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82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匆匆》阅读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jǐnjìn)管来着;去来的中间(jiānjiàn),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nuó ná)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zhuǎn zhuàn)。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挽碗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líng níng)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jiào jué)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怜怜冷冷)俐俐地从我身上(跨挎)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sànsǎn)了,如薄(báo bó)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luǒ  ɡuǒ)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chì cì)裸裸的回去罢?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在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语。

2分)犹豫(徘徊)印迹(痕迹)

2、请用“   ”画出课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它换一种说法。

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_。

3、第一自然段中表达时间流逝的词语有:

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去,避免了使用相同词语造成的语句呆板。

4、一边读一边回答问题。

(3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这两个句子写出了作者无奈的感受,再想想自己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又做了些什么?

_没做什么事,从中我领悟到了要好好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_。

5、“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的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你认为在朗诵这句的时候应该用茫然和惆怅的语气去读?

6、读了第一自然段后,你认为永远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呢?

请写出来。

答: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7、你准备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第一段话,为什么?

答:

惋惜、无奈,因为作者对时间的来去匆匆无法挽留感到惋惜和无奈的情感油然而生。

8、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9、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有两个打比方的句子,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和(薄雾)。

10、理解填空。

(4分)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运用设问句和反问句句步步紧逼地责问自己,发出了6个问题;还运用了比喻 、排比 的修辞手法。

11、文中大量巧用了重叠词,请照例子仿写4个这样的词。

(2分)

例:

轻轻悄悄(高高兴兴)(欢欢喜喜)(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茫茫然(洗洗脸)(动动腿)(吹吹头)(扭扭腰)

12、朗读这段话的感情基调是感慨。

(豪迈,坚定,感慨)。

(1分

13、在第三句中,第一个“赤裸裸”的意思是(光着身子,不穿衣服),第二个“赤裸裸”的意思是( 没有取得任何成就,没有实现任何目标)。

14、请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15、请用“    ”划出文中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16、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

答: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二、《匆匆》阅读训练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④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⑤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选出恰当的词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处。

(3分)A.开 B.青  C.来

2、在第②自然段用“  ”找出片断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这句话把__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3、“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B )

A、向聪明的人询问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B、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过去日子的留恋。

4、在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5、读第②自然段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2分)

答:

因为时间飞快地从手中溜去,作者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十分的茫然,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十分的无奈。

(2)“泪潸潸”中“潸”的读音是(shān),意思是流泪不止的样子。

(3)“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表达了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

6、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主要写了时间的来去匆匆。

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7、第④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反问、设问 ,其作用是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2分)

8、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比喻 )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拟人)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反问)   

9、仿写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 谈笑)的时候,日子(从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悄悄地溜走);(奔跑)的时候,日子(从我的汗水里飞走); ( 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潮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春天走了,有再来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起的时候。

10、改写句子:

(不改变句意)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11、说说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解释说明)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引出下文)           

3)、文中运用了(排比)、(设问)、(拟人)、(反问)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其中第一段用(设问)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一复返的特点。

           

12、在③自然段用单横线划出一句排比句,用双横线划出一句拟人句。

1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伶伶俐俐:

聪明灵活 茫茫然:

模糊不清的样子 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14、“挪”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N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扌_部。

“复”音序为__F__,部首为__夂__。

“复”字的解释有:

①重复②恢复③再,又④答复。

在文中应选第_③_解释。

15、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愚笨( 聪明 )       充实( 空虚 )

16、联系上下文理解: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这个句中第一个“痕迹”指成就、贡献;“游丝样”指_:

像蜘蛛的丝;

“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没有取得成就,没有实现理想。

第一个“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光着身子,不穿衣服,降临到这个世界;“赤裸裸地回去”指_没有取得任何成就,没有实现任何目标,就死去了。

17、作者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反省、思索。

思索的结果怎样?

用“   ”画出相关句子,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不甘于虚度光阴,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18、仿照画“   ”句子的写法也写一段话。

过去的日子如冰,被太阳融化了;如露水,被初阳蒸发了;如月光,被乌云遮盖了;如枯叶,被秋风吹落了;如玻璃,被铁锤砸碎了。

三、《桃花心木》阅读

乡下老家屋旁。

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

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qī  xī)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偶然)会来家里喝茶。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 地枯萎了。

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会枯(kū ɡū)萎(wěi wǔi)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

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 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

 多久浇一次水?

 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 会枯萎?

 如果你每天来浇水, 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

“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 砍伐)。

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我浇水只是模(mú mó)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

上午或下午?

一次下多少?

