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自然地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88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3节自然地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节自然地带.docx

《第3节自然地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自然地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节自然地带.docx

第3节自然地带

第三节自然地带

一、土壤-植被地带

土壤和植被是土地覆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地带的重要景观标志。

早在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中就记载了我国各地的土壤和植被特征,并提出“任土作贡”,认识到了“土”与植物的依存关系。

《周礼》中阐述了“万物自生焉则曰土”。

许慎的《说文解字》指出:

“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

‘二’,像地之上,地之中,‘∣’,物出形也”。

具体说明了“土”字的形象、来源和意义。

这些充分反映了古人对土壤与植物的关系的认识(图2-18)。

(一)土壤地带

土壤是在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因素作用下产生的。

不同土壤类型总是与一定的气候、生物类型相联系,因而形成了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在高山地区形成了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中国境内展现得比较完整。

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强烈,热带与亚热带带幅宽广,其中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与黄棕壤带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并呈东西向伸展,西侧直抵横断山系。

长江以北,因东南季风的影响较弱,沿海型纬度地带谱的带幅变窄,方向偏转,加之华北平原横亘其间,暖温带棕壤带呈东北-西南向延伸;在东北地区,土壤带的偏转更为明显,由东南向西北依次排列着暗棕壤、黑土、黑钙土、灰色森林土、栗钙土带。

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地势较高,东南季风势力更弱,因此土壤带大致呈东北—西南向延伸、东西向排列,由东而西依次出现褐土、黑垆土、栗钙土与棕钙土。

在中国西部地区,由于青藏高原和高大山系的屏障作用,终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其土壤地带谱呈现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排列,即由南疆到北疆依次出现棕漠土、灰棕漠土与灰漠土三个土壤带。

土壤垂直带性分布在不同山地因所处水平地带不同,土壤垂直带谱的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并常随山体高度和山体形态的不同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例如:

秦岭南、北坡的垂直带谱是在两个不同水平土壤带上建构的,北坡由基带褐土起,随着海拔高度上升依次为:

淋溶褐土-棕壤-暗棕壤-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而南坡基带土壤为黄棕壤或黄褐土,土壤垂直带谱结构除基带土壤不同外,作为主要建谱的山地棕壤带的分布下限比北坡低约200m,两侧土壤垂直带的变化也不尽相同。

青藏高原是中国独特的土壤地理区域,土壤分布具有相当的多样性。

高原面土壤分布表现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高原上的一系列山地和高原内部深切河谷则出现土壤垂直带谱。

因此,在高原水平基带土壤上,又出现土壤垂直分布规律,也就是土壤水平与垂直复合式分布。

(二)植被地带

植被受气候、地貌、土壤等诸多因素所制约,也是最为敏感的景观标志,常常以植被作为土地覆盖的代表进行研究。

中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自南向北随温度递减,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图2-19);中国北方温带(以42°N沿线为例)自东向西随降水量的下降,依次分布着湿润区针叶阔叶混交林-半湿润区森林草原-半干旱区草原-干旱区半荒漠及荒漠-极端干旱区荒漠等(图2-20)。

植被的水平地带在山地则转变成垂直分带,每一个垂直带各有各的基带,也就是该地带的最广泛的水平分带;然后,受各自垂直高度与坡向的影响,形成各自的垂直带谱变化。

变化的规律类似前述土壤垂直变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植被景观(图2-21、图2-22)。

(三)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模式

中国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模式(图2-23)是在三大自然区的框架下形成的。

东部在温度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纬度地带模式(表2-5);西北部在水分驱动下,形成土壤-植被经度地带模式(表2-6);青藏高原在高度、热量和水分三重驱动下形成特殊的土壤-植被高原水平地带模式。

寒温带针叶林-灰化土

温带森林草原-黑钙土、黑土

典型草原栗钙土

荒漠草原

温带

棕钙土

暖温带

灰钙土

荒漠

温带灰棕漠土

暖温带灰漠土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

暖温带森林灌丛-褐土

高山高山亚高山森林草原

寒漠土草原土草原土-灰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

热带雨林、季雨林-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

高山  亚高山 亚高山  亚高山针叶

草原土草原土草甸土林-暗棕壤

图2-23中国土壤-植被水平地带分布模式

表2-5中国土壤-植被纬度地带特征

地带

地理分布

主要特征

寒温带

针叶林

漂灰土

49°N以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是耐寒的兴安落叶松,群落外貌是冬季落叶,结构简单。

此外,有小片的樟子松林。

落叶松林经采伐后,大部分为桦木、山杨等阔叶树次生林代替。

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是漂灰土,凋落物灰分中硅的含量丰富而盐基较贫乏,土壤溶液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

