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3594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10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9页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docx

公共营养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答案

膳食调查和评价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

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24h回顾法是通过访谈的形式收集膳食信息的一种回顾性膳食调查方法。

(√)

2.24h回顾法膳食调查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

(√)

3.24h回顾调查法一般要求在10-15分钟完成。

(×)

4.膳食史法对食物大小或多少的估计比较精确。

(×)

5.回顾和膳食史结合调查中,每季节采集3~4天的膳食回忆资料比较理想。

(√)

6食物种类和食物名称是24h膳食回顾调查表的主要内容。

(×)

7记账法是根据伙食帐目来获得被调查对象的膳食情况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

(√)

8记账法调查的结果能得到全家或集体中人均的膳食摄入量,也可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9记账法的基础是膳食账目。

(√)

10称重记账法的特点之一是适合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

(√)

11称重记账法调查中不要忽视三餐以外的各种小杂粮和零食的登记。

(√)

12标准人是指60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女子。

(×)

13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一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1个人日。

(√)

14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

15在进行食物归类时应注意,有些食物要进行折算才能相加。

(√)

16混合系数是指所调查的家庭中每个标准人的标准人日数之和除以全家总人数。

(×)

17膳食调查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在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

(√)

18膳食调查数据库包括六个变量。

(×)

19不同的膳食调查方法应采用相应的调查问卷,根据各种调查问卷特有的结构建立数据库结构。

(√)20调查报告的主体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

(√)

21调查报告的格式内容包括:

题目、报告撰写者姓名和单位、前言、主体、讨论、结语、参考文献、

致谢等。

(√)

22目前认为膳食饱和脂肪酸应低于总能量的10%。

(√)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膳食调查的目的是()。

(A)了解体内营养素水平,早期发现营养不足和缺乏(B)了解有无营养缺乏症

(C)了解膳食组成及营养素摄取状况(D)了解机体营养状况

2.()是通过访谈的形式收集膳食信息的一种回顾性膳食调查方法。

(A)24h回顾法(B)称重法(C)记账法(D)食物频率法

3目前获得个人膳食摄入量的最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是()。

(A)记账法(B)24h回顾法(C)膳食史法(D)食物频率法

4()膳食调查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

(A)24h回顾法(B)称重法(C)记账法(D)食物频率法

524h回顾调查法一般要求在()min完成。

(A)10~15(B)15~30(C)15~40(D)20~60

6每天入户回顾24h进餐情况,连续进行()天,称为24h回顾调查法。

(A)三(B)五(C)七(D)十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传统的24h回顾法调查不统计调味品的摄入量(B)膳食史法被广泛用于营养与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C)顾名思义,24h回顾法只需要调查被调查者1天的膳食摄入就可以了(D)记账法适用于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的膳食调查,不适用于家庭

8

膳食史法的特点是()。

(A)询问前一天的膳食情况(B)反映短时期的膳食习惯

(C)反映长时期的膳食习惯(D)反映过去一周的膳食情况

9下列不是膳食史法特点的是()。

(A)连续调查3天(B)一般不影响被调查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式

(C)开放式调查(D)样本量大,费用低,使用人力少

10()不适宜那些在饮食中每天有较大变异的个体。

(A)称重法(B)24h回顾调查法(C)膳食史法(D)记账法

11下列膳食史法调查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适用于饮食中每天有较大变异的个体(B)对被调查者要求较高(C)要求调查结果能反映出调查对象在一段较长时间的饮食特点(D)分量小的食物被估计偏高程度较多

12回顾和膳食史结合调查中,每个季节采集()天的膳食回忆资料比较理想。

(A)1~2(B)2~3(C)3~4(D)4~5

13回顾和膳食史结合调查中,每()采集3~4天的膳食回忆资料比较理想。

(A)周(B)月(C)季(D)年

1424h膳食回顾调查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食物种类(B)原料编码(C)原料质量(D)进餐时间和地点

