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228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钩端螺旋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钩端螺旋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钩端螺旋体.docx

《钩端螺旋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钩端螺旋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钩端螺旋体.docx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章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关于钩虫病的流行病学错误的是()

A.热带和亚热带为高度流行区B.病人及带虫者为传染源

C.丝状蚴经呼吸道进入人体D.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

E.农民感染率高于工人

2、男性,农民,发热四天,伴头痛,乏力,轻咳,无痰,按感冒治疗无效,自觉肌肉酸痛,查体:

T40℃,P120次/分,R40次/分,BP12.0/8.0Kpa(90/60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上腭有3-4个出血点.肺部散在干罗音,肝肋下1.0厘米,肾区叩痛(+).腹股沟有数个蚕虫大小肿大的淋巴结.轻压痛.WBC14×109/L,N85%,L15%,尿蛋白(±),镜下红细胞0-1/HP,白细胞1-2/HP.诊断以下列哪种疾病可能性最大()A.流行性出血热B.急性病毒性肝炎C.流脑,普通型

D.伤寒E.钩端螺旋体病

3、下列哪一种病最易发生后发症()

A.乙型脑炎B.慢性活动性肝炎C.钩端螺旋体病D.疟疾E.伤寒

4、钩体病治疗措施中不妥当的是()

A.抗生素治疗用至退热后3天B.为尽快杀灭病原体首先应大剂量使用青霉素

C.肺大出血型应尽早使用镇静剂D.黄疸出血型患者应采用保护肝肾治疗

E.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是有效的病原治疗药物

5、钩体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

A.普通培养基B.含胆汁培养基C.碱性蛋白胨培养基

D.含兔血清培养基E.含羊血清的培养基

6、病人入院后2天,咳嗽痰中带血.应用青霉素3小时后,突然发冷,寒战,高热,1小时后大汗,测血压12/8kpa(90/60mmHg),该现象的处理原则应首先()A.立即改用其他抗生素B.停止输液C.应用扩容,纠正酸中毒和血管活性药物D.用皮质激素,强心升压药物E.用抗疟原虫药物

7、钩体对下列何种抗生素最敏感()

A.多西环素B.庆大霉素C.青霉素D.白霉素E.四环素

8、钩体病人排除钩体的主要途径是()

A.大便B.小便C.飞沫D.呕吐物E.鼻咽分泌物

9、钩虫病的传染源正确的是()

A.病人和带虫者B.猪C.鼠D.猿猴E.家禽

10、男性,23岁,农民,参加夏收劳累后,5天前畏寒,发热,伴全身肌痛,乏力,加重4小时,感心慌气急,痰中带血,心率134次/分,律整,双肺可闻湿罗音,白细胞15×109/L,中性80%,胸片:

双肺弥漫性点状,片状阴影,最正确的用药()

A.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B.杜冷丁,氢化考的松,西地兰,青霉素C.青霉素,庆大霉素D.西地兰,速尿E.苯唑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11、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钩体病时最可能出现()

A.溶血反应B.凝血反应C.赫氏反应D.中毒反应E.二重感染

12、钩体病后发症的治疗()

A使用长疗程抗生素治疗B.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C.血液透析D.护肝治疗E.康复治疗

13、钩体病的传播方式为()

A.呼吸道飞沫传播B.消化道传播C.直接接触传播

D.节肢动物间接传播E.血液传播

14、下列哪一种是钩体的运动器官()

A.菌体B.轴丝C.鞭毛D.包膜E.伪足

15、阿苯达唑治疗钩虫病不正确的是()

A.是广谱驱肠道线虫药。

B.有选择性和不可逆抑制摄取葡萄糖作用。

C.有杀死成虫作用。

D.有杀死虫卵作用。

E.作用快速,迅速排出钩虫。

16、某地钩体病流行后三个月左右,有一病人突然出现偏瘫,失语,短暂发作多次,脑脊液补体结合试验(+),此种情况最可能为钩体病的()

