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581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6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金域中央花园一期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目录

1工程概况1

1.1地理概况1

1.2结构概况1

1.3基础混凝土设计概况2

1.4特别说明2

2编制依据2

3施工部署2

3.1施工区段划分2

3.2底板混凝土施工顺序3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4

4.1施工准备4

4.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8

5泵送技术要求14

6大体积混凝土劳动力及机具安排15

6.1混凝土浇筑每班主要劳动力安排15

6.2主要需用材料及机具16

7质量保证措施16

7.1质量管理机构16

7.2质量控制16

7.3具体控制内容16

7.4外部因素的预防措施17

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急预案18

8.1防止停电措施18

8.2防雨措施18

8.3防出现施工缝措施18

9安全环保措施18

9.1安全措施18

9.2环保措施19

10大体积混凝土蓄热养护温度计算19

11附图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金域中央花园一期施工总承包工程

工程地点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

建设单位

深圳市万鸿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深圳市邦迪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

25813.15m2

层数(地上/地下)

32/2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

1.1地理概况

1.1.1金域中央花园一期项目是由深圳市万鸿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集商业、住宅为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

本项目基地东北面为水径泵站,南面即为上水径公园,西面是石径路,北面为G06101-0227号宗地,项目地块呈多边形,现场设置两处出入口,一处位于地块东南角,临布龙公路;一处位于场地南边粤军布吉振兴工业区宿舍楼旁。

1.2结构概况

1.2.1本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为甲级,场地类别为二类,共有二层地下室,地下室主要底板顶面标高-9.100m,局部底板顶面标高-9.400m和-10.500m。

地下室底板厚度600mm。

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4.10m。

1.2.2本工程塔楼范围内采用墩基础、筏板基础及条基,塔楼范围外采用筏板基础,系框架剪力墙结构。

1.2.3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范围集中在地下室底板位置,地下室墩基础尺寸如下表所示:

(单位:

mm)

编号

XZD1

XZD1a

XZD1b

XZD2

XZD2a

XZD3

XZD4

XZD4a

XZD5

宽度A

3000

3000

3000

3100

3100

3900

2200

2200

2400

宽度B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800

2200

2200

2400

高度H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600

800

800

900

筏板基础底板厚度为600mm,局部为1800mm,基础承台厚度为1500、1600,电梯井承台厚度为1600mm,条形基础厚度为1800mm。

1.2.4基础底板设计两条后浇带:

一条沉降后浇带,一条收缩后浇带。

两条后浇带将基础底板划分为三块。

1.3基础混凝土设计概况

1.3.1地下室基础底板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地下室底板、承台、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为C30(P8)。

后浇带宜采用快易收口网模板、强度等级较原设计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且浇注时温度宜低于主体混凝土浇注时的温度,后浇带的限制膨胀率不小于0.025%。

1.4特别说明

1.4.1本方案未尽之处均按万科金域中央花园一期结构设计总说明及相关规范执行。

1.4.2施工过程中,如遇设计修改,均按修改后的设计要求执行。

2编制依据

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3《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编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2.5《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

2.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2.7《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8《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汪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9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和相关的技术资料。

2.10深圳市龙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建筑材料、构配件及制品取样方法、验收批量、取样数量及说明》的相关要求。

2.11建设单位提供的金域中央花园一期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3施工部署

3.1施工区段划分

地下室底板结构设计后浇带把地下室分为三个施工区域,如下图

地下室施工区段划分示意图

3.2底板混凝土施工顺序

3.2.1在基坑西面预留有一临时坡道,作为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运土、材料车辆上下的通道,地下室各施工段的施工先后顺序按先施工第二施工区段,保证主体塔楼部位施工进度,再依次施工第三施工区段→第一施工区段,形成流水作业。

