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05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源性寄生虫病.docx

土源性寄生虫病

蛲虫病

蛲虫病是由蛲虫(蠕形住肠线虫)感染引起的疾病。

雌虫的产卵活动可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及继发感染,若有异位寄生时,则可引起严重后果。

一、蛲虫生活史

雌雄虫交配后,雄虫多即死亡。

妊娠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一条雌虫的子宫内含虫卵约5000~17000个。

雌虫脱离宿主肠壁,并向肠腔下段移行。

但在肠内的温度和低氧压的环境中,一般不排卵或仅少量排卵。

当宿主熟睡时,肛门括约肌较松弛,部分雌虫可自肛门爬出,因受温度及湿度改变和空气的刺激,便开始大量排卵,雌虫排卵后大多死亡,但有少数雌虫可再进入肛门或阴道、尿道等处,引起异位损害。

成虫通常寄生于人体的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也可到达胃和食管等处。

黏附在肛门附近皮肤的虫卵,因温度、湿度适宜,氧充足,发育很快,约经6小时,卵壳内的幼虫发育成熟,并蜕一次皮,成为感染期虫卵。

感染期虫卵通过污染手指、食物、文具和衣服以及随空气尘埃而进入人体。

被吞食的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幼虫沿小肠下行,途中蜕皮两次,至结肠再蜕皮1次后发育为成虫。

自吞入感染期卵至虫体发育成熟,约需2~6周。

雌虫寿命为2~4周,一般不超过两个月。

但由于反复感染,可持续多年。

二、流行概况

(一)分布

蛲虫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国内感染也很普遍。

儿童显著高于成人。

蛲虫感染还具有儿童集体机构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的分布特点。

(二)传染源

人是唯一传染源。

因为其生活史简单,成虫寿命较短,儿童多集体生活,卫生习惯尚未养成,故重复感染十分普遍,但其对多数驱虫药物敏感,所以本病的特点是易治难防。

(三)传播途径

主要的传播方式有以下3种。

1.自身感染由于蛲虫的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体不需经过人体之外的环境发育,感染期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蛲虫卵在患者指甲内或皮肤上可活10天,在室内可存活21天,因此,吸吮手指或用不洁的手取食物,均可将蛲虫卵带入口中,造成患者反复感染。

2.接触感染患者通过被虫卵污染的手,再污染玩具和日常用品,或者通过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室内家具和地面上的蛲虫卵,使其他人因接触虫卵而感染,因此,接触传染是集体机构和家庭传播本病的重要方式。

3.吸入感染散布在外界的蛲虫卵因比重小,可被动飞散到空气中,或附着在飞扬的尘土中,随着人的呼吸将虫卵吸进体内,使人感染。

另外,蛲虫卵在肛门周围,因温度、湿度适宜而孵化,逸出的幼虫可能再钻入肛门到达肠内发育为成虫,引起逆行感染。

三、临床表现

(一)雌虫产卵活动引起的症状

人体蛲虫感染可因感染程度以及机体状态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雌虫在夜晚爬出肛门外产卵,剌激局部,可使肛门、会阴部以及阴门或阴囊的皮肤发生湿疹性皮炎。

因奇痒难忍,产卵处皮肤常被抓破引起出血或继发性感染。

常伴有恶梦、失眠、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夜间磨牙及夜惊等症状。

(二)在肠道寄生引起的肠壁及附近组织病变

蛲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以肠上皮细胞、肠内容物或血液为食,肠黏膜受损害引起慢性炎症或微小溃疡,可形成蛲虫性肉芽肿。

