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8656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docx

祝贺深圳卫生经济学会

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

卫生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在卫生系统各部门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由市卫生经济学会承办的〈卫生财务专业会议暨财务科长培训班〉于1月9日在梅沙宾馆举行,同时成立了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

会议报到人数91人,参会人员有各区卫生局财务科长,市、区镇各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科负责人,逾百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出席会议的领导有:

市卫生局规材处处长、卫生经济学会会长杨才布,卫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高林,学会秘书长罗淑娴,有关医疗单位领导及各专业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市卫生局规材处侯力群同志主持。

高林常务副会长代表卫生经济学会宣读了关于成立卫生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批复,由韦俊松同志作了卫生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报告、介绍了卫生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候选人。

经过认真酝酿,选举产生了卫生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等。

新当选的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韦俊松向大会致辞,杨才布会长发表讲话,指出:

卫生财务管理是一项具体而细致的业务工作,是医疗卫生管理工作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鼓励广大的卫生财务工作者认真学习落实卫生财务政策和工作任务,希望大家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总结、交流卫生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相互学习,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并希望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后,努力工作,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深入理论研究。

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推进全市卫生财务管理工作者相互学习、增进交流、共同提高,使广大的卫生财务管理人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作出更加有益的探索与研究,以促进和发展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的各项工作,为卫生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会后举办了一期学术讲座:

邀请中山医科大学叶煜荣教授讲授了《认清形势改进工作做一个出色的财务主管》的论述,并就财务工作实践中的一些观点和问题与各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科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与探讨,适应卫生改革形势、搞好单位经济管理。

二○○四年一月十六日

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卫生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

韦俊松

副主任委员:

李世平侯力群荣德义刘忠平唐文芳黄哲敏

杨润珍徐继明刘美芳林碧娟朱静张爱民

秘书:

朱静邵泽瑜陈晓凡

委员:

范玉飞刘书武王晓弈戴斌付锦华孙瑞明吴木兴游早云周琪杨锡强周建华翁影军邓雪珍郭彦柏黄瑞萍范小铁杨秀芬池文坚钟爱环钟英环梁正辉杨开金曾耀友陈成智聂世华黄坚吴奇秦安新黄文刘喜升蔡勇李燕如邓文天赵丽娥刘粤叶日芬罗坚罗智峰林带高峰朱志芳黄秀梅钟苹张翠玉

卫生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

二○○四年一月九日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

暨第十次学术年会召开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次学术年会于2003年11月6日-7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孙隆椿会长作了《二十年风雨兼程,新世纪再谱新篇---中国卫生经济学会20年回顾及展望的》报告,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蔡仁华作了会议总结,明确了学会今后的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

1、要将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城市医疗机构所有制和产权制度的研究作为学会近期研究的重点课题;2、今后要特别加强对中青年会员的扶助和培养,逐步实现新老交替,并强调这是学会工作的强大生命力所在;3、要努力扩大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推进“学会研究社会化”的进程,并取得实际效果;4、学会要不断扩大国际合作范围与学术交流的水平,为申办2009年国际卫生经济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积极创造条件。

5、将“提高素质、努力创新,理论先导、重在实践,社会协作、群体优势”等24个字概括为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的学风,以确保学会今后发展目标的实现。

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会长杨财布被授予“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优秀工作者”称号,这是我市卫生经济工作者的荣誉和骄傲,是对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工作的肯定与鼓励。

二〇〇四年二月

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第一届年会及

中南六省(区)第十八次卫生经济学术研讨会的征文通知

各专业委员会、卫生经济管理人员、卫生经济学会会员:

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第一届年会及中南六省(区)第十八次卫生经济学术研讨会将于今年六月份和第三季度召开。

为了做好筹备工作,现就会议的年会征文和学术交流等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参考题目:

1、宏观经济与卫生,非典型性肺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药品流通和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医疗服务价格及医疗费用公示的社会影响与效应;

4、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管理经验;

