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472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docx

第四主题多彩的秋天

第四主题:

多彩的秋天

写给老师的话: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从夏季到秋季,自然界会发生许多变化,草儿变黄了,树叶落了,树上结果子了,天气凉了。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孩子们会问:

“为什么草儿会变黄呢?

”“为什么树叶会落下来呢?

”等等许多问题。

我们设计这个主题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发现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感受秋天的美。

在本主题中,孩子们会通过一些参观活动,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秋天大自然的感受。

我们还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一些树叶拼画、种子镶嵌画等活动,提高孩子对美的鉴赏能力。

相信小朋友会对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我们将会与孩子们共同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环境创设:

1、丰富自然角,陈列收集的各种颜色的水果、树叶、花、农作物、落叶等实物或图片,供幼儿观察和欣赏。

2、提供多种多样的树叶运用印染、拼贴等方法,制成美丽的画,布置活动室。

家园共育:

1、在家园直通车:

介绍主题目标及主要的活动安排。

2、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开展观察、种植、收集,捕捉等活动,并用自然物进行制作,如做水果造型,标本等,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3、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时,注意指导孩子观察秋天的景物、秋天的色彩,并及时记录孩子的语言表达。

活动名称:

秋天多么美

设计教师:

卢淑萍

活动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并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2.带领幼儿观赏秋天的美景,感受秋天的美。

活动准备:

1.有关秋天景色的挂图。

2.水彩笔、绘画纸。

3.磁带:

配乐散文《秋天多么美》。

4.《幼儿用书》第三册P1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秋天。

你找到秋天了吗?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秋天漂亮吗?

2.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1)你觉得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你觉得秋天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词语来形容秋天。

3)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配乐诗朗诵《秋天多么美》。

3.欣赏配乐散文朗诵:

《秋天多么美》。

(放录音)

1)说一说你听完配乐诗朗诵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2)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句话?

4.再一次欣赏配乐散文朗诵。

(教师朗诵,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边听边看。

1)散文中都有谁?

(引导幼儿回忆散文内容)

2)秋风爷爷对着大树吹了口气,大树怎么样了?

妈妈都说了些什么?

3)秋风爷爷对这小河吹了口气,小河怎么样了?

妈妈又说了什么?

5.学习朗诵散文。

1)第一遍教师领读。

2)第二遍幼儿随教师整体跟读。

6.绘画《秋天多么美》

现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眼中美丽的秋天画出来吧!

活动建议:

1.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进行仿编散文。

2.多练习,学会散文后让幼儿进行配乐朗诵。

 

附:

散文秋天多么美

秋天,秋天,多么美!

天高了!

地宽了!

乐得秋风爷爷到处跑……

秋风爷爷对着大树吹口气,大树摇啊摇,一会儿抖落一只红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花蝴蝶。

妈妈说:

“大树落叶了,送给小树做肥料,盼它快长高!

秋风爷爷对着小河吹口气,小河笑啊笑。

一会儿抖动披着的纱巾。

一会儿掀起一个浪花儿。

一会儿抱着白鹅摇啊摇。

妈妈说:

“小河高兴了,它养的鲜鱼、螃蟹肥又壮,宝宝吃了营养好!

设计教师:

赵旭云

课题名称:

水果丰收了

活动领域:

科学——数学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分解与组成,并能根据大小、颜色进行分类。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有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

2.计数棒、数字卡、分合号(人手一份)。

3.图片、贴绒教具。

4.《幼儿用书》第三册P2、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拍手数数1——50,练习接数。

1)小朋友拍手数数1——50。

2)教师和幼儿进行接数练习,单数接数,双数接数。

2.复习9以内的组成。

1)手指游戏开火车。

老师问“嘿嘿!

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儿答“嘿嘿!

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八点开?

(边说边用手指表示)

2)集体说说:

9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起来就是9。

(边说边用手指表示)

3.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拿出计数棒让幼儿自主探索10的分解组成。

2)用数字卡记录分合式,并在集体面前表述。

3)教师在黑板上记录10的分合式,了解分合式的前后两个数之间的递增和递减的关系,知道前面的数不断增大1,后面的数不断减小1,总数不变。

4)情境讲述,看图片回答问题。

a)果园里你看到了什么水果?

有几棵树?

有几种颜色的苹果?

一共有多少苹果?

(出示不同的水果贴绒教具请幼儿观察、点数并能用数字表示)

b)红苹果有几个?

大的红苹果有几个?

小的有几个?

幼儿点数并用数字卡表示,最后整理为分合式。

c)大的黄苹果有几个?

小的有几个?

一共有几个?