肠道症状多不明显,但有的出现肠炎,消化道功能紊乱,重度感染者可伴有腹泻,粪便中带有较多黏液或有少量血丝。

(三)引起呼吸系统的病变

人吸入含有蛲虫卵的灰尘也有致蛲虫病的可能。

有人研究了蛲虫感染与过敏性哮喘的关系,发现蛲虫作为抗原有引起呼吸道过敏的可能性。

有1例生前全肺呈现尘埃肺样变化疑为肺癌的老年妇女,死后尸检发现肺内有已崩溃的雌蛲虫和许多典型的蛲虫卵。

(四)异位寄生引起的病变

1.蛲虫性阑尾炎因阑尾与回盲部直接相连,蛲虫很容易钻入阑尾,引起蛲虫性阑尾炎。

阑尾中存在蛲虫并非罕见,阑尾内检出蛲虫部位以根部最多,中央部次之,尖端部最少。

蛲虫性阑尾炎症状与一般阑尾炎相同,但其特点为疼痛部位不定,慢性发病明显多于急性和亚急性阑尾炎。

此类患者如早期治疗,往往可免于阑尾切除。

2.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病变女性多见。

蛲虫在肠管内受精后,妊娠雌虫下降到肛门附近产卵,经外阴或阴部进入生殖系统各脏器,如阴道、子宫及输卵管,引起阴道炎、子宫颈炎、内膜炎、输卵管炎和输卵管脓肿,并在这些部位引起以虫卵或虫体为中心的肉芽肿病变,甚至并发输卵管穿孔等,以至需行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症状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下腹疼痛或月经增多等。

有时可触及附件肿块,与一般炎症难以鉴别,但分泌物涂片可查到蛲虫卵,子宫内膜刮取物和阴道口有时也可找到成虫和虫卵。

蛲虫有时从尿道进入泌尿系统可引起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炎症;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盆腔,则引起蛲虫性腹腔炎、盆腔炎和蛲虫性肉芽肿。

3.皮肤异位寄生由于妊娠雌虫至肛门部产卵,因此,在肛周、会阴、大腿内侧皮肤的刮拭物中常可找到蛲虫卵。

白木公等(1974)报道1例1周岁男孩在肛门皮下肿块中查到妊娠雌虫。

在肛门瘘管中曾找到蛲虫卵和幼虫。

还有1例在阑尾切除术2年后,于前腹壁皮下组织内发现蛲虫。

四、诊断

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查。

1.肛拭法检查虫卵由于蛲虫一般不在人体肠道内产卵,所以粪便检查虫卵的阳性率极低,诊断主要是用肛周拭擦法查虫卵,常用的方法有透明胶纸肛拭法、牛皮纸圆形孔胶带纸粘贴法及棉拭漂浮法等。

因为雌虫是在夜间移行至肛门外排卵,所以检查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晨便前进行。

蛲虫的检出率和检查次数很有关系,检查次数多则检出率增加。

一般采用3次。

2.粪便检查蛲虫卵尽管粪便检查蛲虫卵检出率很低,但有时也能在粪检时(如在直接涂片或加藤厚涂片法中)发现蛲虫卵。

3.在夜间如发现患儿睡后用手抓搔肛门等处,可在手电筒照射下观察肛门皱壁及会阴,常可检获白色线头状成虫,根据成虫形态特点可诊断。

五、治疗

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噻嘧啶等都是常用治疗药物。

1.阿苯达唑成人400mg顿服,儿童100~200mg顿服,如果间隔2周再治疗一次,效果更好。

2.甲苯达唑成人和4岁以上儿童200mg顿服或每次100mg,每天2次,连服3天。

3.噻嘧啶常用量为10mg(基质)/kg体重,顿服。

六、预防

根据本病特点,在采用驱虫治疗患者的同时,要加强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普及预防蛲虫的知识,讲究公共卫生、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教育儿童养成不吸吮手指、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或用0.05%的碘液处理玩具1小时,可杀死蛲虫卵。

鞭虫病

鞭虫病是由鞭虫(毛首鞭形线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等处所引起的疾病。

轻度感染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重度感染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甚至贫血及直肠脱垂等症状。

