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139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文档格式.doc

5)、我公司现阶段施工能力、管理水平及历年来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的工程规范、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施组,满足招标方各项要求。

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3)、遵循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4)、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该标段工程特点,突出体现城市施工中交通疏解、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把交通疏解、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作为重点内容,制定专题方案,确保使施工对城市环境和城市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体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施工作风和精神风貌。

5)、体现“安全第一、防范结合”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

6)、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

配备技术能力强、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同时,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应用“四新”成果,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作用。

7)、遵循专业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

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形式,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8)、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

使IS09002质量标准体系在本项目工程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9)、遵循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市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创建“文明施工现场”。

二、工程概况

2.马洪办事处章江线县道升级改造工程概况

本工程分为二段库陂至马洪段、马洪至南岭段总长511517米,路面宽6.5米。

2.1.1主要技术标准

2.1.1.1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三级公路

设计车速:

30km/h

设计行车道宽:

6.5m

2.1.1.2采用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F4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1.2主要设计概要

2.1.2.1路线平面、纵断面线形设计

1、路线走向

高新区X208章江线(马洪至南岭段)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属于X208(章塘至江东公路)马洪乡境内的一段路线起点位于马洪乡,路线编码为X208360502,途径石门、杏坑、南岭、图山,终点与下村镇花鼓山接壤,路线全长5.314km。

高新区X208章江线(库陂至马洪段)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属于X208(章塘至江东公路)马洪乡境内的一段路线起点位于马洪乡与罗坊镇交界处,路线编码为X208360502,途径库陂,终点与马洪镇上道路接壤,路线全长6.203km二段

2、路线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沿线高差较小,地势起伏不大,路基填挖高度不大,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节省工程造价,方便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本次路线设计中综合考虑了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现有河流、道路、农田水利、城市规划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灵活运用直线、圆曲线等曲线要素,避难就易,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进行展线,不单纯追求更高指标,力争使路线平面线形顺应自然地形变化趋势,使路线设计的每部分尽可能符合环保和降低造价的设计要求,且线形均衡、过渡自然,并与公路所处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

马洪至南岭段路线长5.314km,路线增长系数1.152,路段路线共设平曲线19个,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3.575个,平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的33.793%,最小平曲线半径40m,直线最大长度463.483m。

库陂至马洪段路线长6.203km,路线增长系数1.224,路段路线共设平曲线24个,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3.869个,平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的36.642%,最小平曲线半径45m,直线最大长度667.982m;

线形组合其余基本以单曲线和S形曲线为主。

平面线形均衡、连续、无突变感

3、路线纵面线形设计

路线纵面设计主要受洪水、被交道路、路基土石方平衡及路线平纵组合要求控制。

结合当地河流水文情况、路网规划等因素,在考虑设计洪水位的影响和交叉构造物净空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节约工程量,减少取弃土。

设计中纵断面经过反复优化设计,力求舒顺、流畅且不失其经济合理性,在不过多增加工程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高标准的竖曲线半径,并确保满足视觉所需要的最小竖曲线半径。

马洪至南岭段共设竖曲线13个,平均每公里变坡点个数为2.446个,竖曲线占路线总里程31.794%;

最短坡长为66m,最大纵坡7.488%;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800m,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3000m,库陂至马洪线共设竖曲线40个,平均每公里变坡点个数为6.448个,竖曲线占路线总里程42.790%;

最短坡长为33m,最大纵坡7.063%;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450m,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600m均满足驾驶员视觉所需要的最小竖曲线半径值,纵面线形视觉良好。

4、路线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

路线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时,特别注重组合设计对行驶安全的影响,力求避免平、纵、横最不利的组合设计,并考虑相邻路段各技术指标值的均衡、连续,避免平面高指标、纵面低指标的组合。

路线空间线形能自然地诱导驾驶者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并与沿线自然景观和地质条件相适应。

设计中作到平包竖,在大半径平曲线或长直线端部不设小半径平曲线,纵面顺适自然,以利行车安全、舒适。

总体而言,线型设计充分研究了沿线地形、地质特点、营运安全性及占地情况,在运用技术指标时,尽可能合理利用地形,在不增加过多的工程量时,线形的设计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5、马洪至南岭段平、纵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采用指标

备注

1

路线长度

Km

5.314

2

平面交点个数

19

3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

3.575

4

平曲线长占路线总长

%

33.793

5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40

6

直线最大长度

463.483

7

最大纵坡

%/处

7.488/1

8

最短坡长

66

9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

2.446

10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m/个

800/1

11

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3000/1

12

竖曲线占路线总长

31.794

库陂至马洪段平、纵指标表

6.203

24

3.869

36.642

45

667.982

7.063/1

33

6.287

450/1

600/2

42.790

二、安全设施

1、设计原则

为确保公路车辆的行驶安全,对主要的地段进行标志提醒,减少大事故的发生。

在设计中,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注重公路出行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实用性,体现“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为保障营运期间行车安全和交通管理,路线上设置了较完善的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

2、交通标线

本次设计标线采用热熔型标线涂料,突出标线的反光性、美观性和耐久性。

交通标线设计依据是《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的规定并结合以往道路标线设计的经验综合而成。

