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905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学概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

这是从人的社会关联度入手对于社会和社会现象进行的把握。

个人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联性的表现,但在个的意义上,群体与组织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既发挥好个人的作用,又防止个人的消极性影响,社会产生了制度,这是社会得以建立的必备条件。

3、血缘、地缘和业缘。

这也是从人和社会相互结构的视角出发研究社会基本的现象和问题的。

血缘是人的最自然的生活结构方式,也是传统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的结合方式,在现代社会里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地缘是以地域为纽带形成的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结构方式,业缘则是以职业为纽带形成的人类结构方式,这两种方式曾经在历史上和血缘一起共同对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自近代社会以来,地缘和业缘关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社会结构方式。

第二节社会学的历史流变及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的起源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的产业革命是其社会背景。

法国学者孔德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名称,他将社会学称之为“实证哲学”。

一般认为孔德即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但也有其他看法。

孔德以后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代表人物和流派,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简介。

二、社会历史哲学到社会学

社会学最初是为了表明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以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后演变为研究社会存在状态和运行机制,寻求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科学。

三、唯物史观与社会学

历史唯物论研究社会的一般规律,社会学则研究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前者是高度概括的,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后者则较具体。

第三节社会学学科体系、内容与方法

一、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历史学。

研究社会,以时间为纬度考察因果关系,社会学则关注现在。

2、人类学。

研究人类的早期时期,甚至前人类时期。

社会学集中于对现实的考察。

3、心理学。

关注个体及其内在过程,即思想中发生了什么。

4、政治学。

聚焦于政治组织及其行为,社会学不限于此。

二、学科体系

1、历史。

考察学科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流变。

2、理论。

理论提供一个视角,是解释的方法,由基本概念和范畴构成。

3、方法。

告诉人们获得社会信息,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和技术。

三、内容

微观方面:

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和基本群体。

宏观方面:

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规范、社会设置与社区、社会变迁与现代化,以及社会问题与对策、社会控制和社会工作。

或者我们也可以从研究对象细化的角度来看待其内容:

1、从社会生活的群体单位看——家庭、村寨、城市、部落、民族及各种社会团体;

2、从制度看——经济制度、政治和法律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制度等;

3、从社会活动、变化的过程看——社会的合作与竞争,战争、革命等,社会舆论的沟通、形成和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社会的整合或一体化;

4、从现实问题及对策看——婚姻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年升学问题、犯罪问题、社会生态与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移民问题等。

社会学的这种内容上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说明了社会学的综合性特点。

四、方法

1、社会学的理论方法。

方法论上的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折衷主义评介。

由此引发的关于理论方法上的价值判断、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争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2、社会学的实证方法与研究技术。

实证方法体系:

观察、实验、调查、访谈。

实证方法的定量化与至上化所导致的数字主义倾向,由此引发的争论及其对社会学的影响。

思考题:

1、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及其价值是什么?

2、如何看待社会学理论方法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中立问题?

3、试思考如何将社会学方法有效地运用于现代社会研究之中?

第二章 社会与社区

第一节社会概述

一、社会的词源与意义。

  中文中“社”与“会”的本义和扩展意义,英文中“society”及其相关词汇的含义。

社会本质上是指人和人的一种结合方式和结构状态。

二、对社会的理论解释:

1、唯名论。

对社会本质的看法之一是把社会看成为仅仅是一个由真实的个人形成的空洞的概念的唯名论观念,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个人才是最终的实体”。

故社会就是人的集合体(共同体),仅仅是代表了许多人的总和”。

2、唯实论。

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塑造了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即规定了个别人的存在”。

3、建构论。

建构论者力图避免前两种看法的对立状态,而从社会过程性的建构入手,动态地看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会的要素和结构

1、社会的本源要素:

自然环境;

个体;

社会群体与组织。

2、行为要素:

社会结合与交往;

物质经济;

政治;

文化。

2、社会的基本结构:

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文化结构;

人际结构。

第二节 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概念由来

德国社会学家F·

滕尼斯于1881年首先使用“社区”这一名词(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集体“公社”等),当时是指“由具有共同的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或共同体”。

从滕尼斯开始到现在,人们对它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关于社区的定义和解释也就多种多样。