一、鞭虫生活史

鞭虫的生活史包括虫卵在外环境土壤中的发育和虫体在人体内发育的两个阶段。

鞭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外界适宜的温度(22℃~23℃)、潮湿、荫蔽和氧气充足的环境条件下,经过21~35天可发育为含幼虫卵。

因含幼虫卵对人体具有感染性,故称感染期虫卵。

感染期虫卵随食物或饮水进入人体,在小肠内孵出幼虫,然后侵入小肠黏膜,经过约10天的发育,再移行至盲肠发育为成虫。

从感染期虫卵进入人体至发育为成虫产卵约需2~3个月。

1条雌虫每天排卵量约为3000~7000个。

成虫在肠内存活可延续3~5年。

二、流行概况

(一)分布

鞭虫感染分布范围遍及全国,与蛔虫的分布较一致,但感染率相对不如蛔虫高。

在干燥、寒冷的北方地区感染率一般远较南方地区为低。

鞭虫病是农村地区常见的主要肠道寄生虫病之一。

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一般儿童的感染率高于成人,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

(二)传染源

鞭虫病人和感染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使用新鲜粪便施肥或随地大便,使鞭虫卵污染土壤和周围环境,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期虫卵。

虫卵可借蝇类、鸡、犬等的机械携带或风力散播,污染环境、物品、食物等。

人因生食含有感染性虫卵的不洁蔬菜、瓜果和水而受到感染。

也可通过污染的手,经口受到感染。

三、临床表现

鞭虫的致病作用主要包括成虫寄生在人体肠腔所引起的肠壁组织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和引起宿主免疫反应几个方面。

(一)胃肠道症状

鞭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和升结肠,一般轻、中度感染时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而在重度感染时,其寄生的部位可延伸至结肠、直肠、回肠下段及阑尾。

由于鞭虫头部钻入肠黏膜,虫体机械损伤肠壁组织及其分泌物的刺激作用,使肠壁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充血、水肿、点状出血、小溃疡或形成肉芽肿。

病人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慢性腹泻或便秘、大便隐血或带鲜血,并容易并发肠道细菌感染。

(二)全身症状

成虫以吸食人的血液和组织为营养,因此在严重感染者,肠壁寄生鞭虫数量较多,损伤也较严重,虫体不断吸食渗出的血液。

病人因长期慢性腹泻可引起营养不良、消瘦、乏力、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可降至5克左右,出现一系列贫血所引起的症状。

严重感染的儿童,甚至可引起直肠脱垂并出现大出血现象。

少数患儿心脏扩大、四肢浮肿、甚至死亡。

(三)其它

部分患者因虫体引起过敏而出现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热、头昏、头痛等症状。

此外,还可诱发阑尾炎,并发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结肠穿孔、肠梗阻、肠套叠、腹膜脓肿等。

偶有报告鞭虫病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

重度感染的鞭虫病患者可出现杵状指。

四、诊断

粪便中查到鞭虫卵即可确诊。

主要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操作简便,但取粪量少检出率低。

在轻度感染的情况下易漏检,需一粪三检才能提高检出率。

此外,因鞭虫卵较小,在镜检下粪便纤维杂质较多,易掩盖虫卵影响检查结果。

(二)饱和盐水浮聚法

因鞭虫卵轻于饱和盐水比重,浮聚盐水表层,检出结果远高于直接涂片法,为较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操作时应注意翻揭玻片勿使盐水滴漏,否则会影响检出结果。

(三)厚涂片法(Kato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

因取粪量多、操作简便检出率高,且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还能定量,为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粪检方法。

镜检时应注意的是:

最近几年发现在人粪便中常有大型鞭虫卵(78μm×30μm),往往和正常大小的鞭虫卵同时存在,这是由于应用甲苯达唑、阿苯达唑和噻嘧啶等驱虫药引起的,其大小与狐鞭虫卵较相似,区别要点是人鞭虫卵的透明塞较狐鞭虫卵宽大。

