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14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docx

完整版社会心理学试题心理治疗试题复习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    )

A、需要B、动机  C、兴趣D、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B )

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D)

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

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B )

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    B)

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试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D )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    )

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C  )

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

(  B  )

A、l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  ACD    )

A、需要B、气质C、动机D、能力E、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CD      )

A、需要B、气质C、性格D、能力E、兴趣

3、信念是(    ABCDE  )

A、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C、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D、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E、有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4、一般能力是指(A BCD E    )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想象力E、注意力

5、气质类型包括(  A BCD  )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E、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ABC DE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BCD    )

A、荣格B、华生C、斯金钠D、班杜拉E、埃里克森

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BCE )

A、艾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16人格因素问卷E、儿童统觉测验

9、信度包括(  ABC    )

A、再测信度B、等值信度C、分半信度D、内容信度E、效标关联信度

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 ACE     )

A、强B、弱C、平衡D、不平衡E、灵活

 

 一、名称解释。

             

1、社会化: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会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角色:

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3、第一印象:

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4、首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

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

5、归因:

即归结行为的原因。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6、人际关系:

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7、利他:

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8、侵犯:

侵犯行为的简称。

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

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9、从众: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俗称:

“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

10、家庭生命周期:

这一概念反映了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过程。

二、填空。

1、社会心理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启蒙期、形成期、确定期 。

2、态度由以下三个成分组成: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3、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

对他人表情的知觉、对他人人格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4、社会影响通过六种手段发生作用:

强制、奖赏、威望、法权、参照、信息。

  5、人际沟通有以下四类: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五、问答题

1、社会心理学对研究对象及范围是如何界定的?

答:

可分为三个层面:

微观的个体层,中观的群体层,宏观的社会层面。

在个体层面,如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在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等,以及个人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

在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2、社会交换理论怎样解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答:

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

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

但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精确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到。

3、简述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

⑴定向阶段。

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⑵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

随着双方共同的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⑶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

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或批评。

⑷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4、夫妻心理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答:

⑴需求不满。

婚姻是双方为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的,婚姻的稳定性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

如果双方均在共同生活中得到需要满足,任何一方都不觉得感情疏离和心理孤寂,其婚姻就是稳定的。

反之,某此需要得不到满足(社会心理学称之为欲求不满)则会感到心情不舒畅,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争吵和持续的冲突。

欲求不满包括:

           a.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承认,自尊心受损。

b.一方或双方性要求得不到满足。

c.一方或双方正当的感情需要,如温存和体贴得不到满足。

d.家庭经济需求得不到正当满足,如因种种原因支出过多、入不敷出;或过于奢侈,正当生活没有保障;或一方或双方无经济来源等。

e.在休闲、爱好等方面,双方需要与兴趣差别太大。

           ⑵价值观念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常常表现在言语沟通中。

如丈夫把社会看成一个竞技场,把人与人关系说成是“弱肉强食”,而妻子信奉天主教,认为应该与人为善,双方在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必然表现为经常的激烈的争吵。

表现为行为方面的价值观念的冲突更为具有实质性,其后果是较为严重的。

只要一方不放弃自己的某些价值观及相应行为,冲突就会存在。

在人生目的、对幸福、成就看法的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和冲突往往是持续的。

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在生活中碰到相关的问题,往往双方互相指责,行动背道而驰。

           ⑶远离的“自我”。

自我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期待、自我取向等。

婚姻不仅是双方在法律、经济、生理等方面的合二为一,也是两个“自我”的结合。

同理,夫妻心理冲突是由两个“自我”远离而引起的。

           ⑷夫妻的性差异。

夫妻在性欲及其满足方式差异较大,这可能是夫妻冲突的深层次的原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

A.哲学世界观 B.专门方法论 C.具体技术和手段 D.各种理论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

A.高觉敷 B.严复 C.梁启超 D.潘菽

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

A.学科分化 B.整合趋势 C.产生危机 D.学科繁荣

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  )上的问题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于(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

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

A.总加量表法 B.社会距离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应法

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

A.场合 B.声调 C.热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

A.中国学者孙本文  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

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   D.法国学者塔尔德

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  )提出的

A.强效力论 B.适度效力论 C.子弹论 D.有限效力论

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动乱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  )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A.匿名理论 B.还原理论 C.价值累加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

A.勒温 B.伯德 C.斯德克迪尔 D.若拉列夫

19.俄国学者(  )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

A.列宁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汉诺夫

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

A.社会舆论 B.社会认知 C.社会动机 D.聚集行为 E.社会态度

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

A.内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弥补

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

A.行动人群 B.临时人群 C.常规人群 D.松散人群 E.表意人群

24.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合作者 B.共同的环境 C.共同的目标 D.直接沟通 E.行为配合

25.身势语主要有( )