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jī jí)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zhá zhā)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感激)。

(不只)是树,人(也 )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练 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fēnfèn)转化为(巨大庞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番”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F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田部。

“锻”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D,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钅部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并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莫名奇妙:

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的原因。

语重心长:

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无缘无故:

没有原因   枯萎:

植物因缺水而干枯萎缩   

独立自主:

不受外力量控制、支配,自己行使主权 

语重心长:

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爱护环境就要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

3、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划掉文中不当的字或拼音。

5、根据课文内容,把四字词语补充到横线上。

6、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情深意切( 语重心长 )    依靠( 依赖)  磨炼(锻炼)

  反义词:

慌慌张张(从从容容)  奄奄一息(勃勃生机 )独立(依赖)茂盛(枯萎)

7、作者觉得种树人很奇怪,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请用“    ”在文段中划出来。

8、用文段中的词语或语句作答:

种树人“不按规律”办事使种出的桃花心木长势很好,因为他要给树木创造一个“不确定的”的环境,不定时定量地浇水只是 模仿老天下雨,让树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学会独立自主。

如果种树人每天定时定量地浇水,树木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9、.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不确定的水源),“巨大的能量”指(能够拼命扎根生长,长成参天大树)。

.就人而言,指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出(独立自主的心)。

作者这个片段,作者借树木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 ,说明了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心,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10、给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含义。

(1分)

1)A、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B、不知哪一棵桃花心木苗会枯萎。

  C、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1)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 C  )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   A)

 2)、对文中画双横线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1分)

   A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了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

   B人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磨难,才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

1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2、读句子,回答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

(1)“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2)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

 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例如:

生病、失去亲人、同学孤立自己、考试没考好、作业忘做了、被老师批评、下岗、失业、地震、海啸等

2)“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答:

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份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如种树所愿,所以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

说明他种树成功了。

  

(2)你从“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这一举动,再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感悟出什么?

①我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

可是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同时出差了,让我自己在家照顾好自己。

我吃了两顿方便面,觉得腻了,就跑到婆婆家,让婆婆教我做蛋炒饭和下挂面。

后来,我还学会了炒几样菜呢。

现在我不但不怕爸爸妈妈出差,有时候还主动帮助妈妈炒菜呢。

/②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

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可能要二十多岁才毕业。

要更换好几个学校,可是有的同学学习总是需要老师或家长督促才肯完成作业,一旦离开家长,或者换了学校和老师,学习就容易退步。

像这样的同学就需要管好自己,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心。

13、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

14、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什么?

答:

如今,我可以深深扎根于地下,可以经得起狂风暴雨的打击,可以把少量养分转化成巨大能量,可以在土里找到水源,长成参天大树,这都要归功于那位尽心尽力让我在不确定中生长的种树人!

15、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什么?

答:

我会想我要加油活下去,靠自己的力量延续自己的生命,是大叔让我学会坚强,使我的生命力更加顽强;也是大叔使我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让我学会自力更生,我要感谢大叔!

16、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什么?

答:

如果我当初不依赖别人,自己扎根,学会在地下寻找水源,说不定我已经成为了参天大树。

17、从哪里可以看出种树人“从从容容”?

种树人来的时间总是不一定,浇水的量也不一定,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18、当前,社会上出现这样的一些家长,他们百般宠爱子女,在这种溺爱之下,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

读了本文,你想对这些家长和孩子说些什么?

(3分)

对家长说:

                                                                                                              

对孩子说:

                                                                                                                                       

四、《北京的春节》阅读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

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

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

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铺户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这个片断主要写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开始,大人孩子们忙着为过年做准备。

2、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个谚语说明了北京的春节是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的。

3、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

答: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粥的材料丰富,也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4、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这样的: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

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

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

6、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答:

(1)买杂拌儿

(2)买爆竹(3)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7、“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食物。

8、找出一个过渡句。

用“   ” 画出来。

9、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忙乱”?

用“     ”画出来。

10、北京的春节,年前的腊八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吃糖,还要大扫除,一片繁忙的景象。

同学们想想,你们的年前都有哪些准备或活动呢?

答:

买新衣、新鞋,买年货,买对联、年画,贴对联等。

投篮、跑步比赛。

11、文段的写作顺序是:

时间顺序 。

五、《北京的春节》阅读练习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àn√jiā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jué jiào√),都要守岁。

正(zhēng√zhèng)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铺(pūpù√)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曝)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

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姿势)与娴熟(技巧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zhēng√zhèng)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1、“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B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革部。

“然”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R。

“绝”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纟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J。

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是日夜不断

2、用“√”在文段中选择恰当的读音和词语。

(2分)

3、这段是按时间顺序来写,写出了除夕和正月初一鲜明的特点,请你各用一个词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

除夕特点是热闹 ;正月初一的特点是休闲。

4、用“//”将第一自然段话分两层。

这样分层的根据是总分的结构关系。

5、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 、守岁。

6、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从味、色、音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7、“除夕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答:

从这一句话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

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

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为了父母延寿。

8、第二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9、“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B):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    ),在文中起(   )的作用。

正确的选项是(  A )

A、过渡句 承上启下      B、中心句 总结   C、总起句 总起 

1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

用“    ”线画出来。

12、正月初一那天,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逛庙会等方面的习俗,其中逛庙会写得最详细。

13、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答:

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1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熟练(娴熟)       漂亮(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