五、治疗

鞭虫对常用驱治肠道线虫药物的敏感性与钩虫、蛔虫、蛲虫有很大不同,需增加剂量和疗程才能提高疗效。

治疗鞭虫病较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甲苯达唑

本品驱鞭虫,成人和4岁以上儿童常用100mg,每天2次,3~4天为1个疗程。

必要时可间隔数天重复疗程。

该药对鞭虫卵亦有良好的作用。

本药口服后仅5%~10%自肠道吸收,其它均自肠道排泄,故不良反应很少。

少数病人服药后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等。

还可以发生头昏、乏力、皮疹等症状,但均较轻微短暂可自行恢复正常。

(二)阿苯达唑

成人每天400mg,3~5天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间隔数日重复疗程。

儿童剂量参考各产品用药说明。

本药口服后因吸收差不良反应一般较少。

少数病例服药后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口干、乏力等现象,偶见个别病例服药后出现全身瘙痒和皮疹。

严重肝、肾、心功能不良,化脓性皮炎、活动性溃疡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癫痫史、药物过敏史者不宜服用。

孕妇禁用。

(三)复方甲苯达唑

复方甲苯咪唑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左旋咪唑25mg。

常用量1天2次,每次1片,连服3天。

成人和4岁以上儿童均按上述剂量服用。

此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表现为头昏、恶心、腹痛、腹部不适。

偶见头痛、呕吐、腹泻。

但程度轻微,时间短暂,可自行缓解。

孕妇忌用。

小于2岁的幼儿不宜使用。

其余注意事项与甲苯达唑相似。

(四)复方阿苯达唑

成人及7岁以上患者,3

片顿服。

2~6岁患者,1.5片顿服,或遵医嘱。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患者和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对阿苯达唑类药品或双羟萘酸噻嘧啶过敏者禁用。

(五)伊维菌素

本品驱鞭虫,常用12mg顿服。

服药后12小时即开始排虫,第二天排出最多。

仅有少数病例出现短暂腹痛等反应,且症状轻微,未经处理可自行消失,不影响劳动和学习。

六、预防

预防鞭虫病的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消灭传染源

鞭虫病人和感染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驱虫治疗尤其是开展集体驱虫,既保护健康又消除传染源。

(二)改水改厕

保护水源,因地制宜,改善饮水卫生条件,确保生活用水的清洁卫生,是预防鞭虫感染的重要一环。

(三)进行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通过寄生虫生活史和危害性的宣传教育,使群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勿随地大便,不饮生水,生吃瓜果、萝卜、红薯、甘蔗等,尽量做到洗净、削皮吃。

钩虫病

钩虫病是由钩虫(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贫血,严重者可并发消化道大出血。

一、钩虫生活史

钩虫的生活史包括幼虫在外界土壤中的发育和虫体在人体内发育的两个阶段。

钩虫卵随感染者粪便排出体外,若在温度适宜(25℃~30℃)、泥土湿润、疏松含氧充分而且荫蔽的环境里,24小时内即可发育为第一期杆状蚴。

在48小时内幼虫第一次蜕皮,成为第二期杆状蚴。

经5~6天后,虫体口腔封闭,停止摄食,咽管变长,进行第二次蜕皮后成为丝状蚴,因丝状蚴具有感染性,因此,又称为感染性蚴。

感染性蚴与人体的皮肤或黏膜接触,进入人体后24小时内,大多仍可停留在侵入处的皮肤和肌肉组织中,然后进入微细血管或淋巴管,经血循环随血流从右心到肺,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在肺泡内幼虫可游动,并借助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摆动,沿支气管、气管到达喉部,随人的吞咽动作被咽下,经胃到达小肠。

