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3720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docx

在教育随笔中改变

我在教育随笔中改变——在重庆永川市支教时的专题发言

作者:

肖盛怀

个人从教回顾

91年7月,我毕业于荆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经在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上有过一些的探索与成绩,但是一直都没有形成文字,也从来不曾发表过什么文章,只知道努力做事,为提高学生能力,真心爱学生而已。

虽带实验班十年,师生所给的评价也很高。

但现在回过头来自我评价,我只能算一个利用小聪明在做事的人、一个好人、一个没有失掉爱心与良心的老师而已。

我曾经为教书劳与酬的严重不公而出去打过半年工,也曾经因为在学校里不得志而自愿去村小支教两年(实际上是去混,拿安稳工资。

),并为爱人经营生意。

但我说实话,我喜欢教育事业,实在不能离开学校,离不开学生。

当重新回来后,我决定做一个专业的教师。

我不愿意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我于是努力加强自身素质。

我开始利用假期进行业务学习,做学习笔记,并有意思地进行教育创作。

我自费定了《人民教育》、《班主任之友》、《教师博览》、《语文报》等报刊杂志,但是学校安排我带地理。

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因为我爱人当时在外面做事,我要带小孩,而地理没有早晚自习,于是就答应了。

但后来我后悔了。

因为语文教学是我的专业,班主任工作是我的最爱。

但这也给我更多的时间去对以往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与整理。

激情遭遇“教育在线”

踌躇满志地我重新上路,我努力的唯一方向就是认真地钻研教材,多写论文,发表一些论文而已。

但是,我在努力的过程中,总感觉进行论文的创作难度很大,毕竟我没有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

昔日与学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时常地涌上心头,我在思索,这些案例相当的经典,我想对老师们都应该有启示的,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回忆录的写作。

在我写了两篇后,我在2004年3月的《教师博览》上看到了关于“教育在线”的文章的介绍。

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感觉到现代教育的快捷,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落伍。

如果还不与时俱进,自己将被淘汰啊!

我才34岁!

我真的不甘心!

其实真正刺激我的还是教育在线网站上的媒体的采稿与《新教育文库》的魅力,因为我只想发表一些论文而已。

在这种冲动下,我开始了前所没有的投入。

我先在教育在线注册,然后开始学打字,最后开始写随笔。

我这才知道自己回忆的一些故事就是随笔,而新教育实验就推崇这种形式。

找到了组织,我开始了我的随笔创作。

没有想到,我这一写,就没有停手!

到目前为止,我15个月间共写随笔40多万字。

从2004年7月30日开始,发表了教育教学论文与随笔30多篇,自己也获得了我们市里的教科研优秀个人,也有很多荣誉纷沓迩来,同时随笔也净化了我的灵魂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的随笔创作经历

刚开始,我学习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念。

他说一定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他指出一线教师写论文的一些弊端,也推荐我们一线教师写教育随笔,并有一个成功的保险公司。

我认同了他的思想,我于是开始了我的随笔创作。

练笔阶段:

看到很多网友信手拈来就洋洋洒洒,我很小心地将自己的随笔专集开了出来。

我有十多年没有提笔写东西,写随笔完全是为了练笔。

我相信,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

我由于带的是初三的地理,又是第一次带,压力很大。

教学内容又都是复习,对教研我又不懂,还有我既当爹又当妈带孩子,所以我坚持写随笔就写我以前的一些教育故事比较多,写班级里发生的故事都是一些短文。

因为我带六个班的课,每周每班两节课,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少。

生活圈子狭小,限制了我的写作空间。

由于我坚持研究与写作,学校教科室主任很看中我,于是对我进行了指导,也极力引荐我参与学校的省级课题的研究,并且任命我为课题组副组长。

我开始学习课题研究的一般原理与实际操作,同时我也参与了全市一些学校的省级课题的开题、结题的仪式,并且推出了我的第一个课题研究“初中语文课堂‘0预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因为我带地理,于是我在全校讲我的课题,找实验班级与老师,上研究课,写教学心得,进行调查研究等,我庆幸我没有离开语文教学。

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每周三篇。

当学生毕业时,我的随笔也已经写了四十多篇。

(当时写的随笔,后来发表了13篇)后来一个杂志社的编辑看了我当时的文章后说,你的每一篇文章的选点都很好,可惜挖掘不深。

说实话,我当时确实没有挖掘的能力啊!

