倍液,隔10d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控制病害扩展。

8、玉米顶腐病

玉米顶腐病是我国的一种新病害,主要由土壤中的轮枝镰孢菌亚黏团变种(Fusarium monilifoeme Var.subglutinans)引起。

该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山东等省发生,并有加重流行趋势。

症状

      该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

苗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重病苗也可见茎基部变灰、变褐、变黑而形成枯死苗。

成株期病株多矮小,但也有矮化不明显的,其它症状更呈多样化:

①感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褪绿呈黄亮色,严重时1个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图3-2-9)。

②叶片基部边缘褐色腐烂,叶片有时呈“撕裂状”或“断叶状”,严重时顶部4~5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

③顶部叶片卷缩成直立“长鞭状”,有的在形成鞭状时被其它叶片包裹不能伸展形成“弓状”,有的顶部几个叶片扭曲缠结不能伸展,缠结的叶片常呈“撕裂状”、“皱缩状”。

④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色腐烂的病株,常常在叶鞘和茎秆髓部也出现腐烂,叶鞘内侧和紧靠的茎秆皮层呈“铁锈色”腐烂,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病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刮风时容易折倒。

⑤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

⑥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

⑦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

防治方法

      ①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幼苗质量,增强抗病能力。

②剪除病叶。

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对严重发病难以挽救的地块,要及时毁种。

③药剂防治。

用75%百菌清可湿性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广谱内吸性强的杀菌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

发病初期可选300倍的58%甲霜灵锰锌,或500倍的50%多菌灵加硫酸锌肥,或500倍的75%百菌清加硫酸锌肥(锌肥用量应根据不同商品含量按说明用量的四分之三)喷施,同时将背负式喷雾器喷头拧下,沿茎基部灌入,每病株灌施药液50~100ml。

 

9、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及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

该病在我国始见于1966年吉林省,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逐渐成为全国玉米主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

在两湖、两广地区和四川、贵州、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的春、夏、秋玉米上均有发生,并以西南玉米区发生更为普遍和严重。

症状

      该病可侵染叶鞘、叶片、果穗及苞叶,也会侵染种子、根系引起烂籽或苗期根腐病。

病斑先出现在茎基部叶鞘上,再向上扩展蔓延。

初期出现水渍状灰绿色的近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展,变为白色、淡黄色到红褐色云纹斑块。

病斑可沿叶鞘扩展至果穗,在苞叶上产生同样病斑,并侵入籽粒、穗轴,导致穗腐。

后期可在病部叶鞘内侧形成黑褐色颗粒状、直径1~2mm的菌核。

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霉,即菌丝和担孢子,以后产生菌核,初为白色,老熟后呈黑褐色(图3-3-1)。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残体。

③药剂防治。

用5%井冈霉素1 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或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退菌特(福美甲胂•福美锌••福美双 )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2~3次。

施药时要注意将药液喷到雌穗及以下的茎秆上以取得较高防治效果。

10、玉米茎腐病

玉米茎腐病又称青枯病、萎蔫病、茎基腐病,是成株期茎基部腐烂病的总称,属世界性病害。

由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腐霉菌(Pythium spp.)等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在侵染循环上又与苗病、穗腐病等有关,影响因子复杂,防治比较困难。

茎腐病为世界性病害,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先后在我国河南、河北、广西、吉林等20多个省区相继发生,成为玉米生产中常见病害,近年由于主推品种抗性较差,加上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增加了田间病原菌的数量,该病发生呈加重态势。

症状

      在玉米灌浆期根系开始发病,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

从始见青枯病叶到全株枯萎,一般5~7d,发病快的仅需1~3d,长的可持续15d以上。

玉米茎腐病在乳熟后期,常突然成片萎蔫死亡,因枯死植株呈青绿色,故称青枯病。

先从根部受害,最初病菌在毛根上产生水渍状淡褐色病变,逐渐扩大至次生根,直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根的皮层易剥离,松脱,须根和根毛减少,整个根部易拔出;逐渐向茎基部扩展蔓延,茎基部1~2节处开始出现水渍状梭形或长椭圆形病斑,随后很快变软下陷,内部空松,一掐即瘪,手感明显。

节间变淡褐色,果穗苞叶青干,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子粒干瘪,脱粒困难。

感病植株由于输导组织遭到破坏,直接影响玉米水肥吸收和营养代谢,引起叶片干枯,根系变黑腐烂、失去支撑力,植株早衰死亡,对玉米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

青枯型茎腐:

多在潮湿环境下由腐霉菌侵染引起的急性发病。

整株叶片在短时间内突然变为青灰色,失水干枯果穗下垂;茎基部发黄变褐,内部疏松,手可捏动;根系水浸状或红褐色腐烂。

黄枯型茎腐:

在相对干旱的地区发生,多由镰孢菌侵染,发病缓慢。

病株叶片从下部开始逐渐变黄枯死,果穗下垂;茎基部变软,内部组织腐烂;维管束丝状,褐腐或红腐;根系腐烂破裂,粉红色或褐色(图3-3-2)。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

②农业措施。

实行轮作倒茬,清除田间病残体,加强健壮栽培。

③药剂防治。

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150g,兑水适量,拌种50kg,或采取种子包衣可有效减轻茎腐病的发生。

在发病初期喷根茎,可用50%速克灵可施性粉剂1 5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治2~3次。

 

11、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又称烂腰病,病原为软腐欧文氏菌玉米专化型(Erwinia carotovora f.sp.zeae)、玉米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zeae)。

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西、吉林均有发生。

近年四川受害较重,河南新乡也有发生严重的报导。

症状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又称烂腰病,主要为害中部茎秆和叶鞘,玉米l0多片叶时,叶鞘上初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开始软化,散发出臭味。

叶鞘上病斑不规则形,边缘浅红褐色,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天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

干燥条件下扩展缓慢,但病部也易折断,造成其行部死亡,不能抽穗或结实(图3-3-3)。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清除田间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②发病初期剥开叶鞘,用熟石灰1kg,兑水5~10kg涂刷有效。

③在玉米喇叭口期喷洒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60%瑞毒铜或瑞毒铝铜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有预防效果。

④发病后马上喷洒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防效较好。

 

12、玉米全蚀病

玉米全蚀病病原菌为禾顶囊壳玉米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maydis)和禾顶囊壳菌水稻变种玉米生理小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graminis),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该病是近年辽宁、山东等省新发现的玉米根部土传病害。

症状

      苗期侵染病地上部症状不明显,间苗时可见种子根上出现长椭圆形栗褐色病斑,抽穗灌浆期地上部开始显症,初期为叶尖、叶缘变黄,逐渐向叶基和中脉扩展,后叶片自下而上变为黄褐色枯死。

严重时茎秆松软,根系呈栗褐色腐烂,须根和根毛明显减少,易折断倒伏。

7、8月土壤湿度大根系易腐烂,病株早衰20多天,影响灌浆,千粒重下降,严重减产。

收获后菌丝在根组织内继续扩展,致根皮变黑发亮,并向根基延伸,呈“黑脚”或“黑膏药”状,剥开茎基,表皮内侧有小黑点,即病菌子囊壳(图3-3-4和图3-3-5)。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发病地区或田块的根茬要及时烧毁,减少菌源。

③与豆类、薯类、棉花、花生等非禾本科作物实行大面积轮作。

④药剂防治。

一是种衣剂包衣;二是发病初期用96%恶霉灵6 000倍液或20%的乙酸铜600~800倍液喷施玉米基部,顺根入土,效果明显,或穴施3%三唑酮或三唑醇复方颗粒剂,每亩1.5kg。

13、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哑玉米。

病原为丝轴团散黑粉菌(Sporisorium holci sorghi)。

该病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灌溉玉米区发病较重,黄淮海局部冷凉地区也比较严重。

近年,由于玉米长期连作、春季连续多年低温干旱及不抗病品种的推广,玉米丝黑穗病危害逐年加重。

症状

      此病属芽期侵入、系统侵染性病害。

病原菌由玉米幼芽侵入,扩展到幼苗生长点后,随植株生长扩展到全株,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为害雌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往往不能结实。

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可表现症状,分蘖增多呈丛生型,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褪绿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扭曲呈鞭状。

成株期病穗分两种类型:

①黑穗型:

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

②畸形变态型:

雄穗花器变形,不形成雄蕊,颖片呈多叶状;雌穗颖片也可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呈“刺猬头”状,整个果穗畸形。

田间病株多为雌雄穗同时受害(图3-3-6和图3-3-7)。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适当推迟播期和提高播种质量促进快出苗、出壮苗,减少病原菌的侵染机会,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③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使玉米出苗和生育进程加快,从而减少发病机会。

④拔除病株和摘除病瘤。

⑤药剂防治。

在播前用杀菌剂处理种子,最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是药剂拌种。

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也可用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2%戊唑醇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用15%腈菌唑EC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