一部分幼虫也可随痰液被咳出。

幼虫在小肠内完成第三、第四次蜕皮并逐渐发育为成虫。

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至发育成熟产卵约需35~50天。

一条十二指肠钩虫雌虫平均每天排卵约为1万~3万个,美洲钩虫雌虫平均每天排卵约为5000~1.5万个。

多数钩虫寿命为1~2年,十二指肠钩虫也可存活7年,美洲钩虫最长可生存15年之久。

由于成虫寄生在肠道内往往是一个慢性过程,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同时在流行区内经常可出现重复感染情况,因此对人的危害性也就比较严重。

二、流行概况

(一)分布

钩虫病在全国分布范围非常广泛,除北方少数高寒地区外,几乎各省(市、区)都有钩虫分布。

尤其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农村地区更为普遍而严重,是农村中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之一。

特别在经济条件、卫生状况较差的地区,钩虫感染率较高。

从事田间劳动的中、老年者以及女性感染率较高。

(二)传染源

钩虫感染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使用新鲜粪便施肥或随地大便,使钩虫卵污染周围环境,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很快发育为感染期幼虫。

人因赤足下地生产劳动,脚或手部皮肤与感染期幼虫接触,或因生食含有感染期幼虫的不洁蔬菜、瓜果而受到感染。

十二指肠钩虫也可经口感染。

有的地区曾有因生食凉拌蔬菜而暴发家庭急性感染的现象。

钩虫幼虫也可经母乳传给婴幼儿,或经胎盘侵入胎儿,但比较少见。

三、临床表现

(一)幼虫致病

1.钩蚴性皮炎感染期幼虫侵入皮肤后,病人可感到局部皮肤有烧灼、针刺或奇痒等感觉。

继之出现红色点状丘疹或小泡疹,有的1~2天变为含淡黄色液体的小水泡,如搔破可继发感染出现脓疱,并可有腹股沟和腋窝部淋巴结肿大及疼痛。

钩蚴性皮炎多见于手指、足趾间皮肤嫩、薄处,也可见手、足背部等,俗称“粪毒”、“粪疙瘩”等,一般经结痂、蜕皮而自愈。

2.呼吸道症状幼虫移行至肺泡后,病人可出现咽痒、咳嗽、痰中带有血丝。

并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有的病人可出现荨麻疹。

严重感染者可出现剧烈干咳、肺大咯血及类哮喘样发作症状。

上述症状一般经数日至1~2个月消失。

由于部分十二指肠钩蚴侵入人体后,潜留在某些组织内有一个长时间的迁延移行过程,经200多天才陆续到达肠腔。

因此,有的病人可一次感染后,出现咳嗽、哮喘反复发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此外,国内还有多达数百人因暴发钩虫感染引起流行性哮喘的报道。

3.幼虫亦偶可移行至其他组织器官如肝、眼等处,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4.幼虫移行至肺部常易误诊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

(二)成虫致病

1.消化道症状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消化、吸收等功能障碍。

持续性、弥散性腹痛为常见症状,以上腹部和脐周最为剧烈。

其他还有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重度感染者还可出现黑色粪便和营养不良等。

少数钩虫病人有喜食常人不能吃的东西,如生米、生豆、泥土、粉笔、炉灰、煤灰、木炭、破布等,这种喜食异物的现象称“异嗜症”。

2.贫血钩虫对人体产生的严重危害主要是引起病人慢性失血所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贫血。

钩虫的成虫咬附在病人的小肠壁上边吸血、边分泌抗凝物质,使形成的伤口发生凝血障碍。

同时成虫还经常更换咬附部位,而留下的伤口仍不断渗血。

另外,因小肠黏膜的出血及引起的大小溃疡和炎症的改变,阻碍了营养成分的正常吸收,致使贫血更加严重。

钩虫寄生引起的慢性失血,使病人体内的铁质和蛋白质不断损耗而出现贫血症状,但病人的贫血程度并不单纯由钩虫寄生的数量和感染时间的长短决定,与病人的健康状况和营养条件也有重要关系。

如病人营养条件不良,食物中的含铁量不能补偿钩虫感染所损失的铁量,则逐渐造成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