功利阶段:

暑假期间,我给儿子与侄子补习半个月,我写了近三万字的辅导日记,并随时念给他们听,以激起他们的写作热情与对生活的关注。

这是我第一次写专业日记,我坚持下来了,并且其中的很多故事后来对我的教育教学很有帮助。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写随笔的妙处!

一个很偶然的故事,儿子刚买的滑冰鞋坏了,我们到新华书业去换。

后来我将这天的日记整理后给《仙桃日报》投稿,不想在7月30日发表了。

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地为自己的随笔找“婆家”。

我走进了很多教育论坛,我也接触了一些编辑与媒体。

《新风教育》、《中国教师报》、《成长》等都与我有了一定的联系!

等到2005年开年时,我对这些杂志不满足了,我开始向《教育时报》、《福建教育》、《河南教育》、《教育导报》等投稿。

那段时间,我时刻留心他们的话题以及征稿的内容,虽然中的不多,但锻炼了我的快速创作,也拓展了我的思维。

不过也打乱了我的正常的教育教学随笔的写作。

我觉得这样下去,我会变得功利,我的教育教学进步会很缓慢。

我也想到以前自己的文章发表的情况,都是写好了再投稿。

现在为投稿而写,我觉得太功利了,我提醒自己:

千万不要为写而写!

实践阶段:

于是我沉下心来,开始对我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我开始紧紧地围绕自己课堂、教育、家庭等,我主要写了语文教学随笔、教育随笔、学生成长个案、育儿手记等。

我在教育在线上开了我的语文教学随笔专栏以及我的“0预习”教学模式的探讨的主题贴,并且开始写自己的教学实录、教学后记与教学感悟等。

我的教育随笔主要围绕与学生的交往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来写。

学生成长个案主要是为全班乃至全校最差的一个女生写成长记录日记,最终成文6万多字,但她还是退学了!

我抽时间与儿子在一起,培养他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手记有2万多字。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坐电脑前,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回顾与反思,天天坚持!

说实话,有文字可写真的很幸福!

因为只有活的精彩,才能写的精彩!

我觉得自己很充实,不能为发表而写!

一旦我沉下心来,我觉得教育原来如此的有趣!

探讨阶段:

今年五月,看到干国祥在随笔以及班主任专栏的点评案例的主题贴,我报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期望听到一点专业的声音。

没想到正是他以及往后的王晓春老师让我开始对已经写成文的案例进行再次的反思,并与专家们进行了探讨。

特别是我的《一次特殊的家访》。

经干老师点评后,又有很多大师给与了评价,我才知道案例所包含的不仅仅是那么一点单一的故事!

下面是我与四川《教育科学论坛》编辑干国祥老师在“教育在线”论坛上的交流:

干国祥:

一次相当不错的处理,一次相当有意思的故事。

惟一的遗憾,就是最重要的主人公,在故事中“缺席”了。

为什么?

教师终于未能走进她的心里?

如果有那个女孩的真切的“叙事”,这个故事我买了。

肖盛怀:

我确实没有走进她的心,但是我觉得已经没有必要了。

后来这个主人公考上了师范,现在已经是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了,我也从来没有提那件事。

我觉得主人公的缺席是最好的处理!

干国祥:

请把你的最后的话,放进去,再加上你在事后的观察,包括,你没有走进她的心理这话。

订购。

干国祥:

作为叙事,这样的交代是必要的,这样才是完整的。

意义,通过这些才得到彰显。

干国祥:

建议标题改为:

缺席的被告

干国祥:

也就是说,处理,她可以缺席,故事,她不能缺席,否则意义便大减了。

肖盛怀:

谢谢干兄的指点!

我能够得到干兄的指点是我的荣幸,同时你的点评也让我豁然开朗。

肖盛怀:

今天我专程去找到我的学生,下面是我对文章的后记:

三年后,夏分到母校任教,与我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

老师,记得我吗?

我在心底暗笑:

我怎么会不记得你呢?

我们相处很好,但我们都不曾提及那次特殊的家访。

五年后,我将这个故事写成文章,发到网上。

很多网友给予里关注,有人询问:

后来呢?

