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458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docx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LT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

课文分析:

课改实验区教材高中语文的课文容量加大,尤其是文言文部分加大了比重,出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作品。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加上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基础,学生层次等,完成这个任务就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加强学生课前预习,归纳预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解决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北宋画家文与可,曾以筼筜谷仰斜之竹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

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庄谐相衬,情深意切,体现了作者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之优秀散文。

  

教学目的: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赏析重点: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美文的语言特点。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3、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

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二、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

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三层,记弟苏辙所作《墨竹赋》里的话,苏辙说:

表兄文与可画墨竹就像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一样,是依托绘画技艺传达出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

作者看来弟弟不会画画,所以只是领会了文与可的绘画意义而已。

至于自己,则是不单领会了他画竹的用意,懂得了他的绘画理论,同时也学到了他画墨竹的艺术技巧。

这一部分所触及的是生活积累与绘画创作、艺术的构思与灵感的把握、神似与形似等美学问题,这可以说是文与可同苏轼共同总结出的北宋“墨竹画派”的理论与经验,是一份可贵的绘画史料。

)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第1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一件事,写文与可并不想倚仗绘画传世,以博得声名。

所以他很厌烦人们拿着丝绸前来求画,他把缣素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

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

这件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点。

) 

 第2件文与可与苏轼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并回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

  

    (第二件事,记熙宁十年(1077)文与可离开了洋州,回到京师,而苏轼则自密州改任徐州知州。

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在信尾附诗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于是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

作者回忆说“筼筜谷偃竹图”就是那里赠给他的,并且文与可还说自己画的竹虽只数尺,却有万尺之势。

在这里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 

 第3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件事,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

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

)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 。

 

    (作者在湖州晾晒书画,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将近半年。

他见到“偃竹图”,不禁失声痛哭,回想起二人之间与画竹相关的许多往事,写成了这篇文章。

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评此作“戏笑成文”。

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作者为什么偏偏要记叙一些趣事呢?

苏轼引经据典地解释说:

曹操的祭文中也曾有“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自己也记载下往日的幽默、戏笑之谈,正是为了说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无间。

唯其如此,才可见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之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

) 

   总结:

这篇文章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

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两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全文以画竹及二人情谊为中心点,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所以脉络清楚,真正达到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境界。

 

附: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知识整理  

  

(一) 文言通假  

  1、 与可没与陈州:

没,通“殁”,死亡  

  2、 少纵即逝矣:

少,通“稍”,稍微  

  3、而节叶具焉:

具,通“俱”,俱全 

  

(二) 古今异义  

  1、 初不自贵重:

贵重,古:

看重;今,价值高  

  2、 月落庭空影许长:

许,古:

这样;今,也许  

  3、 废卷而哭失声:

废,古:

停下,放下;今,废弃  

  4、 吾将以为袜:

以为,古:

把……当作;今,认为  

  5、 发函得诗:

发,古:

打开;今:

发送  

  6、 而读书者与之:

与,古:

赞成;今:

给  

  7、 以书遗余曰:

遗,古:

赠送;今:

遗失  

  (三) 词类活用  

1、 形容词做动词  

(1)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老,养老  

(2) 余因而实之:

实,证实  (3) 与可厌之:

厌,厌恶  

  2、 名词作状语  

  

(1) 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3、 意动用法  

  

(1) 初不自贵重:

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四) 一词多义  

  A. 文言实词  

1、 熟  执笔熟视:

仔细   而操之不熟者:

熟练 

  2、 语  今语士大夫:

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

说法  

  3、 过  不学之过也:

过错  有“车过”“腹痛“之语:

经过  

  B. 文言虚词  

  1、 然  自视了然:

……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

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

然而  

  2、 以 以追其所见:

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予曰:

把……  吾将以为袜:

把……当作  

  3、 之  竹之始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寸之萌耳:

结构助词“的 ” 

  生而有之也:

代词,指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

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

代词,指代与可之言  而读书者与之:

代词,指代轮扁讲的道理  

  4、 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对,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州:

在,表地点  

  5、焉 而节叶具焉:

助词  

  而临事忽焉丧之:

无义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兼词  

  6、 其 乃见其所欲:

代词,代“画家”  以追其所见:

代词,代“画家”  

  其所以然:

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

代词,代“文与可”   

  7、 而 而节叶具焉:

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

就,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

 表承接 

  三、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 庖丁,解牛者也   (3)、 轮扁,斫轮者也  

  (4)、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二)省略句  

  

(1) 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  

  

(2) 吾将以(之)为袜  (3) 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  

  (三)倒装句  

  1. 定语后置  

  

(1)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2. 状语后置  

  

(1)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 足相蹑于其门  

  (四)固定句式  

  

(1)、 岂复有竹乎:

岂……乎:

哪里……呢?