3.2.2本工程主塔楼位置集中在第二施工区段,第一、三施工区段为裙楼位置,在每个施工区段内浇筑布管采取退管法浇筑。

先浇筑管口位于该块的末端或两台泵浇筑范围交界处,由于两台泵基本有充分的泵送余地,故可以一次性的浇注过去。

泵管沿区段长方向布置,垂直方向浇筑。

泵管在本区域内浇筑时长方向采用退管法、短方向采用蛇形施工,长短方向综合为“S”型施工。

每台混凝土泵浇筑控制宽度详见附图一~附图三。

因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8小时,两台泵机从中间位置向两边施工,既保证退管法及施工进度又杜绝施工冷缝的产生,在退管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交接处下料间隔不得超过三小时,如接近才时间,可采用泵管浇筑新混凝土覆盖时间较长位置混凝土。

避免施工冷缝的产生。

各区段浇筑说明如下:

Ø第二施工区段:

第二施工区段为“L”型分布,两台泵先分别浇筑该区“L”型拐角处桩基混凝土,当浇筑完成时,两台泵按浇筑幅度控制线划分分别浇筑相应区域的桩基、承台、底板混凝土。

浇筑顺序及方向详见附图一。

Ø第三施工区段:

该区域为本基坑最大施工区段范围,主要结构为墩基承台、筏板基础部分,两台泵自两个起始点开始浇筑底板混凝土,均采用退管法施工,两台泵浇筑幅度控制线位置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当浇筑时间接近2小时时,使用新浇筑混凝土覆盖原有混凝土,并使用振捣棒振捣新旧混凝土交界处。

对基坑西侧泵管浇筑至2-B轴位置时,接通2-B方向泵管,继续采用退管法浇筑(图中虚线表示位置)。

浇筑顺序及方向详见附图二。

Ø第一施工区段:

该区域主要结构为墩基承台、筏板基础部分,两台泵自该区域中间位置开始浇筑底板混凝土,两台泵按自身浇筑幅度控制线采用退管法浇筑混凝土。

当工地东南侧大门位置输送泵浇筑至3-C/4-A位置时,接通3-C方向泵管,继续采用退管法浇筑(图中虚线表示位置)。

浇筑顺序及方向详见附图三。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体积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因此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除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抗惨性的要求外,关键在于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设法减小其内外温差,同时防止温度收缩应力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

为了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度、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等方面全面考虑,我司将从商品混凝土厂家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运输三个环节,在施工过程中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两个环节对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4.1施工准备

4.1.1材料准备

1)水泥

Ø水泥品种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的水泥。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l75)等的规定。

2)砂、石骨料

Ø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的规定。

3)粉煤灰

Ø掺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粉煤灰掺量及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相关规定。

粉煤灰除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外还得有生产线现场取样送检获取检验报告。

4)外加剂

Ø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承台、筏板、墩基础混凝土内掺加SY-G膨胀抗裂剂,外加剂的掺量由提供外加剂的厂家提供并经试验确定。

膨胀剂掺量为水泥、膨胀剂、掺合料总重量的百分比。

施工前由提供外加剂的厂家作试配。

膨胀剂供货商根据本工程地下室施工顺序要求,复核膨胀剂品牌及掺量,控制底板收缩裂缝的产生,并提供技术保证书。

Ø选用的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抗裂剂等外加剂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5)对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资料向监理工程师报审和审批。

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砂石均按相应规范进行选购。

4.1.2混凝土生产准备

Ø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生产准备主要是对混凝土供应商的厂家资质、营业执照、厂家生产能力、设备性能及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体系等进行考察,我司将会同业主和监理单位对混凝土供应商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考察,选择有实力,而且信誉好的供应商、然后对供应商以后的供料进行过程监督。

4.1.3混凝土施工机械准备

1)地下室底板、承台混凝土按施工区段分段浇筑,每段一次性浇筑,每个施工区段用2台混凝土输送泵连续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配备一台柴油发电机以防临时用电故障。

配备4台平板振动器及15根插入式振动棒及其他小型工具。

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数量计算

●混凝土泵平均输出量计算

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配管情况和作业效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取值75m3/h;

α——配管条件系数,取值0.8;

