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89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适用于社会工作本科专业)

课程编码:

242012030

学时:

64学分:

4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逻辑学

教学手段:

板演、案例教学

一、教学目和任务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科学的社会知识,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加深对社会现象的新认识,提高学生分析与研究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较熟练的社会调查分析技能,为今后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社区工作、社会规划与管理、社会评估与预测等方面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分章编写)

第一章社会学研究对象(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主要是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特征、发展简史和功能,认识学习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意义,掌握社会学与其它相近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阅相关资料,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简史有初步而清晰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如何理解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难点是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分析其与哲学、历史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互动教学等方式

第一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一、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形成的条件与根据

1.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

2.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3.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

二、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

1.以社会及社会对象为研究对象。

2.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三、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

1.社会学基本问题层次,即学科的“元问题”层次,

2.社会学对象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总问题层次

3.社会学范畴问题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分问题层次,

第二节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

一、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

二、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

三、关于社会运行研究手段的内容

四、关于分科社会学的内容

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1.“总和说”

2.“综合说”

3.“普遍说”

4.“平等说”

5.“共通说”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2.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3.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

一、 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1.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2.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二、转型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中的中国社

复习思考题

1.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2.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第二章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对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社会运行条件”和“社会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教学重点、难点:

社会运行条件的理解,社会运行机制和整合机制的内涵与原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节      社会运行的条件

一、   社会运行条件概述

1.社会要素的研究

2.功能主义研究

3.关于社会条件的研究的综述

二、社会运行的内外主要条件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条件。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第二节社会运行机制

一、社会运行机制概述

1.社会运行机制的含义

2.社会运行机制的分类

3.研究社会运行机制的意义

二、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

1.社会运行机制的概念

2.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研究社会运行动力机制

3.社会运行整合机制

4.社会运行激励机制

5.社会运行控制机制

6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主要含义?

它与社会要素,功能主义,社会条件三种角度所做的

研究的异同在哪里?

2.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社会运行条件的社会转性效应?

3.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机制的主要含义和分类

第三章社会和社会运行(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教学目的是为初学者了社会的含义,社会运行的规律。

掌握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儿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具有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社会具有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

难点是运用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满足需要的原则,评价社会运行的良性、中性、恶性的三种状态。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概念

1.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二、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⑵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2.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3.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三、社会的功能

1.整合

2.交流

3.导向

4.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社会运行

一、什么是社会运行

1.横向运行:

2.横向运行:

二、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满足需要的原则

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一、宏观社会与围观社会的角度

1.宏观社会的概念与内涵。

2.微观社会的概念与内涵。

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与社会制度的角度

1.个人关系

2.群体关系

3.社会制度

三、血缘、地缘与业缘的角度

1.血缘关系

2.地缘关系

3.业缘关系

复习思考题:

1.简析“社会”的概念。

2.怎样理解社会的功能?

3.什么是社会运行?

4.怎样对于社会运行的状态作出评价?

5.试析血缘、地缘和业缘的关系。

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文化的概念及文化的主要类型: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等,分析的结构、功能、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讲述是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难点是掌握文化的主要类型: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一、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二、文化的特性

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文化的符合性

3.文化的象征性

4.文化的传递性

5.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第二节文化的区分

一、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2.非物质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二、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三、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文化秩序的背离和否定

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所谓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

2.所谓非评比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第三节文化的结构

一、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

1.文化特质

2.文化丛

3.文化模式

二、  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1.“文化中心主义”的概念与内涵

2.“文化相对主义”的两种倾向

三、化震惊与文化边际

1. 文化震惊的概念

2 、边际文化,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第四节文化的功能

一、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二、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1.风俗

2.道德

3.法律

4.价值观念

三、使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四、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文化?

2.文化可以区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

3.试比较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4.什么是文化震惊和文化边际?

5.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人的社会化的概念、条件、过程、机制和基本内容及作用。

运用社会化分析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讲述是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等五种类型。

难点是理解在众多社会条件中,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最大、最为重要的集中社会化机制,各自履行着不同的社会化功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节社会化概论

一、社会化的含义

二、社会化的类型

1.初始社会化

2. 预期社会化

3.发展社会化

4. 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

三、社会化与社会运行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1.语言能力

2.思维能力

3.学习能力

4. 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二,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1.家庭

2.学校

3.同龄群体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播媒介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概念在社会学史上有哪些发展?

