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机运行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93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汽机运行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机运行规程.docx

《汽机运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机运行规程.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机运行规程.docx

汽机运行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编写规程依据

1、汽轮机厂家说明书

2、现场实际系统和运行经验

3、全国地方小火电《汽轮机组运行规程》

第二节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规程

1、值长2、运行部长、技术人员3、汽轮机运行班长4、汽轮机正、副司机,凝结、给水除氧工5、生产科室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

第三节运行岗位的基本要求

1、值班人员在独立工作前,必须熟悉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各项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独立工作。

2、值班人员在工作中除应注意保护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正确处理各项异常现象之外,还需听从上级命令,正确执行各项指示,不得到许可不应离开工作岗位。

3、运行维护所需的工器具、测量仪表、各类运行表格和记录本齐备,有关资料整齐,各项规程完整。

4、消防通讯照明灯设施齐备,并使用效果良好,场地清洁无杂物。

第四节汽机室联络信号使用的有关规定

一、联络信号的使用权

1、汽轮机运行班长2、汽轮机主、副司机

二、使用联络信号的注意事项:

1、试验信号前先用电话联系,以免产生误会。

2、收到主控室发来的信号,必须立即执行,必要时应在执行后用电话联系,询问发信号的原因和执行的效果。

3、联络信号每班接班后和开机前均应与主控室联系试验,发现不正常应立即汇报值长,要求处理。

4、在发信号之前,必须先发“注意”信号,后按联络内容信号。

5、发现信号发错或需要更改以前发出的信号时,必须另发更改信号。

三、汽机室发给主控室的联络信号有:

1、注意:

表示发此信号后,将有一个操作信号发出。

2、可并列:

通知主控室汽机已定转(3000r/min)一切正常,发电机可以并入电网。

3、减负荷:

汽机因某种原因需降低负荷运行,发一次信号减负荷200KW。

4、机器调整:

表示由于某种原因需由汽机方面调整同步器,自行调整负荷。

5、机器危险:

表示汽机发生严重故障,要求主控室将发电机解列。

6、更改命令:

表示前一个信号发错或情况有变化通知电气拒绝执行。

7、电话:

要求与主控室电话联系。

四、主控室发给汽机室的联络信号有:

1、注意:

表示发此信号后,将有一个操作信号发出。

2、已并列:

表示发电机已与电网并列。

3、增负荷:

电气通知汽机已增负荷,注意机组运行情况。

4、减负荷:

主控室通知汽机室已减负荷,注意机组运行状况。

5、已解列:

发电机已与电网断开。

6、更改命令:

表示前一个信号发错或情况有变化通知主控室拒绝执行。

7、停机:

要求汽机立即打闸停机。

8、电话:

主控室要求与汽机室电话联系。

第五节汽机重要操作的规定

一、下列故障必须在部长或由部长专门指定的人员监视下进行。

1、大修后汽轮机组的启动。

2、危急保安器的定期超速试验。

3、调节系统的调整和试验(包括主汽门、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

4、设备经过重大改进后的启动和新技术的第一次试用。

5、部长认为有必要参加的项目。

二、下列工作必须填写操作票,并监护操作。

1、主蒸汽系统、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凝结水系统的正常切换操作。

2、给水泵、循环泵、除氧器、冷油器、凝结泵的切换操作。

3、汽轮机的启、停及倒炉并汽操作。

三、在紧急状态下处理事故时,可不填写操作票,但必须谨慎操作,并详细记录在运行日志上。

第六节禁止或停止启动汽轮机的规定

1、油温低于25℃或润滑油压低于规定值,油箱油位低超过极限,油质不合格超出规定。

2、任一保安装置工作不正常。

3、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阀关闭不严或卡涩。

4、启动油泵或控制装置(自动投入装置)工作不正常。

5、转速指示或其它主要仪表指示不正常。

6、运转时机组内部有异声产生(如摩擦声)。

7、机组振动超过0.07mm(正常情况下轴承各向振动﹤0.03mm,过临界转速时的轴承最大振动﹤0.15mm.

