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00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材《教育心理学新编》李小融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②学习的基本理论;

③各种类型的学习;

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

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

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

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

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

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②布鲁纳:

《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

③加涅:

《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

④奥苏贝尔:

《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

⑤安德森:

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

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

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

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

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

①观察法:

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

②调查法:

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③教育经验总结法:

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④自然实验法:

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⑤实验室实验法:

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⑥临床个案法:

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第一节对学校教育的心理学认识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促使受教育者个体心理的发展入手。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

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景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就是塑造或改变学生个体的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

㈠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

指个体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㈡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现代教育的两条基本发展趋势:

①终身教育;②自我教育(学会学习)。

三、教学与课:

㈠什么是教学:

指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㈡什么是课:

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

它包括三个要素:

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㈢有效教学的指标:

①清楚而明确地组织教材;

②清晰地阐述学习目标;

③有目的地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

④学生从事创建性的活动;

⑤师生均有方向感;

⑥有令人愉快的气氛;

⑦有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感;

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

⑨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第二节学生和教师

一、学生群体心理特征:

㈠学生及学生群体:

1.正式的学生群体:

指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学生班集体特点:

①育人的目的性;②组织的指令性;③成员发展的相近性;④活动的整体性和独立性相结合;⑤伙伴关系的平等性;⑥教师的影响性。

班集体类型:

团结、散聚、离散。

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组建、形核、形成、发展。

怎样利用班集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的期望、引导;对学生的接纳爱护、期望效应;师生的交流和班级共同奋斗目标。

2.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指既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批准,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①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空间因素、类似性因素、需要的互补性、仪表;

②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类型:

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

③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

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的依赖性、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

㈡怎样了解非正式学生群体:

莫雷若的社会测量法:

①填写调查表(问卷);②根据调查结果制出矩阵表;③根据矩阵表绘制网络图。

㈢怎样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

看待:

承认,了解,研究它,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避免出现破坏性后果。

处理:

①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素质;

②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特别是领袖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积极作用;

③对破坏性团伙,坚决拆散。

二、教师心理:

㈠教师角色:

角色是社会生活中所经常进行的那些典型行为的概括。

教师角色:

①教员;②学生模仿的榜样;③课堂管理者;④办事员;⑤团队活动领导者;⑥公共关系人员;⑦学者与学习者;⑧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⑨父母;⑩权威人物。

㈡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作用:

美国,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

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

㈢教师管教学生的失误:

①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

②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

③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

④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㈣课堂上的”讲台效应”:

课堂上,台上台下师生虽处同样的客观情景,但其心理感受却各不相同,如台上老师扫视学生,自己并不觉得在刻意盯着听讲者,但每位听讲者可能感到老师在专门看自己。

㈤中国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①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

②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

③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

④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

⑤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

㈥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

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①课堂教学能力;②组织班集体能力;③了解或研究学生及进行家长工作能力。

2.表现在情感、意志及其他方面的品质:

①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②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③要有耐心和信心;④乐观、活泼的信格;⑤公正不自私。

㈦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技能:

①优良的课堂教学行为;②理解学生。

(虚心、敏感性、移情作用、客观性);③与学生的有效交际;④理解自己。

㈧学生心目中的教师:

理想的;最不欢迎的:

㈨教师教学中的不良习惯:

㈩课堂师生交往的心理学策略与技巧:

1.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和特点:

①是一种正式交往;②是一种代际交往;③是一对多式交往;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

①不要把教师的需要理解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偏见;

②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

③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

3.课堂师生正常交往的教师条件。

4.课堂的促进师生交流的技巧。

5.课堂交往障碍:

①课堂语言障碍;②课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③角色地位障碍;④交往技能障碍;⑤课堂结构障碍;

第三章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第一节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现代学校教育应支持的普遍价值观:

①承认与社会相结合的人权;②重视社会公正和民主参与决策及国家事务的管理;③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多元性持理解和宽容态度;④关心他人;⑤团结互助精神;⑥事业心;⑦创造性;⑧尊重男女平等;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有责任感。