1524h膳食回顾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

(A)食物种类(B)食物营养素含量(C)就餐人员职业(D)进餐时间和地点

1624h膳食回顾调查法不适合()。

(A)在职人员(B)年龄较小的儿童(C)中学生(D)经常出差的人

1724h膳食回顾调查法适用于()。

(A)成年人(B)年龄较小的儿童(C)年龄较大的老人(D)婴幼儿

18()是根据伙食帐目来获得被调查对象的膳食情况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

(A)24h回顾法(B)记账法(C)称重法(D)食物频率法

19记账法是根据()来获得被调查对象的膳食情况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

(A)伙食账目(B)营养素摄入量(C)食物摄入种类(D)食物摄入频率

20记账法的优点是()。

(A)较称重法更为精确(B)只能得到人均摄入量

(C)可调查长时期的膳食摄入(D)能分析个人膳食摄入状况

21记账法的缺点是()。

(A)操作比较简单(B)适合于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

(C)可调查长时期的膳食摄入(D)不能分析个人膳食摄入状况

22记账法的基础是()。

(A)膳食账目(B)调查员(C)被调查者(D)膳食结构

23记账法中对家庭进行膳食调查时,需按()计算其营养摄入量。

(A)食物平均摄入量(B)混合系数(C)人日数(D)人日系数

24单纯记账法一般不能调查调味品的摄入量,通常可结合()来调查这些调味品的消费种类和数量。

(A)称重法(B)膳食史法(C)食物频率(D)24h膳食调查法

25单纯记账法一般不能调查()的摄入量,通常可结合称重法来调查。

(A)副食品(B)调味品(C)食物(D)营养素

26称重记账法的特点是()。

(A)适合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B)操作较复杂

(C)所需费用多(D)适合于小样本调查

27

下列不属于称重记账法特点的是()。

(A)适合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B)操作简单,所需费用少

(C)能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D)适合于大样本调查

28称重记账法调查表设计的第一步是()。

(A)确定调查对象和家庭成员(B)确定需要调查家庭食物的种类

(C)确定需要调查的天数(D)记录每种食物数量

29称重记账法调查表中调查对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家庭基本情况(B)住址(C)联系方式(D)职业收入

30称重记账法膳食调查通常采用连续()天的方法。

(A)两天(B)三天(C)一周(D)一月

31家庭食物称重记账法中成员()不计算在餐次总数。

(A)在家早餐(B)在家午餐(C)在家晚餐(D)在外就餐

32()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

(A)人日数(B)总人日数(C)餐次比(D)餐次总数

33在称重记账膳食调查中,可根据()来折算出人日数。

(A)就餐人数(B)总人日数(C)餐次比(D)餐次总数

34称重记账法调查中不要忽视()的各种小杂粮和零食的登记。

(A)早餐(B)午餐(C)晚餐(D)三餐以外

35称重记账法调查中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真实性,最好每年进行()次。

(A)三(B)四(C)六(D)十二

36家庭各种食物的实际消耗量等于()。

(A)购进总量-剩余总量(B)购进总量-剩余总量-废弃总量

(C)购进总量+积存量-废弃总量-剩余总量(D)购进总量+积存量-剩余总量

37某家庭三天内共购进芹菜1100g,废弃总量180g,剩余总量100g,则其实际消耗量为()g。

(A)1100(B)1000(C)920(D)820

38在计算标准人折合系数时,标准人是指()。

(A)体重65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B)体重60kg从事中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C)体重60kg

39一个孕中期妇女(轻体力活动1.07,(A)0.88(B)0.85(C)0.96(D)0.93孕中期妇女(重体力活动的标准人系数为

1.2

40若设定餐次比是早餐占20%,午餐、晚餐各40%,如果某一家庭成员某日记录到早餐、午餐,那么该成

员的人日数为()。

(A)0.2(B)0.4(C)0.6(D)0.8

41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一个人吃()为1个人日。

(A)早、中、晚三餐(B)一餐(C)三餐(D)三天

42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属于()。

(A)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B)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C)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D)地中海膳食结构

