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8998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DK222+036.00+DK222+459.11、DK222+899.05+DK222+930.00内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桥路、隧路、桥桥、桥隧刚性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的施工。

2编制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

3作业准备

过渡段填筑前应该满足本作业的施工条件,包括场地、取料场、人员和机械的要求。

3.1技术准备

编制实施性方案报批、测量放样、级配碎石母材试验、级配碎石常规试验等准备工作。

3.2场地准备

⑴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段。

⑵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

⑶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

⑷过渡段排水要求:

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3.3材料准备

填料应满足《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对路基填料复查和试验的要求,并已通过审查签证。

料场的设备机械生产能力须满足过渡段填筑高峰期的需要。

填料要求:

⑴过渡段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

⑵过渡段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

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

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

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⑶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梯形过渡,具体过渡形式按设计施工图执行。

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

⑷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3.4人员配备

表1主要人员一览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分工任务

1

指挥员

1

现场指挥协调

2

技术(质检)员

3

施工中技术指导

3

试验员

1

现场检测

4

机械操作手

8

机械操作

5

机械维修工

2

机械维修

6

辅助工

5

 

7

测量工

2

 

8

安全员

1

安全检查及值班

3.5机械配备

主要机械设备有:

25t的压路机、推土机、小型振动夯、配备了K30检测仪、灌砂桶、EV2检测仪、EVd检测仪、水准仪。

压路机、推土机等可以利用土石方施工机械,小型振动夯和检测设备可以根据工程量大小和进度情况选定数量。

3.6工艺性试验

⑴试验段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施工时间较长或需要尽早开工填筑完成的地段。

当沿线填筑的土质变化较大时,试验段应选在土质较好而且对今后施工有广泛指导作用的地段。

⑵在试验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碾压方式及遍数、检测过程、松铺厚度系数并确定合理的控制填层厚度、合理的机械、人员配置方案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⑶试验段确定施工人员组成及分工,绘制质量管理框图;并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

4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4.1.1施工方法

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

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宜按15厘米,碾压遍数通过工艺实验确定。

 

图1路桥过渡段断面示意图

4.1.2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流程图

⑴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

⑵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

⑶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

⑷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

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相应部位同步施工。

⑸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

⑹养护:

不连续填筑过渡段施工完后要按规定进行养护

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见图2。

图2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4.1.3注意事项

⑴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⑵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5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软式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⑶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

⑷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

4.2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4.2.1施工方法

⑴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⑵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⑶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⑷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图3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

4.2.2施工工艺

流程图见图4。

4.2.3操作要点

⑴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

⑵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

⑶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

⑷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小于1.5时,采取两次过渡方式,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施工完毕后,再用A、B组填料回填过渡段与路堤之间倒梯形部位,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

⑸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同时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

⑹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

4.2.4注意事项

⑴横向结构物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横向人字坡和纵向排水。

⑵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⑶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

⑷路堑地段回填片石混凝土时,应做好基坑边坡防护,防止发生意外。

4.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4.3.1施工方法

⑴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

路堤与路堑连接处,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

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开挖部分填筑要求同路堤。

⑵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

⑶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施工方法应符合《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施工技术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堤堑结合处,应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

⑷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图5路堤与土质路堑过渡段示意图

4.3.2施工工艺流程

4.3.3

图6施工工艺流程图

4.3.3操作要点

⑴施工前,做好路堤和路堑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路堤填料的冲刷。

⑵人工配合机械处理路堤基底和路堑表层并按设计要求人工开挖台阶。

⑶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分区分层碾压。

靠近台阶部位的级配碎石,压实机械必须进行横向碾压,确保压实质量。

⑷基床表层采用水泥级配碎石填筑。

4.3.4注意事项

⑴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靠近堤堑结合处,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

⑵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⑶每层施工过程中必须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排水措施。

4.4半挖半填路基过渡段

4.4.1施工方法

⑴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为保证路基横向刚度及避免横向差异沉降,应按图6.3施工横向过渡段。

图7半填半挖路基基床示意图

⑵半挖半填路基和不同岩土组合路基施工时应按以下方法进行。

①路堑土方施工由机械开挖为主,人工负责按设计要求开挖连接处台阶。

②路堑弃碴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路堤分层填筑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填料,推土机摊铺、人工配合平地机精细平整,振动碾压密实。

③路堤路堑排水及防护工程紧跟填筑作业施工,采用人工挂线砌筑,保证路基基床不受雨水冲刷。

4.4.2施工工艺

图8半挖半填路基及不同岩土组合的横向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4.4.3施工要点

⑴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路堑开挖及边坡整型,并根据路堑开挖高度随时施工临时排水沟。

⑵路基基床底清理整型并碾压至设计要求,随后人工开挖连接台阶。

挖除换填地基土底部以下为土质路基时应进行冲击压实;存在软弱地层时应进行稳定、变形分析。

⑶挖除换填地基土的底部应设向外倾斜4%的横向排水坡。

路基基床分层填筑碾压,每层填筑按要求做好4%横坡。

填筑完成后进行基床表层施工。

⑷紧跟路基填筑砌筑防护、排水工程。

⑸台阶连接处采取沿台阶纵向碾压,大型机械不方便施工处采用小型振动机施工。

4.4.4注意事项

⑴路基排水和防护紧跟路基填筑进行,防止雨水冲刷。

⑵分层填筑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做好路基横坡方便表层排水。

⑶路堑防护应紧跟路堑开挖进行。

4.5路堑与隧道过渡段

⑴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与隧道连接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