10思想开放迎接变革。

学习的四个层面:

①自尊;②生活技能培训;③学会怎样学习;④具备特殊的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

学习的三重目的:

①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科目的知识;②培养综合概念技能;③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的三个基本支柱:

①学会认知;②学会做事;③学会生存。

二、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①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

②发展学生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

③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独自运用各种题材;

④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

⑤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第二节教师发展的方向

一、教师的责任:

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对师德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

2.对教师的能力和作风提出了全新的富有时代色彩的要求。

(要有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想像力)。

二、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

1.教师更多的是作一名向导和顾问;

2.并非全部教育都在学校中进行。

灵活的师生关系必然向朝着教学相关的方向转化。

三、试析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

专业化:

①不但要胜任所担任的教学工作,具有相关学科的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更能知道怎样了解、关心和教育学生,怎样利用和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创设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

(即专业能力)。

②教师应遵循符合其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思想和行为上作学生典范(即职业道德)。

人性化:

立足全面育人的需求,形成更具人情味的新人道主义态度。

(爱护、关心、体贴)。

第三节教学目标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一、有关概念和背景:

教学过程:

指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使学习者的行为朝着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教育目标群体系:

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也称行为目标)。

泰勒,当今学习(或行为)目标之父。

二、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㈠启动功能;㈡导向功能;㈢激励功能:

激励作用=效价×期望;㈣聚合功能

三、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①价值性标准:

指目标对于需要满足的意义;

②可能性标准;目标的可实现性。

③低耗性标准;最低的精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求得最限度的效益。

④丰富性标准;同时给人以多种心理满足。

⑤就高性标准。

高位目标价值越大,低位目标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也值得。

四、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马杰,1962年,《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提出学习目标三要素:

㈠说明具体的行为;(做什么)。

㈡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怎么做)。

㈢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做得如何)。

改进的学习目标描述:

(A,B,C,D模式学习目标)。

①明确教学对象;(Audience)。

②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行为;(Behaviour)。

③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条件;(Conditions)。

④规定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Degree)

五、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

㈠对象与行为描述:

行为的描述应具有可观察特点;

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动宾结构短语。

㈡条件的表述:

条件是指学习者表现为当时所处的环境等因素。

包括:

①环境;②人;③设备;④时间;⑤信息;⑥问题的明确性。

㈢标准的表述:

标准是指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标准要具有可测性)。

六、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般将教学目标分类为:

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

㈠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

(布鲁姆)

1.知识(了解、对信息的回忆);

2.理解(用自己语言解释信息);

3.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4.分析(分解知识,找出之间的联系)

5.统合(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整体);

6.评审(根据一定标准判断)。

㈡情感的教学目标:

(柯拉斯沃)

柯拉斯沃的分类法:

情感的教学目标五个程序

1.接受;2.反应;3.评价;4.组织;5.价值的性格化。

㈢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齐卜勒)

1.整个身体的运动;2.协调细致的动作;3.非语言交流;4.言语行为。

第四章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

一、发展的概念:

发展是指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发展是不可逆的)。

成熟主要是指由于受遗传制约的强烈内部过程的变化而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

(成熟是指生理上的)。

二、发展的方向与顺序:

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

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发展,叫头尾梯度。

从身体的中心部向末梢部发展,叫近末梢梯度。

三、发展的一般趋势:

㈠综合的分化:

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

㈡平衡化:

各个活动和认识彼此联系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系统化后,个体的动作就逐渐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平衡。

㈢概念化:

儿童的动作逐渐不受个别的具体状况支配,能概括地、抽象地运算课题情境所包含的种种因素间的功能关系。

(有动作表象、映象表象、象征表象)

㈣社会化:

㈤个性化:

四、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㈠遗传与环境:

对一切的机能发展可以直接观察测量到的,都是由遗传素质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产生的反应。

