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信贷利用率助推供给侧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145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信贷利用率助推供给侧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高信贷利用率助推供给侧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高信贷利用率助推供给侧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提高信贷利用率助推供给侧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提高信贷利用率助推供给侧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信贷利用率助推供给侧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

《提高信贷利用率助推供给侧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信贷利用率助推供给侧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高信贷利用率助推供给侧改革Word文件下载.docx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信贷配给;

利用效率

一、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传统的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概念和新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高GDP增长中快速发展,主要有赖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的总需求扩张,这对经济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仅仅依靠需求侧的改革和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这说明在中国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需求侧改革已难以适应。

(-)〃三驾马车〃需求侧管理动力不足。

截止到今年年底,我国经济下

行趋势依然显著,投资发展陷困境,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今年前10月增速降至10.2%,相比去年前十月的15.9%的增速,整整下降了5.7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依然延续负增长,2015年前三季度出口总额10.24万亿元,下降1.8%,进口7.63万亿元,下降15.1%,贸易顺差2.6万亿元,扩大82.1%O出口增长不足是我国传统竞争优势继续削弱的结果,再加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进一步抑制了我国出口增长,因此寄希望于出口在短期内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回暖,是不可行的。

而消费总体上保持了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今年4月的10%上升到10月的11%,消费的持续增长受制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状况,受限于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程度,所以说,依靠国内消费短时间内对经济增长再进一步发挥更大的拉动作用也并不容易。

(二)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

就我国目前的供给状况来看,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存在结构性的有效供给不足。

就玻璃行业来说,平板玻璃在国内市场严重过剩,但电子平板玻璃、电视屏幕中国还是不能生产;

再如风电设备,总体上也是过剩,但控制系统和不少零部件却还是依赖进口。

中低端产品过剩消化不良,高端产品需求旺盛难自产,供给需求不对接,结构性的有效供给成为发展难题。

(三)创新、转型是经济发展趋势。

据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核心'

技术储备严重短缺,光学、运输、音像技术、医药技术、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核心技术专利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中国专利转化率不足10%,而发达国家达到40%,这中间的差距显而易见,另外我国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器件、密封件和高端发动机都要依赖进口。

所以在当前局势下,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才能将发展方向转向创新领域、新兴领域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信贷配给作用于供给侧改革的机制

信贷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信贷发挥的杠杆作用,在这里主要是指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或项目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正常运行,通过银行的贷款能够帮助其解决资金链问题,使其迅速发展起来。

信贷对行业扩张产能的作用是巨大的,研究供给侧的问题必然要重视经济运行的杠杆率的问题。

(-)过度信贷配给助长产能过剩。

对于一些尚不成熟但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企业来说,银行信贷能够助其顺利实现生产、扩张产能,帮助企业实现规模效应,提高产能利用率。

但是,若信贷配给过度,信贷管制过松,会促使企业将容易得到的贷款进军一些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长期积累,在市场没有相应需求的情况下,必要造成产能过剩。

历史经验多次表明,银行贷款一旦投放过猛,必然造成一段时间后的不良贷款明显增加。

如下图所示,截止到2015年三季度末,我国不良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比例达到近三年来的最高值,达到1.59%,新增数较2015年前两季度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余额规模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不良贷款规模越大,说明产能过剩越多,而产能过剩的积累又滋生了信贷的过度需求,形成恶性循环,重视信贷资产质量,提高信贷利用效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2013年-2015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统计表

(二)信贷利用率不高阻碍经济结构调整。

目前,有很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的传统行业依然〃僵而不死〃,以及一些不合格的供给主体存在,其主要原因就是银行信贷资金依然源源不断提供,使这些企业一直在淘汰的边缘而无法退出市场,而相应的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却由于信用、担保等的不足而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资金供给。

这种矛盾的存在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银行信贷配给问题。

(三)信贷配给影响企业投资。

信贷是储蓄快速转换为投资的有效形式,商业银行作为连接储蓄和投资的桥梁,可以有效节约企业的融资成本,其对信息的掌握和追踪能力较强,能够及时的追踪资金流向,对于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银行信贷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企业的融资约束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融资的数量,二是融资的成本,这两个方面影响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投资决策,一般来说,信贷可得性的增加可以使有效率的企业得到更多到的贷款以进行生产性的投资,开展更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提高信贷利用率

(-)严控产能过剩行业信贷。

对于产能过剩的项目,商业银行应进行严格把关,防止产能过剩项目的继续盲目扩张,相应的要调整针对产能过剩项目的信贷政策,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努力实现结构转型升级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对落后产能严格控制信贷。

因此部分商业银行针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政策要点,我们可以了解到部分商业银行都实行了严格的信贷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产能过剩行业的资金来源,对于加快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和部分过剩产能实现结构优化升级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

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关于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如何贯彻供给侧改革,仍在积极的探索之中,对此,商业银行应密切追踪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以及行业内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和企业融资标准。

对于产能过剩行业,不能一棒子全打死,不给行业内的所有企业提供贷款,对于一些排名靠前,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果只是暂时性的资金短缺,银行可以给予资金支持。

(三)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

供求失衡是过剩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依靠经济形势向好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可能性比较小。

为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支持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使产品价格回升,企业逐步实现正常盈利。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

参考文献:

[1]冯蕾,陈晨.解开〃供给侧改革〃的三个问号[N].光明日报,2015-11-30(008).

⑵贾康,苏京春.突破需求管理局限,推进供给侧研究创新[N].中国证券报,2015-11-17(10)

[3]刘世锦.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要素市场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15-12-02(005)

[4]王运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转型必由之路:

绿色金融[人财经纵览,

2015(11):

1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