A.后遗症B.后发热C.反应性脑膜炎D.脑膜脑炎E.闭塞性脑动脉炎

17、在临床中对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稽留热B.头痛、周身酸痛C.皮肤出血点

D.腓肠肌明显压痛E.结膜充血

18、男性,26岁,农民,发热,全身酸痛,乏力4天入院:

T.38.5℃,球结膜充血明显.腹股沟淋巴结如蚕豆大伴压痛,腓肠肌压痛,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阴性,应首选何种处理()A.青霉素G40万u肌注,每6小时一次B.青霉素G80万u肌注,每6小时一次C.氯霉素2.0稀释后静滴D.螺旋霉素0.2克,每日4次E.庆大霉素24万u稀释后静滴

19、钩虫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皮炎B.过敏性肺炎C.嗜异食症

D.贫血E.消化道症状

20、男,30岁,农民,因发热、周身酸痛、极度乏力2天,呼吸困难半天入院。

体查:

体温39.5℃,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00/70mmHg,急性重病容,结膜充血,双肺可闻及湿罗音,腓肠肌有压痛。

血象:

WBC12×109/L,N0.80,L0.20。

尿蛋白+。

下列哪项措施不妥当:

()

A.抽血培养B.大剂量青霉素C.异丙嗪镇静D.氢化可的松静滴E.西地兰静推

21、8月份暴雨过后,一24岁农民因发热5日来诊,自述头疼,全身酸疼,软弱无力,今日起心慌气促,咳鲜红色泡沫样痰,体检:

T39.6℃,面色苍白,心率124次/分,呼吸36次/分,浅表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双肺散在湿罗音,末梢血象:

WBC9.0×109/L,N76%,L24%,X线胸片,肺纹增多,有散在点状阴影.最可能的诊断为:

()

A.粟粒型肺结核B.支气管肺炎C.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D.钩体病肺出血型E.流行性出血热

22、钩虫具有感染力的是()

A.成虫B.虫卵C.杆状蚴项D.丝状蚴E.六钩蚴

23、钩虫病贫血严重程度与下列哪项关系不大:

()

A.感染钩虫种类B.感染钩虫的数量C.病人的职业和年龄

D.消化道大出血E.病人的营养状态

24、患者男性,42岁医师,突然高热明显乏力,头痛及小腿疼痛7天,咳嗽痰中带血2天于1994年8月10日入院,急性热病容,双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软腭出血点,双肺少量湿罗音,肝,脾肋下0.5cm,腓肠肌触痛.血白细胞12×109/L,尿蛋白(++),X线胸片肺散在中小片状影,患者刚从水灾区救灾回城,最可能是下列疾病中哪种()

A.钩端螺旋体病B.流行性出血热C.流行性脑脊膜炎D.戊型肝炎E.猩红热

25、钩端螺旋体病的最早期临床表现是()A.长期持续性高热B.发热,咯血C.发热头痛,结膜充血,腓肠肌痛D.发热,恶心,呕吐,腹痛E.发热,咳嗽,无尿

26、传播钩体病的主要方式是()

A.虫媒叮咬B.皮肤接触疫水C.食入污染食物

D.呼吸道吸入病原体E.接触受感染的动物

27、病人入院后2天,咳嗽痰中带血.应用青霉素3小时后,突然发冷,寒战,高热,1小时后大汗,测血压12/8kpa(90/60mmHg),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青霉素过敏B.输液反应C.疟疾发作D.感染性休克E.赫氏反应

28、目前国内钩体病病原治疗首选()

A.四环素B.青霉素C.庆大霉素D.头孢噻吩E.红霉素

29、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猪B.犬C.病人D.褐家鼠E.黑线姬鼠

30、女性,26岁,农民,因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4天,痰中带血丝半天而入院,肺部听诊右背下有局限性湿罗音,神清,稍烦躁,呼吸28次/分,显凝试验:

1:

400(+),诊断钩端螺旋体病,肺大出血先兆期。

涉及预后,其抢救应该是()

A.及时送上级有条件医院抢救B.孕妇需马上终止妊娠C.马上就地进行抢救D.给予镇静剂E.给予镇静剂后再送上级医院

31、男性23岁,一周前有赤足涉水史.7月15日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疼痛持续8天.体检:

颜面潮红,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血白细胞4.0×109/L,尿蛋白(+),血凝溶试验1:

400(++),该患者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

A.菌量B.毒力C.菌型不同D.受损脏器不同E.人体免疫状态

32、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家鼠和猪B.按蚊和伊蚊C.野鼠和猪

D.病人和携带者E.以上都不是

33、女,30岁,农民,因发热、全身酸痛、乏力5天于9月1日入院。

体查:

结膜明显充血,腓肠肌压痛,心肺(-),肝脾未及。

血象:

WBC9×109/L,N0.70,L0.30。

尿蛋白

微量,钩体显凝试验(-)。

下列哪项治疗较为正确()

A.青霉素G40万U,肌注,每天3次B.庆大霉素8万U,肌注,每天3次

C.青霉素G首剂160万U,肌注,然后改40万U,每天3次D.四环素0.5g,每天4次

E.青霉素G首剂480万U,快速静滴,然后改40万U,肌注,每天2~3次

34、男,18岁,农民,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3天,于8月6日入院。

体查:

体温39.5℃,脉搏110次/分,神志欠清,结膜充血,颈有抵抗感,左侧腹股沟可扪及一直径1.5cm大的淋巴结,双腓肠肌压痛特别明显,克氏征(+),巴氏征(-)。

血象:

WBC13×109/L,N0.78,L0.22。

脑脊液:

压力增高,蛋白0.6g/L,WBC3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

尿蛋白+,红细胞少许。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钩体病

D.中毒性菌痢E.结核性脑膜炎

35、钩体病治疗的重要原则是()

A.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及后发症的治疗B.早诊断、早治疗及就地治疗

C.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D.抗生素首剂应小剂量

E.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6、女性,26岁,农民,因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4天,痰中带血丝半天而入院,肺部听诊右背下有局限性湿罗音,神清,稍烦躁,呼吸28次/分,显凝试验:

1:

400(+),诊断钩端螺旋体病,肺大出血先兆期。

下列那一组人员最易引起肺大出血而死亡()

A.老年人因抵抗力较差B.小孩子免疫力较差C.孕妇D.原有慢性疾患如慢性肾炎,慢性肝病或化疗后的病人

E.青霉素皮试阳性,而用青霉素治疗易出现治疗矛盾发生肺出血者

37、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钩体的类别B.钩体的毒力C.钩体的数量

D.年龄及性别E.机体的个体反应差异

38、影响钩体病预后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什么()A.中毒性症状轻重B.免疫力C.菌株毒力D.治疗的反应E.诊治不及时

39、在水和湿土中,钩体可存活多长时间()

A.1~2周B.3~4周C.1~3月   D.4~5月E.半年以上

40、钩虫虫卵计数以每克粪虫卵数量(EPC)表示,中度感染指的是EPC()

A.2001-5000B.3001-5000C.3001-8000

D.5001-10000E.3001-10000

41、下列哪项不是钩体病的流行特征()

A.无明显的季节性B.地区性C.流行性

D.职业性E.流行类型可发生变化

42、我国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猪B.犬C.病人D.褐家鼠E.黑线姬鼠

43、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肝功能衰竭B.肾功能衰竭C.肺大出血D.消化道大出血E.中枢性呼吸衰竭

44、钩虫幼虫引起的临床表现除外()

A.尾蚴性皮炎B.咽痒C.脓庖D.贫血E.肺炎

45、不属于钩虫成虫寄生引起的临床表现是()

