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64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docx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指南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

此项活动旨在全面展示我国高校教育成果,激发广大在校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俗称“大挑”,在奇数年份举行。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于2015年下半年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

学校各级领导、部门充分重视“挑战杯”。

校领导亲自挂帅,带队参加全国决赛,并多次亲临比赛现场,慰问参赛师生,指导参赛工作;学院组织了“挑战杯”的动员大会、专场培训会、院内模拟答辩等,学院领导参与其中并指导项目,为参校内选拔赛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校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发起高校。

在201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由我校商学院王先柱、成祖松两位老师指导的《产业转移粘性是如何产生的?

——基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调查研究》作品荣膺全国特等奖,该奖项是安徽代表团在本届“挑战杯”国赛中取得的唯一特等奖,是安徽省属高校在“挑战杯”国赛历史上第一个特等奖,刷新了安徽省属高校在“挑战杯”竞赛中的获奖层次。

“挑战杯”作为我校科技活动体系的龙头,为同学们搭建了科技创新的平台,提供了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充分展现了我校学术科研水平,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作出了贡献!

为了使广大同学更加深入地了解“挑战杯”、熟悉竞赛规则与作品要求,校团委组织编写了这本《参赛指南》。

“青春不言败,挑战无处不在”希望广大同学能够挑战自我,积极参与到这项竞赛中来。

最后预祝广大同学在本届“挑战杯”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一章参赛资格

1.凡我校在册的全日制学生(含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均可参加。

为保证参赛作品质量,参赛作品须有1-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最近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成果;或者虽未完成,但在申报时已经初步完成作品,在2014年12月份之前能够最终完成。

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三大类。

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仅限本科生参加。

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

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3.已在国际竞赛中获奖作品、已获国家级奖励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不能参加本届竞赛。

考虑到优秀作品需要连续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制作,部分创新点比较突出、有望取得较大成果的往届部分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如有重大改进和提高,经学院严格评审批准后,可再次参赛。

但在申报时,必须说明和往届申报作品或毕业设计相比,有哪些是自己完成的有重大改进和提高的部分。

第二章作品申报与要求

1.本次竞赛采用“分类申报、分类评比、综合评奖”的申报和评审办法。

科技发明制作类包括五个项目类型:

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语空间科学等)、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能源化工(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各按一个大类进行申报和评审。

2.申报作品的形式,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每个学生参与申报的作品最多不超过两件。

3.参赛作品须经第一作者或集体申报,按要求认真填写《安徽工业大学第十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从校团委网站下载)。

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在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进入决赛的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应有实物或模型参展。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可包含被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的需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等。

4.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第三章赛程安排:

1.组织发动阶段(2014年9月15日前):

组织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专题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本届竞赛,让全校师生了解本次竞赛有关情况。

各学院宣传发动学生参赛,并动员专业教师对作品进行指导,发动学生广泛、认真参与。

2.项目申报阶段(2014年9月22日前):

各参赛者应在项目第一作者所在学院进行申报,参赛者和指导老师需在9月21日前提交一份参赛立项申报表到各学院分团委。

各学院汇总后将申报表和申报汇总清单(均含电子版,相关表格可在校团委网站下载)报承办学院。

3.参赛项目中期检查阶段(2014年10月31日前):

竞赛组委会组织专家于2014年10月31日前进行全校参赛项目中期检查。

4.学院初评和推荐阶段(2014年11月30日前):

学院首先对参赛者利用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机会认真准备的参赛作品进行项目检查,并于2014年11月30日前完成学院初评和推荐工作,各学院将参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及所附相关资料、学院申报作品清单(均含电子版)报承办学院。

5.学校复审阶段(2014年12月15日前):

学校评审专家委员会将按照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对所有申报作品进行书面评审。

评审专家对参赛作品要给出评审分数、评审意见和评语。

根据评审专家组意见,评出三等奖和成功参赛奖,并选出30-40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6.终审决赛阶段(2014年12月31日前)终审决赛采用现场展示和答辩方式,根据现场评分结果和评审专家组意见,决定特、一、二等奖。

根据评审专家组意见,在决赛获奖作品中,择优选拔6件作品申报参加安徽省“挑战杯”竞赛。

7.竞赛成果转化阶段:

择优遴选参赛作品入孵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马鞍山市大学生创业园,促进科技产品向创业实践转化。

 

第四章作品书写指南

一、“挑战杯”竞赛的参赛作品类别: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理、工、农、医类学术论文)

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及地球科学等),工(包括石油、化工、机械、仪器仪表、电工、电子、电信、自动化、计算机、建筑、交通运输、轻工业、手工业、动力、环境、劳动保护、土木工程、能源、材料等),农,医。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专业。

为使这类作品能更好地结合社会实际,参赛作品一般应在国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范围内选题。

3.科技发明制作(包含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

科技发明制作A类:

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科技发明制作B类:

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在本手册中,列出了部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的标题,可作参考。

二、课题选择指导:

1.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的选题

为了在“挑战杯”赛中获胜,参赛作品的选题至关重要像农民没用好种子,怎么辛苦也得不到好收成。

什么才是好的选题呢?