η——作业效率,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间断时间、装拆混凝土输出管和布料停歇等情况,取值0.65。

经计算,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

Q1=75×0.8×0.65=39m3/h

●每台混凝土泵所需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数量计算

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

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

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V——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容量(m3),取值7m3;

L——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km),取值12km;

S——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驶速度(km/h),取值30km/h;

Tt——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h),取值1h。

经计算,每台混凝土泵所需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数量: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遭遇堵车、红灯等情况,为保证混凝土输送泵连续作业,每台混凝土输送泵配备8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可满足施工需要。

按照上述计算,每台混凝土泵配备8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每台混凝土泵实际平均输出量为39m3/h,两台泵每小时可输出78m3混凝土,则:

第一施工区段:

1023.2m3,2台泵浇筑,预计浇筑时间13h;

第二施工区段:

944.67m3,2台泵浇筑,预计浇筑时间12h;

第三施工区段:

1628.47m3,2台泵浇筑,预计浇筑时间20.88h;

3)每台混凝土泵浇筑宽度计算(以一区为例)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接茬处不因前后浇筑时间差过长而产生施工冷缝,对每台泵浇筑宽度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B——每台混凝土泵每次浇筑宽度(m);

0.8——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输送能力折减系数;

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h平均——平均板厚(m);第一施工区段平均浇筑厚度为0.8m;

t——混凝土初凝时间,6~8h,取t=5h;

L——每次浇筑长度(m),一区段每次浇筑长度L=22.8m。

经计算,每台泵每次浇筑宽度

即每台泵每次浇筑宽度控制在8.5m内,可保证混凝土接茬处不出现施工缝,考虑到现场浇筑时混凝土输送泵管退管、接管等影响,现场施工时,每次浇筑宽度按7m进行控制,可保证浇筑质量。

一区、三区混凝土浇筑宽度均参照二区进行计算。

4.1.4劳动力准备

Ø底板施工是本工程最重要、最关键的第一仗,为此,我们将安排具有技术素质较高的混凝土班组来承担本工程施工任务,把好质量第一关,班组进场首先安排安全技术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混凝土浇筑前我司将值班领导、工长和质检员、安全员等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报送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以便整个施工过程中随时保持联系及处理突发事件。

劳动力将采取分班、分组、定机、定位、定具体细节进行作业,并将分工名单及劳动任务现场挂牌标识。

做到各尽其责,分工明确。

4.1.5技术准备

针对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将着重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准备工作:

1)完成混凝土实验室试配:

底板浇筑前进行混凝土的试配,重点解决混凝土施工中粉煤灰、缓凝剂和膨胀抗裂剂的掺量控制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问题。

提前完成最优化的配合比,报送监理工程师。

2)设备试拌:

搅拌站设备试拌主要是模拟混凝土大批量生产时搅拌设备的机械性能和计量准确性。

3)材料检验:

对底板用商品混凝土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把好材料质量关。

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除按规范取样外,施工单位可以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随时到搅拌站生产线上进行原材料取样检验。

4)技术交底:

组织分级技术交底,包括混凝土浇筑平面布置、浇筑方向、操作要点、施工注意事项,以及混凝土施工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等要求。

5)混凝土技术参数确定:

泵送防水混凝土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之内,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8h,终凝时间为9~11h。

4.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4.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Ø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及泵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找平、收毛光→混凝土养护→测温→降温措施。

4.2.2混凝土搅拌

Ø混凝土在原材料全部检验合格,设备试拌及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大量生产。

Ø混凝土入模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控制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其中以降低商品混凝土出厂温度为前提,所以要求混凝土供应商在搅拌站搅拌时必须按我司及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原材料温度和混凝土入模温度,同时将对搅拌站的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抽检。

Ø混凝土搅拌用水采用饮用水。

搅拌前将对砂石、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在生产线上取样检验同时进行原材料温度测试。

4.2.3混凝土运输及泵送

Ø混凝土从搅拌站出厂的每台罐车必须在驾驶室前挡风玻璃角部挂牌,标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等级。

