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390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B.硝酸钾和磷酸氢二铵都属于复合肥料

C.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即可燃烧

2.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2

B.Cu

C.CO

D.CO2

3.六月的右江河谷芒果飘香,能闻到果香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分子可分

D.分子之间有间隔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气体中混入的少量CO

B.用

溶液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Fe粉

C.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D.直接用Mg条在空气中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6.汞使用的历史很悠久,用途很广泛。

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B.汞原子核外电子数是80

C.汞原子核内中子数是80

D.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

7.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属于

A.混合物

B.纯净物

C.氧化物

D.单质

8.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

团结、互助、友爱、勇敢、坚强!

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

“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5O2+X

3CO2+4H2O。

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

A.C3H7OH

B.CH4

C.C2H6

D.C3H8

9.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总质量

10.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二、填空题

11.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和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标志着我国航海、航空事业有了重大突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铜运用于航母电力系统的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和_____________性;

(2)大型客机大量使用的钛合金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建造一艘排水量为6万吨的航母约需6万吨的特种钢材,通过高炉炼铁生产6万吨含铁98%的铁制品,需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___________万吨。

(4)是航天、航空、航海、兵器和核能等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比较Mn、Pd(钯)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①将Mn片、Pd片、Cu片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Pd片和Ca片没有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要确切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需将Pd片加入到____________溶液中,观察现象。

12.泉水是“泉城”济南的文化之魂,节水环保、杜绝水污染、建设美丽泉城,是我们泉城人的职责。

(1)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多姿多彩,水孕育了万物生灵,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这个循环过程是由________提供的能量(填序号)。

A地球自转       B太阳照射        C海洋潮汐        D植物生长

(2)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取的趵突泉水进行探究实验。

先将水样进行过滤操作如图,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再用滴管取2滴过滤后的滤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小心加热,水分消失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少许残留物,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泉水是硬水,生活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全球都面临淡水危机,济南市区居民的大部分饮用水来自地表天然水,天然水转化成饮用水需经一系列净化,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净水剂。

请回答: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高铁酸钠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之一)。

②高铁酸钠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高铁酸钠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

③高铁酸钠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④高铁酸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13.请用H、O、Cl、Na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⑴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①两个氯原子____________;     ②五个钠离子____________;

⑵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

①常见无色液体________;                 ②最轻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

③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_________;  ④可用于除去铁锈的酸_________;

14.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构成汞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填名称)。

(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下图为三种元素的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

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______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_____(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选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16.让我们感受一下“化学生活”吧!

(1)图A:

南海盛产鱼虾,鱼虾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填序号)。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2)图B:

步入公园,花香四溢,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__的性质。

(3)图C和图D是环卫工人在公园内捡到的两种垃圾瓶罐,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填字母序号)。

(4)我们尝了一勺汤,就知道整碗汤的味道,这体现了溶液具有均一性。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填序号)。

①味精      ②食用油       ③糖      ④面粉

三、实验题

17.请根据下列实验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b的名称是_____。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填字母)。

(3)C实验现象是_____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如图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写一条即可)

18.现用下面两种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说明:

实验二中集气瓶内壁的铁粉除氧剂是用水湿润后均匀涂附上去的,其中的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

(1)实验一中,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一、实验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对应下面图1、图2,依据图1、图2信息,_________(填“实验一”或“实验二”)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实验一或实验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写两点)。

四、流程题

19.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家用自来水的净化程度已经很高,但我们还是习惯于煮沸后饮用,除了进一步杀灭自来水管中带来的细菌以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吗?

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5)如果探究水的组成,可借助水电解器,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化学小组的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甲、乙分别设计A、B实验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他们在药品混合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写出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实验中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进行了如图C所示的实验,他将红热的玻璃管接触白磷使其燃烧,并且正确称量了变化前后的质量,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甲认为:

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发生改变。

乙、丙认为,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3)你认为__________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进行了如图D所示的实验,来证明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你认为丁的设计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你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三、实验题

1、

2、

四、流程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