长白山地与

小兴安岭

针叶林主要有红松,阔叶树种有枫桦、紫椴、槭、水曲柳、花曲柳等。

原始林经采伐后,生长山杨、白桦林。

如果再经破坏则成为杂木林,在山麓南坡尚有蒙古栎纯林。

暗棕壤,土壤溶液呈弱酸性至中性反应,肥力较高

地带

地理分布

主要特征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

辽东半岛及

华北的山地

丘陵地

建群种主要是由包括辽东栎、槲栎、栓皮栎、麻栎等各种落叶栎类与其他落叶阔叶树组成的地带性森林植被。

此外,还有温性针叶林,例如赤松、油松等。

棕壤土层深厚自然肥力较高,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适于发展暖温带果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

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地区,依植被、土壤的分布又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景观地带

北亚热带是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

以含有青冈栎等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和马尾松林为主。

黄棕壤呈微酸性反应,自然肥力较高

②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

亚热带的典型部分。

植被由常绿青冈、栲、石栎和茶科、樟科等种为主组成。

针叶树有马尾松、云南松等。

毛竹林分布广。

红壤分布广,黄壤分布在海拔较高、干湿季节不明显的地方

③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赤红壤。

天然植被为偏湿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上层以樟科、壳斗科为主,中下层种类繁多,有大戟科和芸香科等多科优势,并有藤本和附生、寄生植物。

赤红壤兼有砖红壤与红壤特点

热带雨林、季雨林砖红壤

广东、广西、云南、台湾诸省区的南部,西至西藏南部的亚东附近

①热带常绿阔叶雨林。

雨林的乔林层结构复杂,一般可以分为三层或四层,乔木高大,具有板状根。

树叶常形成显著的滴水叶尖。

林内藤本植物丰富,树上密生附生植物。

有茎生花现象。

有龙脑香科、梧桐科、肉豆蔻科、橄榄科、棕桐科等,种类十分丰富

②热带季雨林。

分布于干湿季节交替的地区。

群落结构和雨林相比,上层乔木层较矮,板根多不发达,特点是含有许多落叶成分,林冠层季相变化明显。

以无患子科和楝科的属种特别丰富。

而雨林中常见的龙脑香科、肉豆蔻科等则较为少见。

滨海地带红树林种类丰富。

化学风化及淋溶作用强烈,富铝风化壳深厚。

砖红壤全剖面均为红棕色,呈酸性反应

表2-6中国土壤-植被经度地带特征

地带

地理分布

主要特征

温带森林草原黑钙土

大兴安岭中南段东西两侧、东北平原

主要由禾本科草类和杂类草组成,如贝加尔针茅与羊草等。

草原外貌华丽,季相变化显著,草层较高,最高可达100cm。

常见乔木有蒙古栎、白桦、山杨、柳、榆等。

黑土属于平原地区的半水成土,具有明显的腐殖质累积过程,形成了深厚的腐殖质层

地带

地理分布

主要特征

暖温带森林灌丛褐土

山西、河北和辽宁的低山丘陵区、山东、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和甘肃东南角。

此外金沙江河谷等地也有分布

乔木以辽东栎、杨、桦为代表,亦有油松、侧柏。

土壤系列包括褐土、黑垆土、娄土、绵土。

特点是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进行的腐殖质积累,石灰的淋溶和淀积作用明显,残积-淀积黏化现象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典型草原栗钙土

内蒙古高原东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与新、甘、青等省的山地中上部

建群植物主要是禾本科草类,如大针茅、克氏针茅(阿尔泰针茅)、本氏针茅(长芒草)、短花针茅等。

这类草原草层一般高30~50cm。

栗钙土是典型草原下的土壤类型,与黑钙土相比腐殖质积累过程较弱,而钙化过程增加,土壤的黏化过程微弱

荒漠草原棕钙土

内蒙古高原的西部,以及荒漠区的山地下部

典型植被为旱生性较强的小针茅,如沙生针茅、戈壁针茅、石生针茅、短花针茅等。

超旱生矮半灌木与灌木也比较多。

草层矮,高仅10~20cm,生长稀疏,总覆盖度不超过15%~30%。

棕钙土属草原土壤形成过程,但其土壤性状又有荒漠区土壤盐分和石膏的累积过程特征。

灰钙土与棕钙土相比,其腐殖质的累积过程稍有增强,而钙化过程则有所减弱

荒漠漠土

阿拉善高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土壤盐分较大,植物种类贫乏,具有适应干旱生境的生态特征,并以灌木或半灌木为主。

