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8823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4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docx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综合10题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

综合题:

10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下面左图和右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分,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4分,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方向。

M地昼长为小时。

(3)2分,请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位于地球直径两端的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用折线)

(4)2分,该日正午时分杭州(30°N)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上右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

2.下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

右图为太阳能电池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该时刻太阳直射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2)2分,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___________(填“最长”或“最短”),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

(3)2分,该日后,A地的昼长将变___________(填“长”或“短”),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填“大”或“小”)。

(4)4分,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___;一年中最大夹角为________

3.读“地球北极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此日为6月22日太阳光照图,请依据日照方向,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2分,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2分,此时,下列各地的地方时是:

A点,B点,D点。

(4)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B、C三地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5)2分,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4.下图为甲、乙两地同一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分,在两图中分别标出太阳视运动的方向。

(2)2分,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乙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3)4分,图中α角的最大值为。

若α值变大,则β值变。

(4)2分,若α=20°,β=50°,则乙地的纬度是。

5.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2分,左图是以_______(北极点或南极点)为中心,此时地球在右图中的位置_____(填数字)。

(2)1分,左图中晨线是________。

(3)2分,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这一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

乙点日出是____时,昼长为______小时。

(4)1分,此时全球与甲地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面积为全球面积的____________。

A.1/2B.2/3C.3/4D.1/4

(5)1分,将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

__________。

(6)1分,请在右图中画出近日点和远日点。

(7)1分,图中B点位于D的_______。

(填方向)

(8)1分,李先生在某地(21.5°N)准备买房。

他在某楼盘看房时发现,正午北楼部分楼层会被南楼的影子遮挡。

南楼北楼每层高度均为3米,共十层,楼间距为18米。

为了保证全年都能被太阳照射,李先生在北楼买房至少要买在_______层及以上。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天文成就巨大,根据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创造了24节气,在春秋时就确定了回归年周期约为365又1/4天。

《后汉书·律历志》说:

“历数之生也,乃立仪表,以校日景,景长则日远,天度之端也。

日发其端,周而为岁,然其景不复。

四周,千四百六十一日而景复初,是则日行之终。

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为岁之日数。

这段话告诉我们,历法基本数据的产生,来自于立圭表测影。

选择影子最长的时刻作为计算起点,从这个时刻起,影长逐渐变短又变长,为1年。

但相应正午的影子却没有完全回复到原来的长度,需要经过4周年,也就是1461日,表影长度才能大致复原。

用4去除1461,得出来的就是1年的具体天数。

(1)2分,回归年周期_______

A.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C.可由连续一年逐日立杆测影,取影子最长的两天之时间间隔确定

D.即相邻两年冬至节气时刻的时间间隔

(2)2分,古代国都钦天监的官员,利用圭表测出冬至的方法来确定回归年周期,从原理上讲就存在一定困难,导致误差。

请你列出此法可能的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考虑古今制造圭表技术的差别导致的误差)

农历兼顾了地球相对太阳和月球的运动。

农历每月从初一到十五再到三十与月相对应。

因为月相变化周期为29.5天,故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

(3)6分,若近似认为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均为正圆,又知这两种转动同向,下图是相继两次满月,月、地、日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则地球公转角度约_______°,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_______天。

(保留1位小数)

(提示:

可借鉴恒星日、太阳日的解释方法。

地球公转角速度约为1°/天)

7.读“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A、B)和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图A中甲、乙、丙三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________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的是________地。

(2)3分,图B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

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___。

(3)2分,照片是北京某中学同学正午进行体育活动。

与照片日期最接近的全球光照图是________(A或B)。

照片右侧方向为________方向(东、西、南或北)。

(4)3分,自图A到图B时间间隔约为________个月,在此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_______。

8.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北京某中学高一学生进行地理探究活动示意图”(右图)和“活动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

日期

影长

太阳高度角

备注

9月5日

9月7日

9月10日

9月19日

178cm

184cm

192cm

216cm

56.8°

56°

54.8°

51.6°

标杆长度为165cm,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12:

16

(1)2分,一天中标杆影长最短的时候,该地地方时大约为________点钟,此时阳光所在方向是________方。

(2)3分,同学们观测的时间段内太阳高度角逐渐变________,同学们判断此时间段地球运行在左图中________到________段(填数字序号)。

(3)1分,左图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

(4)4分,左图中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的日期是________,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此时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________,南极圈内出现________现象。

9.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2分,图中A地的经度为       。

(2分)

(2)4分,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或            。

(4分)

(3)2分,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的那一段中,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范围(  )(2分)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等于180°

(4)2分,假设一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60°W,40°N)起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绕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浙江杭州某机场(30°N)降落,飞机飞行了   小时。

(2分)

10.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α为12°。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分,此时正值一年中的________月或________月,北京时间为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

(3)2分,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北京和悉尼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

(4)2分,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旱季

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

C.南极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参考答案

1.