环境是作为实现遗传因素的阈限值而起作用一种因素。

㈡成熟与学习:

在发展中,成熟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成熟条件不具备的学习是无效的。

“印刻”说明经验和学习对于发展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洛伦茨)。

㈢社会环境因素:

㈣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要作用,表现在:

①能充分利用儿童作用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

②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

③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㈤主观能动性因素: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①乳儿期(0-1岁)

②婴儿期(1-3岁)

③学龄前期(3-6,7岁)

④学龄初期(6,7-11,12岁)

⑤学龄中期(11,12-14,15岁)

⑥学龄晚期(14,15-17,18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

①稳定性(并不经常发生根本变化);②可变性(并非固定不变和完全相同)。

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第二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原则:

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的行为倾向

①组织:

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②适应:

调节环境的倾向。

平衡:

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成长中儿童的世界概念趋于连贯稳定,使经验中的不一致性成为可理解的东西。

同化:

儿童供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即图式一体化过程。

同化不是导致一个人的图式的变化,而是给原图式增添新的内容。

顺化:

当遇见的刺激不能与儿童原有的图式配合时,儿童就会求助于顺化,即改变原来的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这个图式。

顺化可导致人的图式的发展产生变化。

同化说明成长,是量的变化,顺化说明发展,是质的变化。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分期理论:

(一)感觉运动阶段(0-2岁):

认知活动的建立于感官的立即经验上,主要心智活动为感官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二)思维准备阶段(2~7岁):

开始以语言或符号代表其将经验的事物,其认知活动为身体的运动与知觉经验。

思考不能追溯,因而思维困难。

(三)思维阶段(7~11岁):

能从具体的经验或从具体事物所获得的印象作合乎逻辑的思考。

(使用的操作法为综合、追溯、组成)。

(四)抽象思维阶段:

①思考为假设与演绎的;

②思考为命题的思维;

③思考为组合性分析。

三、皮亚杰儿童心理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①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可据此编制新的智力测验;

②课程专家应据此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

③教师可据此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第三节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教育意义

一、艾里克森论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理论是新生论原理。

二、心理社会性的各个阶段: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

2.自主对羞怯,怀疑(2~3岁);

3.主动对内疚(4~5岁);

4.勤奋对自卑(6~11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亲密和团结对孤立(成年初期);

7.创造性对停滞(成年中期);

8.完善对厌恶和绝望(老年期)。

三、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的应用:

与其对不良人格防微杜渐,不如积极培养健全的人格:

从婴儿开始,依次培养信赖的人格,发展自动的人格;发展主动的人格;激励勤奋的人格;发展安全的同一性;发展亲切近人的人格;提供享受完整人生的环境。

第四节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论

一、道德发展的由来:

柯尔柏格指出道德发展为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道德经验重于道德环境。

二、道德发展的分期:

认为道德发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福利进行的。

(一)水平A:

前习俗阶段:

第一期:

惩罚与服从的定向;第二期:

操作与关系的倾向。

(二)水平B:

习俗阶段:

第三期:

人际关系与认同的定向;第四期:

权威与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

(三)水平C:

后习俗阶段:

第五期:

社会契约合法定向;第六期:

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

三、柯尔柏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应用

1.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

2.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需欲的满足,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

3.不要”亡羊补牢”,而应”趁热打铁”。

第五章学习基本的理论

第一节概述

学习理论是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一、什么是学习(潘菽):

广义:

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狭义:

特指人类的学习,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地,主动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学习的特点:

1.凡学习皆有变化发生;

2.由学习导致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导致的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

4.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不具有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由坏变好也是学习;5.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变现出来的结果。

二、学习过程或学习事件的简要分析

S(刺激)——O(中间结构)——R(反应)

三、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人类学习的特点(即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1.学习的内容有本质区别:

人类掌握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

2.学习的机制或方式不同:

动物学习依赖直接经验,而人类学习既可通过直接经验,也通过间接经验;

3.学习的动能有本质区别:

动物是为适应环境,只能趋利避害,而人类认识并改造世界。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2.组织计划性;3.有效性;4.年龄差异性;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性。

四、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一)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

(二)学习能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学习影响成熟,激发智力潜能,促进个人心理发展。

五、学习的分类

(一)根据学习内容和结果分类:

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情意和心因领域。

(三)加涅的分类:

(见本章第四节)

六、日常对学习的片面理解

(一)只有给予奖惩,学习才会发生;

(二)学习就是获得和吸收事实材料,获得愈多,学的愈多;(三)凡是认真教过和学过的东西都能永久保持;(四)掌握最好的就是练习的最多的;(五)教等于讲述,学等于接受讲述;(六)学习活动必定是乏味的,是一件苦差事;(七)一切学习都应该是有趣的。

第二节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一)准备律:

学习基于主体的心理准备;

(二)练习律:

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练习因素的影响,经过练习的联结则会加强,此即应用律;未经练习的联结则会减弱甚至消失,此为失用律。

(三)效果律:

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之后效果的支配。

若反应之后得到了满足或受到奖赏,则该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加强;若反应之后得到了烦恼或受到惩罚,则该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减弱。

二、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俄国巴甫洛夫)

(一)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后,如不再强化,条件反射的强度将会逐渐减低,最后会减低到条件反射不再发生的程度,这一与条件反射相反的过程称为消退;

(二)恢复:

消退发生后,如再给刺激,则条件反射将自动恢复,这种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称为恢复。

(三)类化:

这种同类条件不经强化而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称为刺激类化,也称刺激泛化;

(四)分化:

类化的反面,即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只对某特定刺激产生反应,不类化的现象;

(五)高级条件反射:

可利用已形成的条件反射,进一步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射。

三、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1932年著名的“斯金纳箱”)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

一类是应答性行为,一类是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

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范型可概括为以下4类:

(1)积极强化;例如教师对孩子听话给予奖励。

(2)消极强化;(3)无强化;(4)惩罚。

由上述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范型可见,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其目的都在于增加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因而是建立操作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而无强化和惩罚,其目的均在于减少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因而是消除*作性行为的重要手段。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把学习看成是反应概率上的变化,把强化看成是增加反应概率的唯一手段。

四、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一)强调观察式学习或替代强化学习;

(二)强调符号强化的作用;

五、强化的种类和技巧

强化就是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一)强化的类型1.依据强化间隔状况分类

(1)固定间时强化:

时间固定;

(2)灵活间时强化:

随即而变;(3)固定间次强化:

次数固定;(4)灵活间次强化:

随机的;

2.根据行为后果分类的强化类型:

正强化:

增加刺激以增强行为的强化。

负强化:

减少刺激以增强行为的强化。

惩罚I:

增加刺激以抑制行为。

处罚II:

减少刺激以抑制行为。

3.依据强化的性质分类

(1)原级强化和次级强化:

原级强化是利用原始的强化物,次级强化是用继起强化物或次级强化物进行的强化。

(2)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通过他人受到强化而使自己被强化的现象叫替代强化,通过自身内部刺激的作用而完成的强化叫自我强化。

(二)强化的技巧

1.控制强化量;2.安排强化程序;3.即时强化和延迟强化的转换作用。

六、理论的区别和教学运用

(一)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

1.相似:

两者的实质都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二者形成的关键都需要通过强化;有关条件反射的一些基本规律对两者都起作用;

2.区别:

(1)在强化程序上,经典条件作用是US伴随着CS先于CR出现;操作性条件则是R先于UCS出现。

(2)在刺激的作用上,经典条件作用是特定S产生R;作性条件作用是无特定S产生R.(3)在反应的特点上,经典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诱发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反应是自发的。

两种条件反射在教学上的运用:

(一)情绪学习

(二)行为管理和行为纠正

(三)程序教学(原则:

小步子积极反应即时反馈自定步调低的错误率)

第三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一)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