幼儿点数并用数字卡表示,最后整理为分合式。

d)大的绿苹果有几个?

小的有几个?

一共有几个?

幼儿点数并用数字卡表示,最后整理为分合式。

e)观察整理的分合式,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知道总数总比部分数大。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用书P2,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

2)用红色的水彩笔圈出大的红苹果连线到红色的方筐中,用蓝色的水彩笔圈出小的红苹果连线到红色的圆筐中。

3)用红色的水彩笔圈出大的黄苹果连线到黄色的方筐中,用蓝色的水彩笔圈出小的黄苹果连线到黄色的圆筐中。

4)用红色的水彩笔圈出大的绿苹果连线到绿色的方筐中,用蓝色的水彩笔圈出小的绿苹果连线到绿色的圆筐中。

5.讲评幼儿的作业。

活动建议:

在区角放置数卡、纸、笔,供幼儿继续自由练习。

设计教师:

朱飞飞

课题名称:

奇妙的叶子

活动领域:

科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的叶子,引发幼儿进行想象讲述。

2.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叶子、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三册P3

活动过程:

1.随歌曲《小树叶》学做树叶飘落的动作。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想象。

1)看看我们手里的树叶,他们的形状相同吗?

这是什么树叶?

(如松树的树叶)它像什么?

还像什么?

(针、刺猬的刺等)

2)逐一出示树叶,让幼儿深入思考,想出不同的答案。

银杏叶像什么?

荷叶像什么?

枫叶像什么?

梧桐树的叶子像什么?

(请幼儿结合日常见到的物品进行想象)

3.打开幼儿用书,进行连线练习,巩固掌握的有关树叶的知识。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讲评结束。

活动建议:

1.在区角活动时可以让幼儿画出不同形状的树叶。

2.将收集的树叶根据形状的不同进行简单的分类。

设计教师:

杨爱琴

课题名称:

红树叶

活动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发挥想象,大胆讲述故事内容。

2.鼓励幼儿有感情地讲述故事,感受故事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

《红树叶》(没有文字说明,共7幅图)

2.课件:

《秋天里的红树叶》。

3.《幼儿用书》第三册P4—5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秋天里的红树叶》

秋天到了,哪些树的树叶会变红?

(幼儿自由说)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秋天的景色。

2.播放课件《秋天里的红树叶》。

师幼一起欣赏秋天的美景。

3.逐页欣赏故事课件《红树叶》

(1)第一页:

看到红树叶想到了什么?

它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

(2)第二页:

(小蚂蚁划船场景先遮盖,后出示)

(遮住小蚂蚁划船场景)小蚂蚁在干什么?

小蚂蚁为什么这样做?

(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

(出示小蚂蚁划船场景)我们看看小蚂蚁心里是怎样想的?

(3)第三页:

(小蟋蟀睡觉场景先遮盖,后出示)

(遮住小蟋蟀睡觉场景)小蟋蟀在干什么?

小蟋蟀为什么这样做?

(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

(出示小蚂蚁睡觉场景)我们看看小蟋蟀心里是怎样想的?

(4)第四页:

(小瓢虫玩滑板场景先遮盖,后出示)

(遮住小瓢虫玩滑板场景)小瓢虫在干什么?

小瓢虫为什么这样做?

(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

(出示小瓢虫玩滑板场景)我们看看小瓢虫心里是怎样想的?

(5)第五页:

红树叶落下来了,它们会怎么做?

心情怎么样?

谁都想要红树叶,怎么办?

(幼儿想办法)

(6)第六页:

小蚂蚁、小蟋蟀和小瓢虫怎么了?

心里都在想什么?

那该怎么办?

(7)第七页:

它们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

好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学会一起分享。

5.教师完整的讲一遍故事。

6.打开幼儿用书,幼儿看图大胆的讲述故事。

7.游戏结束。

活动建议:

1.鼓励幼儿仿编故事中的对话,体会仿编故事的乐趣。

2.平时教育幼儿要和同伴学会分享,共同合作,和睦相处。

附:

故事

红树叶

有一片红树叶,红的像一团小火苗,阳光一照,晶莹美丽。

小蚂蚁天天来给她滴上甘美的露珠。

“红树叶,等你落下来,做我的小船,带我去远游”。

小蟋蟀天天来给她唱歌。

“红树叶等你落下,做我的小床,伴我做甜甜的梦。

小瓢虫天天给她拂去灰尘。

“红树叶,等你落下来,做我的小滑板,我们一起在草地上冲浪。

终于有一天红树叶随风轻盈的飘落了下来

小蚂蚁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小蟋蟀急急忙忙地跳过来;小瓢虫急急忙忙地飞过来。

他们碰到了一起,谁也没有抢上前去,它们都想把红树叶让给别人。

树上结网的小蜘蛛看见了,捡起红树叶,在红树叶的两边系上红红的蛛丝,做成了一个树叶荡船。

小蜘蛛请来小蚂蚁、小瓢虫、小蟋蟀一起玩,大家真开心!