43下列不属于西方饮食方式特点的是()。

(A)以肉奶禽蛋等动物食物为基础(B)猪肉在肉类食物中占的比例较高

(C)面包、海鱼、奶酪是常用食物(D)烹调方法以烧烤为主

44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是()。

(A)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B)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C)地中海膳食模式(D)健康人群的膳食模式

45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适用的对象是()。

(A)对营养有兴趣的人士(B)营养指导师等专业人士

(C)食品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士(D)全体中国居民

46在进行膳食结构评价计算奶类的摄入量时,是按蛋白质的含量折算成()的量进行计算的。

(A)奶粉(B)鲜牛乳(C)配方奶粉(D)母乳

47每百克某品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为22g,则500g该奶粉折合成鲜奶的量是()g(每百克鲜奶中蛋白

质的含量为3g)。

(A)3667(B)4210(C)5120(D)6550

48计算家庭中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的计算公式是()。

(A)平均消耗量(g÷家庭总人数(B)平均消耗量(g÷家庭总人日数

(C)实际消耗量(g÷家庭总人日数(D)实际消耗量(g÷家庭总人数

49混合系数是指()。

(A)所调查的家庭中每个标准人的标准人日数之和除以全家总人日数

(B)全家总标准人日数(C)家庭标准人系数之和(D)全天个人总餐数之和

50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分析与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B)健康人群的膳食模式

(C)地中海膳食模式(D)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51个体膳食营养素评价时,将计算所得的营养素摄入量与()进行比较,分析其营养素是否达到要求。

(A)食物成分表(B)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C)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52下列属于数据库的特点的是()。

(A)用户不能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B)用户各自建立应用文件

(C)数据间相互关联(D)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53膳食调查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在二级存储器中的()。

(A)数据集合(B)数据排列(C)数据分类(D)食物摄入量

54膳食调查数据库包括()个变量。

(A)三(B)四(C)五(D)六

55下列关于膳食调查数据库变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调查者编码(B)食物编码(C)食物的质量(D)食物的营养成分

56不属于数据库基本结构的是()。

(A)原始数据(B)概念数据层(C)数据共享(D)逻辑数据层

57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是数据库的()。

(A)原始数据(B)概念数据层(C)存储记录(D)逻辑数据层

58一条食物成分数据在食物成分表中具有()。

(A)重复性(B)唯一性(C)可变性(D)难以检索性

59建立膳食调查数据库正确的是()。

(A)不同的膳食调查方法可用相同的调查问卷

(B)根据各种调查问卷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结构

(C)录入前需对膳食调查问卷进行核查

(D)数据录入软件不允许限定变量的取值范围

60膳食调查报告主体内容不包括()。

(A)居民食物摄入状况(B)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

(C)居民的体格状况(D)居民膳食结构的评价

61居民膳食结构状况与膳食指南的比较是膳食调查报告的()。

(A)常用标题(B)主体内容(C)总结(D)正文

62膳食调查报告一般不包括()。

(A)标题(B)前言(C)数据库(D)署名

63膳食调查报告标题中的正题一般起到()的作用。

(A)揭示主题(B)写出调查的事件(C)写出调查的范围(D)前言

64膳食调查分析报告的格式不包括()。

(A)人群对象(B)方法(C)结果(D)膳食宝塔

65下列()属于膳食调查报告的格式内容。

(A)食物成分表(B)前言(C)数据库(D)膳食宝塔

66每百克某品牌豆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为27.4g,则500g该豆奶粉折合成大豆的量是()g(每百克黄

豆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5.1g。

(A)290(B)390(C)410(D)530

67某人一天摄入的蛋白质为50g,脂肪为60g,碳水化合物为250g,则其一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三种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是()。

(A)11.5%、31%、57.5%(B)12.5%、29%、58.5%

(C)10.5%、30%、59.5%(D)13.5%、28%、58.5%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