A.手势 B.体态 C.人际距离 D.言语 E.触摸

26.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看成是心理学分支的代表人物有( )

A.孙本文 B.埃尔伍德 C.时蓉华 D.吴江霖 E.G钒露ㄌ

27.社会心理学在形成时期受到了(  )的影响

A.社会学 B.民族学 C.心理学 D.语言学 E.人类学

28.理智的对抗方式有( )

A.消极对抗 B.发泄不满 C.侵犯行为 D.自我辩解 E.改变策略

29.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对自我的( )

A.情感 B.认知 C.模仿 D.印象 E.意向

30.美国社会心理学出现危机被认为的原因有( )

A.理论脱离现实  B.实验室的局限  C.不科学

D.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E.社会期望过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31.归因

32.团体内聚力

33.民族社会化

34.刻板印象

35.角色冲突

36.拟态环境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7.简述从众心理及其产生的原因。

38.简述竞争与冲突的区别

39.简述P-O-X模型。

40.简述挫折及其容忍的原因。

41.简述领导人的影响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42.逆反心理的形成与对策,试联系实际说明。

43.从理论上分析聚集行为的产生和条件。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4) 2.(3) 3.

(2) 4.

(1) 5.

(2) 6.

(2) 7.

(2) 8.

(1)

9.(4) 10.

(2) 11.

(1) 12.

(2) 13.

(2) 14.

(1) 15.(4)

16.(4) 17.

(1) 18.

(1) 19.(4) 20.(3)  

 二、多项选择题:

21.

(2)(3)(5) 22.

(2)(3)(4) 23.

(1)

(2)(3)(5) 24.

(1)(3)(5)

25.

(1)

(2)(5) 26.(3)(4)(5) 27.

(1)(3) 28.(4)(5)

29.

(1)

(2)(5) 30.

(1)

(2)(5)

三、概念题;

3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32.团体内聚力指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团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及其满意程度。

33.民族社会化个体学习与接受本民族的习惯、风俗与传统,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责任感的过程。

34.刻板印象是指认知者对他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35.角色冲突指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同一个人身上所引起的内心矛盾。

36.拟态环境指由社会舆论所制造的环境。

  四、简述题;

 37.①个人因团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态度、判断与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内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叫从众。

(1分)②从众心理的发生主要同以下五个因素有关:

A.团体压力(1分)

B.规范一致(1分)

C.地位差距(1分)

D.凝聚力(1分)

E.个性(1分)

38.①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抑、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过程。

竞争则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3分)②竞争与冲突的区别主要有三个:

(共3分)

A.冲突直接以对方为目标,而竞争是同一个目标。

(1分)

B.冲突双方的目标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1分)

C.冲突在形式上较竞争更为激烈。

(1分)

39.①海德的P-O-X模型也叫平衡理论;其中,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X是P与O之间的第三个人、物或事;(2分)

 

②平衡状态:

三者全为肯定,或二者为否定,一者为肯定;(1分)

③不平衡状态:

三者全为否定,或二者为肯定,一者为否定;(1分)④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人们就会改变对O或X的态度获得新的平衡。

(2分)

40.①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消极情绪状态;(2分)②对挫折的忍受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4分)

A.政治思想因素;   B.生理因素;

C.遭受挫折的准备;  D.对挫折的思想准备。

41.①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2分)②影响力可以分为强制性和自然性两种。

(2分)③影响力的心理效果(服从感、敬畏感、敬重感、敬爱感、敬佩感、信赖感、亲密感七种,写出四种以上即可)。

(2分)

、五、论述题:

42.①逆反心理定义:

是一种反从众心理,指在一定条件下接受信息的人产生相反的意思与愿望的心理。

(3分)②产生逆反心理的四大因素。

(4分)

  ③举例合适(4分) 43.①人们在直接或间接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组织的社会行为叫聚集行为。

(2分)

  ②聚集行为的四大特征:

自发性、狂热性、非常规性和短暂性。

(每个0.5分,共2分)

③聚集行为产生的6种条件:

(每个0.5分,共3分)

A.环境条件B.结构性压力C.诱发因答 D.宣传鼓动者

E.普遍情绪的产生 F.社会控制减弱

④聚集行为的理论分析四种。

(4分)

A.价值累加理论B.还原理论C.匿名理论D.紧急规范理论

 

1、心理咨询——是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来帮助来访者自助的过程。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和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3、咨询特质——咨询者在咨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咨访关系和咨询效果有直接影响的人际反应特点。

4、共感——感同身受,能体认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并能恰当地将这种体认表达给对方的态度和能力。

5、释义——将当事人表达的意思,经过咨询师的理解后,再反馈给当事人。

6、积极关注——又称积极关怀,意思是对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或长处给予有选择的关注,从而使来访者拥有正向的价值观。