病人出现贫血后,胃口不佳,消化功能不良,影响铁的吸收,成为恶性循环,使贫血不断加重。

如病人营养良好,食物中有足够的铁质和蛋白质,即使虫数较多,仍然可以没有贫血或贫血较轻微。

根据贫血的不同程度,临床上一般将贫血分为轻、中、重3度。

轻度贫血可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度消化道症状,以及轻微头昏、乏力、气促、心悸等。

血红蛋白一般接近于正常。

粪便中克粪虫卵数在1000~3000个左右,推算病人体内钩虫数常在数十条。

中度贫血症状明显,病人皮肤蜡黄,黏膜苍白,面部、下肢或周身呈凹陷性水肿,伴有头昏、眼花、耳鸣、上腹痛、皮肤干燥;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四肢无力、劳动能力大为减退。

心脏扩大脉搏加快、心尖区有明显收缩期杂音。

有的病人还可出现异嗜症。

血红蛋白大多在5~9克。

每克粪便虫卵数在3000~1万个左右,体内钩虫数常在100~500

条。

重度凹陷性水肿显著,有胸腔和心包积液等贫血性心脏病的表现。

病人完全丧失劳动力,甚至卧床不起。

女性可引起月经少、闭经。

孕妇可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

血红蛋白在5克以下。

每克粪便虫卵数在1万个以上,病人体内钩虫数在500条以上,甚至多达几千条。

3.婴儿钩虫病患儿多因“黑便”和腹泻就诊。

发病年龄多在10~12个月,早的出生后3天,甚至有的出生后即开始排黑绿色大便。

婴儿钩虫病最突出的临床症状表现为:

突然发生急性便血性腹泻,大便呈黑色或柏油样,面色苍白。

其他还可能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也可出现发热。

预后差,病死率3.6%~6.0%,甚至高达12%。

近年来,经常有钩虫寄生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报道,因此,在临床上应注意与溃疡病、肝硬化、出血性胃炎等鉴别诊断。

四、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从粪便中查到钩虫卵或孵出钩蚴即可确诊。

1.直接涂片法操作方法简单,但因取粪量少检出率低,轻度感染者易遗漏,常需一送三检才能提高检出率。

2.饱和盐水浮聚法较易检出钩虫卵,因钩虫卵比重轻,在比重较高的饱和盐水内漂浮表面,较易检查且检出率也较直接涂片法高,尤其是对轻度感染者。

但若在操作过程中稍有疏忽,如翻揭玻片有滴漏现象,亦可影响检出效果。

3.厚涂片法(Kato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因取粪量多、操作简便检出率高,且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还能定量,为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粪检方法。

但由于钩虫卵的卵壳较薄,透明时间过长可因虫卵变化不易识别而漏检。

因此,操作时要掌握适当的温度、湿度及透明时间,注意钩虫卵在厚涂片中的形态变化特征。

钩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薄而无色透明,在低倍显微镜下仅呈一条轮廓线。

在新鲜粪便中的钩虫卵,内含4~8个灰色颗粒细胞,以4个为最常见。

卵壳两端与细胞间有明显的距离,这是钩虫卵的主要特征。

便秘患者,或粪便排出后放置过久,在钩虫卵内可看到多个卵细胞。

在适宜条件下,虫卵内细胞还可发育为幼虫。

在单性雌虫感染时,可排出未受精钩虫卵,此种虫卵内含较细颗粒,无屈光性。

由于在厚涂片中钩虫卵形态变化较大,且粪检时除钩虫卵外还常可查见蛔虫卵、鞭虫卵及其他线虫卵等,因此在镜检时应注

意加以区别。

在厚涂片中,尤其是要注意钩虫卵容易与脱蛋白质膜的受精蛔虫卵混淆。

二者主要区别是①卵壳:

受精蛔虫卵壳厚呈双线层,而钩虫卵卵壳似乎增厚,但仍是单层。

②内含物:

钩虫卵内含数个灰色分裂的卵细胞,受精蛔虫卵内含一个卵细胞,由无色微细颗粒状物集于一团,呈一圆形内含物。

如果是未脱蛋白质膜的受精蛔虫卵,还可以见到卵壳外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痕迹。

植物线虫卵两端钝圆,卵壳薄,内容物为单细胞期、多细胞期、桑椹期及至子虫期,可与钩虫卵区别。

4.试管滤纸培养法试管钩蚴培养法检出率高,不仅适用于确诊钩虫感染和虫种鉴定,如用定量粪便培养还可计算感染度。

但需新鲜粪便当天进行培养,若粪便存放过久,尤其是冬季气温低于10℃以下时,因虫卵死亡而影响检出结果的准确性。

培养结果需3~5天才能观察。

(二)其他检查

粪检阴性时并不能肯定体内无钩虫寄生,如果肠内仅有雄虫寄生、雌虫未到达成熟产卵阶段、幼虫在宿主体内“迁延移行”未达肠腔,粪便就查不到虫卵。

此时可试用驱虫方法诊断。

(三)鉴别诊断

钩虫病一般不难诊断。

但本病引起的各种消化道症状、贫血和消化道大出血等容易误诊为以下疾病,应加以鉴别:

1.消化性溃疡上腹部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并有节律性。

胃溃疡多发生在餐后1小时,十二指肠溃疡多在空腹和半空腹时发作,进食可缓解,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疼痛,常伴有吐酸水、嗳气等症状。

钩虫性腹痛虽在上腹部,但多为隐痛,且无节律性,服用抗酸药剂或进食不缓解,常有食欲亢进、异嗜癖等症状,重症者有明显贫血性浮肿面容而非消瘦性面容。

2.肠结核腹痛部位与钩虫性腹痛不同,多在右下腹和脐周,程度较轻,常在食后诱发,多伴有腹泻,并在便后疼痛缓解。

同时可有肠外结核特别是肺结核史,以及伴有明显的消瘦、盗汗、下午发热、面色潮红等结核病症状。

3.慢性结肠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该病发病以20~40岁最多,腹泻常为早期症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多伴里急后重。

受凉与饮食失调常为发作的诱因。

发作期大便呈水样或糊样,混有黏液、脓性黏液或脓血样成分。

约1/3病例有血便,偶见大量出血。

病人多有中度贫血。

钩虫性结肠炎一般病程较短,经粪检钩虫卵阳性或试验性治疗症状改善而得到确诊。

4.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钩虫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由于无特异性体征,临床上常被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肠道肿瘤和门静脉高压出血、胆管出血等。

本病与以上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鉴别要点是①有钩虫病流行区劳动、生活史;②粪便检查可查见钩虫卵或钩蚴;③按其他原因治疗无效,按钩虫病治疗有速效;④纤维胃镜或钡餐排除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或其他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

五、治疗

钩虫病的治疗,可分为驱除肠道成虫和杀灭在组织中移行的早期幼虫的病原治疗,以及纠正贫血引起的一般支持疗法等。

(一)驱虫治疗

驱除钩虫的药物很多,近20多年来,国内相继生产了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取代了以往毒性大、疗效差的驱虫药。

由于两种钩虫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目前常用的大多数驱虫药在相同剂量下对十二指肠钩虫疗效优于美洲钩虫。

有些药物在适当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后可以提高驱除美洲钩虫的效果。

现将常用的几种药物简介如下。

1.阿苯达唑该药于1975年由美国史克制药公司研制成功。

1979年我国首次合成,1981年大量生产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常用剂量为400mg单剂顿服,儿童剂量参考各产品用药说明。

本品驱除钩虫的效果与甲苯达唑2天剂量的疗效相似。

阿苯达唑还具有同时能杀死钩虫幼虫和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