⑵过渡段应采用渐变厚度的混凝土或掺入适量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

4.6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

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

5技术要求

⑴要求中心试验室按科技基〔2005〕101号文规定的技术要求,满足要求的填料方可进;碾压前,必须将粒径偏大填料挑除,同时时刻注意含水量变化或填料的性质变化。

⑵摊铺整平过程宜与人工配合,并清理粗集料,严禁在碾压前粗料集中。

⑶过渡段排水要求:

①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②过渡段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

③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

④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相邻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⑤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6质量控制及检测

6.1质量控制措施:

⑴过渡段路堤的填筑工艺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

⑵过渡段采用的填料种类及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级配碎石选料标准应满足材料的规格、材质和级配的有关规定。

⑶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⑷过渡段靠近桥台、涵洞等建筑物的部位分层填筑,采用小型振动压实机具碾压。

⑸各种试验、检测设备应计量检定合格。

测试数据应真实可靠,充分反映现场实际情况。

⑹严格按现场碾压试验确定的工艺、方法施工,不得违规。

⑺从事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具有上岗证,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

(8)碾压过程先两侧后中间平行操作,行与行间重叠宽度大于40cm,前后相邻段搭接长度不小于2m,上下二层的区段搭接接头错开长度不小于3m。

(9)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操作要求为:

开始慢启动,启动后匀速行驶;强振过程速度不大于4km/h。

在非过渡段处按先静压1遍,弱振1遍,后强振几遍(依据本区试验得到的最优次数),最后静压2遍的方式进行碾压;在过渡段处按先静压2遍,弱振3遍,最后静压1遍的方式进行。

(10)遇有测量标志或外露的构造物等压路机无法靠近时,采用小型振动夯实设备充分碾压,保证碾压质量和平整度。

碾压完成后做到过渡段平整、坚实、无松散起皮和弹簧翻浆现象。

6.2检测

质检、试验人员按验收标准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

6.3质量标准

⑴过渡段基底处理

①过渡段基底处理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相邻隧道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

路堤高度H<3.0m,原地面处理符合路基基床底层压实质量要求,H≥3.0m时,过渡段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数K30≥60MPa/m。

表2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项目

压实标准

改良细粒土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30

≥150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40

≥40

≥40

孔隙率n(%)

-

<28

<28

压实系数K

≥0.95

-

-

检验数量:

每个过渡段加固后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或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2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间1点。

检验方法: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

②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按设计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开挖坡面的纵向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开挖台的高度控制在0.6m以内。

检验数量:

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⑵基坑回填

①基坑用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组检验方法:

在浇筑地点抽样成型混凝土试件进行标准养护,并进行28d抗压强度试验。

②采用碎石回填时,分层回填夯实,其压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检验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

⑶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

①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软质、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超过10%;粘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超过2%,碎石的级配范围符合过渡段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要求(如表3)。

表3级配碎石级配表

级配编号

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

50

40

30

25

20

10

5

2.5

0.5

0.075

1

100

95-100

 

 

60-90

 

30-65

20-50

10-30

2-10

2

 

100

95-100

 

60-90

 

30-65

20-50

10-30

2-10

3

 

 

100

95-100

 

50-80

30-65

20-50

10-30

2-10

检验数量:

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粘土团及有机物含量。

检验方法:

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无明显变化。

②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同一产品、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每批抽样检验1组。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有关项目的试验。

③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的压实质量,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满足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如表4)。

表4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

项目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孔隙率n(%)

压实标准

≥150

≥40

<28

⑷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

①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符合设计要求及基床以下填料要求。

②基床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符合基床以下路堤相关规定。

基床底层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符合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要求。

③在填筑压实过程中,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检验数量:

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

⑸基床表层以下填料过渡段填层

①填料填筑过渡段A、B组填料符合基床表层以下填料的规定。

②填料填筑过渡段A、B组填料压实质量符合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要求。

③填料填筑过渡段填层及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基床以下级配碎石的有关规定(如表5)。

表5过渡段级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

50

0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尺量

2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2点

尺量

3

边坡坡率

3%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个点

坡度尺量

4

横坡

±0.5%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2个断面

坡度尺量

5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5点

2.5米长直尺量

7安全

⑴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⑵做好各种工程车辆的检修与维护、消除事故隐患,不使用带病设备;做好司机的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好线路沿线临时便道的交通警示设置,杜绝交通事故;施工时,指派专人负责各种机械设备安全作业范围监督、检查,杜绝伤人事故的发生;特殊路基等处设置护拦等安全设置。

8环保及文明施工

⑴土方运输车在运输过程须用蓬布覆盖,避免水分流失及扬尘。

⑵弃土必须弃放到指定的弃场,严禁弃放路基两侧附近。

⑶合理安排好施工场地的临时排水,完成填筑后,及时对路堤边坡进行防护,避免造成水土流失而污染到附近水域或农田。

⑷城镇内施工注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设置临时减噪结构,减少对邻近居民的噪音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