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145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docx

初中物理概念题附答案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概念题精选附答案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2、伽利略用自己发明的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伽利略注重以实验的方法追求隐藏在事物表象之后的真理,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之父。

3、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牛顿运动三大定理,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

4、爱因斯坦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创立了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他发现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

6、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的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8、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

(1)面对罗马教会的强权,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体现了科学家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勇于坚持真理精神。

(2)居里夫人长期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在简陋的棚屋里辛勤工作,四年时间提炼出了“镭”,体现了科学家孜孜不倦、刻苦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

(3)爱因斯坦、玻尔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量子力学大论战,而这种学术之争,并未影响两位科学家的友谊。

这种善于合作与交流、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的精神。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位置改变——运动,位置不变——静止。

4、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单位换算:

1km=103m1m=10dm.1dm=10cm

1cm=10mm.1mm=103μm1μm=103nm

光年:

光一年所通过的距离。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误差:

测量的结果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7、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通过校准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8、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9、速度公式:

:

平均速度公式:

10、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

11、比较速度的方法:

观众法:

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

第三章:

声音的世界

1、声音产生的条件:

①物体振动;②有介质

2、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

V固>V液>V气>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4、人耳朵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

5.乐音的三要素是:

①音调②响度③音色

音调:

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

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音色:

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6、噪声:

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令人烦躁不安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计量噪声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70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应超过50分贝。

7、减弱噪声的防治:

①在声源外减弱。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在人耳外减弱。

8、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频率很高,人们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制成了声呐,探测海底世界;超声波穿透力强,可制成B超、及金属探伤仪。

超声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可用于水与混合、杀菌消毒等。

第四章:

多彩的光

1、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如:

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3、光在真空(空气)的速度是3x108m/s。

V固

Υ

4、反射现象:

倒影、平面镜成像、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6、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

光路是可逆的)

7、反射分为两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

平行射入,平行射出。

如镜面、水面;

(2)漫反射:

平行射入,平行射出。

如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

8、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

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③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④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

9、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虚像:

不是由光线会聚而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只能用眼睛看到。

10、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1、折射定律: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减小

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光从水斜射入空气: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

传播方向不变。

12、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13、光的三基色:

红、绿、蓝。

光调色:

如:

彩色电视机荧光屏

14、颜料的三基色:

红、黄、蓝。

颜料调色:

如红+黄=橙

15、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

16、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也叫发散透镜,如近视镜.

17、主轴: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轴。

光心:

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光心。

焦点(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18、凸透镜的光学性质:

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b、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c、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19、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20、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物位置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2f 

f

倒立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2f 

幻灯机 

u=f 

不   成    像

  u

正立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放大镜

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成虚像时物距越远,像距越远,像越小。

一焦分虚实:

F以内成虚像,F以外成实像。

二焦分大小:

2F以内成放大的像,2F以外成缩小的像

21、照相机、眼睛的原理是:

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2、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3、放大镜原理是: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4、近视眼:

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只能看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宜配戴凹透镜矫正。

25、近视眼:

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方,只能看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宜配戴凸透镜矫正。

26、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1、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5、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是弹簧秤。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是:

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6、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7、力的示意图画法:

一画点、二定方向、三标大小。

8、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9、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其中g=9.8N/kg表示的意思是质量是1kg的物质,所受的重力是9.8N。

10、弹力:

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如:

拉力,压力、支持力等。

11、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12、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相反

13、摩擦为静摩擦和动摩擦。

动摩擦又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5、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粗糙;③④

16、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光滑(加润滑油或利用气垫);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第六章:

力和运动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2、惯性: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由质量决定。

3、利用惯性解释:

①先描述物体处于**状态,②再描述发生的变化,③由于惯性,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4、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合成。

若二力为F1、F2,且方向相同,则合力为F=F1+F2,方向与两力方向相同。

若二力为F1、F2,且方向相反,则合力为F=F1-F2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5、平衡力条件: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两力平衡的条件是:

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如果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力平衡。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6、如果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零),则物体可能是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果物体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改变。

如:

加速运动、减速运动等。

第七章:

密度和浮力

1、质量:

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4、质量的测量工具:

实验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5、天平的使用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②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③调节横平衡螺母,④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⑤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⑥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⑦.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6、密度: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7、密度的国际单位:

kg/m3,其它单位:

g/cm31g/cm3=103kg/m3

8、密度的公式:

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9、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而改变,也不随物体的位置而改变.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密度是相同的。

10、实验室测密度:

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出密度值。

11、量筒量杯:

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进行测量。

用量筒量杯测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外

12、体积换算:

1L=1dm3,1ml=1cm3,.