简单的回答就是能打破现有市场需求和学术科技供给平衡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是新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观点。

而如何去寻找能打破现有平衡的选题,则是大家最关心、最费周折的事情。

首先要求做好调查和资料搜集工作,只有充分掌握了将要涉及领域的现有水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知道什么选题值得去做。

这是一件需要时间、条件和方法才能做好的事情。

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料和互联网上的有关信息。

当然,更不能忘记向有关教师咨询。

撰写学术论文的选题,实际上是科研选题。

理、工、农、医类学术论文的选题,应偏重研究进展的追踪,特别要能提出新理论、新方法,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新。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在具体捕捉科研课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核与思考:

(1)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提出了什么新问题

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是形成科学研究课题的最重要的源泉。

捕捉直接影响生产发展和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或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具有更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每年,国家科技管理部门都用科技发展指南的形式公开科研选题方向,表明了国家各级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

高校的教师或科研工作者通常依据《选题指南》提出的方向,申报有新颖性、创造性和意义较大的科研课题。

对于大学生或研究生来说,可通过导师的指导,或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选择参加“挑战杯”竞赛的题目。

如果能选择科学前沿课题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更会有出类拔萃的机会。

(2)科学园地中有哪些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科学在不断发展,一门学科内各分支学科的交叉,各门学科的交叉与互相渗透,有可能产生交叉处的空白区,将目光投注到那些尚未被人开垦的“处女地”,往往能形成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例如,有人在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交叉结合中,找到有关“计量史学”方面的科研新课题。

(3)已有理论、传统观点和结论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吗

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已有理论、传统观点和结论,寻找其缺陷和矛盾,也是捕捉科研课题的途径。

历史上,当绝大多数物理学家完全不加怀疑使用牛顿的经典力学公式时,爱因斯坦却对它进行质疑,重新考虑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从而萌发出建立新的时空观的设想(狭义相对论)。

现在许多人致力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源于对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的怀疑和批判。

由于历史的局限,许多前人的某些理论、观点和结论,看起来无懈可击,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缺陷和矛盾,揭示这种缺陷和矛盾就是科学发现,深入研究就可能提出新的理论。

(4)书本上记载过什么难题

研究课题从实际中找,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有些课题也可能来自书本中的难题。

我国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早年在大学学习时,就从一本职6队论》中找到了自己的研究课题。

经过研究,最终创建了被国际数学界称为“侯氏定理”的科学理论。

国际上获得菲尔兹奖的20多位数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由于解决了“希尔伯特问题”中的某个问题或者历史遗留下来的其他难题而获奖的。

数学如此,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5)研究工作中是否发现有反常现象

根据研究工作中的反常现象选择课题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

冯,卡门在他的导师的指导下做流体力学实验,以观察圆柱后面水的流动分离。

但是,圆柱后面的水流始终不稳定。

导师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只关心他的“流动分离”课题。

但是,冯·卡门却注意到了这一反常现象。

他想,这里可能有某种自然规律在起支配作用,于是,冯·卡门把这反常现象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

经过探索,结果发现了“卡门涡流”这一流体力学规律。

大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如果观察到的意外现象或与传统情理不符的反常现象,就可以思考其中有没有科研新课题。

(6)学术争论中提出了什么问题

对于同一对象、现象或过程,存在着不同观点、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争论,这是利·学发现过程中常有的事情。

历史上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热的本质之争,物种不变论与进化论之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学术之争。

争论时,双方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

了解这种争论的前因后果与争论焦点,乃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

许多科学研究,常常被学术争论所诱发。

在了解当前学术争论的基础上,大学生也可以从中找到科研新课题。

(7)对同一个课题能否从新的角度去研究

对于同一个研究课题,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即从新的侧面、采用新的材料、使用新的手段去研究也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例如,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问世以来,红学研究已风靡海内外,研究成果也可谓车载船装、千姿百态。