(1)(21°S,105°W)

(2)东南,16

(3)如图

(4)39°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日照图的判读,通过对日照图的判读,计算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日出日落的方位、正午太阳高度。

【详解】

(1)根据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可知69°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20°W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则可知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1°S,120°W。

(2)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东南方向。

(3)Q地对趾点的坐标是(69°S,60°E),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为39°=(90°-51°),0时太阳高度为0°。

(4)该日太阳直射21°S,因此该日杭州(30°N)正午太阳高度为39°,为使太阳能电池板效率最高,应使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正午时分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39°。

2.(23°26′S,65°E)15:

40最短正北长小36゜34′83°34′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1)据图可知,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时65°E平分白昼,说明直射的经度为65°E,故该时刻太阳直射的坐标是(23°26′S,65°E);根据65°E为12点,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5:

40。

(2)据图可知,B点位于65°E,时间是12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最短;太阳位于B点的正南方,故旗杆影子的朝向为正北方向。

(3)据图可知,A点位于北半球,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A地的昼长将变长;C点位于南半球,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小。

(4)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与太阳高度角是互余关系,当日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30°-23°26′=36゜34′,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右上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36゜34′。

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是夏至日,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30°-23°26′)=83°34′,故一年中最大夹角为83°34′。

3.

(1)如图

(2)(90°W23°26′N)

(3)0612

(4)B>C>AA>B>C

(5)B

【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所给的日期6月22日,考查利用极点光照图判读晨昏线、昼夜半球;计算地理坐标、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后假设三个月后,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特点、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北极圈内极夜范围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虽然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但是难度较大。

【详解】

(1)如下图。

6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2)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度为23°26′N;直射的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的经线,即90°,因是北极点图,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昼半球经度减小,应为90°W,所以直射的地理坐标为(23°26′N,90°W)。

(3)据

(1)题图可知,A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B点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D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4)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所求地与北回归线(23°26′N)之差越小(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1)题图可知,B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A离北回归线(23°26′N)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C居中,所以B>C>A。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所以A>B>C。

(5)此日为6月22日,此日后三个月中,即从6月22日到9月23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逐渐南移,A错误;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为一年中最长,之后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B正确;由于这三个月太阳直射点仍未进入南半球,北极地区没有极夜现象,C错误;地球公转处于近日点(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速度慢,这三个月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D错误。

故选B。

【点睛】

太阳直射点(直射的纬度,直射的经度),直射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直射的经度地方时为12时。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所求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间隔)

4.

(1)略(甲地为顺时针方向,乙地由内侧升起)

(2)太阳直射在北纬α度上,并由北纬α度向南北两侧递减;昼短夜长。

(3)23.5°;小

(4)20°S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为背景,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较大,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1)甲地为顺时针方向,乙地由内侧升起,如下图:

(2)读图可知,甲地的太阳高度终日不变,为α度,可知甲地为北极点,其太阳高度即为直射点纬度,因此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太阳直射在北纬α度上,并由北纬α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根据乙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乙地的昼弧小于180º,因此其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

(3)图中α角即为极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因此图中α角的最大值为23.5°。

若α值变大,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更高纬度,已知乙地位于南半球,直射点与乙地纬度差变大,则β值变小。

(4)若α=20°,β=50°,由于乙地昼短夜长,可知乙地位于南半球。

则乙地的纬度计算方法是:

正午太阳高度H=50°=90°–(乙地纬度+20°),故乙地纬度为20°S。

【点睛】

由于照射地球的太阳光线是平行光,且太阳光线总是与晨昏圈垂直,所以极点的太阳高度总是和太阳直射的纬度相等。

5.

(1)南极点 ①

(2)

(3)9:

0090度3:

0018

(4)C

(5)B

(6)近日点位于冬至日之后,远日点位于夏至日之后,图略。

(7)西南

(8)5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二分二至日光照图的判读、晨昏线的判断、时间的计算、日期的界定、地球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方向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运用等相关知识。

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需要注重对课本相关知识理解,并学会对该类地理试题的答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获得一定的解题技巧。

【详解】

(1)图中的90°只能为90°E,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因此地球自转呈顺时针,表示中心点为南极点。

此时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表示的节气为冬至日,对应右图中的①处。

(2)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黑夜过渡到白天的为晨线,图中弧AB满足这一规律,为晨线。

(3)图中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点,图中每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为45°,D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以西,因此地方时为9点;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图中乙所在纬度的纬线跨越的昼弧为270°,因此昼长为18小时,所以乙地的日出时间为3点,计算方法为昼长=(12-日出时间)×2。

(4)图中90°E经线为0点,A所在经线为180°经线,此时地方时为6点,图中“新的一天”范围为90°E向东至180°经线,占全球比重1/4,其余范围为“旧的一天”,占全球比重3/4,因此此时全球与甲地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面积为全球面积的3/4,C正确。