13、水的密度:

1.0×103kg/m3,表示的意义是:

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14、密度的应用:

(1)利用公式ρ=m/V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利用公式m=ρV求质量。

(3)利用公式V=m/ρ求体积。

15、浮力:

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

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

16、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计算方法1:

F浮=F下—F上

16、.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浮力计算方法2:

公式:

F浮=G排=ρ液gV排

浮力计算方法3:

受力分析法(如二次称重)

17、物体的沉浮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F浮〉G物物体上浮;

F浮=G物物体悬浮;

F浮〈G物物体下沉;

18、沉浮条件的运用:

①轮船:

将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如铁等)制成空心的,以浮于水面。

②密度计:

密度计无论测量何种液体的密度,它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都等于重力,F浮=F`浮=G物即浮力相等。

③潜水艇是靠改变自的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④气球和飞艇:

充入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八章:

压强P

1、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垂直。

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Pa=1N/m2,常用的单位有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帕)。

3、压强的定义公式:

P=F/S

(P为压强,单位为Pa;F为压力,单位为N;S为面积,单位为m2)

4、液体压强公式:

p=ρ液gh

5、决定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用来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叫压强计.

5、公式p=ρ液gh的适用范围:

仅适用于液体。

该公式的物体意义是:

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量、体积、形状等无关.公式中的“h”是指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另外,该公式对规则、均匀且水平放置的正方体、园柱体等固体也适用.

5、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它的性质是:

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茶壶、锅炉水位计都是连通器.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5、大气压强: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对浸入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5、1654年5月,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6、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一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105Pa(p=ρ液gh=13.6×103kg/m3×9.8N/kg×0.76m≈1.01×105帕)。

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

7、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烧饭要用高压锅。

8、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钢笔吸进墨水等都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

第九章:

机械与人

1、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

F1L1=F2L2

4、杠杆分为三种: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①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L1〉L2,平衡时F1〈F2,如:

老虎钳

②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即L1〈L2,平衡时F1〉F2,如:

镊子。

③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即L1=L2,平衡时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为等臂杠杆,如天平、定滑轮。

5、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6、滑轮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7、滑轮组: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8、功的两个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是W=FS.功的国际单位是焦,1J=1N·m.

9、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将它运用到斜面上则有:

FL=Gh

10、有用功:

克服有用阻力做的功叫有用功。

W有=Gh或W有=fs

额外功:

克服无用阻力做的功叫额外功。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

W额=FsW额=UIt

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是η=W有/W总

11、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12、功率的国际单位:

瓦特,符号w

13、功率公式:

P=W/tP=W/t=FS/t=F·v,

公式说明:

车辆上坡时,由于功率(P)一定,力(F)增大,速度(v)必减小。

13、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动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14、动能:

①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②提示: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其动能的大小,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15、势能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16、.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能、功、热量的单位都是焦。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第十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1、分子运动论的基本知识: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②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③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3、希腊科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物质由微小粒子组成;

4、19世纪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证明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5、二十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6、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了现质子和中子都由夸克构成。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吸热)..如:

冰化水.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放热).如水结冰.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会变化.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同种物质熔点与凝固点相同.晶体的熔点也会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如冰上放盐,冰的熔点低于0℃,如冰刀在冰面上划过,压强增大,熔点也降低。

3、熔化的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如洒在地上的水干了,水烧开了.

4、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是: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共同点是: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即都由液态变为气态,都要吸热。

沸腾的两个条件是:

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吸热。

5、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6、液体的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7、观察水沸腾的:

沸腾前,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产生的气泡是空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变小。

沸腾时,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产生的气泡是水蒸气,气泡在上长过程中变大。

8、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如冬天从口中呼出“白汽”,雾、露

9、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10、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吸热),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放热)。

如碘加热、用久的灯泡变黑、冰冻的衣服变干、干冰降雨、樟脑球(卫生球)变小、霜

11.电冰箱内部(蒸发器)内发生汽化(蒸发吸热),外部散热管(冷凝器)内发生液化(加压后变成液体放热)

12、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水污染,造成污染主要是: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如赤潮是海洋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

13、如何保护水资源:

1、采取节水技术。

2、防治水污染。

3、植树造林。

4、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摄氏温度,:

国际单位:

摄氏度;符号:

℃。

规定: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

3、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观察它的量程.(3)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4、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5、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单位焦耳。

符号J(内能也称热能),内能不可能为0J。

6、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7、热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8、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9、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10、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小。

11、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

焦耳。

12、热量(Q):

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13、热传递分为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

物体之间要有温度差。

内能转移的方向是:

高温物体将内能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称为热平衡)。

14、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