2.社会化主要有哪些类型?

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3.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和社会主体各有哪些?

各自的作用及特点是什么?

4.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主要有哪些理论?

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5.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请简述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内涵、过程和社会功能。

第六章社会角色 (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人的社会角色的概念、类型、扮演过程和基本内容及作用。

运用社会化角色失调等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讲述先赋角色与自制角色、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一、社会角色理论

二、社会角色概念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位置上的人们行为期待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社会组织

三、角色集

1.角色集的概念

2.角色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性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概念

2.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区别与联系

二、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1.自觉角色与不自觉的概念

2.自觉角色与不自觉的区别与联系

三、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1.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的概念

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的区别与联系

四、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1.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概念

2.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社会角色的确定

二、社会角色的表现

1.布景与道具

2.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3.前台、后台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三、角色的扮演过程

1.对角色的期望

2.对角色的领悟

3.对角色的实践

四、角色距离

1.角色距离的内涵

2.角色距离理论的启发意义。

第四节社会角色的失调

 一、角色冲突

1.角色冲突的内涵

二、角色不清

1.角色不清的定语

2.角色不清的危害

三、角色中断

1.角色中断的定义

2.如何避免角色中断

四、角色失败

1.角色中断

2.如何避免角色中断

5.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什么是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2.试述社会角色的类型。

3.试分析社会角色的扮演。

4.怎样运用角色距离理论。

5.如何处理社会角色失调问题。

第七章社会互动(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人的社会互动的概念、目情景和过程;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

运用社会互动理论分析集合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介绍互动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一、    社会互动的含义

一般而言,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1.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

2.   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3.社会互动的影响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

2.角色互动理论

3.参照群体理论

4. 社会交换论

5.本土方法论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一、社会互动的情境

1. 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

2.熟悉情境、工作情境、社交情境

3.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

二、社会互动的过程

1.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2.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二、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一、  社会互动的维度

1.向度、 深度

3.广度、频度

二、 社会互助的类型。

1.合作、竞争

3.冲突、强制

第四节 集合行为

一、 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

1.人数众多

2.无组织性

3.行为者相互依赖。

二、集合行为的理论

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2.模仿理论

3.感染理论

4.紧急规范论

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1.恐慌

2.谣言

3、流行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2.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

3.请说明意义与互动的关系?

4.二人关系中互动与三人关系的互动有什么异同?

你对合作与竞争的理解。

第八章社会群体(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人社会群体的概念、结果和作用过程;社会群体的类型及特征。

运用社会群体理论分析一些社会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社会群体即使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他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是社会群体内部因其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了一定的结构模式。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节社会群体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二、群体存在的基础

1.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

2.从社会自身来看

 三、群体的类型

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3.内群体和外群体

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第二节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一、群体凝聚力

1.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群体凝聚力发生重要影响。

2.从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来看群体凝聚力的状况。

3.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群体凝聚力的高低。

4.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来看群体的凝聚力有很大的影响。

 二、群体规范

 1. 群体规观念的内涵

三、群体内部关系

1.群体规模

2.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

3.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

 四、群体领导与决策

1.权威型

2.民主型

3.放任型。

第三节     社会群体基础

一、关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研究

1.个体、群体和社会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正在逐渐得到认识

2.小群体研究成功地运用了试验方法

3.研究者通过创造自我分析群体,变外部观察为内部参与

4.一般系统论正在小群体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1.成员有限。

2. 成元件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 成员间相互扮演多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4. 成元件的交往富于感情。

5. 成员难以代替。

三、社会群体形成的条件

1.活动空间接近。

2.接触时间长。

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不受过多的拘束。

4.交往各方角色、低位见的社会差异小。

四、初级群体的功能

1.正功能

2.负功能

五、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1.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

2.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什么叫群体凝聚力?

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

3.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研究的意义

4.试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5.如何分析和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初级群体的变化?