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人体体格测量的根本目的是评价机体膳食营养状况。

(√)

2.体格测量工作可以进行标准化。

(√)

3.标准量床或量板用于年龄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体格发育测量指标的测定。

(×)

4.婴幼儿头顶至臀长和身长分别对应于儿童的身高和坐高。

(×)

5.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的生长有关。

(√)

6婴幼儿头围和胸围测量的具体操作方法与儿童头围、胸围的测量方法不同。

(×)

7头围和胸围是婴幼儿体格测量常用的纵向测量指标。

(×)

8体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

(√)

9婴幼儿体重测量以kg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

(×)

10上臂围的测量方法是将卷尺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进行测量。

(√)

11上臂围本身可反映营养状况,它与体重无关。

(×)

12皮褶计使用时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

13测量皮褶厚度时,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应立即读数。

(√)

14肩胛下角皮褶厚度的测量时测试人员需用油笔标出左肩胛下角位置。

(×)

15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标准(√)

16长时间未使用的皮褶厚度计在使用前必须校正。

(√)

17粪便检查的目的是直接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

(×)

18粪便的收集可分为常规粪便标本和浓缩粪便标本的收集。

(√)

19做氮平衡实验时实验期间收集的粪便应加入适量0.05mol/L硫酸后保存。

(√)

20粪便检查可用于蛋白质代谢和骨代谢实验指标的测定。

(×)

21血液样品包括指血、耳垂血、足跟血、静脉血、眼眶取血等。

(√)

22好的抗凝剂不改变细胞的形态。

(√)

23血浆的分离比血清快且量多。

(√)

24温度对血样中某些成分的影响极大,如血清在38℃放置2h,维生素C即被破坏。

(×)

25一般从事中等体力劳动或身体活动水平中等的成年女性,其每日的能量需要量约为2400kcal。

(√)

26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但主要在小肠。

(√)

27一般食物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及小肽后方能被吸收。

(√)

28为改善膳食蛋白质质量,在膳食中应保证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

(√)

29蛋白质的消化率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

(×)

30蛋白质营养状况生化检验指常用血液蛋白质和尿液相关指标。

(√)

31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主要与胆固醇摄入量有关,故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不易过高,以每日≤100mg

为宜。

(×)

32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

(√)

33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时,机体不得不从蛋白质取得能量。

(√)

34维生素A过量摄入,可引起中毒。

(√)

35维生素D在肝脏中经酶的作用催化形成25-羟基维生素D3。

(√)

36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可引起中毒,严重者甚至可以造成死亡。

(√)

37在皮肤粘膜,特别是经常处于活动的弯曲部,损伤后细胞的再生需要核黄素。

(√)

38维生素C的吸收同膳食摄入量有关,摄入量越高则吸收量也越高。

(×)

39维生素C过量时,胶原合成障碍,从而导致坏血病。

(×)

40钙的吸收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

41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一般在30%以下。

(×)

42肾脏是铁过载损伤的主要靶器官。

(×)

43高蛋白、中等磷酸含量的膳食有利于锌吸收。

(√)

44能量—蛋白质缺乏是由于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缺乏病。

(√)

45水肿型营养不良以蛋白质缺乏为主。

(√)

46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主要症状是病人极易感到疲劳,情绪不好,虚弱无力,但不会出现意识模

糊,认知能力下降。

(×)

47营养性贫血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

48体内缺铁可分为三个阶段。

(√)

49膳食结构和烹饪方式对铁的吸收影响极大。

(√)

50夜盲症是维生素A缺乏的最早症状。

(√)

51生理盲点的变化对判断人体维生素A的缺乏程度是一个较灵敏的指标。

(√)

52维生素A缺乏病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保证膳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或类胡萝卜素。

(√)53佝偻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精神症状和骨胳的变化。

(√)

54骨软化病常见症状是多汗、夜惊。

(×)

55维生素B2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

(×)

56脂溢性皮炎是维生素B2缺乏的早期症状。

(×)