漠土系列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等。

土壤的沙性强,大多含砾石,表层为浅灰色多孔状结皮,腐殖质含量低,石灰的表聚作用和石膏与易溶盐的聚积作用都较强烈。

聚积程度一般由灰漠土、灰棕漠土到棕漠土逐渐增强

中国土壤-植被垂直带谱与水平地带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山地垂直带谱以其所在的纬度(水平)地带为基带。

如海南岛五指山,500m以下是季雨林-砖红壤;500~150Om为山地雨林-红壤、黄壤;1500m以上为山地苔藓林-草甸土。

二是东部湿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变简、层次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趋势。

例如,南亚热带高山(玉山)的垂直带谱多达6~7个带,温带山地(长白山)则减少到4~5个带,寒温带(大兴安岭)则只有2~3个带。

随着纬度的增高温度下降,植被-土壤带的上限也越来越低。

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南亚热带(玉山)可达海拔2800m的高度,到了暖温带(小五台山)就只能到达2000m的高度,而到了温带(长白山)则仅及1200m。

三是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植被-土壤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

例如,针阔叶混交林山地暗棕壤,其分布上限,在长白山山地为1200m,河北雾灵山上升到20O0m,至西部贺兰山则达3000m。

在新疆,天山北坡包括5个带,天山南坡为4个带,到了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坡只有2~3个带,极端干旱山坡则全被荒漠占据。

总之,由于温度和水分的地区差异,在不同纬度地带和经度地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是不同的。

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布虽然干扰甚至破坏了水平地带分布规律,但是每一山地垂直带谱,总是在该山地所处的水平地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深深打上了水平地带性的烙印。

可以说,垂直带性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植被、土壤及其他自然地理特征的水平分异规律。

二、地表水的自然地带分异

地表水是土地覆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下水、大气降水共同组成地球的水圈,成为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海洋、河流、冰川、湖泊、沼泽等水体是地表水的主要类型。

(一)水系与流域

中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l00km2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约1500条。

因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

从大兴安岭中南段的西麓起,沿东北-西南向,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直到中国西端的国境,为中国外流河与内陆河的分界线。

在此线以东以南,都是外流河,分别注入太平洋与印度洋;此线以西以北,除额尔齐斯河流人北冰洋外,均属内陆河。

外流河区域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5.2%,其中流入太平洋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8.2%,流人印度洋的占6.4%,流入人北冰洋的占0.6%。

内陆河区域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4.8%。

中国共划分为黑龙江、辽河、海河、滦河、黄河、淮河、长江、

珠江、浙闽台流域、西南诸河和内陆河共10余个流域(图2-24)。

在众多的外流河中,发源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的河流,都是源远流长、水量很大、蕴藏着巨大水力资源的大江大河,主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发源于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豫西山地、云贵高原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辽河、海河、滦河、淮河、珠江、元江等。

发源于第三级阶梯的东部沿海山地的河流,主要有图们江、鸭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韩江等,这些河流的长度和流域面积虽小,但水量和水力资源也很丰富。

表2-7中国7大流域的自然地带特征

流域

名称

长度/km

流域面积/km2

温度带

水分带

天然植被

水文泥沙特征

黑龙江

松花江

3420

2308

1620170

557180

温带-

寒温带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

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森林草原

径流中等,含沙量低

辽河

1390

228960

温带

半干旱-半湿润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

径流相对较少,含沙量中等

海河

1090

263631

暖温带

半干旱-半湿润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典型草原

径流相对较少,含沙量大

黄河

5464

752443

温带-

暖温带

半干旱-半湿润

森林草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典型草原

径流相对较少,含沙量很大

淮河

1000

269283

北亚热带-暖温带

湿润-半湿润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径流较丰沛,含沙量低

长江

6300

1808500

主体在亚热带

湿润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径流丰沛,含沙量低

珠江

2214

453690

南亚热带-热带

湿润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径流十分丰沛,含沙量很低

注:

引自水利部水文司《中国水文志》,1997。

中国7大江河流域自北而南依次为:

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流域,它们跨越了从寒温带到热带、从半干旱到湿润地带(表2-7)的广袤地带,占据了东部季风区的大部分地区。

这些流域承养着众多的人口,也面临着洪涝和水

土流失的威胁。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流经11省市区(图2-25),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的轴心地带,各省市区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区位和经济水平等差异,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优先序有所不同。

青海作为长江源区,关系到流域内11省市区的水资源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最优先的地位。

长江上游各省区地表坡度大,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频发,引起中下游的河道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优先的地位。