  

(2)、 世岂有万尺竹哉?

岂……哉?

哪里……呢?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提要钩玄,归纳梳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贯穿本文其中的感情逻辑和思想逻辑,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听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那你们知道它的出处是什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二、作家、作品简介:

 

苏轼(1037—101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出身于一个文化修善的家庭,父亲苏询早有文名,母亲能教他读《汉书》家许的教育,前辈的熏陶,以及他自己的刻苦学习,青年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为欧阳修等所称颂。

一生留下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等名篇。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各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

他少年就爱好《庄子》的文章,后又喜和僧人来往,在生活上他认为“游于物之外”则“无所往而不乐”,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物,“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二家起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

然而他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又使他对佛家以懒散和老庄的放逸有怕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屡受挫折,但在文艺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果书柬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暑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初步感知,把握主旨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

文体,杂文; 

2.概括每自然段的大意 

明确:

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

 

第二段叙述作者和文与可交结中的趣事。

 

第三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明确:

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四、具体研习文本 

1.本文借画竹阐发了两个方面的创作思想:

 

明确:

“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

 

前者:

“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

”其含义是:

心中要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

 

后者: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

”。

其含义是:

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地掌握技巧。

 

2、文中通过三件轶事表现文与可的个性 

(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行而觉讨厌。

——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的无拘、率直。

 

3、作者引用了哪些诗文和典故,体会叙述、引用与议论的关系 

   明确:

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典故,随手拈来,自然贴切,绝无矫揉造作之感。

他引用的诗文有苏辙的《墨竹赋》、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苏轼《洋洲三十咏》其一《筼筜谷》、曹孟德祭桥公文。

引用的典故有:

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谓川千亩竹”。

 

4、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他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

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

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

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述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四、总结全文 

总结文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对“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创作思想的理解,指出“艺”与“道”的密切关系。

又通过叙述文可的轶事和二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的悼念之情 

五、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

教学目的: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预习: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课文分析(用提问的方式):

1、本文以叙事为主还是以抒情为主?

(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明确:

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以抒情为主,兼叙事说理。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

文体是杂文,是一篇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

3、文章主旨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

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4、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分组讨) 明确:

记叙了文与可的三件事情,一是把求画者之缣素扔地并说拿去做袜;二是写两人以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竹开玩笑,并忆“筼筜谷偃竹图”之由来;三是追述文在洋州时苏以“筼筜谷”诗引得喷饭满案。

说明了他的高尚风雅,请苏轼代画,说明了他是一个憨然坦率的人,赠诗从侧面说明了他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

三、写作特点赏析

1、运用典故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之一 

(学生看课下注解,弄清典故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归纳有哪些典故?

明确:

庖丁解牛 轮扁斫轮 “渭川千亩竹” 

2、文章在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

(不拘泥于时间顺序,信笔写来,形散神不散,文章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忆二人交情,到说明写作缘由,始终以画竹及二人情意为中心点。

) 

3、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

 (文虽具悼念性质,却不陷于哀情,有意叙二人交往、调笑趣事,如“袜材”“喷饭满案”等,语言明快、活泼、幽默。

)  

 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感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老先生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默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老先生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

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一定的启迪和教益,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

中国有句名言: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读万卷书好理解,“开卷有益”嘛,但为什么还非要行千里路呢?

坐在家里不也一样读吗?

可见,要想对一件事务真正有所了解,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这个世界的可爱处之一就在于它的多样化,这就像化学上有互为映体一样。

人类社会也像镜子一样,建立在完全相反的原则上。

在一个社会里被认为天经地义的事到了另一个社会往往会被连根拔起,这就要求我们要擅于掌握事物的本质,绘画如此,作其他事亦是如此,一个人是如此,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同样是如此。

盲目地、无计划的去做一件事,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失败。

对于企业和国家来说,就往往会是一场灾难。

我们不是在在大跃进的口号下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吗?

我们不是在耗费了巨资铺设了石油管道而结果却是产地无油吗?

难怪有人说:

“我们四十年的发展史上,决策,尤其是宏观决策所造成的失误,如果能够避免的话,今天的中国根本用不着改革,早已能够和日本、美国这些经济大国并肩站立了”。

(见“泡沫经济”一书)。

所有这些,我们应该如何向国人交待呢?

可见,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乃至“渭溪千亩在胸中”是何等的重要、又是何等的不容易啊!

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改革的不归路上面临着世界经济的巨大挑战,我们已经丧失了太多的时间和机会,我们要在经济的大潮上尽快建立一座通向富裕社会的桥梁,千万不要今天一个政策,明天又来调整的“摸着石头过河”了,事实证明,那样是永远也过不了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