于是,我又回到原来的学校找到了夏。

我递给她我写的文章《一次特殊的家访》。

在拿到文章第一眼后,她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我开始觉得自己这样做好象不该。

她看完后没有表情地说:

“我觉得您当时处理的很好。

我说,今天又回忆这个故事,我想知道你的感受。

她只说我处理的好、写的也好,好象不肯谈及自己的感受。

我将我的意图说明后,她说,我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不想再提。

但是我要说您的处理应该说是一个经典的案例,但是这件事当时对我的打击相当大。

我真的不知道,因为后来我没有带她们了。

她说,初三时,班级里一女生的钱不见了。

同学们都怀疑是她。

她知道钱是班级里的另一个女生偷的。

因为她知道是那女生最后离开教室的。

我为引出她的伤心事感到内疚,也关切地说,那你当时为何不去揭发她,为你洗刷罪名呢?

她说,我知道“小偷”的名声对一个女生的打击,我亲身感受到了您对我名声的爱惜,我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命运再降临到那女生的身上。

再说,学生们没有证据说我,反正我就那么默默地在痛苦中挣扎。

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会引出这样的结局。

我为我的冒失感到很不好意思,我开始不安起来。

夏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

在初三时,离开了您的呵护后,我在痛苦中生活。

每每想到您对我的信任与关爱,我就充满了感激。

如果没有您当时的那次家访,可能就没有我的今天。

老师,我真诚地感谢您!

在结束与夏的谈话时,我感慨万千。

我对夏说,能够陪你们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走一程,并且能成为你们的朋友,是我今生的追求,也是我做教师的最大的幸福。

你们是我永远的骄傲!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我此行的残忍。

为了验证自己教育的效果,我再度勾起了夏的伤心事。

我能想象夏当时所承受的苦痛有多大,但是我又感到庆幸,这次的谈话让我仿佛更明白了教育的真谛……

干国祥:

这就是教育,这就是理解教育。

此故事,我们再琢磨之。

肖盛怀:

其实,重要的是我们对教育的思考!

后来,文章在《教师之友》发表后,全国很有名气的万纬、魏勇、王晓春等专家给与了点评。

可以理解的选择(万玮)

对《一次特殊的家访》的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价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换作我自己面对这样的事件,我该怎么去处理?

严酷或是宽容?

负责还是放纵?

可能,也取决于我的一念之差。

文章中的班主任无疑是高举爱心大旗的,“我必须相信她——因为她是我的学生。

”所以,爱学生保护学生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哪怕她真的就是那个做坏事的人。

爱心的结果可能是很好的,在夏漫长的一生中,一次偶然的出轨并没有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她依然在快乐地生活,而曾经有过的一念之差也永远成为尘封的记忆。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些错误是自生自灭的,夏也会从此感激老师一辈子。

爱心的结果也可能很糟,此后不久,班级里再次发生失窃事件,无论是否夏所为,先前的宽容都会在班主任的心头都留下一个永远的痛。

爱心常常意味着软弱,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到那时,老师该怎么办?

只能继续宽容下去,否则,一定会激起民变。

那么换种做法,负责任地一查到底怎么样?

也是个问题。

第一,很可能根本查不出来,有爱心的老师通常都缺乏严酷手段,费时费力最终不了了之;第二,查出又如何?

面对自己的学生,罚还是不罚,怎么处罚,都是一个难题。

孩子的错误都是可爱的错误,处理不当,“世俗的唾沫会淹没她们幼小的身躯”,所以,宁可放过一千,也不可错杀一个!