7、情感反映——咨询者用词句来表达来访者所谈到所体验到的感受。

8、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是指把自己个人的有关信息讲出来,使别人知道这样一个过程。

9、压抑——一些为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的(亦即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超我所不允许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压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

这种机制叫做压抑。

10、本我——又译伊特、它、它我、原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

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

按照快乐原则行动的。

11、自我——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它遵循现实原则,使人的行为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能满足人的各种欲望、冲动。

12、超我——也称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它被认为是人格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

它遵循至善原则行动。

13、系统脱敏法——是最早应用的行为治疗技术之一,是由沃尔朴最先发明及应用的。

主要用于来访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

系统脱敏法利用的是交互抑制的原理或反条件利用的原理来达到治疗目的,由3个部分组成:

放松训练,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和要求来访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等级层次中列出的项目进行想象或实地脱敏。

14、强化——是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应性行为,削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

15、自我防御机制——自我为降低焦虑,在协调、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成的一些习惯性的具备某种心理保护功能的反应方式。

16、代币制——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

17、自我管理——一种来访者参与治疗的模式,来访者在行为改变的各个环节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他自己对改变负责任的治疗模式。

改变了传统疗法中治疗者唱主角,来访者被动的、依赖的治疗模式。

18、森田疗法——日本精神病医生森田正马创始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

主要用于神经症的治疗。

治疗要点为“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19、移情——来访者对过去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情感在咨询师身上的投射。

20、面质——当咨询者发现当事人语言与非语言行为不一致、逃避面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言行为前后矛盾、不知道善用资源、未觉察自己的限制等行为时,指出当事人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协助当事人对自己、对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

21、抑郁性神经症——是以持久的心情抑郁为特点的神经症。

22、咨询关系——是指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达到心理改善的效果。

23、具体化——具体化在治疗中是指要找出事物的特殊性,事物的具体细节,使重要的、具体的事实及情感得以澄清。

24、神经症——是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的总称。

其特征为严重或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这种冲突,并因此在精神上十分痛苦,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25、恐怖症——表现为对某一特定的物体、活动或处境产生持续的紧张的毫无道理的惧怕。

恐惧发作时,伴随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对此有回避行为,自知这种恐惧是过分或不必要的,但不能控制。

26、强迫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强迫症状的特点是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并存,两者的冲突导致病人紧张不安,十分痛苦。

病人知道这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

强迫症状多见的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相同:

1)两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

2)两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相似的。

3)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两者是相似的。

4)两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区别:

1)二者服务对象的构成略有不同。

2)处理的问题涉及的领域不同。

3)所需的时间不同。

4)涉及意识的深度不同。

5)目标不同

6)专业训练及所属专业组织不同。

7)起源不同。

前者的起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8)工作场所不同

3、心理评估在咨询中的作用是什么?

 1)为咨询手段、方法、技术的选择提供依据

2)检验咨询效果

3)促进个体的自我认识

4、心理评估与诊断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观察法 2、自述法 3、谈话法4测验法

5、怎样理解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

1)、意识分域观点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或潜意识)三个层面。

2)、人格结构学说

弗洛伊德根据他对意识的层次划分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是由本能、欲望、生物冲动等被人类理性所不容忍的成分构成,它是按照快乐原则行动的。

自我是在现实的教训下由本我的成分转化而来的,它遵循现实原则,使人的行为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能满足人的各种欲望、冲动。

超我又叫理想自我,它是道德、法律、宗教等社会规范在人格中的内化,它遵循至善原则行动。

3)、本能动力说

弗洛伊德把本我(即本能)分为两种:

一种是生命本能,包括繁衍种族的性本能和维持个体生命的饮食本能;另一种是死亡本能,包括侵犯、攻击、掠夺、自私、贪婪等本能。

4)、心理防卫学说

弗洛伊德及其同事们把心理防卫机制概括为压抑、投射、倒退、否认、固执、升华、反向、文饰、自居、幽默等。

5)、性心理发展阶段

根据性欲望的表现形式弗洛伊德把个体的性心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欲望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6、心理防卫机制有哪些种类?

1)压抑。

最基本的防御机制。

通过压抑,自我至少暂时避免了面对本我和超自我、本我和外部现实之间的冲突,从而保护了自我。

但被压抑的无意识并非静止不动,它们仍在无意识中活动,从而不知不觉影响人的行为。

2)投射。

投射会造成人对客观现实的知觉、判断错误,而且这种错误很难通过现实加以纠正。

3)置换。

运用得相当频繁的防御机制。

通过置换,个人的真实欲望既得到部分满足,又不致在精神结构内引起太明显的冲突。

但也有一些置换最终成了变态的症状。

4)合理化。

某个行为或观念已经发生,而导致这个行为或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