5、区域卫生规划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6、医院建设规划和建设规模研究;

7、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筹资政策、成本核算与规范化建设;

8、公立非营利性医院产权、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补偿机制;

9、民营医院运行机制、规范经营与配套政策;

10、预防保健机构经济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11、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改革与价格调整机制;

12、医院成本核算方法和控制成本费用的实践与经验;

13、医疗机构消耗定额研究与实践;

14、医疗卫生人员收入水平的社会比较与改革方向;

15、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财务监控、会计委派、财务风险和财会制度的改革;

16、医院专业设备集中共用和后勤保障集中服务与配送的可行性经济性研究。

以上论文题目供参考,应征题目请自定。

二、应征论文要求:

1、论文要求内容翔实、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有助于指导实践。

2、字数在4000字左右,一律用打印稿并请附磁盘文件一份。

3、论文首页左上角请注明“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年会征文”字样。

4、论文题目下为论文作者姓名,并注明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

5、论文正文后注明完稿与发送日期。

三、其它事项:

1、应征论文一般情况下由论文作者送卫生经济学会的各专业委员会,经推荐后上报,如联系有困难的,也可直接送市卫生经济学会秘书组。

2、各专业委员会应根据上述征文参考题目,积极组织会员和实际工作者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有较高质量的论文。

3、应征论文截止日期为5月30日。

4、卫生经济学会地址:

深圳市儿童医院十一楼

联系人:

江月红联系电话:

83508736

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

二○○四年一月

粤卫经[2004]1号

关于召开中南六省(区)

第十八次卫生经济学术研讨会的预备通知

卫生经济学会:

经中南六省(区)各卫生经济学会领导同志商定,中南六省(区)第十八次卫生经济学术研讨会由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承办。

现将会议征文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这次年会以公立医院改制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筹资机制为主题,

着重研究如何规范公立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探讨以多种形式构建农民健康保障制度。

二、参考选题

1、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2、扶持、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研究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筹资研究

4、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

5、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的政策研究

6、医疗服务成本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三、论文征集的若干事宜

每个省(区)征集的论文数量限定在12--15篇。

论文的征集筛选工作由各省(区)卫生经济学会组织进行,将选定的论文及磁盘于6月底前寄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

研讨会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地址:

广州市先烈南路17号省卫生经济学会;邮编:

510060;联系人:

杨晓丽;联系电话:

(020)83889633

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

二○○四年二月十八日

*************************************************

引言:

从本期起,我们将会陆续登载部分学会会员递来的论文和实践经验总结,以增进我市卫生经济领域的理论研究与交流探讨,欢迎广大卫生经济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积极投稿!

浅议当前医药费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对策

宝安区人民医院计财科物价管理员叶进娣

摘要:

本文主要浅议当前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了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是:

自然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高新科技不断应用到医学领域,医疗及诊断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新药、特效药的临床应用,治疗上安全需要导致一次性用品增多,医院住院疹疗环境改善,人口老龄化,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健全,医院对利益的追求和药品价格虚高定价等。

提出了抑制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的对策:

1、对医药费用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2、药品实行集中招标的原则。

3、实行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公示。

4、政府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5、推行社区卫生服务。

当前,人们到医院看病,普遍反映医药费用增长过快。

从下面一组数据表明,医药费用增长过快已是不争的事实。

1998年我省医院平均每门诊人次费用为45.87元,比1989年平均每门诊人次费用的8.96元增加了4倍,1996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2853.51亿元,比1990年743亿元增加近3倍,1996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增速达18.03%,快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长9.61%的增长幅度。

李岚清同志在上海会议上指出:

卫生改革的目标是用比较低廉的收费提供比较满意的基本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人民健康需求的提高,随时补充新的内容,随时调节价格水平,使之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的需求。

1、医药费增长过快的原因

医药费用增长过快是由于多种原因构成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必须付出的社会成本的合理因素,也有政策不及时、管理不善带来卫生资源不必要的浪费等不合理的因素。