因此,采取现在这样一种做法,不管那个人是不是夏,都不作深入调查,而是代为掩饰,相信爱心的力量,乞求人性的善良,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了。

教师不可对学生搞“过度保护”(王晓春)

我对这位老师的做法有异议。

这位老师只知道孩子背上“小偷”的恶名后果很不好——“世俗的唾沫会淹没她们幼小的身躯”,而不知道这种拿人东西的毛病如果不能被识破,得不到严肃的处理,是很容易愈演愈烈的。

经验告诉我们,盗窃犯之所以成为盗窃犯,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当年小偷小摸的时候,常常得手,要是一开始就被人抓住,他们反而得救了。

保护孩子的自尊,我非常赞成,但是此事不能与科学态度对立起来。

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这是不能含糊的。

用温情脉脉的做法掩盖事实,就失去了教育者应有的是非观念和原则性。

夏应该受到批评和教育,她还必须赔偿华的损失,不能让夏占便宜,否则对她就是纵容,而对华则是不公正。

我若处理此事,当然也不会大张旗鼓。

我会在一两周之内不提此事,让班级平静下来。

然后找华的家长指认那个口袋,如果确实是华家的,我就私下找夏,请她解释,直到她承认事实,认识错误,分析自己的心理过程,找出今后克服的办法,然后和她商量赔偿事宜。

事后,我会在全班宣布,此事已经处理完毕,当事人已经承认错误并且赔偿了损失,希望全班同学今后保护好自己的东西,希望犯错误的同学改正自己的错误。

我会私下告诉华,不要在同学中再提此事,如果有人好奇问是谁,就说:

“别问了。

老师不让说。

这类案例我看不少了,感觉有一种不良倾向:

过分强调“爱”,过分强调“情”,总认为只要把学生“感动”了,他就会改正所有错误。

这是一种天真的、浪漫主义的思路,常常会碰钉子的。

过去教师遇到这种事情,往往不顾学生脸面,采用非常生硬的处理方式,那确实不对,但是有些老师在纠正这种错误做法的时候,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溺爱”和“护短”了。

这样不行。

这位老师的一些提法,可以说明他确实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我必须相信她——因为她是我的学生。

”这话很没道理。

是您的学生您就相信,还有没有客观标准?

学生难道永远不会说谎吗?

再说,华也是您的学生,班里同学也是您的学生,他们都认为夏拿了米,您为什么就不相信了?

恕我直言,这种话很像出自一位袒护孩子的家长之口,(“我的孩子我能不信吗”),身为教师,是不可以这样“不讲道理”的。

“我不希望你们每个人受一点点伤害!

”这是典型的“过度保护”式语言,根本不可能做到。

教师不能给自己规定这样的任务。

我们的任务只是竭力避免孩子受到较大伤害。

孩子若从未受过“一点点”伤害,长大就只能是“柔弱苗”,对将来的生存是很不利的。

种种迹象表明,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作为一种社会风气,已经渗透到校园中来了。

它披着“爱”的漂亮外衣,正在腐蚀我们的教师。

我对此很担忧。

网友关起捕渔给王晓春老师的短信

王老师好:

老师,虽然您已经故去,但是我恨您

读飞船第二期很是从容,一页一页打印出来后可以躺着看可以随时随地的看,好像又回到拥有《教师之友》的那些个日子。

我读书向来囫囵吞枣,最初读《特殊的家访》一文时也是顺手翻将过去,一眼看到魏勇的点评“谁来归还那50斤大米”,由于熟人读文的缘故,我很认真地看完了助理有理有据的指点江山。

后一个是王晓春老师的点评“教师不可对学生搞过度保护”,看到王老师支的招,有一点值得商榷:

“我会私下告诉华,不好在同学中再提此事,如果有人好奇问是谁,就说:

‘别问了。

老师不让说。

”看来老师的话就是这样霸道啊,面对如此暧昧地回答好事之徒是不是更兴致十足地四处询问呢?

谁能保证华能守口如瓶呢?

我怀疑!

带着这些疑问,我又一次重读了这篇作者应该定位为教育散文而被编辑认定为可点评的案例,我为自己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关爱学生的老师感到遗憾,这是实话,无论如何老师的爱是存在的。

也为文中的夏感到一丝担忧。

如果米不是夏偷的,她无辜被人冷嘲热讽过了,谁之过?

如果是她偷的,她会不会心存侥幸沾沾自喜而故伎重演呢?

曾经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可恨的是我没有夏的幸运,遇到一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老师。

这也是我的真心话,毕竟老师为此付出了努力。

那是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一夜之间人人对我避而远之,上至老师下至同学无一例外。

班主任老师在课堂上从来不给我发言的机会,即便是全班只有我举手,他也不会叫我。

同学们更是如避瘟神般躲开我,没有人接近我。

那是一种怎样地冷落,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伤痛。

整整一年,我都没有开怀笑过,我躲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默默哭泣:

这是为什么?

