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855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docx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习题及答案

力学知识归纳

质量和密度

1.质量(m):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

千克。

其他有:

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

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

(1)观察天平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3)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4)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5)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

6.密度: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7.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物体的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惯性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4速度:

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v=s/t速度的单位是:

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3.6千米/小时

5、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变。

7.力的单位是:

牛顿(简称:

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8.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9.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0.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1、力的三要素是: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2.重力:

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3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4.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固体压强公式:

P=F/S,式中p单位是:

帕斯卡,简称:

帕,1帕=1牛/米压力F单位是:

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

米2

2.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

(2)F不变,S↓(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3.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4.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5.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6.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沸点降低。

7.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托里拆利实验。

8.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9.标准大气压:

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0.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1.浮力:

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12.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13.物体沉浮条件:

(1)悬浮:

F浮=G;ρ液>ρ物

(2)漂浮:

F浮=G;ρ液=ρ物

(3)上浮:

F浮>G;ρ液>ρ物(4)下沉:

F浮

14.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1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浮=G排=m排g=ρ水gV

1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

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

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

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归纳

1.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

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2.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

L1>L2,平衡时F1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

L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镊子,筷子,扫地用具等)

(3)等臂杠杆:

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

天平)

3.定滑轮特点:

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4.动滑轮特点:

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5.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详见公式总结)

6.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7.功的公式:

W=Fs;单位:

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

8.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9.功率(P):

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P=W/t

单位:

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4.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5.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6.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8.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

9.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1.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

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12.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

焦耳/千克。

13.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

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

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

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

千克。

物理总复习力学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各2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2.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

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

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A.泥土砖块B.金属块C.泡沫塑料块D.水泥砖块

3.2008年奥运盛会即将在北京开幕,我国运动员将奋力拼搏,为国争光。

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

4.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吃饭时,筷子是个省力杠杆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

5.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墨水被吸进钢笔

6.小聪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在同一杯水中先后做了如图所示的两次实验,这是为了探究

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7.以下实例,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B.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

C.吊车吊着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

8.如图,人骑自行车从坡上下来时,速度会越来越大,在这运动过程中

A.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B.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c.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D.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9.一本九年级物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平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它与桌面接触面积大约为0.05m2,静止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A.6PaB.60PaC.600PaD.6000Pa

10.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A.右面高,左面低

B.左面高,右面低

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

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11.一个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为整个体积的一半,它漂浮在水面上,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放入水中再静止时将(水足够深)

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确定

12.如图所示,物体A重120N,在重力为GB的物体B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

如果在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的拉力F,物体B匀速上升,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

A.GB=30NB.GB=90N

C.f=180ND.f=90N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第13至15小题每题2分,第16至17题每小题4分,共14分)

13.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13-16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处,压强较小的是处(选填“A”“B”或“C”)。

 

甲乙丙

14.如上面图乙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1千克,杆秤的质量忽略不计。

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米、0.2米,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____千克。

若秤砣有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_________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5.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___。

16.将一恰能在水中悬浮的实心小物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则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用与物块相同材料制成一个l0dm3的实心物体,则物体质量为kg.

17.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2小时内,心脏做功约为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升高m。

(g取10N/kg)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5分,第21小题7分,,共22分)

18.根据以下要求作图:

(1)作出图中不倒翁的受力示意图(O为不倒翁的重心)。

 

(2)上面右图中,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1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

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_端将下沉。

20.2010年龙岩市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铜块、蜡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

探究铜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铜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1:

称重法。

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14(甲)所示,则铜块所受的浮力为N。

方法2:

阿基米德原理法。

测量过程与

示数如图14(乙)所示,则铜块排开水的体积为mL,根据F浮=G排=ρ水gV排可计算出浮力。

通过实验可得出铜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是。

第二小组:

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

要测量蜡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第一组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21.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

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数

水平板面

高度h/m

水平距离s/m

1

木板

0.20

1.00

2

木板

0.40

2.00

3

木板

0.60

3.00

4

铺上棉布的板

0.20

0.50

5

铺上棉布的板

0.40

1.00

6

铺上棉布的板

0.60

1.50

木板

h

s

铺上棉布的板

h

s′

(1)分析1、2、3次实验可得:

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

(2)比较1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

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第22题6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共20分)

22.目前在长江上有很多艘游览长江三峡的豪华游轮(如图12所示),已知某游轮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60t,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是2.7m。

(g为10N/kg)

(1)计算满载时游轮的总重是多少牛?

游轮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大?

(2)当该游轮从长江开到海里时,吃水深度是变大还是变小?

请说明理由。

23.“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

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

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请你解释两个数据的含义。

(2)如果小明的爸爸驾车通过标志所示的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行驶速度要求为:

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

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才不会违规。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24.一辆质量为1.5t的小货车,载有质量为0.8t的货物,四个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m2,若小贷车在4000N的牵引力的作用下滑平直公路匀速行驶500m,所用时间为400s,(取g=10N/kg)。

求:

(1)小货车对地面的压强;

(2)小货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3)牵引力做的功和牵引力的功率。

力学测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D

B

B

B

B

A

B

B

B

D

 

二、填空题

13.BB14.0.4大于

15.6右16.不变1017.1.08×10421.6

三、作图与实验题

18.

(1)

(2)

 

19.⑴(1分)左;

(2)不能得出探究结论(1分);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2分);

(3)杠杆在水平位置的实验方案好,便于测量力臂(1分) 

(4)右(1分)

20.0.2

20重力大于浮力

2用针使蜡块浸没在水中

21.

(1)5h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接触面的材料)

(3)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其他合理解释均可得分)

四、综合应用题

22.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游船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4.86×106kg×10N/kg=4.86×107N(1分)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游船的总重G总=F浮=4.86×107N(1分)

由P=m /V得,游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V浸=V排=m/P=4.86×106kg1.0×103kg/m3=4860m3(1分)

(2)因为游轮从长江开到海里,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1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游船排开的水的重力不变,而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1分),所以船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吃水深度减小(1分)。

23.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交通标志及题中“遵守交通规则”、“不违规”等含义的识读。

解:

(1)“上桥18km”的含义是:

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18km;“40”的含义是:

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汽车行驶t1=30min=0.5h的平均速度为:

遵守交通规则”的含义是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标志牌上所示的速度;“最快”的含义是以标志牌上所示的速度行驶。

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式可得从标志牌到上桥需要的最少时间为:

(3)“不违规”是指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低于“最低限速”,也不能超过“最高限速”。

因此,在不违规的情况下汽车到高速公路入口处的时间极限有两个:

以最低限速行驶时的时间:

以最高限速行驶时的时间:

所以,小明告诉爸爸的那段时间是11:

30~13:

00。

点评:

运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有关计算,是中考的常考点。

这类考题注重联系实际,结合列车时刻表、交通标志、汽车的速度计等,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意路程、时间、速度的同一性,识读有关表或标牌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24.车和货物的总质量:

m=1.5t+0.8t=2.3t=2.3×103kg

车和货物的总重力:

G=mg=2.3×103kg×10N/kg=2.3×104N

车对路面的压力:

F=G=2.3×104N

路面受力面积为:

S=0.1m2

小货车对地面的压强:

(2)因为小货车匀速行驶,所以小货车所受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小货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为:

f=F=4000N

(3)牵引力做的功W=Fs=4000N×500m=2×106J

牵引力的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