然而至今仍有不少人情系红学,不断地从新的角度去选择研究课题。

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崔耀华一部洋洋洒洒36万余言的《红楼梦探幽》,可谓独辟路径。

他突破考证派、思想评论派及艺术评论派的研究视野,运用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建立起系统分析《红楼梦》的科学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新观点。

例如:

《红楼梦》不是梦,其本身的伟大艺术魅力无需索隐派艰苦考证便可为读者理解;《红楼梦》的核心是作家阐述自己哲学思想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治世思想和理论以及如何创造理想社会的艺术体现,书中人物是这些哲学思想的形象化描述。

在“挑战杯”竞赛前,我们可能知道组织者提供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的《选题指南》,对《选题指南》上的题目,我们应注意选好新的研究角度,力求有所创新。

(8)能否从论文中的限制词中找到课题

许多研究论文在阐述某种观点或结论时,经常有这样一类限制词:

“在一定条件下”、“在相当程度上”、“在某种范围内”等。

那么,究竞在什么条件下?

在多大程度上?

在哪些范围内?

对于这些限制词的具体规范的寻找,可以构成相应的研究课题。

此外,对于给定明确限制规范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超出规范的外推思考捕捉到研究课题。

(9)能否对他人失败的研究进行分析

科学研究中有许多失败或失误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个案分析或综合分析,以探索其失败或失误的原因,抑或在失败的废墟上重新筑起研究的大厦,也可以形成相应的研究课题。

以上所举课题的来源或线索,并不一定概括得全面。

对于奥妙无穷的自然界和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鲜为人知的东西比比皆是,供科研选择的课题是层出不穷的。

只要我们有创造的动机,善于进行创造性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总会找到合适的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科研课题,撰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2.发明课题的选题

发明创造是创造前所未有的人工事物的一项实践活动。

不计其数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都是发明创造的成果。

发明属于技术创造范畴,有别于科学创造中的发现。

发明是人类运用自然规则创造出某种人工事物,而这种人工事物在没有发明以前是不存在的。

如青霉素药品、电灯、复印机、电子计算机等,都是“人工事物”,是发明成果。

至于科学家发现世界上存在着青霉素、电磁感应现象,不能算是发明,因为他们只是创造性地“发现”了自然界存在着的自然规律,而这些规律在人们发现之前依然客观存在。

当然,发明与发现也有联系,发现可以导致发明,发明也可推动发现。

如果没有青霉素的发现,是不可能有青霉素药品的发明;正因为人们发现了激光原理,才导致激光打孔机、激光治疗仪、激光武器、激光音响、激光育种方法等发明的问世。

当然,如果没有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天文望远镜和电子计算机等产品的发明,人类要探索太空奥秘,作出新的重大发现也是不可能的。

对发明创造成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

从发明创造的成果形态分,有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

(1)产品发明又可以分为物品发明(如合金、玻璃、水泥、油墨、染料、涂料、农药、食品、饮料、调味品、药物、纸、焊料等),设备发明(如各种机器、仪器、器械、装置等),配置或线路发明(这是指由空间和时间起作用的工作手段,如电压调节器、放大器,带有分支和闸门的管道系统等)。

固定建筑物也属于专利保护的范围,可归人产品发明类。

例如,自行车是很早就发明出来的机械产品,关于它的发明至今仍层出不穷。

如果有人用新型传动(如变速齿轮传动)改进普通链传动的自行车,就是一种发明创造。

有人在传统的双叶罗茨鼓风机的基础上设计出三扭叶罗茨鼓风机,力图降低工作噪声,这也是机械设备方面的一项产品类发明创造成果。

(2)方法发明可以分为产品制造方法发明(包括产品的机械制造方法、化学制造方法、生物制造方法)和非产品制造方法(如通讯方法、分析测试计量方法、修理方法、消毒方法等)。

产品用途发明也可归人方法发明这一类。

例如,某发明人研究出一种电镀塑料物品的方法,能使塑料制品具有金属的外观。

这是一项方法类发明。

分析产品发明创造实例,我们可以发现它通常历经“选择发明课题”、“构思技术方案”和“样品制作”等基本阶段。

发明创造的选题,要着重考虑市场需求和新技术运用,特别是交叉学科知识与技术的应用。

如核技术,用于军事已不新鲜,用于医学也很平常,用于海关集装箱货物不开箱查验,则是近年来的一大创新。

选择发明创造课题,应考虑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1)先进性,即你的作品要能反映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能代表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或是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处于先进地位。