8、发现不能保证运行时的严重缺陷。

第七节禁止在下列情况下汽轮机由调速器切换为调压器工作

1、调压器“接通”后电负荷减少25%(1500KW)时。

第二章C6—3.43/0.49型汽轮机主辅设备技术特性及规范

本机组由中国东风电机厂制造,系中温、中压、单缸、调整抽汽式汽轮机,全机由两个双列调节级和七个单列冲动压力级组成,其中在第二压力级后为可调整抽汽,第四压力级后为不可调整抽汽。

 

主机技术规范(表一)

项目

名称

工况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参数

功率

额定负荷

千瓦/小时

KW/h

6000

经济负荷

5100

主汽门前蒸汽压力

正常

兆帕

MPa

3.43+0.2/3.43-0.3

主汽门前蒸汽温度

正常

摄氏度

435+10/435-15

排汽压力

额定

兆帕

MPa

0.00716(绝对)

排汽温度

空负荷

摄氏度

带负荷(最大)

带负荷(正常)

35.8

转速

额定

转/分钟

r/min

3000

转子临界转速

1621

盘车转速

5.5

进汽量

最大

吨/小时

t/h

68

额定

57.6

第一级抽汽压力

额定

兆帕

MPa

0.49

纯冷凝时

0.54

第一级抽汽温度

额定

摄氏度

248

纯冷凝时

258

一级抽汽点抽汽量

额定

吨/小时

t/h

48.9

纯冷凝时

2.5

额定工业抽汽压力

兆帕

MPa

0.49

额定工业抽汽温度

摄氏度

248

额定工业抽汽量

吨/小时

t/h

45

最大工业抽汽量

吨/小时

t/h

56.25

第二级抽汽压力

额定

兆帕

MPa

0.0278

纯冷凝时

0.0876

第二级抽汽温度

额定

摄氏度

67.8

纯冷凝时

108

二级抽汽量

额定

吨/小时

t/h

0.141

纯冷凝时

1.99

汽耗率

额定

千克/千瓦时

Kg/KWh

9.6±0.48

纯冷凝时

4.8±0.24

热耗率

额定

千焦/千瓦时

KJ/KWh

6.302×10±3.5

纯冷凝时

1.28×10±640

工作转速时轴承处最大振动

毫米

mm

≤0.03

过临界转速时轴承处最大振动

毫米

mm

≤0.15

调速保安系统技术规范

表二

项目

名称

技术规范

调速器型式

离心式径向钻孔泵全液压式

速度变动率

≈5±1%

转速迟缓率

≤0.5%

同步器工作范围

(-6—+7%)空负荷2820—3210

调压器不等率

≤20%

调压器压力调整范围

0.40—0.7MPa(绝对)调节抽汽压力

调速油泵进口油压

0.07MPa

调速油泵除口油压

0.97MPa

第一脉冲油路油压

0.37MPa

第二脉冲油路油压

0.27MPa

危急遮断油门动作转速

3300—3360r/min

轴向位移保护

0.4mm时声光报警,≥0.7mm时动作停机

润滑油压

0.08—0.12MPa

润滑油压报警值

0.055MPa启动交流电动油泵

润滑油压保护值

0.04MPa启动直流电动油泵0.03MPa时停机0.015MPa时停止盘车

油箱油位信号

低于下线时发出报警信号

轴承回油温度信号

≥65℃报警≥75℃停机

冷凝器真空信号

-650mmHg报警-455mmHg停机

主汽门最大开度

67mm

 

汽轮机辅助设备技术规范

表三

项目

名称

技术规范

工作油箱容积

1.6m3

冷油器

冷却面积12.5㎡,冷却水量21m3/h,出口油温35℃—45℃

交流电动油泵

型号65Y—100B、润滑油压0.676MPa、供油量25m3/h、转速2950r/min汽机启动或停止时由它供油,当压力油管油压达0.78MPa时交流电动油泵停止供油。

油压低于0.73MPa时或润滑油压降至0.055MPa时交流电动油泵自动投入

直流电动油泵

型号CH45、润滑油压0.324MPa、供油量3m3/h、油系统故障时工作,当润滑油压低至0.04MPa时自动投入;当润滑油压恢复到0.12MPa时,自动切断。

凝结水泵

型号3N6转速2950r/min流量30m3/h(max)扬程58m电机功率13KW

冷凝器

型号C6型式:

双路双流程表面式,冷却面积:

560㎡,水室最大允许水压0.2MPa,冷却水量1610m3/h,正常冷却水温度27℃最高35℃。

高压加热器

进汽压力最大0.8Mpa,设计0.49MPa;抽汽量最大4.628t/h,设计3.92t/h;进汽温度设计240℃,出水温度142℃;加热面积50㎡。

低压加热器

进汽压力最大0.062MPa,设计0.062Mpa;抽汽量最大2.142t/h,设计1.381t/h;进汽温度设计89.1℃,出水温度83℃;加热面积20㎡;人口水温46℃。

主抽汽器

工作蒸汽压力1.4Mpa;耗汽量214Kg/h。

启动抽汽器

工作蒸汽压力0.343Mpa

第三章汽轮机的正常启动和停止操作规程

第一节、汽轮机启动前的准备和检查

一、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好专用工具。

2、准备好各种表计和记录本。

3、认真检查肯定安装或大修工作已结束,清理好现场。

4、与各有关单位联系,做好启动准备工作。

5、联系热工投入所有表计。

6、联系电气给电动设备送电。

二、启动前油系统检查:

1、油系统设备及管路处于完好状态,不应有漏油现象,系统所用的临时滤网和堵板应拆除。

2、油箱油位正常,油箱游标指示上下灵活,油质化验合格。

3、油箱事故放油门、底部放水排污门、冷油器油测放油门及排空气门关闭。

4、冷油器进出油门、电动油泵进出油门、盘车装置进油考克、油箱油位计上下考克开启,滤油器切换手柄在任意一侧。

5、启动电动油泵,检查有无漏油现象,油路是否畅通,油压是否正常。

三、启动前蒸汽疏水系统检查:

1、锅炉来汽门及旁路门、母管来汽总门及旁路门、电动隔离门及旁路门、自动主汽门关闭;锅炉来汽门、电动隔离门、自动主汽门前及主蒸汽母管疏水排地沟均开启。

2、轴封送汽门、主辅抽汽器进汽门及总门关闭,主抽一、二级疏水门开启,二级疏水排地沟门关闭。

3、高压加热器进汽门、疏水去除氧器出口门关闭,疏水器进出水门、汽平衡门开启,排地沟疏水门开启,旁路疏水门关闭,水位计上下考克开启。

4、低压加热器进汽门关闭,疏水排地沟门关闭,疏水器进出水门、汽水平衡器门开启,旁路疏水门关闭,水位计上下考克开启。

5、主汽门门杆至膨胀箱疏水门开启,膨胀箱汽侧及疏水去凝结器出口阀门开启,排地沟疏水门关闭。

6、工业抽汽管路隔离门及旁路门关闭,Ⅰ段抽汽去除氧器用汽一次门、Ⅱ段抽汽一次门关闭。

四、启动前真空系统的检查:

1、主辅抽汽器真空门及真空破坏门关闭。

2、热水井水位计上下考克开启。

3、凝结泵人口排汽门开启。

五、调速保安系统检查

1、检查调节器、调节汽阀及连杆的外部情况,应灵活无卡涩。

2、同步器电动与手动均灵活,在低限位置。

3、危急遮断油门、轴向位移控制器在解脱位置,磁力断路油门在关闭位置。

4、将调压器处于解脱位置。

5、调压器的蒸汽脉冲室连接管路上的阀门应关闭。

六、启动前软化水系统检查:

1、高压加热器进出水门关闭,旁路门开启。

2、主抽汽器进出水门开启,旁路门关闭。

3、凝结水母管再循环门开启,排地沟阀门关闭。

4、低压加热器进水门开启,出水门、旁路门关闭。

5、软化水至热水井补水门关闭。

6、凝结泵进出水门、盘根水封进水门开启。

七、启动前冷却系统检查:

1、冷油器进水总门及冷油器前进水门开启,冷油器出水门及放空气考克关闭。

2、空冷器进水总门和分组出水门开启,分组进水门关闭。

3、冷油器两侧循环水进水门开启,两侧出水门、排空气门、放水门关闭。

八、启动前滑销系统及声光信号检查:

1、与主控联系试验联络信号正常。

2、与热工联系投入和试验各种声光报警信号应正常。

3、冷态下测量各膨胀点的间隙并记录,调整热膨胀指示器零点,确保汽轮机本体自由膨胀。

第二节隔离门前暖管及保护装置静态试验

一、隔离门前主蒸汽母管暖管

1、一切检查准备各种就绪后,联系锅炉供汽暖管,开启锅炉来汽门之旁路门,逐步提升压力到0.2—0.3MPa(表压)暖管15—20分钟后,再按每分钟增加0.1—0.15MPa的速度升至正常工作压力。

在升压过程中逐渐开启高压疏水门,关闭排地沟疏水。

2、在升压过程中,随时检查管道和支吊架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排除,方能继续升压。

3、当管道压力升至额定3.43MPa时,应将锅炉来汽门逐渐开大,直至全开,然后关闭旁路门。

二、启动交流油泵进行油循环(与上述暖管同时进行)

1、启动交流油泵,听、测运转声音,油泵出口油压应稳定在0.676MPa(表压),全面检查油系统有无渗漏及油箱油位变化情况。

2、调整润滑油压调节阀,保持润滑油压在0.08—0.12MPa(表压)数值内。

并检查轴承回油情况是否良好。

三、检查启动盘车装置

1、开启盘车润滑油进油门。

2、拔出横销将盘车手柄推向“合闸”位置。

3、手按电动盘车按钮启动盘车,查看盘车情况是否正常。

四、保安装置的静态试验:

1、危急保安器手动试验:

(1)挂上危急保安器油门和轴向位移控制器。

(2)逆时针方向旋转主汽门手轮,将主汽门开启1/3。

(3)手按危急保安器小弹簧,主汽门和抽汽阀应快速关闭。

(4)顺时针方向旋转关闭主汽门手轮。

2、轴向位移控制器手动掉闸试验:

(1)挂上危急遮断器和轴向位移控制器。

(2)将主汽门开启1/3。

(3)用手向外拉动轴向位移控制器捏手,主汽门和抽汽阀应快速关闭。

(4)关闭主汽门手轮。

3、轴向位移保护装置自动掉闸试验:

(1)挂上危急遮断器和轴向位移控制器。

(2)将主汽门开启1/3。

(3)退出轴向位移电触点压力表保护。

(4)由汽轮机检修工配合调整轴向位移节流螺钉,使轴向位移油压缓慢下降,当轴位移油压降至0.25MPa时,轴向位移控制器动作,切断高压油、主汽门,抽汽阀应迅速关闭。

(5)关闭主汽门手轮,恢复轴位移油压和电触点压力表保护。

4、轴向位移控制器电动试验:

(1)挂上危急遮断器油门、轴向位移错油门和磁力断路油门。

(2)将轴向位移错油门捏手锁紧。

(3)开主汽门至1/3。

(4)用螺丝刀调整轴位移油压,当油压降至0.32MPa时发出声光信号报警,降至0.25MPa时,磁力断路油门动作,主汽门、抽汽阀快速关闭。

(5)全开主汽门手轮,恢复各项保护和轴位移油压。

5、紧急停机按钮试验:

(1)挂上危急遮断器油门、轴向位移油门和磁力断路油门。

(2)将主汽门开至1/3。

(3)用手按动紧急停机按钮、磁力断路去油门动作,主汽门、抽汽阀快速关闭。

(4)旋回主汽门手轮。

6、润滑油压低联动试验:

(1)将电动油泵、直流油泵投入“联锁”位置。

(2)将润滑油压调整至正常。

(3)缓慢开启润滑油泄油阀门,使润滑油缓慢下降至0.055MPa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油压降至0.04MPa时直流油泵启动;当油压低至0.03MPa时发出报警信号,主汽门迅速关闭机组停机;当油压降至0.015MPa时停止盘车。

