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355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docx

两路城区供水的四大问题及对策

 

编者按: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

我区于2006年底启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以来,其功效正在日益展现。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又好又快发展,区政协副主席罗书读率领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规划课题组成员,在近期对各创业基地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后形成的《渝北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印送你们,供工作参考。

渝北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在统筹城乡发展大潮中,我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顺时而生。

2006年底,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设立8个、先期启动5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以来,基地镇干部群众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因地制宜,各显其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顺利启动,并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农民就业转移直接平台、城镇发展主要支撑、镇域财力主要来源、园区发展必要补充的功效正在展现。

一、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启动和发展现状

(一)总体状况

渝北区设有龙兴、古路、洛碛、王家、木耳、统景、兴隆、大湾8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先期启动龙兴、古路、洛碛、王家、木耳5个镇的基地建设。

兴隆镇自加压力、积极作为、自主启动、同步发展。

到2007年9月底,全区6个创业基地全面启动。

据了解,8个基地镇均设立了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领导小组,兴隆等6个镇设立了管委会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服务中心;龙兴等2个镇组建了有法人资格的国有实体公司,实施管委会+公司运作模式。

据统计,已有2个镇制定了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控制性规划;8个基地规划用地23000亩,现已用地1700亩;基地外投产企业62户、产值32838万元;基地内投产企业36户、产值10551万元;基地在建企业24户、总投资21750万元;拟入驻基地企业91户、总投资148300万元。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主导产业己见端倪。

详情见表。

单位:

户、万元

镇名

基地外

投产企业

基地投产企业

基地在建企业

拟入驻

企业

主导产业方向

备考

户数

产值

户数

产值

户数

总投资

户数

总投资

洛碛

11

24265

1

1001

4

7200

4

78000

医药化工、

港口物流

龙兴

12

4683

0

0

2

1300

20

11300

机械加工、包装

木耳

0

0

17

2589

6

2800

6

1880

汽摩配件、高新技术

到镇联系企业91户

古路

11

1680

2

1851

2

500

32

11100

食品加工、机械加工

重庆市非公经济创业园30余户汽摩配件企业欲入驻。

王家

0

0

16

5110

7

2450

14

13800

机械加工、电子

兴隆

11

945

0

0

3

8500

11

24000

铝加工、模具制造

大湾

3

447

0

0

0

0

3

2220

农产品加工及物流

统景

14

818

0

0

0

0

1

6000

旅游产品加工

合计

62

32838

36

10551

24

21750

91

148300

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基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以汽摩配件为主的机械加工产业布局偏散,龙兴、木耳、古路、王家有同质化发展态势。

(二)分区概况

1、洛碛。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位于青木村,规划占地5000亩,已用地175亩。

在建企业有投资3000万元和2000万元的重庆昆仑化工厂和重庆仙峰锶盐有限公司。

签约入驻和已达成意向性协议企业各2户。

中集集团集装箱及飞机廊道生产、重庆财信集团环保工业园、青岛贝莱特中央空调终端设备及冷却塔等重大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基地内长2.5Km、宽26m、总投资3080万元的创业大道建设即将破土动工,各种基础设施管网正在铺设之中。

2、龙兴。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座落在白桥村,规划用地3000亩,设机械加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包装业、生活服务5个功能区。

近期用地1000亩,已用地716亩。

投资1000万元、占地60亩的重庆山峰凸轮有限公司即将竣工投产,兴耀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建,重庆卓泰机械有限公司等14户企业已签约入驻,另有数家企业正在洽谈之中。

创业基地服务中心大楼将于2007年11月投入使用,基地内主次干道和管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3、木耳。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分为A、B、C三个区域。

A区位于学堂村,占地600亩,已投产企业13户,在建企业2户。

B区位于新合村,规划面积2500亩,因受长安火工区影响暂未启动。

C区位于金刚村,面积1500亩,已有投产企业4户、在建企业4户、拟入驻企业6户。

基地已基本形成汽摩配件企业集群优势。

该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势明显。

4、古路。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布局在古路、草坪、双鱼村,面积6000亩,分为食品加工和机械加工两个功能区。

投资1000万元占地80亩的渝北酒厂已建成投产,2户企业正在建设之中,拟入驻企业32户,其中重庆市非公经济创业园汽摩配件企业达30户之多,另有10余户企业在洽谈之中。

由于重庆北部职教城落户该镇,现已放慢非公经济创业园入驻步伐。

该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亟待加强。

5、王家。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位于大屋、新桥、同德村,沿渝邻高速公路东侧沿线呈带状布局,规划占地3000亩。