长江中游和下游各省市区是中国洪涝灾害重灾区,人类活动一方面进入高风险的低湿地,围湖造田、建垸;另一方面人类开垦坡地、破坏森林,加速了水土流失和河湖淤积,致使水灾灾情加重,这些省市区是防灾减灾的最优先区域。

河口区承受着全流域的各种影响,也是淡水和海水汇合的区域,但河口区又常常成为水污染的汇集区,以及沿海污染的高风险区。

从省区生态服务价值和经济发展水平看,处在长江流域上游的西藏、青海、云南等省区,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滞后,但生态服务价值在全国分别居于第四、第六和第七位。

由此可见,长江流域由于涉及的政区较多,协调该流域内各政区间的水资源优化分配,制定水资源有偿开发利用的合理价格、政区间水资源的有偿转让等,在我国流域可持续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优先地位。

(二)河流径流地带

中国年径流深分布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全国可划分为5个带(图2-26):

丰水带年径流深在800mm以上,大致相当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与季雨林地带;多水带年径流深介于200~800mm之间,相当于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过渡带年径流深介于50~200mm之间,相当于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地带;少水带年径流深介于10~50mm之间,主要是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缺水带年径流深在10mm以下,相当于荒漠地带。

河川径流形成涉及降雨、植被截留、入渗、坡面漫流、表层流、地下径流等一系列的过程,这些过程又直接受到流域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地带性自然地理因子的控制,因而中国的河川径流特征的空间变异表现出十分鲜明的地带性。

中国东部季风区河川径流的径流深呈现纬度分异(图2-27)。

华南地区,年径流深很大,向北逐渐减小。

从31°N开始,径流深迅速减小,形成很大的变化梯度。

至36°N~40°N间达到最小值,再往北,进人东北松花江流域以后,径流深又略有增加。

中国径流深随经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东亚季风的影响下形成的。

按照与夏季风平行的方向,选取了由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所组成的条带形地区,从径流深变化(图2-28)中可以看到,从120°E开始,随着经度的减小,径流深也减小,这反映了夏季风携带的水汽沿程衰减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从曲线上可以看出有明显的转折点,反映出夏季风通过大地貌阶梯分界处时,地形抬升作用对降雨的影响。

河川径流随经度变化,

反映了东亚季风和大地貌格局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不同自然带的水系发育

水系网的主要功能是承泄流域中由大气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另一方面,水系又是径流对流域地表进行侵蚀的产物。

常流性河川水系密度主要取决于地表径流丰沛的程度,故从湿润区到干旱区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

秦岭-桐柏山-大别山以南、武陵山-雪峰山以东地区是中国降雨量和地表径流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常流河川水系密度最大的地区,一般可在0.5km/km2以上。

武陵山-雪峰山以西的外流地区,水系密度一般在0.3~0.5km/km2之间。

秦岭-大别山以北的外流地区,常流性水系密度与降水、径流、地貌条件的变化趋势一致。

冀北山地和太行山为0.3km/km2;鲁西、胶东、辽吉东部丘陵山地以及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为0.2km/km2左右;地势低平的松嫩平原、西辽河平原以及河北平原形成河网稀疏的地区,水系密度在0.1km/km2以下。

在广阔的西北内陆流域,水系密度都很小,都在0.1km/km2以下,而且出现了大面积的无流区。

从图2-29中可以看出,东南部河道频率最高,向西北则呈现出持续减小的趋势。

从东南向西北,由于夏季风作用强度渐次减弱,降水量和径流深都在减小。

还应指出的是,从温州向西,由于地形抬升作用,降水量和径流深都急剧增大,使河道频率也按此方向增大。

为了适应承泄径流的需要,河流在塑造自身常流性河网密度的过程中,

形成了与径流深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的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

中国常流性河道频率(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的南北地带分异明显。

图2-30表明,华南、华中地区水道频率最高,向北逐渐减小,在华北达到最低值,进入东北又逐渐加大。

年降水、年径流曲线的变化趋势与河道频率的变化趋势,说明它们之间也有成因上的联系。

由南向北,降水量和径流深先是减小,达到最低值后,又略有增加,使河道频率也呈现出减小后又有增大的趋势。

还应指出的是,从湛江向北,经过石灰岩分布区,由于大量地表水转化为地下径流,使地表常流性水道频率明显地偏小,向北则逐渐增大,并达到最大值。

当剖面线经过华北平原时,由于地表物质渗透性很强,使径流深偏小,故河道频率也很小。

上述地形及岩性的影响,不但可以影响水文的基本特征如径流的时空分布,而且还影响到水旱

灾害的形成与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