目前,众多的定义有两大类:

一类强调——精神层面(人群的共同体——如成员必须具有共同的传统、价值等。

),一类强调——地域的共同体(即具有共同的居住地,即“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

综合上述看法,并考虑到我国社会学界对社区的理解,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的、以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为纽带,以同质人口为主体的人群生活的共同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见郑杭生本第272—273页)。

二、社区的构成

1、人群。

一定数量的人口尤其是结成群体的人口即人群是社区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口的数量、规模、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的素质等是影响社区的首要方面。

2、地域界限。

这是一个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定范围内的地域空间是社区居民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依托,离开这一基本的自然环境,社区就如同整个社会一样无所存在。

3、服务设施。

这是社区得以依托和存在的服务条件。

没有必要的服务设施的社区很难存在和发展,这一点在城市社区中显得尤其重要。

4、成员有认同感。

社区居民在感情或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如“我们的”“他们的”。

大家在长期的生活中有共同的习俗、价值观、规范等。

三、基本的人类社区

1、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是人类的第一个社区形态。

它的出现是与农业生产的出现(约在新石器时期)联系在一起,是以农业人口聚居地为基础,以农业人口为主,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的社会纽带的农业人口共同体。

人口密度低和流动性差,社会结构简单(包括职业结构简单、组织结构简单和社会关系简单等),经济活动简单,社区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水平低以及家庭作用重要等是其特点。

2、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是在农村社区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大规模的出现是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工业革命,人口脱离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现象——“城市化”运动。

其是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们的共同体。

人口与经济活动集中,结构组织复杂,生活方式多样化,家庭规模与智能缩小和人际交往非情感化等是其主要特点。

第三节社会与社区的功能耦合

一、社会的宏观功能

帕森斯的关于社会的四功能学说。

1、社会的生存功能。

社会的首要功能是保证社会成员的生存,这一点已为当代国际社会所公认,成为了国际人权问题争论中的一个重要共识。

2、社会的安全功能。

提供安全是社会的整体性责任,非个体或者社区行为所能够完全负担。

3、社会的导向功能。

社会的整合性决定了社会具有导向的功能,能够引导大众向着社会所认同的目标前进。

4、社会的整合功能。

把分化的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整合为一个社会有机体,是社会的重要使命之一。

二、社区的微观功能

1、社区的生活功能。

具体的社区,首先具有具体的生活性特点,人们的衣食住行基本上是在社区内完成,生老病死也往往在社区中经过,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与社区相关联。

2、社区的娱乐功能。

社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娱乐活动也为社区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3、社区的归属功能。

人具体生活在社区,没有离开社区而存在的社会人,因此人对于社区总有一种特殊的归属感。

农村人对于自己故乡的那种乡情依恋就是很好的说明

4、社区的发展功能。

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地域,因此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由社区来完成的,或者说是最终体现在社区之中的。

三、社会功能与社区功能的耦合

1、社会宏观功能的导向性与决定性。

2、社区微观功能的支持性与潜移性。

第四节社会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一、社会的宏观协调发展

1、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的两大文明成分,这两个方面必须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社会良性的发展状态。

2、社会的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一点尤其重要地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和存在资源的相互配合上。

在现代社会里,这就特别要求人要有清心寡欲的珍惜自然的情怀,建立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否则,人类将会自取灭亡。

3、社会的利益的协调发展。

处理好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强势群体利益与弱势群体利益等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4、社会的文化与文明的协调发展。

社会的各种文化与文明之间也要协调发展,使不同文化和文明协调相处,不相冲突。

尤其要解决好中西文化与文明的相互关系问题,这是解决好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条件。

二、社区的微观协调发展

1、社区的自我规划的协调。

在社区规划问题上,有两种基本观点:

一是发展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使大城市连片。

理由是:

(1)现实就是如此;

(2)集中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一是逆城市化——将城市工业与人口疏散到广大的农村社区。

(1)一是城市化对自然神态的破坏;

(2)二是利用现代的交通、信息有可能。

这两种观点各有不足,应当考虑协调发展的思路。

2、社区人群的协调发展。

主要是各种不同身分、地位、职业、教育 宗教信仰等的人群之间能够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3、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社区之内和社区之间,在经济发展(包括产业布局、产生改造、产业生态化发展等)方面都要获得协调性发展。