这样,你的作品立意越高、越远,在竞赛中获胜的机率就越大。

先进性还反映在作品具有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特征。

在某一个领域,别人还未去研究,或是在研究过程中还没有成果出现,而你的作品恰好能反映先进技术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这就说明你的作品具有先进性。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网络的发展又非常之快,如果你在这一领域做出一个有独到见解的作品,你的作品就具有先进性。

2)实用性,即你的作品要能为人们的生产或生活服务,解决人们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或给人们生活的某一方面带来好处。

如果你的作品不能解决问题,对人们无关重要,或是人们的生活中可有可无,甚至它的性能比同类产品还要差,这就说明你的作品不实用。

实用性还表现在:

当今人们生活中急需解决某一个难题,而又没有这样的产品。

而你的作品却能应运而生,急人们之所急,这就突出了你的作品的实用性。

要选择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我们就需要细心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了解人们生活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然后从实际出发,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设计产品,解决问题。

这样,我们的作品一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可行性,即发明作品不光在理论上是先进的,而且在实际中也行得通。

当我们设计一件作品时,只在理论上进行考虑,而忽略了在实际中各种情况的变化和各种因素的限制,就有可能在制造技术方面或现实需求方面遇到障碍。

因此,我们在选择发明课题时,要综合考虑实际中各方面的因素,各种情况的变化以及各种制约因素的限制,既保证作品在理论上可靠,又使其在设计制作和使用方面可行。

3.发明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发明创造的本质是提出新技术方案,因此方案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它是将设想变成现实的关键性技术阶段,是对设计者创新能力的挑战。

参加“挑战杯”竞赛的发明作品,应在技术方案上体现出设计构思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因此,参赛者要学习和掌握技术方案创新设计的方法。

样品制作,是完成发明作品的重要环节。

技术方案确定之后,应考虑样品制作的工艺方法。

动手制作之前,要将总体构思理顺,对整个系统有一个粗略认识。

要明白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只有这样,发明作品的制作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

1.立论求实,具有先进性

论文的基本观点必须来自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论据翔实,富有科学性

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

所用论据要表明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3.结合实际,富有现实意义

论文能够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能针对具体社会现象,生产问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作品形式的规范:

发明制作类作品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实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

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也可一同附上。

有关资料必须是中文(发表作品为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者,要附有汉语文本),以四号楷体字打印在A4纸上(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附于申报书后。

人文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通篇论文的同级标题和正文应采用统一的字间距、行间距、字体和字号。

五、论文的结构:

论文一般包括题目、目录、论文摘要(中、外文)、缩略语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个部分。

1.题目: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是论文的导读图,包括论文中各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3.论文摘要:

摘要包括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是论文目录之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其排列顺序为:

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4.缩略语表:

如有必要,在摘要之后、正文之前可以列出一缩略语表,列出文中涉及的各种缩写、略写等用语的确切含义。

5.论文正文:

包括前言(又称引言、序言和导言)和论文正文,正文一般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论点),解决问题(论据),得出结论的形式书写。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紧接正文后面列出,与文中的文献引用一一对应。

中文类,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类,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7.致谢:

谢是作者对完成论文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的个人或单位发自内心的感谢。

8.附录:

附录出现在论文的最后,一般包括论文的补充材料,如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公式推导、数据处理程序,实验报告,专利证书(复印件)等。

六、关于竞赛中课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课题研究可以说是整个竞赛活动的核心部分,建议参赛同学注意以下几点:

1.主动寻求指导教师的帮助

应该说指导教师是大学生特别是本、专科生进行课题研究的导航灯,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提供理论上、方法上的帮助,在遇到突发问题或事件时进行解答,从而使我们在研究中不断发现、不断完善,从而走向成功。

2.积极争取学校(院)的场地支持

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之上,特别是由于目前科技的发展,许多项目、设计、制作都必须以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为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与学校(院)协商,争取将课题研究尽可能与教师的日常科研活动结合起来,为课题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3.充分利用有限的科研经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在参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资金投入。

因为不论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均需要不断地实验、制作、调查、了解,不断地查询资料,反复论证,这些均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来购置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相关的书籍资料。

因此,有限的资助经费应合理有效地使用,“好钢应用在刀刃上”。

4.努力掌握研究的方法、步骤

学术研究属于知识创新活动,学术论文是知识创新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步骤,可参阅本书“4创新人门”。

发明创造的本质是提出新技术方案,因此方案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它是将设想变成现实的关键性技术阶段,是对设计者创新能力的挑战。

这要求研究者:

一要学习和掌握技术方案创新设计的方法;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