在大屋村已用地128亩,糖果食品、泡菜加工、生猪屠宰等16户企业已建成投产。

在新桥村、同德村,投资6250万元、占地403亩的综隆摩配厂等11户企业即将入驻。

格力集团模具和液晶显示屏、希望集团饲料等9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除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配套。

6、兴隆。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地处徐堡村和新寨村,规划面积6000亩,规划区内已有重庆展望畜牧有限公司等3户投产农业企业。

基地已用地290亩,基本完成平基工程,在建企业3户。

重庆仁寿金属有限公司占地100亩、投资6500万元的一期工程,2008年1月投产后将年产铝合金4万吨、铝镁合金500吨;占地50亩、投资8000万元的重庆星火制造公司,分别占地30亩、各投资3000万元的2户工业地产企业,正在抓紧建设。

天坤、得意等8户模具企业及3户机械加工企业欲入驻该镇。

水电气供应具有优势,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尚未跟上。

7、大湾。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规划面积1800亩。

在河嘴村和三沟村占地1000亩,已有毛哥食品有限公司泡菜、小家禽加工,易老头三样菜有限公司泡菜等项目签约入驻。

拟在金安村、杉树村占地800亩,年内启动200亩,由私人业主与重庆高等级公路投资集团公司和中石油公司等共同出资,到2012年初步建成重庆北部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该镇基础设施配套难度较大。

8、统景。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拟布局在河坝村。

该镇工业基础薄弱,2008年底以前对外交通状况难以改善,基地建设尚未启动。

(三)困难障碍

1、认识障碍。

少数上级机关抽象地空谈解放思想,在加快渝北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的具体问题上,怕承担领导责任和行政审批责任高于一切;对基地镇干部信任不够,放胆放心放手少,疑虑担心束缚多,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环境亟待优化。

2、政策执行不到位。

区委区政府在《关于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渝北委发[2006]17号)中,有关“尽快完成规划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和调整工作”,“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内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实行‘一条龙’服务”,“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内的企业,……;采取其它形式用地的实行备案制;区级有关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的具体监管工作,按正常工作程序介入”,“采取其它形式用地建成的厂房和办公用房,备案手续齐备的,由区房管部门颁发房屋临时使用权属证”等主要政策,基本未予执行或未及时落实。

3、基础设施不配套。

在8个基地镇中,仅有木耳、王家、兴隆、龙兴在近期内基本满足中小企业水电气需要,其余镇只能满足甚至难以满足城镇现有生产生活所需水电气需求。

所有基地镇均无工业污水处理厂,基本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建成使用的也不多。

见表:

镇别

供水

供电

供气

污水处理

垃圾处理

木耳

1000吨/日水厂1座,依托空港园区满足长期需求。

3.5万KVA变电站1座,近期满足。

气站2座,需供气指标。

暂无。

将排入空港园区污水处理场处理。

垃圾处理站3个。

兴隆

1700吨/日水厂1座,能保证两年内用水。

通过石鞋电站供电,可满足两年用电。

50万方/日气站1座,能长期保证供气。

龙兴

3000吨/日水厂1座,能保证5年内用水。

3.5万KVA和6千KVA线路各1条,长期保证。

25万方/日气站1座,长期保证。

暂无。

4000吨/日处理污水厂已批待建。

洛碛

由洛碛水厂保证供应。

2.5万KVA变电站仅能满足当前用电要求。

有日供1万方气管道,保证现阶段用气需求

生活污水处理厂已批未建,无工业污水处理厂。

垃圾处理场1座。

王家

中法供水公司保证长期供水。

有35KVA变电所1个,高压线路全部贯通基地规划区域,基本满足现阶段用电需求。

北新天然气公司保证长期用气需求。

古路

有日供800方自建水厂一个,基本满足现阶段需要。

通过石鞋变电站供电,急需建变电站。

大湾

有自来水厂和自流水厂各1个,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现有2760KVA的装机容量,基本能满足现阶段的用电需要。

统景

水厂设施老化,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变电设备容量过小,用电紧张。

由凯源天然气公司提供4万方/月的用气,现阶段基本满足需要

4、用地瓶颈。

受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约,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难以按正常程序征用土地。

符合两个规划的征地,因地价高昂、手续繁杂、审批效率极低等因素影响,也往往使基地镇望地生叹。

采用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办法使用土地,因上级政策缺失,不仅基地镇难以规范运作,而且使入驻企业存有严重疑虑。

5、融资贷款困难。

目前,尚无重点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区级融资担保公司也未将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基础设施项目纳入融资担保对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产权不能作为银行贷款抵押物,以及上级政府对创业基地组建法人实体公司的封杀,使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融资贷款的手脚紧缚,难有作为。