4、社区文化与娱乐的协调发展。

包括高雅文化娱乐与大众文化娱乐、休闲型文化娱乐与经营型文化娱乐等的协调发展。

但必须以高雅文化娱乐和休闲型文化娱乐为主导。

三、社会与社区协调发展的耦合 

1、城市的兴起与城市化。

这是对于社区与社区协调发展的第一挑战,因为正是城市造成了社区不同社区之间的差距,形成了社会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要协调发展社会,掌握好城市化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模式:

“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农村地区的小城镇”。

对此模式的争论。

2、城乡的协调发展。

这与第一个问题密切相关,但是特别强调的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协调问题。

2、区域协调与社会整体发展。

如开发大西北等即是。

1、社会与社区的含义是什么?

它们之间什么区别和联系?

2、试述社会和社区的不同特点与功能?

3、我国社会应当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社会和社区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社会文化

第一节文化的含义及结构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社会共享的成果,是交流的产物,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演进的过程。

文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只讲精神现象及表现形式,包括知识、思想(主要是思维方式)、艺术、道德、风俗、法律等。

广义的概念则包含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产品,主要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方式,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切凡是与自然状态相对立的都属于文化,非自然的人类活动所创造、活动方式本身”。

文化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文化是人类的第二本性,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动物是依赖“本能”(这种本能可以通过生物“基因”遗传)生活,而文化则是后天创造和学习的。

另外,

(2)文化涉及面广,它涉及到所有生活领域,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与自然现象相对立);

(3)文化是社会形态,是说文化世界不是个人的行动事实,而是许多人或大多数人行动的事实;

(4)文化与社会融合在一起,如存在经济文化、政治文化。

总之,人类的各种活动(经济和政治生活等)和制度中都存在着文化。

文化分析的主要问题涉及资源(教育公平问题:

择校费等;

电影分级制度等)不平等的意义、权力的运用与冲突的发生等。

文化分析的视角主要有:

(1)功能主义视角。

强调所有的文化都具有社会功能,没有功能就被社会淘汰。

(2)冲突论。

(3)任何一种文化的特征都与其他文化不同,任何文化都是适应了当地的生存环境。

文化是生存、适应的需要,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二、文化构成

1、符号:

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

声音、文字、颜色或图画、手势、姿态(肢体语言)、紧握的拳头、国旗、十字架等都是一种符号、表情、物体等都是符号。

符号在生活中,代表着一定的信息或意义。

语言也是符号的一种。

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使用符号的能力。

2、价值观:

人们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决定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区分是非的判断力问题。

3、规范:

特定环境下行动的指南。

也叫做社会规范(可从文化的含义内容理解)。

规范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动准则、规则。

控制、调整、干预生活的文化维持模式。

他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行动。

其主要是

(1)确立标准(从人生目标、价值选择、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调节人们的行为。

可以做什么、不可以作什么。

否则难以正常地进行社会生活)

(2)规范人的成长。

社会化涉及规范,其实是用规范等引导人们进入社会的过程。

使人能理解他人、社会、群体的要求。

(3)保护社会秩序。

(4)控制越轨。

4、物质文化:

社会已有的物质形态。

三、文化的特征

1、文化的创造性,这是从文化的形成上看。

在这一点上,文化既具有圣贤创造的特性,又具有大众共同创造的特性。

高度智慧的文化往往是圣贤的创造成果,而一般民间则是大众创造的结果。

在后一种意义上说,文化是在同别人的互动中创造的。

人们在互动中学习经验、知识、生活的技能和交际和合作,同时也就在互动中影响了文化。

2、文化的非生理遗传性,这是从文化的获得性上看(也即“超生理”性、“超个人”性和超“自然性”)。

因此文化是唯一无法当作遗产进行继承的人类创造物。

3、文化的多样性,这是从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看,文化是多种文化要素的复合,如“茶”文化由茶具、茶叶、茶的功效、茶的炮制、饮茶方式和饮茶体验等要素复合而成;

同时,文化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从存在于人自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不同形式,到存在于人自身以外的各种物质产品及文化形式(音乐、舞蹈、绘画、电视电影)等均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的重要原因。