⑴标线材料

采用热熔型标线,外观应整洁,边缘整齐,颜色均匀,无裂缝,其最小厚度(不含粘结剂层)为1.5mm。

⑵标线设置

①设置道路边线,采用白色边线,线宽15厘米。

②设置道路中心标线,采用黄色连续虚线,线宽15厘米,虚线组合为实体长4米,间隔6米。

3、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是车辆在道路行驶中的重要信息来源。

标志的设置应可能合理、齐全,便于驶入道路的车辆能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它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及其它诱导标志,本程中的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系以《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有关规定进行设计的,为安全行车提供重要保障。

对于本项目现有的交通标志进行废除处理,具体工程量以现场计量为准。

⑴设置原则

①标志的设置必须做到规范、醒目、易读、公认。

②在满足交通管理功能要求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适用。

③交通标志的设置应进行总体布局,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信息过载的现象。

对于重要的信息应给予重复显示的机会。

④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行为特性,即充分考虑在动态条件下发现、判读标志及采取行动的时间和前置距离。

⑤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种以上的标志时,可以进行标志组合设计,设置在同一版面上,并按照警告、禁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进行排列。

⑵标志牌材料

标志牌采用铝合金制成,圆形的标志牌必须在它的周边加以滚边,大型的标志牌必须以边框加强。

⑶标志牌支承结构

标志牌的支撑型式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标志的位置和标志牌的结构进行选择单柱式、单悬臂式和双悬臂式等。

⑷标志种类及颜色

①警告标志:

黄底、黑边、黑图案。

②禁令标志:

一般为白底、红圈、红杆、黑图案。

③指示标志:

蓝色底,白图案。

④指路标志:

指路标志的汉字高度根据《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

的规定确定。

指路标志一般为蓝底、白图案。

⑸标志牌文字

标志牌内容涉及文字的,以中文表示,底膜采用工程级反光膜,字膜采用工程级反光膜。

指路标志的汉字采用标准黑体(简体)。

汉字高度按照《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标准规定,字宽与字高相等。

4、路侧波形护栏

①车辆驶出路外有可能造成二次特大事故的路段必须设置路侧波形护栏。

②公路路侧有悬崖、深谷、深沟等的路段。

⑵波形护栏设置

本公路在临近水塘、高填方、危险路段设置波形护栏。

5、减速振荡标线

主要设置于山岭重丘区、下坡、临近村庄路段,根据设置位置不同,可多次重复设置,设置时与行车方向垂直。

提示驾驶员按车道行驶和必须减速行驶,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并达到强制减速的目的,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其作用有:

①防滑:

在弯道上可起到防止侧滑的作用,在下雨时,也保证标线与路面磨擦力一样。

②雨夜反光:

在下雨的黑夜里,振动双黄线和振动边缘线,仍然反光,可保证正常行驶,而普通标线则做不到这一点。

三、占用土地和拆迁量

马洪至南岭段设计占用土地133.79亩,其中老路86.83亩,水田13.72亩,山地16.8亩,橘子园0.52亩,菜地1.01亩,荒地14.22亩,水塘0.15亩,宅基地0.54亩。

本段拆迁建筑物132平方米,围墙56米;

拆迁电杆20根、电力线1742米,光缆1596米。

库陂至马洪段设计占用土地149.04亩,其中老路82.87亩,水田6.25亩,山地41.74亩,橘子园3.45亩,荒地13.32亩,水塘0.91亩,宅基地0.5亩。

本段拆迁建筑物102平方米,围墙20米;

拆迁电杆2根、电力线140米。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期间注意保护好沿线GPS点、导线点和水准点,路基范围内的控制点应引至路基外安全位置加以保护。

(2)、施工前,应对沿线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桩)进行复测,对照设计文件现场核实,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才可进行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时,原则上要求在GPS点上和导线点上放出,当不得已采用支点时,支点数不得超过1~2个,并应校核转点的精度,以保证所放桩位的准确。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检校施工线位,分段施工时应相互校核。

2.1.2.2横断面、路基、路面设计

1、本项目改造前公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为20cm,路面宽4.5m,公路等级是四级。

改造后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为6.5m,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为:

行车道宽6.5m+土路肩宽2×

0.5m=7.5m。

2、路拱坡度:

行车道为2%,土路肩为3%。

3、加宽:

本次设计道路采用第1类加宽。

2.1超高

1、超高:

平曲线半径小于350米时,均设置超高。

2、超高过渡方式:

采用绕行车道中心线旋转;

3、路基设计标高:

未设超高和未设加宽状态下行车道中心线标高。

2.2加宽:

二、一般路基设计依据、原则

2.1设计遵循标准、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TD33-2012);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4);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8、《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E50-2006);

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10、《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

1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

1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E51-2009);

1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1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2.2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1、设计时,遵循部颁或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或规范所确定的原则,并以路线地质报告、路基土工试验成果资料为设计依据。

2、公路用地宽度界限为边沟或排水沟外1m,高填深挖路段,为保证路基稳定,应根据计算确定用地范围。

3、路基最小填土高度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后确定:

①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②满足桥下泄洪及通道内过车过人的高度要求;

③满足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及排水要求。

4、路堤边坡坡率一般为1:

1.5,坡脚外设1m宽护坡道,可实施种植绿化。

5、路基填料要求:

路基不同部位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中有关规定执行。

6、路基压实标准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路基填土不同部位的压实度要求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7、挖方路基的路堑边坡坡率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数据,按土的密实程度、岩石种类、风化程度和边坡高度等分段确定,一般采用较缓坡率。

8、路堑设置宽1m碎落台,边坡坡率采用1:

1。

9、沿河路段,应结合水文条件,考虑水流冲刷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

路基设计高程应不低于设计水位加浪高,并增加0.5~1.0m的安全高度。

2.3、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新旧路基横向衔接处,填方低于1.5m时,直接挖除原老路土路肩后与拓宽部分填土一起回填压实,填方高于1.5m时,需先清除原坡面表土再开挖台阶,台阶宽1.0m。

2.4、不良地质地段处理及特殊路基设计

1、不良地质及特殊路基概况

沿池塘路段,需先围堰、排水疏干,清除塘底淤泥,再换填未筛分碎石至原地面线。

水田路段,在填筑前,应进行开沟、拦截引排地表水,疏干和晾晒后进行填前压实及路堤填筑,引排地表水困难地段,需增设纵、横向盲沟,将水引致积水坑后在集中排除,确保有良好的路基施工现场。

2.5、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1、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原则

以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为前提,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和边坡高度,采取直接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办法:

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路基边坡上,一般采用种草、铺草皮或先砌筑框格再植草、铺草皮等防护措施;

受水浸淹或冲刷的路堤边坡一般采用浆砌片石护坡。

2.6、节约用地的措施

原则:

土石方调配时,以挖作填,尽量不出现弃方。

取土场选择时,除遵循就近原则,并且结合考虑运输条件对环境影响等因素,取土后返田造地,并进行绿化和环保设计。

为了节约用地,尤其是少占良田好地,在选线和线形技术指标运用上多作优化。

三、路面设计

3.1设计原则

路面设计本着技术先进、合理取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并根据公路使用要求及沿线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施工条件、材料来源,密切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路面技术经济综合设计。

3.2路面设计依据

依据现行部颁有关规程、规范以及新余市有关相同等级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的经验进行,主要依据有: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4);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3.3采用指标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设计轴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下,不产生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标准,并以最重轴载和最大温度作用下,不产生极限断裂作为验算标准。

考虑本段重车较少,设计路面行车道宽度6.5m,路面结构组成如下:

3.3.1、挖方段:

H<0cm,将原路面挖除,挖除老路基土方,改造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6cm沥青混凝土面层+1cm封层+16cm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0MPa)+18cm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0MPa)+15cm未筛分碎石调平层。

3.3.2、填方段:

1)0≤H<40cm,将原路面挖除,挖除老路基土方,改造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6cm沥青混凝土面层+1cm封层+16cm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0MPa)+18cm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0MPa)+20cm未筛分碎石调平层。

2)40cm≤H<55cm,原路面碎石化,改造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6cm沥青混凝土面层+1cm封层+16cm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0MPa)+(18-33cm)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兼调平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0MPa)

3)55cm≤H<105cm,原路面碎石化,改造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6cm沥青混凝土面层+1cm封层+16cm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0MPa)+18cm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0MPa)+未筛分碎石调平层(厚度≥15)。

4)H≥105,填土后压实土基,改造路面结构形式如下:

3.3.3、交工验收弯沉值:

公路等级:

新建路面层数:

标准轴载:

BZZ-100

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20℃平均抗压模量(MPa)

标准差(MPa)

综合影响系数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1200

水泥稳定碎石

160

1500

180

新建路基

≥60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第1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39.2(0.01mm)

第2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45.1(0.01mm)

第1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78.6(0.01mm)

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200(0.01mm)(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范”公式计算)

四、路面结构各层材料及要求

4.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原材料要求

1、碎石:

对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的碎石骨料,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的要求,其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7.5mm,集料压碎值应不大于35%。

对于粒径小于0.6mm的集料,应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其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应小于9。

2、水泥:

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可选择32.5或42.5级水泥。

一般情况下,宜选择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要求水泥的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以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

禁止采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

在施工过程中,除采用合格的袋装水泥外,为了节约成本,也可采用散装水泥,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了解水泥的出炉时间,一般要停放7天,确保水泥的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

其次散装水泥的温度不能超过50℃,否则,应进行降温后使用。

3、水:

凡是饮用的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混合料组成设计与技术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建议水泥剂量为5%,压实度(重型击实试验法)不小于98%,其7天浸水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Mpa。

其级配宜按接近级配范围的下限组配混合料,详细情况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4.2级配碎石加宽垫层

1、集料:

粗集料应采用耐久、坚硬的岩石轧制而成,细集料宜采用洁净、干燥的石屑。

2、水:

凡是饮用的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级配碎石底基层.

混合料组成设计与技术要求:

级配碎石应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应>

96%。

五、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