我做错了什么?

许多年过去了,我才知道原来是班上的一个同学的钢笔丢失了,而我恰好有一只一模一样的,他们私下一致认准我是贼。

不公平的是,为什么要我不知情地披着贼的外衣呢?

死都不给个理由啊!

到现在我甚感疑惑:

那位老师当初为什么不揭穿我呢?

是所谓的冷处理、特殊保护吗?

是爱的体现吗?

老师啊,虽然事过境迁,您也已经故去,但是我恨您啊!

答捕鱼老师

王晓春

感谢您的来信。

愚以为您小时候遇到的情况和案例里夏所遇到情况完全不同,而且正好是两个极端。

您遇到的情况属于“孩子背上‘小偷’的恶名后果很不好——‘世俗的唾沫会淹没她们幼小的身躯’,而夏所遇到的情况属于“这种拿人东西的毛病如果不能被识破,得不到严肃的处理,是很容易愈演愈烈的”。

但是两位老师有一点失误是共同的——他们都对事实缺乏尊重。

教师遇到失窃案,首要任务是查清事实。

如果事实证明不是某个孩子所为,必须还人家清白,要当众说情,决不能冤枉好人;如果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确实是某人所为,那就必须跟他本人说清楚,让他如数赔偿受害人损失,让他受到必要的惩罚,以便接受教训,但是在公开场合,尽量给他留点面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公开处理(这就是我让华不再提此事的原因。

这种事,只要一个月不提,大家就会淡忘的);如果事实查不清楚,宁可先按“不是他”来对待。

这就是我关于班级失窃案处理方式的基本意见。

您的这位老师,他的失误是面对失窃案不去查清(也许他查过,查不出来),却在心中认定是您,行动上对您歧视,这是最不应该的做法,当然会给您造成伤害。

夏的老师则是另一样,他可以说已经搞清案情了,却故意掩盖,他的愿望很善良,可是这样也会伤害夏——纵容是另一种伤害。

捕鱼老师,我说清楚了吗?

接着,我又将我这篇文章的后记,贴了上去,下面是王老师的回复。

答云中老师

王晓春

我看云中老师的所有文章,自始至终都在回避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当年那米,到底是不是夏拿的。

如果不是,那就根本没有必要演“特殊家访”这场戏,想办法找到那个真正的作案人,不就还夏一个清白了吗?

如果是,那无论您老师怎样掩盖,即使学生可以感谢你,他的灵魂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拯救,他无法安宁——如果他还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如果确实犯了错误,你骂我一顿,打我一顿,可能我反而更舒服一些,而且我从此倒能得到解脱。

你若只用无限的温柔对待我,你还不如杀了我!

云中老师只看到了被人冤枉对孩子的伤害,没有看到被人过分原谅也可能是一种伤害。

我感觉夏现在的心态并不好,我甚至担心她以后会出一些事情。

再说,作为一个老师,你必须公正,你不能只考虑某个人可能受害,你要保护所有的学生。

请问那个华,他招谁惹谁了?

凭什么他要白白赔那么多大米?

后来,在成都的时候,我与海南出版社的夏老师一起消夜时,我将这个故事讲给他的孩子听,她说,我处理的真好,同时也讲了发生在他们班级的一个类似的故事。

他们班有个男生偷了一学生的东西,那个老师不仅让他在班级里站了两节课,而且还说了近一节课,后来那个学生在班级里始终抬不起头来,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我听后,有很多的感慨。

再后来,我与干国祥、大潮河老师等多次谈论这个案例,每次都有新的感悟。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想到一个故事的背后会有如此多的问题。

因为我一直都觉得这个故事很成功,自己一直都引以为豪的。

其实,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如果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或者做一下跟踪调查,情况可能就会大不一样。

教育不是我们拿来炫耀的资本,更不是一次两次的谈话与处理就能见效的。

它是一份责任,它是一种关注,它需要我们坚持!