A.贫血B.尾蚴性皮炎C.消化道出血

D.嗜异食症E.生长发育障碍

46、患者男性,42岁医师,突然高热明显乏力,头痛及小腿疼痛7天,咳嗽痰中带血2天于1994年8月10日入院,急性热病容,双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软腭出血点,双肺少量湿罗音,肝,脾肋下0.5cm,腓肠肌触痛.血白细胞12×109/L,尿蛋白(++),X线胸片肺散在中小片状影,患者刚从水灾区救灾回城,可能属哪种传染病()

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C.性传播性疾病D.血液/体液性传染病E.动物源性传染病

47、引起我国南方稻田型钩体的主要菌群是()

A.波摩那群(型)B.黄疸出血群C.犬群D.流感伤寒群E.七日热群

48、已成为南方各省流行中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死亡的主要类型是()

A.流感伤寒型B.黄疸出血型C.肺出血型D.脑膜脑炎型E.肾功能衰竭型

49、钩体病的预防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主要依靠()

A.改造疫源地,切断传播途径B.消灭家鼠、野鼠C.钩体菌苗接种

D.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疫水E.管好猪犬

50、钩体病弥漫肺出血型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短程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B.维生素K注射止血

C.度冷丁镇静D.酌情使用西地兰E.血压偏低时及时使用升压药

51、钩体病发病机制中错误的是()

A.钩体经皮肤进入人体B.钩体存在的数量与器官受损的程度完全一致

C.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性毛细血管损害D.后发症状主要与变态反应有关

E.主要受累器官为肝、肾、肺、脑

52、关于钩体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每次流行时,单纯型最多见B.肺大出血是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C.各型病人均可出现肾损害D.部分病人可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E.脑膜脑炎型患者的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53、男,32岁,农民,畏寒、发热,周身酸痛、乏力2天,结膜充血。

血象:

WBC12×109/L,N0.75,L0.25。

尿蛋白微量,镜检红白细胞少许。

肌注青霉素G80万U,半小时后出现畏寒、寒战,体温39.8℃,2小时后大汗、热退。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感冒B.上呼吸道感染C.钩体病D.支气管肺炎E.流行性出血热

54、钩体病人后发热的原因是()

A.复发B.再燃C.继发感染D.变态反应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55、患者男性,42岁医师,突然高热明显乏力,头痛及小腿疼痛7天,咳嗽痰中带血2天于1994年8月10日入院,急性热病容,双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软腭出血点,双肺少量湿罗音,肝,脾肋下0.5cm,腓肠肌触痛.血白细胞12×109/L,尿蛋白(++),X线胸片肺散在中小片状影,患者刚从水灾区救灾回城,此患者之病原治疗首选抗菌药是哪一种()

A.青霉素B.丁胺卡那C.环丙氟哌酸D.氯霉素E.庆大霉素

56、感染钩体后,发病与否及病情的轻重主要由什么决定()

A.钩体的毒力B.钩体的数量C.钩体的菌群

D.机体的免疫力E.钩体的菌型和机体的免疫力

57、采用柯氏培养基培养钩体的时间最短为()

A.1周B.3天C.2周D.3周E.4周

58、某班学生7月25日到农村收割水稻,8月1日至8月5日连续有7名学生发病,均有发热、畏寒、乏力、周身酸痛、小腿痛,重者不能行走,结膜充血,2人轻咳,痰中带血丝,3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体查:

WBC(7~13)×109/L,尿蛋白微量至+。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感冒B.流行性出血热C.钩体病D.沙门菌属感染E.支气管肺炎

59、从感染到粪便中排除钩虫卵的时间是()

A.1~2周B.2~3周C.5~8周D.3~6周E.4~7周

60、钩体病的潜伏期为()

A.2~3天B.4~6天C.7~14天D.15~20天E.21~25天

61、下列各项中,对钩体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是()