57维生素B2遇光不稳定。

(√)

58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容易引起维生素C缺乏病。

(√)

59维生素C摄入量为10mg/d时,不仅可预防坏血病的发生,并且使机体有足够的储备。

(×)60诊断锌缺乏的理想指标是发锌。

(×)

61对于原发性锌缺乏的预防,主要应以膳食调整为主,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

(√)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下列关于人体体格测量的目的和意义错误的是()。

(A)评价机体膳食营养状况(B)学龄前儿童的测定结果,常被用来评价一个地区人群的营养状况

(C)直接关系到机体营养状况评价的准确性(D)诊断营养性疾病

2.()的体格测定结果常被用来评价一个地区人群的营养状况。

(A)婴幼儿(B)学龄前儿童(C)孕妇(D)老年人

3标准的本质特征就是一种()。

(A)标准值(B)统一规定(C)法律法规(D)精确度

4

()工作无论是从组织管理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具有共同的和重复发生的特征,因此,对该工作进行标准化是很重要的。

(A)体格测量(B)生化检查(C)膳食调查(D)营养教育

5下列不是体格测量工作实施标准化目的的是()。

(A)权威化(B)规范化(C)系统化(D)科学化

6通过标准化使体格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尽量接近()。

(A)估计值(B)计算值(C)真值(D)国际标准值

7标准量床或量板用于年龄在()的婴幼儿体格发育测量指标的测定。

(A)6月以下(B)1岁以下(C)2岁以下(D)3岁以下

8婴幼儿仰卧于量床上,头部顶着一端头板,移动滑动板与婴幼儿的臀部紧贴住,从滑动板与围板接触处读取刻度尺上的读数,即为婴幼儿的()。

(A)顶一臀长(B)身长(C)坐高(D)身高

9婴幼儿仰卧于量床上,头部顶着一端头板,移动滑动板与婴幼儿的脚跟紧贴住,从滑动板与围板接触处读取刻度尺上的读数,即为婴幼儿的()。

(A)顶一臀长(B)身长(C)坐高(D)身高

10下列对测量婴幼儿头顶至臀长和身长叙述正确的是()。

(A)被测婴幼儿脱去鞋帽袜(B)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C)婴幼儿需站立测量(D)婴幼儿头顶至臀长和身长分别对应于儿童的身高和坐高

11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的生长有关。

(A)骨骼(B)牙齿(C)头颅(D)心脏

12纵向测量指标主要用来反映()。

(A)短期营养(B)长期营养(C)坐高(D)身高

13在全身各个系统中,()是最稳定的系统之一,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后天因素的影响需要有

—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得到体现。

(A)心脏(B)头发(C)牙齿(D)骨骼

14婴幼儿身长测量应()测量。

(A)采用卧位(B)站立(C)助手扶持站立(D)靠墙站立

15婴幼儿身长测量时以()为记录单位。

(A)m(B)dm(C)cm(D)mm

16婴幼儿身长测量时测量者应站在婴幼儿()。

(A)左侧(B)右侧(C)对面(D)任意一边

17下列关于婴幼儿头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指从双侧眉弓上缘经后脑勺枕骨粗隆绕头一周的长度(B)表示头颅的围长(C)直接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D)是婴幼儿体格测量常用的横向测量指标

18下列关于婴幼儿胸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指从两乳头线到后面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

(B)胸围测量时婴幼儿可取坐位或仰卧位

(C)具体操作方法与儿童胸围的测量方法相同

(D)是婴幼儿体格测量常用的横向测量指标

19婴幼儿2岁半时胸围小于头围,要考虑()。

(A)营养良好(B)营养不良(C)骨骼发育不良(D)智力障碍

20头围和胸围是婴幼儿体格测量常用的()。

(A)横向测量指标(B)纵向测量指标(C)骨骼发育指标(D)智力发育指标

21婴幼儿头围和胸围测量时,以()为记录单位。

(A)m(B)dm(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