6、开发人才匮乏。

基地镇干部长期从事“三农”工作,懂规划、善招商、熟建设、精管理的开发型人才太少。

二、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合力推进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是我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项开创性工作,既是基地镇的大事难事,也是全区的要事急事。

搞好创业基地建设,必须解放思想,合力推进。

一方面,要破除为一已之私不愿为渝北大发展担当责任的狭隘意识,牢固树立凡是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镇强民富,有利于区域综合实力增强的做法,就允许试、不争论、不查处的新观念,真正做到能发展就不阻挡。

另一方面,要完善解放思想、合力推进的保护机制,尤其是区委区政府要尽快出台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试错”机制,严格规范对大胆探索、勇抓发展者的查处程序,大胆保护和及时重用敢闯敢试且成效显著的干部。

(二)完善规划,有序发展

1、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编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应注意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规划年限问题。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以中期为宜,即规划期为2008年至2015年。

至2010年则时间太短,到2020年期限又过长,规划期太短难有前瞻性,过长会缺乏操作性。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恰好与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纲要和参与“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纲要等多项规划相衔接。

二是基地范围问题。

鉴于中小企业外延极宽,创业基地产业不可能也不应该包罗万象,纳入创业基地的产业,可仅限中小工业和物流业,生态旅游业、商贸服务业、农村种植养殖业不属此列。

三是规模控制问题。

按照科学预测、留足空间、节约用地、健康发展的原则,在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中应合理控制规模。

四是产业定位问题。

按照错位发展、有序竞争要求,每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可确定1-2个主导产业。

我区园区汽摩产业十分发达,创业基地与之配套的产品多,可在机械加工业上适当重叠,但产品类型和销售范围应加以规范和引导。

五是发展原则问题。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产业发展,应遵循保护环境、节约用地、错位发展、抓小不放大等原则,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2、及时完善各项配套规划。

目前,区级中心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工作已经启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镇2015年电力发展规划也在进行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也应跟进。

(三)配套设施,夯实基础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又好又快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必须先行。

一是应将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纳入中心镇建设或全区重大项目建设统一规划、统筹建设。

二是区政府应抓好事关大局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协调和实施。

如210国道取直扩宽改造工程、渝邻高速公路沿线镇天然气管道铺设工程、渝邻和渝长高速公路渝北段实行年票制收费、洛碛长江大桥和火车站及港口建设工程、基地镇水厂及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等。

三是基地镇应全力搞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内道路、管网和其它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匹配。

(四)兑现政策,健全机制

1、兑现区委区政府17号文件政策。

开展一次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渝北委发[2006]17号)精神的专项检查,进一步细化贯彻执行该文件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对贯彻不力的部门应实行问责制。

将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适用的优惠政策汇集成册并下发基地镇,规范兑现优惠政策的程序。

2、健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运行机制。

根据一年来的运行状况,区委应出台专门文件,对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运行中一些带共性的重大问题加以规范。

一是规范招商行为。

按照既要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积极性,又要避免区内无序竞争的要求,应建立中小企业项目统筹机制和招商激励机制。

借鉴双流县的成功经验,对引进工业项目落户创业基地产生的税收,项目引进镇可适当分成,并由区政府给予适当的一次性招商引资特别奖。

二是规范入驻门槛。

根据各创业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优势,区政府应统一设置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环境保护、科技含量等入驻门槛,防止禁止性、限制性企业盲目进入。

三是建立综合优惠追偿制。

将政策优惠与违约追偿挂钩,并纳入创业基地与入驻企业合同条款,以防止炒地和占地不建等投机行为的发生。

四是建立和规范创业基地管委会+公司的运作模式。

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应吸取园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启动之初就应坚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走管委会+公司的管理路子。

五是鼓励市场化运作。

在基地镇融资困难的状态下,可探索通过工业地产等有效途径,尽快使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步入正轨。

六是加强监管,规范风险。

必须强化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的风险意识,并健全重大问题由镇党委、政府集体决策,基地管理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对基地招商引资、土地使用、资金筹措、经济核算、奖惩激励等重大事项实行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纪律监督、人民代表监督等制度;完善区委区政府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检查等制度。

(五)重视人才,切实帮扶

一是基地镇应选派精兵强将到创业基地工作,放手加压,在开发中学会开发,使本地开发型人才尽快成长成熟起来。

二是上挂下派。

基地镇派工作骨干到区级建设主管部门或园区挂职,学习开发工作,区级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地镇下派锻炼,帮助创业基地发展。

三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开发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尽快启动园区与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对口帮扶工作,使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尽快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开花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