我们只有真正地为学生的安身立命考虑,我们才会觉得自己平凡的工作是多么的神圣与伟大。

同时,一个案例也不是我们写好了,甚至发表了就成功了,完事了。

我们更重要的是让这些案例成为我们日后工作的借鉴与指南。

-后来,我又与北京教科所的专家王晓春老师就我的随笔《毕业时不应有恨》以及《难忘中秋》等文章进行了几个回合大量的交流,我才豁然开朗!

王老师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故事进行理性的思考与质疑,给我很大的启示。

我总觉得自己的一些做法很有见地,没有想到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全面,并且始终受自己的情感的限制而有失公平与公正,真的收益非浅啊!

随笔让我改变

随笔改变了我的教育教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教研,让教育随笔走进我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并且让我明白了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

说实话,我教了十多年书,根本不知道怎样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只知道如何让学生去做个好人,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知道教研就是写几篇论文而已。

学校没有老教师来带,自己也没有看什么书,就那么教,但在我们学校还算优秀!

接触教育随笔后,我才知道每天的日常教育教学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我们的反思就是在进行研究,我们与别人交流就是在进行科研。

论文只是教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我们一线教师要写论文难度很大。

于是我开始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随笔的创作中来。

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教研成果的表达方式。

随笔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人生,让“读书”、“上网”、“写作”的生活方式净化了我的灵魂,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

以前,我在休息的时间就是打牌、喝酒、谈天说地等,也为此经常与爱人吵架。

我从来不顾家,不做家务,不体贴爱人,不管孩子,工作中完全失去了斗志与激情,虽然在凭良心教书,但现在想来觉得真的是在浪费时间与生命!

现在,我每天都在认真地上班。

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处理好一个教学细节,如何对待学生,如何看待一些教育现象等,都是我时刻思考的问题。

心中想的是我这样做,学生能够接受吗?

还能不能做的更好?

……课间,我与学生在一起玩耍,有空找学生谈心。

下班后,我每天坚持5小时的工作,主要是“读书”、“上网”、“写作”。

这是朱永新教授写给张向阳的赠言,我时刻记在心上,并且努力地去实践着。

这一年半里,我读的教育类图书有《给教师的建议》、《教育漫话》、《新教育之梦》、《爱的教育》、《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到建设》、《教有所思》、《心灵写诗》(上、下)、《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班主任兵法》、《养成一生好习惯》、《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文学类图书的有《鲁滨逊漂流记》、《世界上最感人的美文》、《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国农民调查》、《感悟人生》、《创造超越的人生》、《三十六计》、《朱自清》、《麦田守望者》、《悲惨世界》、等。

同时我也开始进行业务学习,又将以前的教材《教育学》、《心理学》、《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汉语》、《新概念英语》等专业知识又重新开始学习,寻找文化的积累与理论的支撑。

还有自己订阅的杂志与报刊《人民教育》、《教师博览》、《班主任之友》、《语文报》以及学校订阅的《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德育报》、《仙桃教育》等,还有自己发表文章的刊物以及赠刊等,我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我安排给自己手边总要有书,长时间的床边以及书桌旁,我放着厚书;办公室里、桌面上都放着一些杂志等,随手翻阅。

说实话,如果几天没有看书或者报刊杂志,我就觉得自己与外界似乎断了联系一样。

写日常教育教学经历、感受与反思,看大师教育教学理论、心得与案例,到网上查阅资料、与朋友们交流以及了解当前教育动态,我觉得自己很充实。

我现在不打牌了,也与以前的朋友喝酒聊天少了,可以说是深入简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觉得自己很充实,好象才活明白似的!

随笔改变了我的家庭环境,让我学会了如何过日子,让“书香”飘进了我们全家人的心。

文章的发表也让身边的人对我刮目相看。

以前,与爱人在一起,总想着如何去转变她。

但现在我学会了尊重与宽容,我也学会了爱自己的妻子与儿子,学会了爱自己的亲人,学会了爱自己的家庭。

当我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突然改变时,我自己都难以相信,我爱人也对我百般地照顾与爱惜,以往梦寐以求的那种体贴与温柔竟变得那样的平常,我再也没有与爱人吵过架、红过脸。

我在育儿上也下了一些功夫,虽然效果有些明显,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是我时间不够,于是爱人就义不容辞地加入进来了。

(以前她经常说儿子只听你的话,我管不了。

)她明白了要教育好儿子,自己必须过硬。

于是她也开始了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