7、凝结泵联动试验

(1)启动凝结泵,将备用泵投入“联锁”。

(2)停止运行凝结泵(或就地操作停泵按钮),备用泵自启动,此时红灯闪光,绿灯熄灭。

(3)将联动泵开关向合的方向动作一次,红灯闪光消除,绿灯亮。

(4)解除联锁开关,停止凝结泵运行。

第三节汽轮机的冲转与升速

一、主汽门前暖管升压

1、全部静态试验结束后,启动交流油泵进行油循环,投入盘车,倾听机组内部有无异音。

2、将电动门全部开启后,缓慢开启母管来汽隔离门之旁路门以0.1—0.15MPa的压力(表压)暖管10分钟。

3、开大隔离门之旁路门以0.1—0.15MPa/min的升压速度升至正常压力,在升压过程中逐渐开启高压疏水,关小疏水排地沟并根据汽温汽压的升高直至全关。

4、当管道压力升至正常值时,逐渐开启母管来汽隔离门直至全开,再关闭旁路门。

5、在升压过程中及时检查管路膨胀和支吊架情况。

二、冲动汽轮机转子必备条件

1、冷油器出口油温≥25℃。

2、润滑油压在0.08—0.12MPa时,各轴承回油正常。

3、主蒸汽压力不低于2.5MPa,主汽温度不低于300℃。

三、低速暖机

1、启动循环水泵,向冷凝器供水,开启冷凝器两侧排空阀,放出汽塞,开启两侧出口水门。

2、联系水处理开启除盐泵,开启冷凝器软化水补水门经热水井补水。

保持热水井水位3/4位置。

3、开启凝结泵抽空气阀门,启动凝结泵,缓慢调整凝结水再循环门,保证凝结水出口压力稳定。

4、开启主辅抽进汽总门,缓慢开启辅助抽汽器进汽阀门,暖管3分钟逐渐开大进汽门,保持工作蒸汽压力在1.2—1.4MPa。

5、开启辅抽入口空气门,使冷凝器真空升至450mmHg,为使冷凝器真空迅速提高,可略开轴封进汽阀向前后轴封少量送汽。

6、冲动转子前,必须停止电动盘车,使手柄处于脱开位置。

7、缓慢开启主汽门,冲动汽轮机转子,维持转速在200—300r/min全面检查,倾听机组各部声音,若主汽门后汽压达0.8MPa,转子仍未转动,应立即停止启动,查明原因,待缺陷消除后,方可重新启动。

8、一切正常后,缓慢升速至800r/min进行低速暖机(冬季不少于40分钟,夏季不少于30分钟)。

9、注意检查机组热膨胀及振动、油温、油压、轴承温度及回油情况。

10、暖机过程中,保持真空在400—500mmHg范围内,极限为300mmHg。

11、注意热水井水位,水位升高时,可略开凝结母管排地沟放水门,调整保持热水井水位。

12、当冷油器出口油温高于45℃时,可略开启冷油器冷却水,保持冷油器出口油温在35℃—45℃运行。

四、中速暖机

1、低速暖机结束后,若检查机组一切正常,可开始进行中速暖机。

2、开启主抽汽器Ⅰ、Ⅱ级疏水阀。

3、略开主抽汽器Ⅰ、Ⅱ级进汽阀门,暖管3分钟再逐渐开大Ⅰ、Ⅱ级进汽阀门,保持进汽压力在1.2—1.4Mpa。

4、开启主抽汽器空气门,关闭辅抽汽器空气门,关闭蒸汽进汽门停止辅抽运行,维持真空450mmHg以上。

5、逐渐开大主汽门,以100r/min的转速升至1200r/min进行中速暖机。

6、注意冷凝器真空,后汽缸排汽温度最高不超过100℃。

7、中速暖机时间(冷态启动)冬季不少于30分钟,夏季不少于20分钟。

五、升速至额定

1、中速暖机结束后,检查油温、油压、轴承温度、正常回油、机组振动及热膨胀情况。

2、一切正常后,开始升速至额定,开大主汽门,连续迅速平稳的通过临界转速(临界转速1621r/min),升速值调节系统工作转速2821r/min,并做好临界转速时振动值的记录。

3、调速系统工作后,逐渐将主汽门全开,全开后,再将主汽门手轮旋回半圈。

4、当主油泵工作后,检查交流油泵是否自行停止工作,若不能自动停止时,则用手动缓慢关闭自启动联锁装置,停止交流油泵。

5、关闭所有疏水,注意真空、排汽温度和热井水位。

6、一切正常后,用同步器调整转速提升至3000r/min,此时必须符合下列数值:

(1)调速油泵进出口差压应为0.9MPa.