(5)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图中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B>D>A=C,因此线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为B

(6)地球1月初到达近日点附近,靠近冬至日,7月初到达远日点附近,靠近夏至日,如下图:

(7)中心点为南极点,B的纬度更高,就南北方而言,B位于D的南方;B的经度为90°E,D的经度为135°W,因此就东西方而言,B位于D的西方,因此B位于D的西南方。

(8)冬至日,南楼产生的影子最长,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可求得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45°,计算方法:

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90°-(21.5°+23.5°),因此南楼的影子将北楼遮挡了12m的楼高,因此买房至少买5层及其以上楼层。

【点睛】

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为0点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其余地区为“旧的一天”。

地球上日期的划分如下图所示:

6.D冬至时当地不一定正午,受冬至日气候条件的影响,可能当天阴天29.527.3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古代历法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地球的公转周期,考查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1)考查地球公转的周期。

回归年是太阳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又称为太阳年,即相邻两年冬至节气时刻的时间间隔,故D项正确。

(2)利用圭表测出冬至的方法,需要较好的天气条件,还得保证冬至时候,正值是正午,所以,当冬至时当地不一定正午或者受冬至日气候条件的影响,从原理上讲就存在一定困难,导致误差。

(3)月球在M1位置时是满月,下一次满月在M2位置,相隔29.5天,这过程中地球转过θ角,月球真正自转一周相对地球是在M1方向上(要再转θ角才到满月M2位置),故计算可知角度约29.5°,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27.3。

7.甲丙南回归线(23°26'S)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最小值B北6逐渐减小(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昼变短夜变长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光照图的判读,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1)左图中昼夜半球分界线东侧为昼半球,说明该分界线为晨线,晨线上各点正在日出,因此正处于日出时刻的是甲点。

受地转偏向力作用的影响,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因此丙地运动方向向左偏转。

(2)图B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根据物体的影响长短判断为冬至日,图中A为夏至日,B为冬至日;正午时候,太阳位于北京市的正南方向,故照片右侧方向为正北方向。

(4)据图可知,A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是6月22日前后;B图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自图A到图B时间间隔约为6个月;在此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减小,因为北京距离直射点的纬度越来越远;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移动,北京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昼变短夜变长。

8.12南小①②CD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23°26'N)最小值极夜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考查晨昏线的判读,考查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1)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地方时为12点时,是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物体的影子最短;北京位于北温带,故阳光所在方向是正南方向。

(2)据表格数据可知,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说明北京距离直射点的纬度越来越远;同学们判断此时间段地球运行在左图中①和②。

(3)考查晨昏线的判读。

据图可知,AB为地轴;CD为晨昏线;EF表示赤道。

(4)据图可知,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间是6月22日;南半球距离直射点的纬度最远,故此时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小值;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9.

(1)105°W(2分)

(2)(160°E,46°52′N)(160°E,0°)(4分)

(3)A (2分)(4)11(2分)

【解析】

【详解】

(1)图中晨昏线与北极圈切点,所在经线位于夜半球中间,时刻是0点。

北京时间为9时,时刻0点的经线是15°W。

结合等份,A地的经度为105°W。

(2)结合上题,北京时间是9点,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则该地经度是160°E。

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该地的纬度是46°52′N,地理坐标可能是(160°E,46°52′N)。

(3)该是是夏至日,昼夜平分的纬线是赤道。

属东半球的那一段是从20°W向东到160°E。

北京时间是9点,此时时刻6点的经线是75°E,为昼半球的部分是75°E向不到160°E,所跨经度范围约85°,小于90°,A对。

B、C、D错。

(4)假设一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60°W,40°N)起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绕地球一周,过北极点,因故在中国浙江杭州某机场(30°N)降落,所跨纬度范围是110°,纬度1°距离是111千米,飞机飞行了11小时。

10.

(1)5 8 9:

20 (12°N,160°E)

(2)12°N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12°N向南、北两侧递减。

极夜现象出现在78°S及其以南地区。

(3)北京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悉尼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4)B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地球运动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考查区时的计算,考查地球运动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1)据材料可知,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α为12°,说明太阳直射点位置为12°N;结合春分日的时间是3月21日前后,秋分日的时间是9月23日前后,可以推测出此时正值一年中的5月或者8月;C、D所在经线分别是20°W和160°E,即太阳直射点经度为160°E,可以算出北京时间为9:

20;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2°N,160°E)。

(2)考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12°N,故12°N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12°N向南、北两侧递减。

极夜现象出现在78°S及其以南地区。

(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逐渐缩短,黑夜渐长,故北京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晚;南半球的白昼时间逐渐变长,黑夜变短,故悉尼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4)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正值北半球的夏半年,南半球的冬半年,故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雨季,A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B项正确;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故C项错误;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故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