第九章家庭、婚姻(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家庭,婚姻与性是人类“初级生活圈”,家庭作为连接个人生活与社会运行的中介,体现着和作用于双方的关系。

了解家庭的五种相关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家庭作为连接个人生活与社会运行的中介,体现着和作用于双方的关系。

难点是理解对姻与家庭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

宏观,过程研究,影响因素等因素的理解。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1.大多数关于家庭婚姻的共通性与互补性。

2.最主要的相关物当然是爱情。

二.研究的独特角度

1.个人活动的角度

2.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

3.划分和认清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

第二节 婚姻家庭社会学

 一、定义

1.家庭

2.核心家庭

3.主干家庭,指父母与一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

二、婚姻与家庭的宏观研究

1.家庭的规模与结构

2.家庭关系

3.家庭功能

三、婚姻家庭的过程研究

1.婚姻准备与结婚

2.婚姻的维系发展与破裂

第三节性社会学

一学科发展史与主要理论

1.关于性现象的社会调查报告不断的涌现

2.关于性现象与社会关系的宏观研究和思辨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3.是比较公认的和规范的性社会学的理论创建。

二性存在的概念

1.性存在是一个更为广泛和全面的概念

2.性存在是人类“初级生活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3.性存在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形态之一,与社会的关系费城密切

三性的社会因素

1.性的生命周期

2.性的性别规定

3.性的阶层规定

4.性的语言系统与相关行为的训练

5.涉性的人际交往

6.性生活中的社会因素

四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1.性、爱情、婚姻三者的关系

2.色情品传播与嫖娼卖淫

3.与性有关的社会问题

4.性教育

 第四节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

一、概念的来历

1.性别角色这个概念

2.女性主义

二、概念的具体化

1.第一性征(生殖系统和型系统的差异)

2.第二性征(提醒,体貌)

3.第三性征(性格,气质,举止)

4.第四性征(性取向)

5.第五性征(思维方式)

三、社会性别的定轨

1.社会性别理论

2.性别问题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人类“初级生活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生活实体,由哪些异同?

3.婚姻过程由哪些主要环节?

4.性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有哪些?

5.社会性别理论与以往的性别角色理论有哪些主要异同?

第十章社会组织(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人的社会组织的概念、目标及组织结果;组织管理的理论。

运用社会组织理论分析一些企业的组织模式、管理方式以及组织结构有多种形式,如直线职能式结构、矩阵结构及事业部组织结构。

运用社会组织结构理论分析一些企业的管理和运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组织的整体活动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难点分析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如何科学评估组织目标的实施效果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论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1.社会组织的含义:

一种是广义的组织;一种是狭义的组织

2.组织活动有四方面的内容:

3.社会组织的特征

4.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二组织的研究变项

1.组织运行

2.组织实现自身目标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

三社会组织的分类

1. 常见的组织分类

2.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

3.以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分类

4.一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

5.  我国社会的分类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

一组织目标的含义及分类

1. 组织目标的含义

2.组织目标的分类

二组织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1.制定原则

2. 组织目标的实施

三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1.文化环境对目标的影响

2.组织内部不同目标层次的相互影响

3.组织参与者大会目标的影响

四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及评估

1. 有效性

2.效率

3.人道主义或人文关怀

第三节  社会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含义

二、组织结构的内容

1.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2.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3.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

四、我国社会转型期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

1.改革前后组织结构的变化

2.转型时期组织结构变化的特点

3.转型期组织结构调整的任务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

一、组织管理的含义

二、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1.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

三、组织管理方式

1.家长制的管理方式

2.科层制的管理方式

3.官僚主义问题

复习思考题:

1.怎样理解组织懂得概念及其特点?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考察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分析宏观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重要内容。

2.对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有两大理论传统进行系统的把握。

3.结合我国当前的两大社会转变过程——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轨,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结构的状况和变化。

 4.理解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整合和社会运行具有积极的协调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社会阶层的构成要素、我国阶层的划分标准分类;难点社会学的分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我国社会分层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

一、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2.社会地位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二、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2.社会分化的类型

三、阶级,层次与社会不平等

1.阶级,阶层的一般含义

2.社会不平等

3.分层研究的理论视角

第二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1.马克思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