 

设计教师:

杨爱琴

课题名称:

树叶画

活动领域:

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树叶不同的外形特征进行想象拼图贴画创作。

2.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捡各种形状的树叶。

2.幻灯片:

《树叶创作画》

3.剪刀、乳胶、抹布。

4.水彩笔。

5.《幼儿用书》第三册P6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现在是什么季节?

(秋天)

你是怎么知道秋天到了?

(树叶往下掉…)

2.欣赏各种树叶,知道它们有大有小、形状不一,可以组合成各种图形。

1)欣赏树叶。

〔出示树叶〕,美丽的秋天到了,老师和小朋友刚才捡到了很多树叶,这些树叶不但好看,而且还很好玩。

现在,请小朋友们欣赏我创作的树叶画,看看它们像什么?

〔播放幻灯片《树叶创作画》〕

2)进行想象讨论。

看到这些画,你想到了什么?

3)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小结。

树叶形状有桃形、卵形、扇形、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我们可以通过拼图、剪贴等办法创作出不同的有趣的图形。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描述自己的想法,教师提出制作。

1)请小朋友们想想,如果你用树叶来创作,你会做什么?

2)你们想出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我也想出了一个,现在我要把它做出来,请你们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会做什么呢?

4.教师介绍树叶粘贴画的方法,示范树叶创作画。

1)先挑出要用的树叶,放在画纸上,然后拼出图形。

拼图时要注意,如果是拼一个物体,可以布置在画纸的中间部位,如果是几个图形,就要想好每个图形的位置,要有疏有密,这样才好看。

另外,根据图形需要,可以运用剪、撕等方法。

2)图形拼好后,再在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画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

3)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要突出树叶拼图的特点。

5.教师交代要求,幼儿亲自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这里有一些树叶,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教师提醒小朋友使用浆糊时应注意保持桌子及衣服的清洁。

(幼儿操作,配轻音乐)

6.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

活动建议:

教师组织幼儿将幼儿作品张贴在主题墙上,供大家欣赏。

活动名称:

小树叶

设计教师:

卢淑萍

活动领域:

艺术——音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飘落的现象,体会歌曲的意境。

2.引导幼儿学习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小树叶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小树叶》、《哈里罗》

2.树妈妈和小树叶的头饰

3.《幼儿用书》第三册P7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哈里罗》边唱边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发声练习:

“小树叶唱歌”(曲谱附后)

3.提问引入课题。

1)你离开过你的妈妈吗?

离开后你的心情是怎么样?

2)秋天来了,秋风吹呀吹,将大树妈妈的孩子们吹落在地上。

孩子们离开了大树妈妈,心里会怎么想呢?

4.播放音乐《小树叶》,幼儿欣赏歌曲。

1)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心里是怎么想的?

2)小树叶沙沙唱歌,表现出了什么样?

(勇敢)

3)小树叶对大树妈妈说:

“明年春天我们会回来打扮大树妈妈。

5.幼儿学习歌曲。

1)老师示范演唱歌曲。

2)老师引导幼儿拍手说歌词。

3)秋风吹的时候,小树叶发出什么声音?

4)幼儿学唱歌曲。

a)觉得这两段音乐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吗?

b)在唱第一段时应怎样唱?

(舒缓轻柔)第二段时应怎样唱?

(欢快有力)

c)演唱两段歌曲时要求用不同的歌声表达不同情感。

6.歌表演《小树叶》。

1)打开幼儿用书看看小树叶离开树妈妈的情景,激发表演的感情。

2)请小朋友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带上头饰。

3)随着音乐进行表演。

活动建议:

1.在音乐角里提供树叶头饰供幼儿表演。

2.可提供串铃或者沙锤为歌曲伴奏。

附:

发声练习

附:

歌曲哈里罗

佚名词曲

1=C4/4

331313︱23440︱44424︱34550︱

跟着音乐唱歌哈里罗XX啦啦啦啦啦哈里罗XX

跟着音乐跳舞哈里罗XX啦啦啦啦啦哈里罗XX

331313︱23440︱22267︱13110‖

跟着音乐唱歌哈里罗XX啦啦啦啦啦哈里罗XX

跟着音乐跳舞哈里罗XX啦啦啦啦啦哈里罗XX

歌曲小树叶

佚名词曲

1=F2/4

3332︳15︳3333︳2—︳235︳332︳1.6︳1—︳

秋风起来啦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妈妈。

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好象在勇敢地说话

77︳7765︳61︳2—︳235︳32︳1—︳10‖

飘呀飘呀飘向哪里心里可害怕?

