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2地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174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2地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域地理2地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区域地理2地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区域地理2地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区域地理2地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区域地理2地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区域地理2地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区域地理2地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区域地理2地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区域地理2地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区域地理2地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2地图.docx

《区域地理2地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2地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地理2地图.docx

区域地理2地图

地图

一、单项选择题

(2011·晋中模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D.五千万分之一

2.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A.20厘米B.40厘米

C.60厘米D.80厘米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赤道的实际长度约40000千米,通过计算可知此地球仪的比例尺。

第2题,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应当约是此地球仪大圆周长的1/4。

3.右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

①▲

②1729

③天堂寨

④▲和172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③

答案 B

解析 图中▲是图例,1729和天堂寨分别是数字注记和文字注记。

下图为东亚两个地区略图,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大

B.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

C.甲图中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

D.乙图所描述的内容详细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判断,甲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乙地区位于日本,甲图经纬度间隔均为2°,而乙图经度间隔为5°,纬度间隔大于2°,因此乙图实际范围大于甲图,在图幅面积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甲图的比例尺大于乙图。

B项中④城市在①城市的东北方向;乙图中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甲图中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乙图比例尺小,因此所描述的内容简略。

5.根据地理坐标判断②③城市间的距离约为(  )

A.550千米B.1000千米

C.1665千米D.2000千米

答案 C

解析 ②城市地理坐标是(120°E,30°N),③城市地理坐标是(135°E,35°N),两者纬度相差不大,经度相差15°,因此可近似认为两城市之间距离≈15°×111×cos30°≈1444千米,因此C选项最符合题意。

(2012·聊城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m),完成6~8题。

6.ab段河流流向是(  )

A.自东向西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D.由南向北

7.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临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8.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6.B 7.D 8.A

解析 该组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第6题,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河流自b流向a,再根据指向标可判断河流流向。

第7题,读图可知①处位于河谷,等高线密集,位于陡坡,易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第8题,甲线路穿过等高线最少,地形相对平坦。

(2011·成都高二检测)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0题。

9.图中河流交汇处以下河段的大致流向是(  )

A.自西北向东南B.由西向东

C.由东南向西北D.由东向西

10.关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麦浪滚滚B.乙地两山对峙

C.丙地梯田层层D.丁地茶园青青

答案 9.D 10.B

解析 第9题,河流形成于河谷中,其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由此可确定出河流的流向。

第10题,乙地位于河谷之中,因而可体现出两山对峙的景观;该地区为我国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丙地太陡不宜建梯田;丁地较平坦,可种植粮食作物。

(2011·盐城模拟)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山区安全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新课题。

据此完成11~12题。

11.舟曲泥石流的发生会导致河谷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

12.灾后重建居民点,下图中比较安全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11.C 12.A

解析 第11题,A项为山脊,D项为鞍部,不会出现泥石流等灾害,因而不能形成堰塞湖;B、C两项都为河谷地形,但C项河谷下游河道较窄,易被堵塞形成堰塞湖。

第12题,图中①位于山脊部位,不会出现泥石流灾害;且所处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不易形成滑坡灾害。

(2012·台州高二检测)读等高线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四个村庄所处地形区的名称正确的是(  )

A.王村地处山谷B.张村地处山脊

C.余村地处山谷D.李村地处山顶

14.王村与大王山实际水平距离为(  )

A.3km  B.8km  

C.80km  D.10km

答案 13.C 14.B

解析 第13题,王村和张村位于山坡上,余村位于山谷,李村位于鞍部。

第14题,王村与大王山图上距离相隔约4cm,则实际距离为8km。

(2012·韶关模拟)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北面的河流和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分别是(  )

A.向东 向西B.向西 向东

C.向东 向东D.向西 向西

16.图中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并没有选择在甲、乙之间,原因是(  )

A.甲、乙之间距离较远

B.甲、乙之间相对高度较大

C.甲、乙之间地形起伏较大

D.甲、乙之间有难以逾越的河流

答案 15.B 16.C

解析 第15题,甲地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向西流,乙地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向东流。

第16题,甲、乙之间路线要穿过等高线,地形起伏大。

下图为一幅等值线图,a、b分别为等值线的数值(a>0,b>0),据此回答17~18题。

17.如果该图为等高线图,则(  )

①海拔高度:

P<(a+b),Q>a

②海拔高度:

P>(a+b),Q<a

③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P为洼地

④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Q为洼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如果该地为等温线图,则(  )

①从地形考虑,P可能为山峰

②从地形考虑,Q可能为山峰

③从经济活动考虑,P可能为城镇或工业区

④从经济活动考虑,Q可能为城镇或工业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答案 17.D 18.B

解析 本组题考查了闭合等值线的判读。

这里需要记住一个规律:

在平行等值线之间出现了闭合等值线,若闭合等值线上的数值是周围的大值,则内部大于这个数值,若是周围的小值,则内部小于这个数值,即“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第17题,根据以上规律可确定P的海拔大于a+b,是山地,Q的海拔小于a,是洼地(或盆地)。

第18题,P地气温大于a+b,说明气温高,从地形上看可能是盆地或洼地,从经济活动看,可能是城镇或工业区。

Q地气温低于a,说明气温低,从地形上看可能是山地。

二、综合题

19.为迎接2012年新年旅游旺季的到来,我国南方某市进行旅游调查后计划在本市某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下图为旅游规划图。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市新规划建设的别墅度假村位于城区的______方向。

(2)N观景台可欣赏的景观最可能是________,该景观底部所处的海拔范围是________。

(3)在观景台M、N之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在Ⅰ、Ⅱ两者方案中较合理的是________,简述理由。

(4)在观景台M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

试作图说明。

答案 

(1)西北 

(2)瀑布 400~600米

(3)Ⅱ Ⅰ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陡,线路坡度大,不易施工;Ⅱ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相对平缓,线路坡度较小,易于施工。

(4)不能

20.暑假到了,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来到了浙江省某山区。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天的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

现有A、B、C、D四个宿营地点可供选择,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选择________地宿营最合适,理由是什么?

(2)有同学提出利用陡崖进行攀岩练习,请你找出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  )

A.40≤H<120B.80≤H<160

C.120≤H<160D.160≤H<240

(3)图中两山顶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米,B、E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

(4)为保护环境,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图中F、G两处相比,优先退耕还林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C 理由:

①夏季易发洪水,A地离河边太近,有危险;B地处于谷口,是暂时性洪流必经之地,有危险;D地处于陡崖之下,可能有崩塌,有危险。

②C地避开了山谷(洪水)、河边(洪水)和陡崖(崩塌),到河边距离适中,相对安全。

 

(2)B (3)1500 B (4)G F、G相比,G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且海拔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