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453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7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docx

中考题型复习三推断题

题型复习(三)推断题

一、题型简介

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

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

二、方法指导

解答推断题的总体原则:

典型突破,综合分析,检验把关,验证答案。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终推出答案。

题型之一框图型推断

框图型推断题中,整个框图会分成两支或多支,但是彼此有联系,可根据图中已知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最后的结论。

 (2015·娄底)在下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为最常见的酸,D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G为蓝色不溶物。

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表示由两种物质可制得另外两种物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化学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3)A物质所属类别为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思路点拨:

由D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可知D为水;B为酸,可以推出A、C为金属氧化物和碱;G为蓝色沉淀可知其为氢氧化铜,A和F反应生成E和G,该反应为可溶性碱和可溶性盐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由于E、F都为盐,可知A为碱。

解答本题关键是找出突破口: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蓝色的沉淀等。

                   

  

1.(2015·泰安)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圈I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

2.(2015·乐山)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略去)。

已知:

五种物质均含有铜元素,且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A为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物质B;C溶液与铁反应可得A;C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得D,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E。

结合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反应是吸热反应

B.C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②反应是中和反应

D.C、D、E均是盐类

3.(2013·宁波)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B.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

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2014·泰安)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1)写出F的化学式:

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D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5·菏泽)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D为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A物质还可以与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反应生成B物质。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①~④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有________(填写序号)。

6.(2015·汕尾)A~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

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

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C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D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5·平凉)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物质F和H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5·襄阳)A~I是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G、H、I、F也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B、C中含有同种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

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5·南昌)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10.(2015·宜昌)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不同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其中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都含有铜元素,B为黑色粉末,C为红色粉末。

“→”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问题:

(1)C的化学式:

________,A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B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知识网络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可以归纳出能与盐发生反应的物质类别有________。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E.盐

11.(2015·安顺)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_;写出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5·黔东南)如图所示,A是金属氧化物,B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黄色溶液,D是浅绿色溶液,反应③是物质E与氧气、水发生的一个化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试剂甲可能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

(2)试剂乙中一定含有的离子:

________。

(3)写出化学变化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5·黄冈)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5·德阳)A~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为铝土矿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F是一种液体,C、D、H、I为气体,H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G为黑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H+单质碳→I,其反应条件是________。

(3)A

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F(气体)

H+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之二 文字叙述型推断

文字推断的特点:

题眼在题干和题目中,需要先通览全题后,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2015·无锡)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氢铵、氯化钠、无水硫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粉末置于烧杯中,未嗅到任何气味;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无色,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过滤。

②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溶液变浑浊。

③将上述滤渣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剩余。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可能有氯化钠和碳酸钙

B.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铵,可能有氯化钠

C.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

D.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1∶2

思路点拨:

由①得,未嗅到任何气味,则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因为碳酸氢铵不稳定,容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NH3;烧杯底部有蓝白色固体,则固体一定含有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由②得,溶液中可能含有Cl-;由③得,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钡;由①可知,得到的是无色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质量比是1∶2,硫酸铜没有剩余,但氢氧化钠可能过量,故D错。

从现有的实验现象无法判断氯化钠是否存在,综上C正确。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仔细审题,认真把握,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1.(2015·贵港)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N2中可能混有HCl、CO2、CO、H2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把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气体体积变化依次为:

不变、变小、变小。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混有HClB.一定混有CO

C.一定混有CO2D.一定混有H2

2.(2014·广安)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

Na+、Cl-、Ca2+、Ba2+、SO

、CO

,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Cl-

B.一定存在CO

,可能存在Ba2+

C.一定存在Na+

D.一定存在SO

,可能存在Ca2+

3.现有X、Y、Z三种肥料,已知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

将三种肥料各取适量分别加氢氧化钙研磨,Z有强烈的氨味,X、Y无氨味;将X、Y分别配成溶液,各取适量分别滴入硝酸银溶液,X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Y溶液中未见到明显变化。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X、Y、Z依次是()

A.氯化钾、碳酸氢铵、硝酸钾

B.氯化钾、硝酸钾、碳酸氢铵

C.碳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钾

D.硝酸钾、氯化钾、碳酸氢铵

4.(2015·莱芜)归纳、分类、比较、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现有A~F六种物质,均是由H、C、N、O、Cl、Na、Ca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七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A属于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气体污染物之一,组成A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B,C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E、F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取D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图: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2015·安顺)物质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与稀盐酸反应得到物质B的水溶液,请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并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

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1)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一无色水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

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或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不填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5·济南)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

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和滤液C。

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和滤液E。

Ⅲ.将所得滤液C和滤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F和滤液G。

Ⅳ.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滤液G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________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________。

(4)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5·大庆)已知A、B、C、D、E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E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

(2)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

(3)防止E锈蚀的方法:

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4)B、D两种元素按质量比3∶16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0.(2015·岳阳)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老师告诉同学们该溶液可能是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来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实验探究】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溶液;

(2)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该溶液为Na2CO3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某白色固体由NH4Cl、Ba(NO3)2、K2SO4、Na2CO3中的三种组成,取样后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NH4Cl、Ba(NO3)2、K2SO4

②NH4Cl、Ba(NO3)2、Na2CO3

③NH4Cl、K2SO4、Na2CO3

④Ba(NO3)2、K2SO4、Na2CO3

11.(2015·长春)鉴别失去标签的五瓶溶液:

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1)根据溶液颜色即可确定CuSO4溶液。

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CuSO4溶液,可鉴别出NaOH溶液和BaCl2溶液。

鉴别出NaOH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此,五瓶溶液已全部鉴别出来;

(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

A.酚酞溶液 B.Mg C.CuO D.Ba(OH)2溶液 E.AgNO3溶液

 

题型之三 化学反应型推断

化学反应型推断的特点:

以化学反应的形式考查,要求学生熟悉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找准“题眼”(即特殊的物质、实验现象等),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015·鄂州)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中“↓”表示有沉淀产生;“↑”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A

B

C

A

B

C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A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2)A与B、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由表格分析可知A和B产生气体,A、B为盐酸、碳酸钠中的一种,C就为氢氧化钙,又由B和C产生沉淀,可知B为碳酸钠,所以A为盐酸。

所以A、C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A与B、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HCl+Na2CO3===2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

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的评价、判断正误等。

                   

 

1.(2015·厦门)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盐、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C.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D.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碱或盐

2.(2014·济宁)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

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

溶液

甲+乙

乙+丙

丙+丁

甲+丁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A.HCl、BaCl2、H2SO4、Na2CO3

B.H2SO4、HCl、BaCl2、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

D.H2SO4、Na2CO3、HCl、BaCl2

3.(2015·乐山)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X

Y

Z

A

H2SO4

H2

H2O

B

CuSO4

CuCl2

Cu(OH)2

C

H2O

O2

CO2

D

Ca(OH)2

NaOH

Na2CO3

4.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在准备实验时,甲同学配制了Na2SO4、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