具体主要表现为:

1.1客观原因

1.1.1自然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高科技不断应用到医学领域,医疗及诊断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如影像诊断,以往靠的是平面的X线机,现电子断层扫描技术CT诊断已日渐普及。

现在不仅双螺旋CT、核磁共振(MRI)等高科技含量昂贵先进设备投入临床使用,就连先进到分子生物诊断技术的PET也已投入临床应用。

现在已普遍应用的内窥镜手术,手术的表面创伤仅为一个小口,不仅准确,且愈合快,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还有心脏导管检查,肝脏介入治疗等大量的先进诊断和治疗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延长了人们的生命时间并提高了生命质量。

广东抽样调查统计的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74岁,达到了先进发达工业国家的水平。

由此导致的费用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1.1.2新药、特效药的临床应用。

有资料报道,国外开发一种新药,开发费用达10亿美元的不在少数,由于药品生产技术有个保护期,因而往往作价比较高。

这些科技含量的新药,对提高疾病的抢救成功率、治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生命质量的贡献。

人一旦得了重病就期望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希望用最新、疗效最好的药物。

这是无可非议的,当然也必须付出昂贵的费用。

1.1.3治疗上安全需要导致一次性用品增多。

医院为减少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广泛使用一次性物品。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医药费用的提高。

但这是治疗上安全的需要所必须付出的经济代价。

1.1.4医院住院、诊疗环境改善。

医院为了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医疗环境、设施的要求,纷纷投入资金对业务用房进行建设和改造,装了空调、电视、热水器等,病房设施齐全、环境舒适,给病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治病条件,医疗成本随之增加。

这是适应社会需求所必需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1.1.5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发生变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由传染病为主转为非传染性、慢性病为主的这一趋势的发展,人群中患病的概率和次数必然增多,有不少的慢性、老年性疾病是非逆转的退行性疾病,一旦得病只能依靠药物控制,不能治愈。

这也是导致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1.1.6药品、卫生材料价格上升。

据统计,不论是国产、合资、还是进口药品、中药饮片和卫生材料其大部分价格是逐年上升的,有的在短短的二三年内,价格上升1倍多。

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的上升自然导致医药费用的上涨。

1.1.7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健全。

目前,医院的补偿渠道有三,一是财政补助,二是医疗收费,三是药品利润收入。

财政补助由于实行的是分级财政体制,各级财力水平相差很大,但政府财力有限,加上政府要管、要办的事很多,总体上补偿能力有限,我区的补助相当于人员费用的50%左右。

医疗收费实行的是政府定价,由于要考虑社会与群众的承受能力,还无法按成本定价。

由于前两项的约束力度较大,导致医院寻求药品利润收入予以补偿的迫切性大,造成了药品费用急剧上涨,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不必要的,造成了社会卫生资源的浪费。

1.2主观原因

1.2.1医院对利益的追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利益主体都在寻求利润的最大化,努力使自已的生产经营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来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

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影响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发生。

多年来,由于医疗服务与医生的经济利益挂钩,虽然通过科室核算,引进经济责任机制,增加了医院收入,促进了医院建设,但是也带来了“一切向钱看”的不良行为的发生。

有些医生为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开大处方,巧立名目,诱导检查,小病大治等,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由于现行医院的医药收费是按服务项目收费的,于是医院竞相购买大型、昂贵的高档医疗设备和药品,每做一项检查和治疗,就获得多一份收益。

再加上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的缺陷,医生和病人都可以从高额的医疗服务费用中获得各自的利益。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供需双方的信息对策,患者往往无法对自己的医疗需求作出合理的判断,极易被医院和医生诱导而形成医疗消费。

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一旦得病再昂贵的医疗费用也是愿意支付的,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患者或家属要求而滥用昂贵的设备和药物以及医院过度提供医疗服务的现象。

1.2.2药品价格虚高定价

在医药费用中,药品费占一半左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对药品作价采取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方式,政府只审批少量的药品价格。