4、文化的象征性,这是从文化的意义上看,例如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如火炬象征光明等。

5、文化的动态性,是从文化的发展上看,文化不断变化和发展。

第二节文化模式与功能

一、文化模式

1、世界观。

这是根本的文化模式,是指导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依据。

2、行为取向。

依据世界观而形成的人们对于行为的一种方向性选择过程,这是文化的最具社会性的方面,是一切社会文化的行动表现。

3、人的本性和个体自我。

这是文化模式中最具人性化的部分,它因人而异而又具有十分显明的人类性和文化区别性。

文化模式亦可以从文化特质、文化结丛和文化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文化的功能

(1)文化的识别功能。

首先是国家、民族、群体区别的标志,文化可以使我们民族、社会的不同。

(注:

识别区分事物的标志很多,有些是形式上的、从而是肤浅的,有些是本质上的、从而是深刻的。

以文化作为特征比用肤色或其他生活特征(地域、疆界)更有意义和科学)。

文化可以提供出区分民族和社会的标准来,表现在语言文字、人际关系、价值观念、规范制度、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传统习俗、两性关系等方面的差别。

(2)文化的教化功能。

人类生活应该是一种有序的生活(总体而言),而要保持它,有赖于文化。

因为,文化提供了行为模式。

生活系统化。

(3)文化整合功能。

整合指团结、统一、整体性等意思。

首先,整合社会各要素。

要构成社会,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

一定的自然环境或地域和一定的数量人口;

处理两种关系即人和自然与人与人的关系。

但这只是为社会的构成提供了可能性,社会的各个要素所以能形成社会是靠了文化的联系作用。

因为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人类才有征服自然的能力,也才能形成社会性的结合。

其次,社会中的各种机构、组织、规范、制度等文化要素形成一个整体的体系,都从不同的侧面维持着社会团结。

如果文化的某一部分出现解体,他也能威胁整个文化体系。

(4)文化的知识功能。

文化教会人们互动的知识(在什么时间、地点、时机做某种事和动作,才是适宜的,否则是失礼的);

通过文化人们发现社会与个人生活的意义和目的;

(3)可以预测他人对我们的反应。

第三节文化的相关问题

一、跨文化理解的障碍。

1、知见水平的障碍。

2、语言的障碍。

3、民族心理的障碍。

二、文化的相关问题

1、差异与统一。

2、文化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文化中心也称种族中心主义。

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甚至各个地区、各个群体都常常带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它民族的。

——文化优越感。

文化中心论将本民族、本国家、本群体的文化看作是最好的,当作中心,以次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怀疑和敌视自己不熟悉或熟悉的他文化。

社会学家已经指出了这一问题,社会学家发现: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社会都认为自己的语言更精确、食物更可口、举止更优雅、道德更高尚、宗教更真。

与文化中心相反(不是对立)的是“反文化中心主义或崇外主义”。

当某些群体或某些人认为自己的某些文化低级时,就会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的崇拜。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立)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

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环境和价值。

所谓“好的文化应是适合当地环境的文化。

”文化相对论代表了科学的客观性和公平思想,成为一种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主导思想。

表现了对他文化的容忍,但也有偏差,如它否认了事物的绝对性的一面。

3、文化震惊(文化冲击)。

指生活在某一文化模式当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外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4、文化堕距。

“文化堕距”(文化失调)由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是指在文化变迁中出现的各部分的不协调、不平衡现象。

他认为,一般物质文化发展快于精神文化,而且各组成部分也如此,在变迁中显示出不平衡、差距性。

如人们讲“现代性”与“传统性”。

三、文化与行为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价值观决定行为,行为是价值观的外化。

相反的观点认为,行为的过程创造文化,即文化是一种事后解释。

1、文化的内涵与本质是什么?

它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如何?

2、试评价文化绝对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3、试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及基础

一、社会化的概念及其扩展

1、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就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社会人继续发展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实质是学习、获取生活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的过程。

社会化的扩展

(2)初次社会化。

即初始社会化,为社会化过程的最初阶段。

(2)预期的社会化。

指儿童在进入成人前这一阶段,即青年期。

主要是通过学校学习,为将来做准备:

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