春天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

设计教师:

王玲

课题名称:

豆子一家

活动领域:

科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各种豆子的名称、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豆子也是植物的种子。

3.初步知道豆制品有营养,萌发喜欢吃各种豆类食品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一些相关的豆制品,教师布置一个豆制品展览区。

2.秋姑娘送的豆罐礼物(分别装上红豆、黄豆、绿豆、黑豆、蚕豆)(人手一份)。

3.豆科植物的图片

4.和爸爸妈妈在家里了解有关豆子的知识。

5.《幼儿用书》第三册P8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引出课题。

1)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我们看看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

(打开桌上蒙的布,请幼儿人手一份拿在手中)

2)看看礼物,摇一摇、猜一猜是什么?

3)请一幼儿打开罐子,看一看里面到底藏了什么。

(豆子)

2.自由探索,初步了解各种豆子的名称、外形特征。

(分成五组,每组幼儿罐中的豆子是一样的)

 1)这些豆豆为什么会发出不同声音呢?

2)请你们从每个豆罐里取一粒豆宝宝,放在手心里看一看,和小朋友说一说,它们长的怎么样?

(颜色、大小、形状,看看它们都有没有豆萁)    

3)在这些豆豆里,你喜欢哪种呢?

为什么?

4)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收到的礼物都是豆子,有红豆、黑豆、黄豆、绿豆、蚕豆。

(老师边说边出示不同的豆子) 

5)豆子是植物的种子,是一种豆科作物的可食种子。

(出示豆科植物的图片)  

3.参观豆制品展览区,了解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1)豆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它能做成很多好吃的食品。

现在,我们就去参观一个豆制品展览会,看看我们喜欢的豆宝宝在那里变成了什么?

2)幼儿自由翻看间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豆宝宝不仅可以做这么多好吃的食品,而且都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多吃、常吃豆类食品,使我们的身体长的棒棒的。

4.复习游戏《炒豆豆》结束。

 

活动建议:

1.打开幼儿用书,对照图片找出各种不同的豆子。

2.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制作豆浆。

3.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发豆芽。

设计教师:

王玲

课题名称:

种子粘贴画

活动领域:

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各种种子的外形和颜色特点制作粘贴画。

2.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种子粘贴画的图片。

2.教师制作好的种子粘贴画的范例。

3.乳胶、棉签、勾线笔、自己带的各种种子

4.《幼儿用书》第三册P9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1)秋天来了,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一粒豆子)

2)你还知道有那些植物的种子?

2.欣赏种子粘贴画,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

1)出示各种种子粘贴画的图片。

2)谁能发现这些美丽的图画都是用什么材料完成的?

3)这些画有什么特点?

3.学习制作种子粘贴画。

1)教师出示自己做好的范例。

2)与幼儿共同探讨不同的种子在作画中如何利用。

3)通过教师的操作和大家的讨论,让幼儿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和颜色进行合理的利用。

4)教师进行示范讲解。

a)小朋友用勾线笔把你想画的东西画好,因为要用种子来打扮你的画,所以小朋友画得时候要比平时画得大一点,这样种子才能贴上去。

b)画好后,可以按照先贴外面的轮廓,再贴里面部位的顺序,用棉签均匀地涂上浆糊,然后放上你要贴的种子。

c)用小手轻轻一按,种子就贴上去了,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把其它的部位也贴上各种各样的种子,这样我们的画就变得更漂亮了。

 

5.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出要求:

根据种子不同的颜色进行贴画。

将种子粘在轮廓线内。

6.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制作意图及过程。

活动建议:

1.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进行合作完成一幅画,轮廓也相对简单些。

2.可在美术兴趣活动时,进行分组活动,每组完成一幅稍微有点难度的贴画,增强幼儿合作意识并体验合作的快乐。

设计教师:

王玲

课题名称:

小猴摘果子

活动领域:

健康

活动目标:

1.练习由低到高的攀爬,培养幼儿攀爬能力。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小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香蕉、桃子水果模型若干。

3.《幼儿用书》第三册P10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1)幼儿随音乐《解放军进行曲》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

2.游戏活动。

(幼儿都带小猴的头饰)

1)学本领。

a)小朋友们都知道,小猴有一样看家本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b)先请一位小猴来示范一下攀爬的本领。

c)幼儿边示范攀爬,教师边进行讲解。

第一:

一定要先确定手抓稳之后,脚再往上踩。

第二:

在爬的过程中,脚要踩稳。

第三:

根据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

2)幼儿根据自己的体力进行攀爬练习,教师做好保护措施。

3)游戏:

小猴子摘果子

a)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

第一:

将小猴分为四队。

第二:

在攀岩墙的不同高度放有香蕉、桃子等水果,小猴根据自己的体力摘下不同高度的香蕉。

第三:

摘果子时,一次只能摘一个。

第四:

下来的时候一定注意安全。

第五:

哪队摘得多哪队胜利。

b)教师发出口令,幼儿开始游戏。

c)游戏可进行两遍,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d)数数果子看看哪队胜利了,给胜利的一队贴上小贴片,大家欢呼庆祝胜利。

3.放松活动

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活动建议:

1.游戏分队时,可将能力强的幼儿和能力弱的幼儿分开,这样,教师可站在能力弱的一队前,实施保护措施,保证幼儿安全。

2.课前看幼儿用书,让幼儿对游戏有初步的了解。

3.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习自我保护,注意动作的协调,在发生摔倒时尽量用手撑地。

设计教师:

李治艳

课题名称:

蚂蚁搬家

活动领域:

艺术——音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唱歌曲,能有节奏的念白。

2.通过理解歌词,使幼儿初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3.感受说唱歌曲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贴有红豆、绿豆、小蚕豆、玉米、白米、黑糯米的节奏谱。

2.情境表演的材料:

蚂蚁头饰;红色、绿色、咖色、黄色、白色、黑色皱纹纸做的豆子和米;大树。

3.情境表演的场地布置。

4.图片(4幅)

5.《幼儿用书》第三册P11

活动过程:

1.全体表演儿歌《小蚂蚁》进场。

根据歌词表演:

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

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

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好办法。

回洞叫来好朋友,一起搬着走。

2.发声练习(曲谱附后)

蚂蚁们一起把豆搬回了家,开心吗?

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愉快的心情。

3.出示四幅图,熟悉歌词。

1)第一幅:

哗啦啦,下雨了。

2)第二幅:

一群蚂蚁排长队,嗨哟嗨哟来搬家。

3)第三幅:

搬的啥、搬的啥、红豆、绿豆、小蚕豆、玉米、白米、黑糯米。

4)第四幅:

树上洞中来安家。

4.看图进行提问,巩固歌词内容。

1)你看到了什么?

根据图的顺序发生了什么事?

谁来讲一讲?

2)为什么下雨了蚂蚁要搬家呢?

为什么一群蚂蚁要排长队?

引出蚂蚁的生活习性。

3)教师小结图片内容,引出歌词。

4)教师领全体幼儿边看图边有节奏的说歌词。

5.学唱歌曲。

这样有趣的歌词,是怎么唱的呢?

1)教师范唱歌曲。

小朋友发现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引出念白)

2)教师出示贴有红豆、绿豆、小蚕豆、玉米、白米、黑糯米的节奏谱。

认识食物,熟悉节奏。

3)交代念白的概念。

出现蚂蚁搬东西这一部分时,没有唱,而是有节奏的念出食物的名称,这叫念白。

4)师幼愉快的、有节奏的念白。

5)全体看图和节奏谱跟唱歌曲。

6)全体齐唱。

6.情境表演《蚂蚁搬家》。

(打开幼儿用书)

孩子们,你们想做团结友爱的小蚂蚁吗?

请从椅子下方取出蚂蚁头饰带好。

每位小朋友选择一样搬得食物拿在手中站一队。

1)全体幼儿边唱歌边表演,最后将食物送到树洞中。

2)教师发现问题:

蚂蚁身体很小,送比它大得多的食物会很吃力,有点搬不动,所以小朋友模仿蚂蚁搬东西时要表演出蚂蚁很吃力、搬不动的样子。

3)全体再次边唱歌边表演。

7.自然结束。

活动建议:

1.在区角活动的表演区投放情境表演的材料,让幼儿反复进行表演。

2.继续进行其他歌曲的念白练习。

附:

蚂蚁搬家

设计教师:

王玲

课题名称:

大伞和小伞

活动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内容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进行看图讲述。

 2.引导幼儿理解并表演故事,体会同伴间相互关心的友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故事幻灯片。

 2.大伞、小伞各一把。

 3.田鼠、刺猬、小狗、小熊头饰若干。

 4.故事录音。

5.《幼儿用书》第三册P12-13

活动过程:

 1.出示大伞和小伞,引出故事题目。

1)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

伞有大有小。

2)今天有个关于大伞和小伞的故事,让我们先来猜猜看都会发生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