Ø为防止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坍落度产生过大变化,混凝土罐车在运输途中,搅拌筒不得停止转动,混凝土熟料从装料到卸料包括途中运输的全部延续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混凝土罐车卸料前,应使搅拌筒全速(14~18r/min)转动1~2分钟,并待搅拌筒完全停稳后,再进行反转出料。

Ø混凝土罐车卸料时,应先低速出料,观察其质量,如大石子夹着水泥浆流出,说明罐内物料已发生沉淀应立即停止出料,再高速顺转搅拌2~3分钟,方可出料,其情况仍未好转,不得再向料斗中卸料。

Ø混凝土输送泵料斗上加装一个隔离大石块的筛网,其筛网规格与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相匹配,并安排专人值班监视喂料情况,当发现大块物料时,应立即捡出。

Ø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混凝土输送管内壁。

Ø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以确保泵送连续进行。

不能连续供料时,可放慢泵送速度,以确保连续泵送。

当罐车供应脱节时,泵机不能停止工作,应每隔4~5分钟使泵机反转两个冲程,把物料从管道内抽回重新拌和,再泵入管道,以免管道内拌和料结块或沉淀。

Ø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Ø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若喷出混凝土是一根柔软的柱子状,且直径微微变粗,石子不喷出,则泵送状态及效果良好;若喷出一半就撒开,则混凝土和易性不好;若喷到地面时砂子飞溅严重,则混凝土塌落度偏大。

Ø在现场随时抽查坍落度,若发现坍落度超过配合比设计报告±20mm则要求退回混凝土搅拌站。

4.2.4混凝土浇筑

1)现场质量控制

Ø做好混凝土开盘鉴定:

首次浇筑混凝土时,现场施工、技术、质量、实验等负责人参加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开盘鉴定,并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实验人员和工地实验人员共同制作三天、七天、二十八天标准养护试块及同条件养护试块,养护到期后试压时上述人员必须参加见证。

混凝土进场后每车首先进行一次进场坍落度及温度测试验收。

保证商品混凝土进场合格率达到90%以上。

Ø现场加强混凝土坍落度及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检查。

为确保混凝土的可靠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测坍落度,每三车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发现坍落度有偏差,及时通知调度与搅拌站联系加以调整,现场严禁加水增加坍落度;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内。

将混凝土从搅拌到入模的时间严格控制在2小时以内。

(超过时间的混凝土则要求退回)。

Ø加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及温度测试,作好测温工作,在混凝土出料口取样进行入模温度测试检查。

Ø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推进法。

承台分层厚度为500mm一层下料,分层振捣密实,以使混凝土水化热尽快散失。

2)底板、承台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Ø混凝土浇筑采取2台混凝土输送泵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推进。

厚度为1.2m的墩基础混凝土采取斜面分层、循序渐进,分层厚度为振捣棒有效长度的1.25倍(约为50cm),斜面坡度为1:

10,斜面分层法如下图所示;条基、电梯基坑及承台内混凝土浇筑厚度较大,因此采用全面分层法进行浇筑,每层厚度约500~600mm;厚度为0.6m的底板采用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

斜面分层法、全面分层法示意图

Ø混凝土浇筑按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加强现场调度管理,确保已浇混凝土在初凝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不出现“冷缝”。

Ø混凝土振捣操作人员必须挂牌上岗各负其责,必须服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统一安排和指挥。

Ø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每一次振点的延续时间一般为20~30秒,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准。

横向振捣界面的振捣搭接至少500mm宽,以防止交界处的漏振。

Ø因底板面上的钢筋粗,在振捣后初凝前有可能出现早期塑性裂缝,所以要控制下料次数和进行二次振捣,减小混凝土应力集中,减小混凝土表面温度收缩裂缝,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操作。