对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品、进口药品和大量的药品实行价格放开,导致了药品价格虚高定价。

不少的药品,医院只要付出批发价的80%左右就可进货,个别甚至低到50%。

药品价格的虚高定价,为药品销售提供了高额的利润空间。

这些合理与不合理的开支全部由消费者承受,药品费用自然定价过高。

综上所述,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有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因素。

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

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科技不断应用到医学领域,人们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医疗环境不断得以改善,人们将得以享有与不断提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医药费用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

纵观世界各国,情况均是如此,这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命质量提高所必须付出的经济代价,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作为政府,要做的事情是抑制不合理的、过快的增长,限制以至消除不必要的浪费。

而达到此目的,必须对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实行综合治理。

2、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的对策

2.1对医药费用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任何行业、任

何部门的发展都必须与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医疗事业同样如此,落后了,势必出现以往的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现象,最终受影响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的合理需求。

过快发展了,供应诱导需求,将超出财政、企业、居民以致全社会的经济承受能力,势必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美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对医药费用实行宏观调控,从总体上、总量上把握合理的增长幅度与速度,管住总的盘子。

在总量增长控制住的前提下,改革传统的不重视人的知识价值的作价办法,适当增设并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如诊金和手术费等,引导医院靠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医疗技术服务、改革服务态度等方式来运营和发展。

辅以控制药品总量的增长,抑制医院过度追求“以药补医”的行为。

2.2药品实行集中招标的原则

药品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药品集中招标是提高药品质量,规范进药渠道,降低药品价格,解决药品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的重要治本措施。

中标企业每家都要坚持严格审查“三证”(即法人代表证、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和法人委托的情况下才提交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在供方资质方面得到保证,药品质量也就有了保证,达到降低药价,药品费控制在总业务收入的40%以下,实现让利于民。

2.3实行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公示

为规范医疗机构的价格行为,提高药品、医用材料和医疗服务价格的透明度,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应实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公示。

按政府定价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在医院的公共场所用各种方式公布于众,让群众监督收费。

不断加强医务人员和收费员素质教育、业务培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使他们准确地按标准收费,不多收、不乱收、不分解收费,让群众消费得明明白白,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2.4政府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医院是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

国家对作为独立的事业法人、具有经济利益实体的医院,应通过提供一定的经费用作购买部分劳务。

并以较廉的价格提供给国民的办法来实现医院的福利职能。

如此,则财政应随着财力的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大。

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从竟争性领域的逐渐退出将会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医院。

只有完善医院的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

2.5推行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指由社区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卫生组织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

其服务方式与医院定向的专科医疗有所不同,它以家庭为单位,以一定的社区人群为工作范围,以社区人群健康为工作目标。

社区卫生服务主要着眼于群体,同时又兼顾其个体和家庭,服务的内容包括社区人群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健康促进等。

因此城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有计划地分流医务人员和组织社会上的医务人员,在居民区开设卫生服务网点,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通过上门服务、电话咨询、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改变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不良的生活行为,预防或延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为社区居民提供疾病预防、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保健、医疗和伤残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

建立健全逐级转诊及双向转诊制度,将大量的简单的医疗问题在社区得以解决。

这样做不仅大大地节约了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费用,还能有效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走出一条既能满足社会需求,以能节省资源、控制费用、成本效益好的发展道路。

经过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医院的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实行价格公示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使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002年深圳市医院医疗费用情况统计分析,全市人均医疗费用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每门诊人次费用118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药费51元,下降8.9%;每住院人次费用4864元,下降3.7%,其中药费1485元,下降10.9%,每住院床日医疗费用521元,下降2%,其中药费159元,下降9.4%。

参考文献

1、吴圣明,辩证地看“看病贵”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0年第6期。

2、孟庆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国卫生杂志,2003年第1期。

3、郑丽红,看病吃药花钱少了,南方都市报,2003年3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