A.血培养B.显凝试验C.红细胞溶解试验

D.补体结合试验E.PCR检测钩体核酸

62、钩体病患者,肌注青霉素40万U15分钟后突然出现畏寒、寒战、高热,血压83/60

mmHg,呼吸急促,脉搏130次/分,双肺可闻湿罗音,首先应考虑哪种可能()

A.青霉素过敏反应B.钩体病合并肺部感染C.钩体病合并疟疾

D.青霉素治疗后赫氏反应E.钩体病合并败血症

63、关于钩体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波摩那群分布最广,主要储存宿主是野鼠B.黄疸出血群毒力强,主要储存宿主是猪

C.钩体病主要传染源包括带菌动物和病人D.病人可获得对同型及异型钩体的免疫力

E.黄疸出血群所致钩体病的临床分型多为感染中毒型

64、关于钩体病后发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后发热预后好B.后发热与抗生素的剂量无关

C.后发热时重新出现钩体血症D.血内嗜酸粒细胞可增高

E.多于体温正常后3~4天发生,体温38℃左右,持续1~3天

65、钩体病病损的基本特点是()

A.肝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B.肺毛细血管出血C.弥漫性血管内溶血

D.全身性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E.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66、钩体致病的主要物质是()

A.菌体B.钩体一端的钩C.轴丝D.毒素E.胞壁

67、黄疸出血型钩体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急性肝衰竭B.急性肾衰竭C.消化道大出血D.肺大出血E.中枢型呼吸衰竭

68、关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急起发热,多呈稽留热型,部分呈驰张热B.结膜充血,伴明显畏光、有分泌物

C.浅表淋巴结肿大与疼痛,多为腹股沟淋巴结D.少数病人有腹泻E.全身肌肉酸痛,以腓肠肌和腰背肌肉疼痛较为突出

69、引起钩体病的病原体属于()

A.密螺旋体属B.疏螺旋体属C.寄生性钩端螺旋体

D.腐生性钩端螺旋体E.双曲钩端螺旋体

70、关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各型病人都可有肾脏损害的表现B.少数钩体病人可发生少尿、氮质血症

C.腹股沟淋巴结红肿、疼痛和压痛,触之有波动感

D.黄疸出血型主要表现为黄疸、出血倾向和肾脏损害,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E.钩体病脑膜炎型可出现脑膜刺激症或者是神志改变,脑脊液呈无菌型脑膜炎改变

71、患者男性,42岁,农民。

8月5日由当地镇医院转入省城大医院。

5天前开始畏寒、发热,全身肌肉疼痛,以小腿痛明显。

途中出现胸闷、心悸、咳少量鲜血。

体检:

体温39.4℃,脉搏132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80/40mmHg。

皮肤巩膜轻度黄疸,结膜充血,双肺满布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侧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

该例诊断最有可能是()

A.血行播散性肺结核B.大叶性肺炎C.重型肝炎并肺部感染

D.败血症并DICE.钩体病肺出血型

72、下列各项中,对于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意义最小的是()

A.腓肠肌明显按压痛B.浅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痛C.发病季节

D.急性肾功能衰竭E.颜面和肢体明显出血倾向、肿胀

73、男,30岁,农民,8月7日入院。

急起畏寒,高热伴全身酸痛,乏力,病程第5天出现面色苍白,心悸,烦躁不安,气促,双肺有干湿罗音,X线检查有散在性片状阴影,呈融合趋势。

实验室检查:

WBC14×109/L,N0.78,L0.22,尿蛋白+,尿RBC0~5个/HP,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出血热B.大叶性肺炎C.钩体病

D.流行性感冒E.伤寒并发支气管肺炎

74、钩虫病病理解剖中错误的是()

A.皮肤丘疹、水疱、局部充血水肿、细胞浸润B.缺铁性贫血C.肺间质和肺泡出血、炎症D.小肠粘膜出血E.肝纤维化

75、男,23岁,农民,稽留高热4天,伴畏寒、头痛、身痛。

体查:

体温39.7℃,巩膜可疑黄染,结合膜充血,腋下可见出血点,肝右肋下1.5cm,腹股沟可扪及蚕豆、黄豆大淋巴结3~5个,血象:

WBC14.2×109/L,N0.80,L0.20,尿胆红素+,尿胆原+,TBIL25umol/L,ALT104U。

患者近1个月来每日在小河游泳一次,本例诊断可能为()

A.败血症B.伤寒C.钩端螺旋体病D.疟疾E.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76、钩体病最常见的热型是()

A.稽留热B.驰张热C.间歇热D.波状热E.不规则热

77、引起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菌群是()

A.波摩那群B.黄疸出血型C.犬群D.流感伤寒群E.七日热群

78、37.男,20岁,持续发热7天于7月20日入院,伴畏寒、周身酸痛、乏力、鼻衄、食欲

减退。

体查:

巩膜明显黄染,胸前区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cm,脾未扪及。

实验室检查:

WBC10×109/L,N0.75,L0.25,尿胆红素+,尿胆原+,尿蛋白++,尿镜检WBC0~3/HP,血清总胆红素100umol/L,ALT150U/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病毒性肝炎B.流行性出血热C.钩体病

D.流行性感冒E.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79、钩体病病理改变的突出特点是()

A.机体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组织形态变化轻微的不一致

B.肝细胞变性肿胀、炎性细胞浸润C.肾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

D.肺毛细血管出现微型缺口,红细胞溢入肺泡E.腓肠肌肿胀、横纹消失与出血

80、男,40岁,农民,因畏寒、发热、乏力、周身酸痛4天,呼吸困难、吐血痰1天于8月15日入院。

体查:

体温39.4℃,脉搏132次/分,呼吸36次/分,结膜充血,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1.5×2.0cm大的淋巴结,有压痛,双肺均可闻及较大的湿罗音。

血象:

WBC12×109/L,N0.75,L0.25。

尿蛋白+,镜检红白细胞少许。

下列哪项处理较为合适()

A.青霉素+度冷丁+氢化可的松+西地兰B.青霉素+安定+氢化可的松+西地兰

C.青霉素+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止血敏D.青霉素+异丙嗪+西地兰+止血敏

E.青霉素+氢化可的松+西地兰+止血敏

81、男,25岁,农民,发热、乏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6天,眼黄2天于9月25日入院。

体查:

体温38.7℃,结膜充血,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cm,脾未及。

实验室检查:

WBC

13×109/L,N0.70,L0.30,ALT128U/L,TBIL62umol/L,尿蛋白+,尿镜检细胞

少许。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病毒性肝炎B.钩体病C.流行性出血热D.伤寒E.疟疾

82、钩体病的诊断依据除外哪项()

A.在流行地区6~10月,在近20天内曾接触过可能污染钩体的水

B.急起发热,全身疼痛,腓肠肌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其他原因者

C.血象中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正常或降低

D.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赫氏反应

E.胸片、双肺呈毛玻璃状或有弥漫性点状、片状或融合性片状影

83、不属于钩体病后发症的是()

A.后发热B.心肌炎C.闭塞性脑动脉炎

D.反应性脑膜炎E.虹膜睫状体炎

84、钩体病肺弥漫性大出血的因素包括下列各项,除外()

A.病原体毒力强B.病人免疫力低C.病后未及时治疗

D.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E.早期应用镇静剂

二、判断题

1、人群对钩体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较持久的同型免疫力,但不同型别间无交叉免疫。

()

2、黑线姬鼠为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而猪为稻田型钩体病的最重要传染源。

()

3、脑膜脑炎型钩体病患者的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

4、钩体存在的数量与器官受损的程度不一致,钩体本身似无直接的致病作用。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

分)

1、钩体病眼部后发症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钩体传染源为_______、_______。

3、钩体病首选抗生素为_______。

4、钩虫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