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1911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需求和供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1、需求弹性与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2、供给弹性与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教学难点

需求弹性与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设置法、探究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年级

高级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法设计

【组织教学】

(2min)

1、多媒体设备的开启与调节

2、检查学生笔记准备、考勤、卫生、仪容情况。

3、稳定学生情绪、集中精力上课。

【课题引入】

(8min)

以课前小调查汇报引入课题。

▲汇报前准备:

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小调查。

调查形式:

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赴校内的三大商场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

1、8月和9月商场里苹果、风扇和相框的价格和销售量。

2、两个月内商场中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如何?

哪些商品的价格变化比较大?

价格变化后此类商品的销售量如何变化?

准备上课

学生小组派代

表展示课前小调

查的成果

教学过程

▲汇报形式: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成果

▲汇报总结:

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成果提出问题:

1、为什么有些商品的价格比较高,还经常涨价,有些商品的价格偏低,还经常跌价?

2、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动,商品的销售量呈怎样的变化?

有什么规律?

生活当中有很多经济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市场上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商品的价格就是我们微观经济学当中涉及的问题。

了解微观经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

【讲授新课】

(75min)

一、了解微观经济学(10min)

1、微观经济学的含义

简单来说,就是“小”的经济学,研究的是“小”的经济单位,它从个体上观察经济,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问题:

社会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这时候市场上就出现一个矛盾:

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

总结:

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怎样生产;

为谁生产来解决市场上的这一矛盾。

PPT展示微观经济研究图

供给

需求

产品市场

居民户企业

要素市场

3、微观经济学的两大工具

PPT展示名言:

你甚至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个博学的经济学家,它必须学习的全部就是“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单词。

思考这句话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需求和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工具。

二、需求(35min)

(一)需求的含义和分类

假如你是个售楼人员,你会向哪些人推销楼房?

为什么?

适合我们推销的人群,不但是有购买欲望的人,而且是有能力购买的人。

学生针对调查结果进行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解决矛盾?

引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学生针对名言进行思考,名言带来的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售楼人员会向哪些人推销?

学生思考回答。

1、需求的含义

需求:

在特定的时间内,消费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2、需求的分类

问题:

假定下图是某个人在一系列价格下打算购买的苹果数量,整个苹果市场有100个消费者,那么整个苹果市场的需求表是怎样的?

请画出来,并根据需求表画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坐标图。

需求表

价格/元

7

6

5

4

3

2

1

需求量/千克

需求曲线

P(价格)

Q(需求量)

O

需求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多少,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根据需求表画出的坐标图,我们称图中的曲线为需求曲线。

(1)个人需求: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一个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可能相应地购买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2)市场需求:

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该种产品或服务的总需求。

从需求曲线中你看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有什么关系?

商品的需求数量和价格之间存在反方向的依存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需求规律。

PPT展示资料:

20世纪70年代来,为了减少世界各国对石油的消费量,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曾多次提高油价,以达到有效抑制石油需求的目的,尽快摆脱当前严重的能源危机。

欧佩克是如何利用需求规律的?

利用商品的需求数量和价格之间存在反方向的依存关系,用提升油价的方法来降低石油的需求量。

(二)需求弹性与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需求弹性的概念

又称为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教师通过讲授个人的需求表,引导学生画出市场需求表,并根据需求表画出需求曲线。

教师展示案例,讲授需求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公式:

需求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根据你到商场中调查的数据,粗略算算苹果、电风扇、相框的需求弹性是多少。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哪些商品的需求弹性大?

哪些商品的需求弹性小?

PPT展示两组图片:

大米、食盐和汽车和钻石

哪类商品的需求弹性会比较大?

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程度来说,人们对大米、食盐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程度大而且稳定,需求弹性比较小。

而汽车、钻石类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大。

从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来说,大米、食盐占总收入比例小,其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小,其需求弹性也小:

钻石、汽车支出占总收入比较大,需求弹性大。

(1)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程度。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大,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

(2)该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家庭开支占总收入比较小的商品,需求弹性小;

家庭开支占总收入比例大的商品,需求弹性大。

活动探究:

第一则新闻:

猪肉价格飙升,牛肉鸡肉受青睐

两周前猪肉的价格都在20-30元/公斤,现在大多都涨成了30元-40元/公斤了。

”正在观音桥农贸市场挑选猪肉的市民冯女士看着新挂出的价格牌不禁叹息。

猪肉价格的急剧上涨让很多消费者感到难以承受。

近日,市民开始选择牛肉、鸡肉、鱼肉等代替猪肉。

“猪肉和牛肉价格差不多,还不如吃牛肉。

”市民王女士在猪肉柜台和牛肉柜台前徘徊,最终选择了35.8元/公斤的牛肉。

观音桥永辉超市生鲜采购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猪肉的销量减少了,其他肉类,如牛肉、鸡肉、鸭肉、鱼肉等的销量则有小幅上升。

第二则新闻:

中国各地盐价趋稳哄抬价格商家遭严惩

因日本核危机导致的中国“盐危机”今天有所缓解。

抢购风潮基本平息,疯狂的盐价开始回落。

一批商家因为哄抬盐价遭到中国官方严惩。

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网络盛传“吃碘盐能防核辐射”以及“日后食盐供给将受影响”,自3月16日起,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抢购食盐现象。

原本一包只卖1、2元钱的食用盐价格飙升,一些地方甚至炒到了20、30块钱一包。

即便如此,食盐还是被抢购一空。

教师通过图片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考:

导致两类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的原因。

总结出影响需求弹性的两个因素。

教师通过展示两则新闻材料,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学生分享探究结果。

面对快速蔓延的抢盐风潮,中国官方及时做出反应。

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保障供应,并严打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探究问题:

为什么猪肉价格上涨后,猪肉的销售量下降。

食盐的价格上涨后,反遭市民抢购?

你如何看待这种经济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可替代品越多,越容易被替代,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反之,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小。

(3)该商品的可替代难易程度。

PPT展示资料:

日本商人卖机器便宜,卖零部件贵。

1987年,福建省某机械厂进口一套设备,当时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出售该设备,价格为1100万-1300万美元。

该厂预测经过艰苦谈判,最多争取到1000万美元,不料日本商人找上门来,开价1000万美元,该厂长心想,其中一定有鬼,但考察结果,货真价实,无可挑剔,于是成交。

设备使用一年后,许多零部件需要更换,结果发现国际上只有日本企业型号相配,日商的供货价格提高了一倍,明知不合理,该厂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几年下来,整套设备比最早预期的1200万美元价格高出了许多。

学习了经济学以后,该厂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恍然大悟:

日本人真鬼!

你能否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其中的道理?

机械和零部件是互补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日本人正是利用这一点赚取了巨额利润。

(4)时间的长短。

一般来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需求弹性大,使用时间短的商品需求弹性小。

(5)该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其需求弹性也就越大。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少,则其需求弹性就越小。

思考:

你能用相关的需求的理论来解释谷贱伤农吗?

三、供给(30min)

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

30分钟

内容:

供给的含义、供给的分类、供给弹性、影响供给的因素

讨论内容:

1、供给必须同时满足哪几个条件?

2、画出供给曲线

教师通过一则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入互补品和替代品的话题。

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解决供给及其变动的相关知识点。

教师到各小组进行指导。

3、写出供给弹性的公式

4、说明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并举例说明

【归纳总结】

(3min)

以学生进行归纳的方式进行总结。

教师用PPT展示本次课的基本脉络,由学生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

1、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

A.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需求量增加 

D. 

需求量减少

2、政府对生产者征税,将导致( 

)。

A.需求减少 

需求增加 

供给增加 

供给减少

3、下面体现了需求理论的是( 

A、药品价格提高,使药品质量提高

B、汽油价格提升,小汽车销售量减少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照相机价格提升,使得其销售量减少

4、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一般却不行?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

学生理顺本次课的脉络,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八章了解微观经济洞悉市场规律

第一节供给、需求和均衡价格

(一)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含义、分类、弹性曲线

教学思路

设计说明

本次课采用课前调查汇报成果的形式来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进而引入微观经济学的话题,讲述微观经济学的两大工具为需求和供给。

在需求这一知识点中,运用设置情境、学生讨论,探究法等方法,引用最近的关于社会上经济现象的新闻,让学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从现象到本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做学习的主人。

在供给这一知识点中,由于供给和需求的学习思路大体一致,而且高级班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所以这里采用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问题,教师起引导作用。

最后,小结环节,教师通过展示本课的基本脉络,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