Ø底板上外墙“吊脚模板”部位应控制下料,在底板混凝土浇平振实后,稍作停歇,在混凝土初凝后和终凝前再浇板面上“吊脚模板”内的墙体,并振捣之后,不得再插捣“吊脚模板”附近墙体(即先振捣底板混凝土再振捣导墙混凝土),用木槌适度敲打“吊脚膜板”外侧,使可能存在的裂缝闭合,确保底板在墙脚根部的混凝土在拆模后不出现孔洞、麻面、蜂窝。

Ø有埋管部位及表面有粗大钢筋部位,振捣之后初凝之前易在混凝土表面出现伸缩裂缝,应及时采用人工三次压抹予以消除。

处理之后,为防止水分继续蒸发使混凝土表面干缩,应立即进行表面覆盖和保湿养护。

Ø在纵横墙、斜墙、暗柱等结点钢筋密集处,混凝土振捣应仔细进行。

因钢筋密集且纵横交叉,振动棒应保证竖直插拔,必要时可用ф35棒振捣,或用圆头钢棒辅以人工插捣。

振捣应随下料进度均匀有序的进行,避免漏振、过振。

对于有柱、墙插筋的部位,也应遵循上述原则,保证其位置正确,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对墙、柱钢筋位置进行复核,若有异常现象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及时复核校正。

Ø混凝土板面标高控制采用每隔5m设标筋标识。

Ø混凝土浇筑时,注意防止混凝土流入后浇带内,以免影响设置效果。

浇筑混凝土前使用的润管砂浆必须弃置;拆管、排除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废弃混凝土严禁进入工作面。

应避免混凝土散落在尚未浇筑的部位,以免形成潜在的冷缝或薄弱点。

对作业面散落的混凝土、拆管时倒出的混凝土、润管砂浆等残浆应用吊斗吊出场外。

Ø500mm高的止水外墙浇完后(含其他凡需停歇的面)待第二次继续向上浇筑前,必须对此面进行严格的清理,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Ø底板浇筑至设计标高后,在终凝前使用人工或混凝土打磨压光机反复抹压多次,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出现。

4.2.5混凝土养护及降温

1)底板、承台混凝土浇筑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2)承台、条基混凝土养护表面先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如:

薄膜),其上再铺盖一层麻袋;墩基承台及地下室底板养护采用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或铺盖一层麻袋浇水养护。

3)麻袋或薄膜铺设时应上下错开、搭接压紧,形成良好的保温层。

4)经常浇水润湿,使麻袋保持湿润状态;局部较低部位可采用蓄水养护,蓄水养护时蓄水深度不小于100mm。

5)为了保证底板混凝土养护质量,设立专职养护人员,经常检查覆盖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并建立混凝土作业管理体系和严格的混凝土养护制度。

6)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4.2.6混凝土测温

1)测温目的

Ø为了随时了解和掌握混凝土各部位不同深度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化情况,防止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出现内外温差过大产生温度裂缝,同时为制定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在条基及体积较大的承台内设置测温控制点,定时、定期对底板、承台、条基进行测温。

2)测温装置及测温点设置

Ø本工程测温装置由测温管、水、玻璃温度计、尼龙线、软木塞或棉纱头组成。

每个测温点设置三根呈三角形布置的测温管。

测温管是将薄壁细钢管按一定长度截取后,再用薄钢板封底而成,在混凝土浇筑前,将其垂直固定在筏板内,并使管头露出筏板顶面100mm,管头用软木塞或棉纱头封堵,防止浇水养护时水灌入测温管内或其他杂物落入管内。

每个测温点按边长为600mm的等边三角形设置三根测温管,三根测温管分别插入筏板或承台混凝土表面以下50mm处、筏板或承台厚度中部及混凝土底面以上50mm处,分别监测混凝土表面、中部及底面温度。

测温点平、剖面图如下所示:

测温管设置平、剖面示意图

Ø本工程地下室底板由两条后浇带划分为三个施工区段,每个施工区段均布置不少于4个测温点(一区布置4个测温点,二区布置5个测温点,三区布置6个测温点,共15个测温点)。

每个测温点按上图所示设置测温管。

地下室底板测温点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五。

3)测温方法

Ø测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