(2)第一脉冲油压与主油泵压差值应为0.30MPa.

(3)各轴承温度和回油温度应正常。

(4)记录所有测量仪表读数。

7、联系水化运行进行凝结水化验,合格后关闭再循环和排地沟,开启低压加热器出水门,向除氧器送水,进行软化水回收。

六、汽轮机启动时注意事项

1、在升速过程中,除通过临界转速时,其它转速时振动一律不得超过0.03mm,若有超出情况,则应降至振动减小的转速,并维持30分钟,然后再升速,若仍出现振动超过0.03mm的现象,则需再次降速运行120分钟,再试一次,此时振动仍不能消除,则必须停机检查。

2、升速过程,时刻监听机组声音,如有异常,则必须分析,然后决定继续升速与否。

3、当润滑油系统发生油温过高、油压过低、漏油等现象应及时找出原因并立即消除,检查轴承回油温度不应高于65℃,否则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同时注意油箱油位变化。

4、复查调压器是否处在“解脱”位置。

5、检查机组热膨胀情况,若有显著变化时,应停止升速及时检查。

第四节保安系统的动态试验

1、危急遮断器动作试验

(1)将主汽门关闭到1/3开度。

(2)手打危急遮断器小弹簧罩,检查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阀应迅速关闭。

(3)关闭主汽门手轮,待汽机转速下降至2900r/min以下时,重挂危急保安器油门。

(4)缓慢开启主汽门,维持机组空转运行。

2、轴向位移遮断器试验

(1)关闭主汽门1/3位置,维持机组空负荷运行。

否则进行调整。

(2)手拉轴向位移遮断器的大把手,检查轴向位移油压降至零,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阀应迅速关闭。

(3)关闭主汽门手轮,投入轴向位移错油门。

(4)缓慢开启主汽门,维持机组空转运行。

3、磁力断路油门试验

(1)关闭主汽门1/3位置,维持机组空负荷运行。

(2)手按磁力油门按钮,检查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阀应迅速关闭。

(3)关闭主汽门手轮,重新挂上磁力断路油门。

(4)缓慢开启主汽门至全开,维持机组空转运行。

4、危急保安器超速试验。

在下列情况下应作超速试验

(1)新安装或大修后的汽轮机。

(2)调速保安系统检修后。

(3)机组运行2000小时以上。

(4)运行中危急遮断器动作失常。

(5)停机一个月后,机组再启动时。

(6)在特殊情况下经厂领导批准后。

超速试验步骤:

(1)手动危急遮断器油门应正常工作。

(2)将主汽门关至1/3位置。

(3)用同步器将正式缓慢提升至3300—3360r/min,此时危急遮断器应动作。

(4)若用同步器将转速加不到3300r/min时,由检修工配合用高压错油门将转速提升至3300~3360r/min,危急遮断器应动作,并记录动作时的转速。

(5)若转速升至3360r/min时,危急遮断器拒动,则应停机调整后再继续试验。

(6)若转速未到3300r/min时,危急遮断器提前动作,应停机调整后再进行试验。

(7)危急遮断器动作正常后,应立即关闭主蒸汽手轮,将转速降至2900r/min以下,挂上危急遮断器油门,开启主汽门恢复正常转速。

(8)该试验应在同一情况下进行三次,前两次动作转速差不大于0.6%,第三次和前两次平均相差不超过1%,试验应在专人指挥下进行。

5、空负荷时真空严密性试验

(1)全面检查机组各部运转情况,各参数均正常,机组在额定转速。

(2)记录真空计刻度。

(3)关闭主抽汽器空气门后,注意记录三分钟内真空下降刻度值。

(4)如果三分钟内真空计下降刻度≤5mm时,则真空系统严密性为合格,若三分钟内下降刻度大于5mm时,则真空系统严密性为不合格。

(5)试验完后迅速开启主抽汽器空气门,恢复正常。

6、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